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冒雨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考察,與(yu) 師生們(men) 親(qin) 切交流,為(wei) 學校開設的移動思政課堂點讚,強調“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習(xi) 總書(shu) 記說:“見到你們(men) 很高興(xing) ,讓我想起嶽麓書(shu) 院的兩(liang) 句話‘惟楚有材,於(yu) 斯為(wei) 盛’。”他表示,“於(yu) 斯為(wei) 盛”這個(ge) “斯”,不僅(jin) 指“這個(ge) 地方”,也是指“這個(ge) 時代”,勉勵同學們(men) “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采訪對象:龍兵,男,1972年10月生,湖南攸縣人,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全國模範教師。關(guan) 沛文,男,1996年7月生,山東(dong) 泗水人,湖南大學機械與(yu) 運載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2018級碩士研究生,時任湖南省青年聯合會(hui) 副主席、湖南省學生聯合會(hui) 主席。穀欣宇,女,2000年4月生,江蘇蘇州人,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曆史專(zhuan) 業(ye) 2018級本科生。劉逸涵,男,1999年2月生,北京人,湖南大學數學學院信息與(yu) 計算科學專(zhuan) 業(ye) 2017級本科生。
采訪組:曹鏐 石新明 陳實 孫魯霞 潘紅濤
采訪日期:2020年11月4日
采訪地點: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會(hui) 議室
采訪組:龍兵教授、沛文同學,你們(men) 好!2020年9月17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冒雨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考察,請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龍兵:9月17日下午,秋雨霏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千年弦歌不絕的嶽麓書(shu) 院考察。當時,我正在中國書(shu) 院博物館內(nei) 為(wei) 同學們(men) 講授思政課,看到總書(shu) 記向我們(men) 走來時,現場一片沸騰:“總書(shu) 記,歡迎您來湖南大學!”“總書(shu) 記,您辛苦啦!”
總書(shu) 記微笑著向同學們(men) 揮手致意,親(qin) 切地向大家問好:“同學們(men) 好!”我們(men) 快速地迎上前去,圍繞在總書(shu) 記身旁。當總書(shu) 記了解到我們(men) 正在書(shu) 院博物館進行實景教學時,很有興(xing) 致,微笑著問我正在上什麽(me) 課。
“總書(shu) 記好!我在這裏給學生們(men) 上思政課,講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說,“多年來,我們(men) 一直采取‘移動課堂’的方式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
總書(shu) 記追問:“你們(men) 的移動思政課具體(ti) 是什麽(me) 形式?”
我介紹說:“移動思政課堂是結合實景展開教學。我們(men) 現在整合了校內(nei) 外曆史文化資源,把思政課堂從(cong) 教室搬到社會(hui) ,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嶽麓書(shu) 院是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也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基地,我今天剛好在這裏為(wei) 同學們(men) 授課。”
總書(shu) 記非常關(guan) 心學校思政課的開展情況,接著問:“現在的同學們(men) 上思政課是必修的還是可以有選擇的?”
我回答道:“是必修的!有專(zhuan) 門的學分,每一位同學都要上好思政課!”
總書(shu) 記隨即轉向同學們(men) 問道:“你們(men) 覺得思政課老師講得好不好?你們(men) 平時喜歡上思政課嗎?”
同學們(men) 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
總書(shu) 記笑著說:“真的喜歡?”
同學們(men) 都開心地笑了,紛紛回答:“真的喜歡!”“老師們(men) 講得都非常好!”“我們(men) 現在正在參加的移動思政課堂就是學校的精品思政課,我們(men) 都很珍惜這次機會(hui) !”
總書(shu) 記現場對我們(men) 的思政課進行指導並為(wei) 我們(men) 點讚,他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湖南大學要好好辦。辦好思政課就是思維要新,創新課堂教學;情懷要深,培養(yang) 一批具有家國情懷的青年。思政教學要把課堂教學與(yu) 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毛澤東(dong) 同誌曾經寓居嶽麓書(shu) 院,我相信他的實事求是思想就是來源於(yu) 嶽麓書(shu) 院。你們(men) 湖南大學的校訓也是‘實事求是’,希望你們(men) 能好好踐行。我們(men) 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當代學生在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過程中一定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你們(men) 這個(ge) 講法,是對路子的!”
關(guan) 沛文:總書(shu) 記在現場為(wei) 我們(men) 上了一堂既深刻又生動的“思政課”。他結合“二鍋頭和伏特加”等生動事例,向我們(men) 講述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內(nei) 涵和進程,分析了為(wei) 什麽(me) 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並對我們(men) 傳(chuan) 承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出了期望。總書(shu) 記說,毛澤東(dong) 同誌是忠誠的馬克思主義(yi) 者,又深受五千年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熏陶,他在嶽麓書(shu) 院學悟到的“實事求是”思想,與(yu)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的精髓、與(yu) 黨(dang) 的思想路線相契合。總書(shu) 記又列舉(ju) 了“小康”“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等我們(men) 熟知的概念,指出這些概念都是從(cong) 文化經典中來,源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他教導我們(men)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一定要深深紮根於(yu) 中國的文化沃土,堅定文化自信,不要“言必稱希臘”。
考察結束後,總書(shu) 記在大家的簇擁下走出書(shu) 院博物館。當總書(shu) 記走出嶽麓書(shu) 院大門時,現場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呐喊聲,場麵十分震撼。總書(shu) 記一邊笑著一邊指向同學們(men) 說:“你看,人才濟濟啊!”原來,當師生們(men) 聽說總書(shu) 記來湖大後,紛紛從(cong) 實驗室、圖書(shu) 館、教室、寢室趕來,大概有3000多人聚集在嶽麓書(shu) 院對麵——湖南大學大禮堂的前坪上。“總書(shu) 記,我們(men) 愛您!”“總書(shu) 記好!”大家激動地歡呼著,共同見證這一難忘的時刻。
采訪組:龍兵教授,習(xi) 總書(shu) 記在與(yu) 大家交流時,提到青年毛澤東(dong) 曾寓居嶽麓書(shu) 院,並受到講堂前“實事求是”匾額的影響,您能展開說說嗎?
龍兵:習(xi) 總書(shu) 記在紀念毛澤東(dong) 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中指出:“毛澤東(dong) 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它們(men) 有三個(ge) 基本方麵,這就是實事求是、群眾(zhong) 路線、獨立自主。”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1917年,湖南公立工業(ye) 專(zhuan) 門學校(湖南大學前身之一)遷入嶽麓書(shu) 院舊址,校長賓步程將“實事求是”作為(wei) 校訓,製匾懸掛於(yu) 講堂,後演變為(wei) 今天湖南大學的校訓“實事求是、敢為(wei) 人先”。毛澤東(dong) 同誌的嶽父楊昌濟先生曾是嶽麓書(shu) 院的教授,1917年和1919年,毛澤東(dong) 同誌兩(liang) 度寓居嶽麓書(shu) 院,這幅匾額就高懸在毛澤東(dong) 同誌寓居處的對麵。“實事求是”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對青年毛澤東(dong) 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
在《改造我們(men) 的學習(xi) 》一文中,毛澤東(dong) 同誌對“實事求是”進行了科學闡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nei) 部聯係,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men) 去研究。”1943年11月,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中央黨(dang) 校禮堂落成時,親(qin) 筆為(wei) 中央黨(dang) 校題寫(xie) 校訓“實事求是”。1945年,他在七大紀念冊(ce) 上題寫(xie) “實事求是 力戒空談”八個(ge) 字。“實事求是”思想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逐漸成為(wei) 毛澤東(dong) 思想活的靈魂和精髓。
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溯源的重要論述,把嶽麓書(shu) 院的曆史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未來我們(men) 要做好嶽麓書(shu) 院與(yu)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研究,深入發掘經世致用、傳(chuan) 道濟民、實事求是等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質和思想內(nei) 涵,大力弘揚湖湘文化的新時代價(jia) 值,打造人才培養(yang) 高地,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采訪組:穀欣宇同學,您好!聽說習(xi) 總書(shu) 記在講到馬克思主義(yi) 要與(yu) 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時,幽默地以“二鍋頭和伏特加”為(wei) 例。您能否與(yu) 我們(men) 分享一下?
穀欣宇:總書(shu) 記平易近人,講話非常幽默,讓我們(men) 一下子就能夠理解。他在給我們(men) 講授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內(nei) 容時,提到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到蘇聯,變成了列寧主義(yi) 、斯大林主義(yi)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又將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入中國。
他說:“早期的《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主要還是一批革命家在蘇聯看到的蘇聯版本。那時,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者多受蘇聯布爾什維克化的思想熏陶,像大家知道的‘二十八個(ge) 半’嘛,他們(men) 把蘇聯的東(dong) 西直接拿過來就用,就好比我們(men) 習(xi) 慣喝白酒、二鍋頭,他們(men) 卻習(xi) 慣喝伏特加,會(hui) 不適應。雖然本意是好的,但是這樣領導中國革命,不結合中國實際,就會(hui) 失敗。”當時在提到“二鍋頭和伏特加”時,總書(shu) 記和我們(men) 都笑了,全場氣氛瞬間被點燃了。
這個(ge) “二鍋頭和伏特加”的例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總書(shu) 記說,他自己也是在不斷的實踐中深入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的。他告訴我們(men) ,在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具體(ti) 實際和社會(hui) 實踐來學習(xi) 。
采訪組:劉逸涵同學,您好!聽說習(xi) 總書(shu) 記在講到“惟楚有材,於(yu) 斯為(wei) 盛”時,對這裏的“斯”有了新的解讀。您能和我們(men) 分享一下嗎?
劉逸涵:總書(shu) 記即將離開校園時,他站在嶽麓書(shu) 院門口,麵對大禮堂前麵的莘莘學子表達了希望與(yu) 祝福。總書(shu) 記說:“見到你們(men) 很高興(xing) ,讓我想起嶽麓書(shu) 院的兩(liang) 句話‘惟楚有材,於(yu) 斯為(wei) 盛’。”“我說這個(ge) ‘於(yu) 斯為(wei) 盛’,‘斯’不僅(jin) 指原意所表達的‘這個(ge) 地方’,在現在的背景下,也是指‘這個(ge) 時代’。”“我們(men) 湖湘子弟,你們(men) 這個(ge) 年紀正當其時,20至30歲,我們(men) 第二個(ge) 百年到2050年,還有30年,你們(men) 應該是這個(ge) 時代接過接力棒的骨幹力量。”
總書(shu) 記深情地說:“新時代是一個(ge) 英雄輩出的時代,青年人正逢其時。希望同學們(men) 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珍惜時光好好學習(xi) ,掌握知識本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係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聰明才智。”
“惟楚有材,於(yu) 斯為(wei) 盛。”這是嶽麓書(shu) 院的前輩們(men) 對湖湘之地學子的激勵,也是我們(men) 這些後人要去追隨的目標。按照習(xi) 總書(shu) 記的解讀,“於(yu) 斯為(wei) 盛”不隻局限在書(shu) 院,也不隻局限在楚地,而是身處這個(ge) 時代的每一個(ge) 人。我們(men) 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成為(wei) 強國一代!
采訪組:龍兵教授,習(xi) 總書(shu) 記多次談到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要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結合起來,請與(yu) 我們(men) 分享一下您對此的理解。
龍兵:習(xi) 總書(shu) 記強調,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要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yi) 隻有中國化才能在中國大地上閃耀真理的光芒。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相結合的過程。我們(men) 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yi) ,就不能脫離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能脫離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能片麵而孤立地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在《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shu) 中,就大量引用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經典。我們(men) 在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結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深深紮根於(yu) 我們(men) 這片文化沃土中,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內(nei) 在道理,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