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中國夢,萬(wan) 古下泉詩。”一個(ge) 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一直有一個(ge) 夢想,就是徹底擺脫黑暗屈辱的曆史,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是一個(ge) 大黨(dang) 的雄心壯誌,這是一個(ge) 大國的希冀熱望。過去的一百年,不論我們(men) 付出多少努力,不論我們(men) 經曆多少苦難,不論我們(men) 取得多少成就,都是為(wei) 了遇見一個(ge) 更好的中國,都是為(wei) 了中國人民開啟美好的未來,都是為(wei) 了中華民族駛向複興(xing) 的彼岸。
揮別雄關(guan) 漫道的一百年,迎接長風破浪的新航程。今天,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豪情滿懷、意氣風發,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前進道路上,隻要心中有夢、眼中有光,縱然風雨交加,哪怕驚濤駭浪,都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鏗鏘腳步。以夢想為(wei) 岸、以旗幟掌舵、以信仰作帆、以奮鬥劃槳,在浩蕩的新時代東(dong) 風中,向著下一個(ge) 光輝的百年啟航。
一
鴻圖淩雲(yun) 誌 勇毅啟新程
“認識你自己”,是從(cong) 久遠時期先賢哲人就開始一直追問的話題,伴隨著人類認識自身和外界的全過程,是關(guan) 於(yu) 人生本原、目的、意義(yi) 的哲學命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也是關(guan) 於(yu) 建黨(dang) 目的、意義(yi) 、價(jia) 值的本原問題,貫穿於(yu) 黨(dang) 奮鬥的全部理論和實踐過程,體(ti) 現在黨(dang) 為(wei) 民族、為(wei) 國家、為(wei) 人民的一切曆史活動中。這是建黨(dang) 時發下的至偉(wei) 宏願,是用黨(dang) 的全部行動去兌(dui) 現的崇高價(jia) 值。
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檢驗著一個(ge) 政黨(dang) 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堅持。一百年來,為(wei) 了民族的複興(xing) 和人民的幸福,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矢誌不渝、前赴後繼。無數先輩盡管知道自己看不到民族複興(xing) 的那一天,但他們(men) 義(yi) 無反顧捐身軀、舍生死,無怨無悔獻青春、獻子孫,無懼無畏闖關(guan) 隘、開新路,甘作鋪路石、願為(wei) 登攀梯,用盡自己的全部力量隻為(wei) 推動偉(wei) 大事業(ye) 向前一程。靠著這樣的堅韌信念和執著、靠著這樣的不懈奮鬥和努力,中華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不斷推向前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今日史記】
廣東(dong) 大埔放大“紅色+”效應讓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有聲有色
廣東(dong) 省大埔縣立足革命老區特色,通過“紅色+陣地”“紅色+文藝”“紅色+實踐”, 盤活一個(ge) 個(ge) 紅色資源,嵌入一堂堂紅色課程、一場場黨(dang) 史宣講、一部部文藝作品,用活資源打造新亮點,講好故事打造新經典,辦好實事共享新成果。
今天,我們(men) 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展望未來,距離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還有不到30年的時間,還有兩(liang) 個(ge) 階段性目標任務需要完成。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到那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雄渾的氣象、更加巍峨的姿態屹立於(yu) 世界文明之巔。
難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頂前的衝(chong) 刺最艱辛。現在,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但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必定風雨密布、雷電交加,麵臨(lin) 的風險和考驗前所未有。向外看,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打壓和阻撓,將伴隨著中華民族走向複興(xing) 的全過程,他們(men) 將千方百計進行圍堵和遏製;向內(nei) 看,發達國家在幾百年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中國幾十年內(nei) 集中爆發,矛盾的複雜性和尖銳性可想而知,解決(jue) 起來的難度不言而喻。這是實現民族複興(xing) 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今天的中國,正經曆著彩虹前的疾風驟雨,更進一步、更上一層,我們(men) 就能領略到中華民族碧空如洗的大美蒼穹。
河出潼關(guan) ,因太華之阻而增其奔湧;風回三峽,因巫山為(wei) 隔而顯其怒號。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但沒有任何一次苦難能打垮我們(men) ,反而推動了這個(ge) 偉(wei) 大民族精神、意誌、力量的一次次升華。堅韌不屈的中華民族,有著同一切困難鬥爭(zheng) 到底的氣概,有著光複舊物再創輝煌的決(jue) 心。她飽含著太多太多的渴望,積蓄了太久太久的能量,要爆發出來去創造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尖峰時刻。
二
立命為(wei) 生民 一切為(wei) 共富
現在,我們(men) 黨(dang) 高度重視共同富裕問題,把它作為(wei) 實現全麵小康之後一個(ge) 重要目標大力度推進。對此,社會(hui) 上普遍衷心擁護和認同,但也有人產(chan) 生疑問,有人說“共同富裕是一個(ge) 世界性難題,發達國家沒有解決(jue) 好,我國也很難解決(jue) ”,還有人說“以前我們(men) 也搞過共同富裕,最後犧牲了效率維持了低水平的公平,導致了共同貧窮”。如果我們(men) 從(cong) 黨(dang) 的性質宗旨和黨(dang) 的曆史上作一番分析,就會(hui) 對這些錯誤觀點有更清醒透徹的認識,就會(hui) 對我們(men) 黨(dang) 實現共同富裕有更全麵深入的理解。
“救民於(yu) 水火,解民於(yu) 倒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無論是幹革命、搞建設、促改革,還是救國、興(xing) 國、強國,都是為(wei) 了讓全體(ti) 人民過上好日子。一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就是一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鬥史。戰爭(zheng) 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寇、反侵略,滅蔣匪、謀解放,目的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一個(ge) 人人平等的新國家、新社會(hui) 。和平年代,黨(dang) 領導人民重整山河、奠基立業(ye) ,改革進取、攻堅拔寨,守正創新、砥礪奮進,目的就是不斷夯實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的物質基礎,讓全體(ti) 人民享有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
回望百年曆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是人民創造的,共和國的巍峨大廈也是人民一磚一瓦壘起來的。正是有了人民之中蘊含的深厚力量,我們(men) 黨(dang) 才有了“試看天下誰能敵”“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和底氣。人們(men) 常說,延安紅色政權是陝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來的,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農(nong) 村改革是小崗村18位村民“冒死”摁紅手印開啟的,鄉(xiang) 鎮企業(ye) 是蘇南群眾(zhong) 在改革大潮中摸索出來的,新時代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網購經濟的新業(ye) 態新模式是億(yi) 萬(wan) 網民推動興(xing) 起的。今天,國家發展的大好局麵是人民用雙手開創的,發展的成果也理應由全體(ti) 人民來共享。
【黨(dang) 史一頁】
蘇南模式探索了鄉(xiang) 鎮企業(ye) 發展的典型經驗
蘇南模式,由社會(hui) 學家費孝通在20世紀80年代初率先提出,指的是江蘇南部的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等地農(nong) 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鄉(xiang) 鎮企業(ye) 實現非農(nong) 化發展的方式。
共同富裕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美好目標。千百年來,人們(men) 無數次憧憬這樣的好生活,但在階級社會(hui) 條件下從(cong) 來沒有實現過。在奴隸社會(hui) 和封建社會(hui) ,由於(yu) 生產(chan) 力水平低下,實現共同富裕既無主觀可能,也不具備客觀條件。到了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社會(hui) 財富呈幾何級數增長,但資本決(jue) 定了財富分配的流向,工人被剝削的狀況永遠也不可能改變。隻有在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共同富裕作為(wei) 本質要求和題中應有之義(yi)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
今天,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突出強調共同富裕,既是由價(jia) 值立場決(jue) 定的,也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現實需要。現在,隨著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已經成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一方麵,我們(men) 要做大做好“蛋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hui) 財富;另一方麵,我們(men) 要切好分好“蛋糕”,通過合理製度安排處理好增長和分配的關(guan) 係,解決(jue) 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激發人民的創造活力,為(wei) 我國發展邁向更高階段注入強大驅動力。
三
居安不忘危 風光在險峰
憂患意識,是一種立足但又超越現實狀況,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預判和防範的思想活動。幾千年來,憂患意識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周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luan) ”,孟子“生於(yu) 憂患,死於(yu) 安樂(le)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朱熹“危懼故得平安,慢易則必傾(qing) 覆”……這些古代名言警句,無不透出自古以來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精神氣質,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綿延不絕的生命之魂。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誕生於(yu) 民族內(nei) 憂外患之際,成長於(yu) 磨難挫折之中,壯大於(yu) 戰勝風險挑戰之中,天然就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自覺從(cong) 曆史興(xing) 替、事業(ye) 成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始終保持清醒警覺。在黨(dang) 的曆史上,有過3次傳(chuan) 為(wei) 美談的著名對話,甲申對、窯洞對、趕考對,其要旨就是告誡全黨(dang) “不當李自成”,“跳出曆史周期率”。今天,我們(men) 重溫曆史、思考當下、謀劃未來,這些諄諄教誨猶在耳畔、耐人尋味。
【知識通鑒】
甲申對、窯洞對、趕考對
——甲申對,是指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與(yu) 郭沫若的筆談。1944年3月,郭沫若撰寫(xie) 的闡釋明朝和大順政權滅亡教訓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在延安的毛澤東(dong) 同誌看後表示讚賞,告誡全黨(dang) 同誌要引為(wei) 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同年11月,毛澤東(dong) 同誌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men) 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麽(me) 錯誤缺點,希望隨時示知”。
——窯洞對,是指毛澤東(dong) 同誌與(yu) 民主人士黃炎培的一次著名會(hui) 談。1945年7月,黃炎培來到延安有感而發,希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找出一條新路,跳出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澤東(dong) 同誌說,我們(men) 已經找到新路,我們(men) 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hui) 人亡政息。
——趕考對,是指毛澤東(dong) 同誌與(yu) 周恩來同誌進北平前的一段對話。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從(cong) 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時,毛澤東(dong) 同誌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同誌笑著回答:“我們(men) 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dong) 同誌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men) 決(jue) 不當李自成,我們(men) 都希望考個(ge) 好成績。”
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已經全國執政70多年,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長周期上升的曆史通道,但今天我們(men) 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從(cong) 複雜程度、波及範圍、劇烈振幅來看,比過去任何一個(ge) 時期都要深刻、廣泛、強烈。有顯在風險,也有潛在風險,有一般風險,也有重大風險。重大風險包括來自國內(nei) 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hui) 風險以及自然界風險,也包括來自國外的經濟、政治、外交、軍(jun) 事風險等。這些風險相互影響、相互傳(chuan) 導,彼此聯動、共同作用,使風險的乘數效應急劇放大,預判和應對起來難度空前增大。
特別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人們(men) 交往活動日益頻繁,經濟聯係愈加密切,信息互聯越發緊致,社會(hui) 發展的組織化、一體(ti) 化、係統化特征更加凸顯。有學者提出,現代社會(hui) 已進入“風險社會(hui) ”,雖然人類整體(ti) 能力增強了,但麵臨(lin) 的風險也被放大了。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活生生的明證。在現代科技和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疫情傳(chuan) 播速度之快、擴散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影響程度之深,是始料未及的,也是無法預判的。麵對此起彼伏的疫情,麵對被打亂(luan) 的生活,大家都在問疫情什麽(me) 時候結束,但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這或許讓人們(men) 對人類社會(hui) 日益增加的共同挑戰、日益緊密的共同命運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已經走過了百年,隻有慎終如始、常懷憂患,才能確保江山永固、國運昌盛,最終成就千秋偉(wei) 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四個(ge) 不容易”意味深長、發人深省,號召全黨(dang) 要警覺起來,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踏上民族複興(xing) 向上攀升的新路程,我們(men) 黨(dang) 隻有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有效應對尖銳複雜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勇猛精進,才能領導人民跨過一道道溝壑、征服一座座高山,抵達無限風光的極美險峰。
【問與(yu) 答】
什麽(me) 是“四個(ge) 不容易”?
2018年1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提出“四個(ge) 不容易”。
一、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ye) 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
二、執掌政權後做到節儉(jian) 內(nei) 斂、敬終如始不容易;
三、承平時期嚴(yan) 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
四、重大變革關(guan) 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
我輩長纓在手,何懼風雨滄桑。站在曆史高點上極目遠眺,偉(wei) 大複興(xing) 征途如虹、氣吞山河,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偉(wei) 大事業(ye) 道阻且艱、山高水遠,讓人厲兵秣馬、鬥誌昂揚。榮耀已經鑄就,未來正在創造,曆史永遠眷顧奮鬥者、拚搏者、奔跑者。行動起來,勝利屬於(yu) 英雄的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中國人民。
【深度閱讀】
1.習(xi) 近平:《用好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血脈 努力創造無愧於(yu) 曆史和人民的新業(ye) 績》,《求是》2021年第19期。
2.《習(xi) 近平在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築牢理想信念根基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鬥足跡》,《人民日報》2022年3月2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