2022年8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遼寧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了解基層黨(dang) 建、為(wei) 民服務等情況。總書(shu) 記強調,“對老年人的服務要跟上”,“對孩子們(men) 的養(yang) 育和培養(yang) 等工作要加強”。
就在上個(ge) 月,在烏(wu) 魯木齊天山區固原巷社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詳細了解那裏開展便民服務、老年人和青少年文化活動等情況。
“一老一幼”,牽動億(yi) 萬(wan) 家庭,關(guan) 乎百姓福祉。多次赴地方,“一老一幼”的民生話題,都是考察的重點關(guan) 切。
掛念:老有所養(yang) ,幼有所育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ge) 幸福美滿的晚年”,既是千家萬(wan) 戶的“家事”,也是黨(dang) 中央十分關(guan) 心的民生課題。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老年人越來越長壽,對老年人的服務要跟上。要抓好老齡事業(ye) 、老齡產(chan) 業(ye) ,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強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8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遼寧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考察時這樣強調。
始終尊重、關(guan) 心老年人,推動構建養(yang) 老、孝老、敬老社會(hui) 環境,總書(shu) 記身體(ti) 力行。在百姓家中,與(yu) 老人手拉手,話家常,問冷暖;在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詳細了解老人衣食住行、文化休閑等日常生活;在基層衛生機構,細致詢問老人看病就醫是否困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老齡工作,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ang) 、生活幸福、健康長壽”,“孩子們(men) 成長得更好”,是全社會(hui) 的共同願望。
“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要讓孩子們(men) 跑起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們(men) 放學後,得有人接得住啊”……從(cong) 體(ti) 質到鍛煉,從(cong) 教育到托育,總書(shu) 記放在心上。
“孩子們(men) 現在都是寶,對孩子們(men) 的養(yang) 育和培養(yang) 等工作要加強。” 8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考察時強調。
舉(ju) 措:以“一老一幼”為(wei) 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ti) 係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hui) 老。無論是改善民生,還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都要抓住重點難點問題,“一老一幼”就是典型。
當前,我國人口結構呈現出老齡化、少子化、長壽化的趨勢。養(yang) 老和托育,正是直接影響我國人口質量的兩(liang) 個(ge) 重要環節。
回應養(yang) 老和育兒(er) 之需,統籌解決(jue) “一老一幼”問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專(zhuan) 章部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明確提出以“一老一小”為(wei) 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ti) 係。
“要樹立戰略眼光,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適應人的全麵發展和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進程,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嬰幼兒(er) 照護、解決(jue) 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優(you) 化生育政策、發展銀發經濟……一項項暖心舉(ju) 措,把“一老一幼”社會(hui) 保障和服務安全網絡越織越密,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部署: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區去完成
今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新疆烏(wu) 魯木齊市天山區固原巷社區。在黨(dang) 群服務中心,一群銀發耄耋老人載歌載舞,朝氣蓬勃;隔壁房間,一群垂髫少兒(er) 正背誦古詩詞。
“一老一幼”其樂(le) 融融,都在社區這一方天地。
去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西寧市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走進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愛老幸福食堂”、“四點半課堂”、舞蹈室、療養(yang) 室等一應俱全。
小小社區,既有老年人的好去處,也有孩子課後托管的好服務。
社區,連接千家萬(wan) 戶的“毛細血管”,也發揮著解決(jue) “一老一幼”問題的重要作用。
細看“十四五”規劃綱要專(zhuan) 門設置的“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章節,不論是健全嬰幼兒(er) 發展政策,還是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普惠”、“社區”都是其中的高頻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社區養(yang) 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規劃、用地、用房等方麵給予更多支持。
“教育“雙減”工作開展後,社區要多開展公益性校外實踐活動,讓孩子們(men) 首先把身體(ti) 鍛煉好,確保身心健康。”在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總書(shu) 記叮囑道。
“上麵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區去完成。”對社區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非常重視,要求“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把社區各方麵服務搞周到”“讓社區成為(wei) 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一老一幼”係民心,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要讓老百姓體(ti) 會(hui) 到我們(me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始終在人民身邊。”一席話,飽含著“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真摯情懷。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