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會(hui) 議的保密管理,是保密工作的一個(ge) 重要環節,涉及人員、載體(ti) 、場所、設備等多方麵,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泄密。保密法及其實施條例均要求,為(wei) 確保涉密會(hui) 議安全保密,會(hui) 議主辦單位應采取保密措施,製定保密方案,落實場所、設施、設備保密管理規定。
會(hui) 前做好預防措施
一般而言,機關(guan) 單位內(nei) 部有條件的,涉密會(hui) 議絕大部分應在本單位會(hui) 議室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場所舉(ju) 辦。在涉密會(hui) 議召開前,主辦單位應對會(hui) 場及設施、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複印機和音響設備等)進行保密技術檢查、檢測;並根據會(hui) 議需要,配備文件保密櫃、碎紙機、手機屏蔽櫃等。
這裏要注意的是,由於(yu) 無線設備的傳(chuan) 輸信號是暴露在空中的,不法分子使用相關(guan) 設備就可以接收。若涉密會(hui) 議使用對講機、無線話筒、無線鍵盤等無線設備,就有可能導致會(hui) 議內(nei) 容擴散泄露。因此,不僅(jin) 要防止會(hui) 場出現對講機、無繩電話、無線話筒、無線鍵盤等無線設備或裝置,還要加裝移動通信和無線網絡屏蔽設備。
此外,主辦單位還應在會(hui) 議召開前,對參會(hui) 人員、活動人員(含列席人員以及工作、服務人員)進行保密教育。要求大家嚴(yan) 格執行會(hui) 議紀律,不得攜帶手機進入會(hui) 場,嚴(yan) 禁未經批準對會(hui) 議進行錄音、攝像。
會(hui) 中做好現場管理
當前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給涉密會(hui) 議的管理帶來一定困難。一方麵,嚴(yan) 禁攜帶手機的規定在執行中常常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麵,一些電子設備體(ti) 積很小、攜帶方便、易於(yu) 隱蔽,可能被用來錄音、錄像。對此,涉密會(hui) 議召開時,對相關(guan) 設備的管控不可掉以輕心。
主辦單位應加強保密管理,監督提醒參會(hui) 人員不能攜帶手機、智能手表、智能手環、便攜相機等電子設備參會(hui) ,需按照要求將相關(guan) 設備存放至設於(yu) 會(hui) 場外的屏蔽櫃中;加強會(hui) 場內(nei) 外巡查(包括住地、場所及周邊環境),檢查有無違反保密規定、保密紀律的行為(wei) 和泄密隱患;實時關(guan) 注檢測設備狀態,若顯示異常,第一時間排查可疑情況並予以解決(jue) 。
會(hui) 後做好設備回收
涉密會(hui) 議結束後,在撤離場所前,主辦單位還應對會(hui) 議場所進行全麵檢查,防止留下泄密隱患。
確保沒有遺漏後,應及時收回保密技術防護設備,做好清點、核對工作,並確保設備完好無損。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