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怎麽看、怎麽辦的科學指引

《求是》雜誌編輯部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5%,均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9.3%,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69.4%;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4.2%……今年以來,麵對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等帶來的多重考驗,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總體(ti) 實現平穩開局。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堅持鮮明問題導向,正確認識把握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指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絕對貧困問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進入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發展階段。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nei) 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麵臨(lin) 許多新的重大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2021年12月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為(wei) 做好當下和今後更長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一文,是總書(shu) 記在這次會(hui) 議上重要講話的一部分。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了五個(ge) 重大問題:

  第一個(ge) 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

  第二個(ge) 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

  第三個(ge) 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

  第四個(ge) 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第五個(ge) 問題: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這五個(ge) 問題,是關(guan) 係新發展階段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是當前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重要文章中,對這五個(ge) 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全黨(dang) 要把深入學習(xi) 貫徹總書(shu) 記這篇重要文章的精神,同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緊密結合起來,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黨(dang) 中央大政方針落實到位,不斷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穩步邁向共同富裕

  “在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hui) 財富,又要防止兩(liang) 極分化,切實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一個(ge) 長期的曆史過程,我們(men) 要創造條件、完善製度,穩步朝著這個(ge) 目標邁進。”

  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五一”假期,許多勞動者堅守崗位,在辛勤工作中度過勞動者的節日。圖為(wei) 2022年5月3日,在江蘇省連雲(yun) 港港集裝箱碼頭,工作人員為(wei) 到港貨船卸運集裝箱。 新華社發 王健民/攝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zhong) 的共同期盼,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men) 黨(dang) 成立以來,矢誌不渝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而奮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重要場合就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對共同富裕理論作出新闡釋,對共同富裕戰略作出新部署,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紮實邁進。今天的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萬(wan) 美元,形成了超過4億(yi) 人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yi) 人,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超過10億(yi) 人;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人民精神生活更加豐(feng) 富,等等。這些偉(wei) 大成就,為(wei) 新發展階段推動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

  進入新發展階段,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出了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使全體(ti) 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的重大決(jue) 策。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圍繞“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科學總結國內(nei) 外在財富創造和分配上的經驗教訓,深入分析我國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強調“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通過合理的製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guan) 係,把‘蛋糕’切好分好”,並提出三方麵要求。

  一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就業(ye) 是民生之本,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是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四個(ge) 方麵提出要求:一是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ye) 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ye) 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二是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發揮其就業(ye) 主渠道作用;三是不斷壯大實體(ti) 經濟,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ye) 崗位;四是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提升教育質量,加強職業(ye) 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更好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切實防範規模性失業(ye) 風險。

  二是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關(guan) 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針對初次分配,總書(shu) 記要求堅持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針對再分配,總書(shu) 記要求發揮再分配的調節作用,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提高精準性;針對三次分配,總書(shu) 記要求發揮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ye) 和社會(hui) 群體(ti) 積極參與(yu) 公益慈善事業(ye) ,但不能搞道德綁架式“逼捐”。

  三是完善公共服務政策製度體(ti) 係。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總結一些拉美國家的深刻教訓,鮮明強調,促進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義(yi) ”那一套;超出能力的“福利主義(yi) ”不可持續,必然會(hui) 帶來嚴(yan) 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總書(shu) 記明確要求,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在教育、醫療、養(yang) 老、住房等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兜住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底線,不吊高胃口、不空頭許諾。

讓資本規範健康有序發展

  “資本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chan) 要素,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規範和引導資本發展,既是一個(ge) 重大經濟問題、也是一個(ge) 重大政治問題,既是一個(ge) 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ge) 重大理論問題,關(guan) 係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關(guan) 係改革開放基本國策,關(guan) 係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關(guan) 係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

  2022年4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以依法規範和引導我國資本健康發展為(wei) 主題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係列新觀點新論斷,極大深化了我們(men) 黨(dang) 對資本的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的認識。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設想社會(hui) 主義(yi) 條件下可以搞市場經濟,無法預見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如何對待資本。我們(men) 黨(dang) 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從(cong) 我國國情和不同時期主要任務出發,不斷深化對資本的認識,不斷探索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的方針政策。

  在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如何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這是新時代必須研究解決(jue) 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並把“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寫(xie) 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全麵深化改革,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wei) 各類資本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有效防範風險,維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著力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克服經濟脫實向虛的傾(qing) 向,重點解決(jue) 不良資產(chan) 風險、泡沫風險等;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在這一過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對資本性質的理解逐步深化,對資本作用的認識更趨全麵,對資本規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對資本運行的治理能力不斷提高。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近年來,各地持續推進農(nong) 田水利設施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加快良種、先進農(nong) 機裝備攻關(guan) 和推廣應用,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促進農(nong) 民致富增收。圖為(wei) 2022年4月29日,工作人員在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河北省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農(nong) 業(ye) 基地播種胡蘿卜。 新華社發 武殿森/攝

  “我們(men) 要探索如何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製資本的消極作用。”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分析資本的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明確要求規範資本行為(wei) ,“既不讓‘資本大鱷’恣意妄為(wei) ,又要發揮資本作為(wei) 生產(chan) 要素的功能”,鮮明強調“這是一個(ge) 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總書(shu) 記提出六點要求:一是為(wei) 資本設置“紅綠燈”,使各類資本都不能橫衝(chong) 直撞;二是防止有些資本野蠻生長;三是反壟斷、反暴利、反天價(jia) 、反惡意炒作、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四是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相關(guan) 法律法規不健全的要抓緊完善,已有法律法規的要嚴(yan) 格執法監管;五是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六是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

  “對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大國來說,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是一個(ge) 重大的戰略性問題。”

  農(nong) 產(chan) 品、能源、礦產(chan) 等初級產(chan) 品是整個(ge) 經濟最為(wei) 基礎的部分,加強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是現實所需也是長遠戰略,事關(guan) 我國持續穩定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強調“能源安全是關(guan) 係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要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夯實國內(nei) 產(chan) 量基礎,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強調“全麵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等。我國糧食產(chan) 量實現曆史性的“十八連豐(feng) ”,自然資源利用取得重大進展,能源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能源生產(chan) 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體(ti) 量不斷增大,初級產(chan) 品消費量快速增加,初級產(chan) 品進口依存度已經比較高,有的還在上升。初級產(chan) 品供應的嚴(yan) 重缺口有可能演變成為(wei) “灰犀牛”事件,特別是糧食安全更是不容有半點閃失,“必須加強戰略謀劃,及早作出調整,確保供給安全。”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問題意識,就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從(cong) 四個(ge) 方麵作出戰略部署。

  一是堅持節約優(you) 先。我國是人口大國,與(yu) 發達國家相比,能源資源約束問題還比較突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要堅持節約優(you) 先,在這篇重要文章中又從(cong) 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個(ge) 領域進一步強調:在生產(chan) 領域,要推進資源全麵節約、集約、循環利用,降低單位產(chan) 品能耗物耗,加快製造業(ye) 技術改造,提高投入產(chan) 出效率;在消費領域,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約行動,廣泛開展創建綠色機關(guan) 、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

  二是增強國內(nei) 資源生產(chan) 保障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加大勘查力度,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高海洋資源、礦產(chan) 資源開發保護水平;二是明確重要能源資源國內(nei) 生產(chan) 自給的戰略底線,發揮國有企業(ye) 支撐托底作用,加快油氣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開發應用;三是加強國家戰略物資儲(chu) 備製度建設,在關(guan) 鍵時刻發揮保底線的調節作用;四是推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擴大國內(nei) 固體(ti) 廢棄物的使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

  三是優(you) 化海外資源保障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要求,要以互利共贏的方式充分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在有效防範對外投資風險的前提下加強同有關(guan) 國家的能源資源合作,擴大海外優(you) 質資源權益。

  四是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糧食安全關(guan) 乎國運民生,“越是有糧食吃,越要想到沒糧食的時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特別強調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安全問題”,明確要求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提高農(nong) 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nong) 民合理收益,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提高油料、大豆產(chan) 能和自給率。

著力避免發生重大風險

  “備豫不虞,為(wei) 國常道。”

  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men) 治黨(dang) 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ge) 重大原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清醒認識內(nei) 外環境新的重大變化和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把保證國家安全作為(wei) 頭等大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作出一係列重大部署,指引全黨(dang) 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反複強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要“堅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麵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和國內(nei) 經濟“三期疊加”的嚴(yan) 峻挑戰,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體(ti) 係防控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金融領域的風險怎麽(me) 看?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現在,我國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很多,但總體(ti) 可控。”一方麵,對前一階段有效處置影子銀行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予以肯定;另一方麵,強調“新的風險仍在發生,‘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斷”,並從(cong) “長期累積的結果”、“監管能力和製度缺陷”等五個(ge) 方麵透徹分析了原因。總書(shu) 記明確要求“堅持底線思維”、“發揮好黨(dang) 的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見微知著,抓早抓小,著力避免發生重大風險或危機”。

  關(guan) 於(yu) 下一步的風險處置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抓好處置工作,並作出重要部署。要依法合規,加強金融法治建設,探索建立定期修法製度。要壓實責任。壓實地方黨(dang) 政同責,負責屬地維穩和化解風險;壓實金融監管、行業(ye) 主管、紀檢監察等部門責任,按照各自職責推動風險化解;壓實企業(ye) 自救主體(ti) 責任,製定可行的風險化解方案。要強化能力建設,提升監管科技水平,補齊監管短板,加強金融監管幹部隊伍建設。要有充足資源。抓緊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發揮存款保險製度和行業(ye) 保障基金在風險處置中的作用,研究製定促進金融機構兼並收購和化解不良資產(chan) 的支持政策;地方要主動盤活存量資產(chan) ,化解風險;企業(ye) 股東(dong) 要首先承擔風險損失,直至股本清零。要各方廣泛配合,金融業(ye) 建立一體(ti) 化風險處置機製,充分授權,統籌協調,提高跨市場跨行業(ye) 統籌應對能力。總書(shu) 記還特別強調,對一些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風險要格外重視,各地要切實擔起責任、強化監管,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保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中鄭重闡明中國立場、作出莊嚴(yan) 承諾。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發表一係列重要論述,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為(wei) 推進“雙碳”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黨(dang) 中央出台《關(guan) 於(yu)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批準《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新發展階段,推進“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求、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迫切需要。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實際問題、原則要求、工作部署等方麵,深刻闡明“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從(cong) 實際問題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搞“碳衝(chong) 鋒”、“一刀切”、運動式“減碳”甚至“拉閘限電”,“都不符合黨(dang) 中央要求”;明確指出:“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轉型的複雜工程和長期任務,能源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脫離實際。如果傳(chuan) 統能源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就會(hui) 對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造成衝(chong) 擊。減汙降碳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dong) 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自2021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chan) 發電以來,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已達256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減排二氧化碳2000多萬(wan) 噸。圖為(wei) 2022年4月22日拍攝的白鶴灘水電站一景。 新華社發 胡超/攝

  ——從(cong) 原則要求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要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you) 先、雙輪驅動、內(nei) 外暢通、防範風險的原則”;明確要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堅定不移,但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要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

  ——從(cong) 工作部署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五個(ge) 方麵作出明確部署。一是立足以煤為(wei) 主這個(ge) 基本國情和實際,在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加快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二是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應用。三是科學考核,完善能耗“雙控”製度,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汙降碳的激勵約束機製;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要統籌做好“雙控”、“雙碳”工作,防止簡單層層分解。四是確保能源供應,實現多目標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應,大企業(ye) 特別是國有企業(ye) 要帶頭保供穩價(jia) 。五是深入推動能源革命,促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ti) 製改革,加強國際合作,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理論對規律的揭示越深刻,對實踐的引領就越有力。我們(men) 黨(dang) 正是在探索、總結、提高的螺旋式上升中,正確認識和把握不同階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新征程上,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無論發展環境多麽(me) 複雜,中國號巨輪一定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發布時間:2022年05月15日 16:01 來源:求是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