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馬建堂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wei) 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之初,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黨(dang) 的初心使命。曆經百年奮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偉(wei) 大勝利,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礎。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瞻遠矚,從(cong) 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把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繪就了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宏偉(wei) 藍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這為(wei)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促進共同富裕取得顯著成效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準確把握國內(nei) 外發展環境與(yu) 發展條件的階段性新變化、新趨勢,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共建共享,人民生活全麵小康。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人民勝利完成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2010年的4550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12551美元,增長了176%。人民生活日益殷實,城鄉(xiang) 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從(cong) 2010年的35.7%和41.1%下降到2021年的28.6%和32.7%。社會(hui) 公平程度大幅度提升,城鎮居民與(yu) 農(nong) 村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從(cong) 2010年的3.2倍下降到2021年的2.5倍。

  幼有所育,優(you) 生優(you) 育事業(ye) 全麵發展。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與(yu) 優(you) 生優(you) 育,先後實施了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全麵兩(liang) 孩和三孩生育政策,人口結構得到優(you) 化,0—14歲少兒(er) 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cong) 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兒(er) 童健康、營養(yang) 狀況持續改善,2020年5歲以下兒(er) 童貧血患病率、生長遲緩率和低體(ti) 重率為(wei) 4.51%、0.99%和1.19%,分別比2010年下降0.87、0.13和0.36個(ge) 百分點。學前教育事業(ye) 全麵發展,2010—2020年,全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從(cong) 56.6%提高到85.2%,在園幼兒(er) 數從(cong) 2976.7萬(wan) 人增加到4818.3萬(wan) 人。

  學有所教,教育事業(ye) 優(you) 先發展。黨(dang) 中央始終把教育事業(ye) 擺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持續推進教育改革,教育事業(ye) 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0—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從(cong) 14670億(yi) 元增加到42908億(yi) 元。2020年我國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5.2%、91.2%和54.4%,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8年。

  勞有所得,勞動者權益得到強力保護。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實施更為(wei) 積極的就業(ye) 政策。就業(ye) 規模不斷擴大,全國第二、三產(chan) 業(ye) 就業(ye) 規模到2020年達到57349萬(wan) 人,比2010年淨增9175萬(wan) 人。勞動者權益保障不斷增強,修訂完善了《勞動法》、《就業(ye) 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單位就業(ye) 人員和農(nong) 民工年度平均工資分別從(cong) 2010年的36539元和20280元提高到2020年的97379元和48864元,年均增速分別達10.3%和9.2%,與(yu) 同期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基本持平。

  病有所醫,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全麵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全麵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基本實現村村有衛生室、鄉(xiang) 鄉(xiang) 有衛生院、縣縣有達標縣醫院。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製,應對重大傳(chuan) 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大幅提升,加強了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建設。醫療保障體(ti) 係不斷健全,形成了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xiang) 醫療救助和補充醫療保險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醫療保障體(ti) 係,基本醫療保險體(ti) 係覆蓋13.64億(yi) 人。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7.3歲,主要健康指標優(you) 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老有所養(yang) ,社會(hui) 保障兜底民生功能不斷增強。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不斷健全,建立了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為(wei) 主、企業(ye) 補充養(yang) 老保險和個(ge) 人儲(chu) 蓄性養(yang) 老保險為(wei) 輔的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其中基本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已覆蓋10.29億(yi) 人。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和生育保險製度穩步發展,2021年分別覆蓋22958萬(wan) 人、28284萬(wan) 人、23851萬(wan) 人,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日益完善,建立了城鄉(xiang)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以及醫療、教育、住房、就業(ye) 等領域的專(zhuan) 項救助和臨(lin) 時救助製度。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ti) 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ju) 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雲(yun) 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xiang) 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到2018年底實現獨龍族整族脫貧。圖為(wei) 獨龍江鄉(xiang) 孔當村一景。 新華社記者 胡超/攝

  住有所居,城鄉(xiang) 居民住房大幅改善。黨(dang) 中央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不斷完善住房市場體(ti) 係和住房保障體(ti) 係。住房保障力度不斷加大,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多萬(wan) 套,幫助2億(yi) 多困難群眾(zhong) 改善住房條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條件有效改善。

  弱有所扶,曆史性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黨(dang) 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響全麵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底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清零、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2013—2020年,貧困地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6079元提高到12588元,年均增長11.6%,比同期全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2.3個(ge) 百分點,與(yu) 全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從(cong) 64.5%提高到73.5%。

  二、新時代促進共同富裕意義(yi) 重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作為(wei) 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dang) 長期執政基礎。

  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是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hui) 主義(yi) 最大的優(you) 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一個(ge) 東(dong) 西。新中國成立後,加快國家發展,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重要課題。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消滅一切剝削製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zhong) 多的東(dong) 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偉(wei) 大飛躍,為(wei) 加快國家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製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dang) 領導人民開創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我國實現了從(cong) 生產(chan) 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奔向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如期實現,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現在,已經到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曆史階段。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重大成就,為(wei) 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同時,要清醒認識到,在本世紀中葉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還需要克服和解決(jue) 現代化道路上的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問題。新征程上,必須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走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之路。

  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特色和優(you) 勢,走上了生態優(you) 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活美好的“農(nong) 業(ye) +旅遊”致富路。圖為(wei) 2021年9月23日,靈丘縣邊氏養(yang) 蜂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員在檢查蜂箱情況。 新華社記者 柴婷/攝

  共同富裕是新時代中國人民的新期盼。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men)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仍然是我們(men) 黨(dang) 麵臨(lin) 的緊迫任務。共同富裕承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著力點,需要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共同富裕是黨(dang) 堅持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現共同富裕不僅(jin) 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當前,全球收入不平等問題突出,一些國家貧富分化,中產(chan) 階層塌陷,導致社會(hui) 撕裂、政治極化、民粹主義(yi) 泛濫,教訓十分深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也逐步拉大,給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了風險隱患。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正在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轉型發展期也是社會(hui) 矛盾的集聚期與(yu) 多發期。化解這些矛盾風險,需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決(jue) 防止兩(liang) 極分化,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社會(hui) 和諧安定,不斷夯實黨(dang) 的長期執政基礎。

  三、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

  進入新發展階段,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邁上了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共同富裕的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循序漸進,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

  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高質量發展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通過合理的製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guan) 係,把“蛋糕”切好分好。為(wei) 此,必須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型城鎮化、碳達峰碳中和等一係列戰略部署,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堅持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下促進共同富裕。要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發揮好公有製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與(yu) 促進共同富裕中的主體(ti) 作用,支持和鼓勵民營經濟在創造財富、提供就業(ye) 、推動創新中的生力軍(jun) 作用。要堅持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製度,堅持效率與(yu) 公平有機統一,構建初次收入分配統籌兼顧效率與(yu) 公平、再分配強化促進社會(hui) 公平、三次分配增進社會(hui) 公正的基礎性製度安排。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ti) 係,形成有利於(yu) 結構優(you) 化、社會(hui) 公平的稅收製度,加大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ti) 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liang) 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布,賦予浙江重要示範改革任務。圖為(wei) 2021年9月12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xing) 縣小浦鎮合溪新村風光如畫。 求是圖片 譚雲(yun) 俸/攝

  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調整優(you) 化資源配置,改革體(ti) 製機製,加強政策引導,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發展。加強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ye) 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ye) 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促進就業(ye) 機會(hui) 公平。加大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力度,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和改進職業(ye) 培訓,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和社會(hui) 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不斷縮小養(yang) 老和醫療保障待遇差距,完善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健全住房製度,在發展中逐步提升社會(hui) 保障水平。統籌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之上,在發展中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好高騖遠、吊高胃口,堅決(jue) 防止落入“福利主義(yi) 陷阱”。

  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鼓勵先富帶動後富。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yi) ,而是允許有適度差距的共同富裕。各地區資源稟賦不同,發展基礎、要素條件、產(chan) 業(ye) 結構存在很大差異,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發展存在一定差距是客觀現實。個(ge) 人素養(yang) 和能力也是有差別的。我們(men) 強調促進共同富裕,就是要消除過大的收入差距,推動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為(wei) 此,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製度,也要鼓勵先富帶動後富。鼓勵先富群體(ti) 發揚“扶危濟困、尚德從(cong) 善”的傳(chuan) 統美德,示範引領周邊群眾(zhong) 勤勞致富、創新致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機製,加大對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提升後富區域的發展能力。繼續深化對口幫扶製度,在區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廣泛動員社會(hui) 力量積極支持和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脫貧地區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促進農(nong) 民農(nong) 村共同富裕。堅持把促進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城鎮化戰略,發揮都市圈、城市群的輻射功能,聯動小城鎮及鄉(xiang) 村發展,優(you) 化以城帶鄉(xiang) 格局。

  推進人民物質生活與(yu)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促進共同富裕與(yu) 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是高度統一的。共同富裕不僅(jin) 要促進人民物質生活的共同富裕,也要同步促進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強化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和體(ti) 製機製創新,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麵貌、文明風尚、行為(wei) 規範,厚植共同富裕理念。加強輿論引導,澄清各種模糊認識,向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講清楚說明白,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ge) 長遠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辦好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劫富濟貧”。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新征程上,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定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dang) 組書(shu) 記

發布時間:2022年05月16日 09:27 來源:求是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