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部: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②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曆史如何發展,對於(yu) 廣大青年而言,愛國之情始終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誌始終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始終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祖國的命運和黨(dang) 的命運、社會(hui) 主義(yi) 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相統一,愛國主義(yi) 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yi) 精神最重要的體(ti) 現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dong) 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麵。從(cong) 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完成貨運飛船與(yu) 空間站對接,到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太空漫步,從(cong) 舉(ju) 辦中國人首次天宮畫展,到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過春節,一個(ge) 又一個(ge) “首次”,彰顯了我國不斷提升的航天實力,激發了無數青年的愛國熱情,鼓舞著廣大青年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豪情壯誌。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隻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e) 。新時代中國青年必須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鬥來體(ti) 現愛國主義(yi) 情懷,讓愛國主義(yi) 的偉(wei) 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這是廣大青年擔負起時代責任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愛國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有誌青年,與(yu) 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yu) 時代和社會(hui) 同前進,在救亡圖存、振興(xing) 中華的曆史洪流中譜寫(xie) 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le) 章。1935年初秋,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際,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開學典禮上向全體(ti) 師生問了三個(ge) 問題: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振奮了師生為(wei) 國奮鬥之誌。2018年9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談到了這個(ge) 故事,並強調“這三個(ge) 問題是曆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men) 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係、情之所歸。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曆史如何發展,對於(yu) 廣大青年而言,愛國之情始終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誌始終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始終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當代中國,愛國主義(yi) 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高度統一。”祖國的命運和黨(dang) 的命運、社會(hui) 主義(yi) 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相統一,愛國主義(yi) 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yi) 精神最重要的體(ti) 現。今日之中國,是一個(ge) 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這裏有可親(qin) 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賡續傳(chuan) 承的事業(ye) 。親(qin) 眼見證中國實現了從(cong) 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wei) 大跨越,親(qin) 身經曆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勝利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偉(wei) 大曆史進程,親(qin) 眼見證“蛟龍”入海、“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空等一個(ge) 個(ge) 科技創新突破……新時代中國青年,對時代進步有著深切的體(ti) 會(hui) ,對國家發展有著強烈的認同,完全有理由也完全有決(jue) 心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黨(dang) 、愛國、愛人民、愛社會(hui) 主義(yi) 的情感。

  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隻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這是青年彭士祿在組織征求他意見,是否願意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zhuan) 業(ye) 時的堅定回答;“家是玉麥,國是中國”,這是西藏自治區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從(cong) 小就樹立並付諸行動的堅定信念;“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我的地方去”,這是雲(yun) 南省麗(li) 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畢業(ye) 生山啟燕畢業(ye) 後的堅定選擇……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愛國方式,但中國青年愛國的底色始終不變。今天,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於(yu) 國者愛之,害於(yu) 國者惡之”,把愛國心化為(wei) 報國行,依然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應有的價(jia) 值追求。

  “天下者我們(men) 的天下。國家者我們(men) 的國家。社會(hui) 者我們(men) 的社會(hui) 。我們(men) 不說,誰說?我們(men) 不幹,誰幹?”1919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湘江評論》中的發問,至今仍然振聾發聵。這是一個(ge) 時代的青春宣言,也是無數中國青年的共同心聲。培養(yang) 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誌、實踐報國之行,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廣大青年必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shu) 寫(xie) 人生華章。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評論部:不辜負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時代——譜寫(xie) 新時代的青春之歌①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28日 07:3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