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勉勵我們“要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四十三)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12年6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調研考察,看望畢業(ye) 生並與(yu) 赴基層工作的學生代表親(qin) 切交流。習(xi) 主席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men) 說:“今後的工作中大家會(hui) 遇到各種困難,不要隻想著一路上鮮花鋪路。當我們(men) 取得成績的時候,不要驕傲自滿,要謙虛謹慎;當我們(men) 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要愈挫愈奮、不斷努力、自強不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磨礪意誌、增長才幹,在報效祖國的過程中成長成才。”他勉勵同學們(men) “要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

  采訪對象:過勇,男,1977年10月生,安徽含山人,曾任清華大學黨(dang) 委常委、學生部部長、武裝部部長、團委書(shu) 記等職,現任清華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穀振豐(feng) ,男,1984年5月生,河北臨(lin) 漳人,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航空宇航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2012屆博士畢業(ye) 生,曾任清華大學學生政治輔導員,現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某部隊長。

  采訪組:唐敬 石新明 張超 範煜

  采訪日期:2019年12月9日

  采訪地點: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會(hui) 議室

  采訪組:過勇老師,您好!2012年6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調研考察,並特意來到紫荊操場看望2012屆清華大學畢業(ye) 生。請您回憶一下習(xi) 主席與(yu) 同學們(men) 見麵的場景。

  過勇:當時,我作為(wei) 學校黨(dang) 委學生部部長,參與(yu) 了活動的組織工作。2012年6月19日下午,習(xi) 主席一行來到紫荊操場,看望2012屆清華大學畢業(ye) 生,適值“人生啟航——2012年清華大學畢業(ye) 長跑”活動正在進行,“為(wei) 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等標牌鮮豔奪目。聽說習(xi) 主席來了,千餘(yu) 名師生紛紛招手呐喊,操場上擠滿了青春煥發的笑臉,氣氛異常熱烈。

  習(xi) 主席首先聽取了校長陳吉寧就畢業(ye) 生主動前往祖國基層工作等方麵的情況匯報。隨後,習(xi) 主席走到正在做準備活動的國防生方陣和即將奔赴祖國各地的畢業(ye) 生方陣中,與(yu) 大家握手,親(qin) 切交談,詳細了解大家的學習(xi) 、從(cong) 軍(jun) 和到基層工作的情況等。

  電子係無91班國防生靳舒馨激動地向習(xi) 主席匯報:“我們(men) 將以800多名投身軍(jun) 營的師兄師姐為(wei) 榜樣,刻苦學習(xi) ,立誌報國。清華兒(er) 女多奇誌,紫荊花映軍(jun) 旗紅!”習(xi) 主席點頭表示讚許,親(qin) 切地詢問她什麽(me) 時候入伍,並鼓勵她畢業(ye) 後為(wei) 國防事業(ye) 作出自己的貢獻。

  當習(xi) 主席握著畢業(ye) 生穀振豐(feng) 的手時,這位獲評“2006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即將奔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的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生,向習(xi) 主席表達了自己的決(jue) 心:“我將以航天報國為(wei) 己任,勇往直前,無怨無悔!”

  國防生方陣的同學們(men) 擲地有聲地喊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攜筆從(cong) 戎、立誌報國”的口號,高亢有力,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接著,習(xi) 主席來到畢業(ye) 生方陣。“打頭陣”的是航天航空學院畢業(ye) 生黨(dang) 帥同學。當習(xi) 主席得知他即將赴福建基層工作時,微笑著問:“去福建到哪裏呢?”“寧德。”黨(dang) 帥回答。習(xi) 主席說:“寧德是個(ge) 好地方,我曾在那裏工作過!那裏山美水美人更美,寧德的幹部群眾(zhong) 是非常淳樸的。這個(ge) 地方是一片大有可為(wei) 的沃土,是青年人幹事創業(ye) 的舞台。”

  “學長好!我是數學係應屆碩士畢業(ye) 生,下個(ge) 月我將和61名同學作為(wei) 第一批選調生赴吉林工作。作為(wei) 一個(ge) 土生土長的延安人,我有信心用咱們(men) 大西北人的踏實和熱情為(wei) 東(dong) 北老工業(ye) 基地的振興(xing) 貢獻自己的力量!”齊振民同學滿懷激情地向習(xi) 主席匯報。習(xi) 主席親(qin) 切地問道:“你是延安哪裏的?”“我是延安吳起縣的。”習(xi) 主席笑著說:“那咱們(men) 都是‘一達裏的’(延安方言:我們(men) 都是一個(ge) 地方的)!”大家會(hui) 心地笑了起來。

  當了解到畢業(ye) 生中有人立誌參軍(jun) 投身祖國國防事業(ye) ,有人誌願到西部基層建功立業(ye) ,有人準備潛心科學研究,有人選擇自主創業(ye) 時,習(xi) 主席感到非常欣慰。他勉勵同學們(men) 堅持把文化知識學習(xi) 和思想品德修養(yang) 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hui) 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麵發展和個(ge) 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艱苦環境中砥礪意誌,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本領,在奉獻祖國中成長成才。

  隨後,習(xi) 主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鼓勵大家趁著年輕多到基層崗位去工作鍛煉、去奮鬥,並強調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夠鍛煉人才,未來我國的各項事業(ye) 肯定會(hui) 大有可為(wei) ,青年人一定能夠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他叮囑同學們(men) :“無論到什麽(me) 地方從(cong) 事什麽(me) 工作,希望大家到基層之後努力工作,發揚清華愛國奉獻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展現當代大學生、當代清華人的精神風貌。”

  采訪組:穀振豐(feng) 同誌,您好!請回憶一下您向習(xi) 主席匯報的主要內(nei) 容,以及習(xi) 主席在紫荊操場上對同學們(men) 都講了些什麽(me) 。

  穀振豐(feng) :習(xi) 主席詳細詢問了我在清華大學學習(xi) 成長的情況。當時我是航天航空學院即將畢業(ye) 的博士生,準備奔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我向習(xi) 主席匯報了自己在校期間所取得的進步,以及投身航天事業(ye) 、報效祖國的渴望。聽完我的匯報,習(xi) 主席握住我的手說:“有誌向!要到基層崗位上多去鍛煉、多去奮鬥。航天科技是主戰場,未來我國航天事業(ye) 肯定會(hui) 大有可為(wei) 。神舟九號剛發射完,看來你可以趕得上神舟十號發射啦!”他的手很大很軟,給人一種溫暖、踏實的感覺。

  習(xi) 主席在紫荊操場滿懷深情地向大家問好,他說:“同學們(men) 好,見到大家非常高興(xing) !”在場的同學們(men) 齊聲高呼:“學長好!”現場頓時沸騰起來,掌聲經久不息,站在後排的同學們(men) 都探著身子,渴望離習(xi) 主席近點兒(er) ,再近點兒(er) ,聽得更清楚點兒(er) 。

  習(xi) 主席簡要回顧了清華大學的辦學曆程,對清華大學一百年來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為(wei) 中華民族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同學們(men) 學業(ye) 有成、即將畢業(ye) 開啟新的航程表示衷心的祝賀!他語重心長地對我們(men) 說:“大家離開清華到祖國的基層,要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習(xi) 主席說:“大家即將畢業(ye) 走上人生新的起點,這是一個(ge) 重大的轉折,是一件大事。今後的工作中大家會(hui) 遇到各種困難,不要隻想著一路上鮮花鋪路。當我們(men) 取得成績的時候,不要驕傲自滿,要謙虛謹慎;當我們(men) 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要愈挫愈奮、不斷努力、自強不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磨礪意誌、增長才幹,在報效祖國的過程中成長成才。衷心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學到的知識,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書(shu) 寫(xie) 充實、美好、燦爛的人生!”

  習(xi) 主席跟同學們(men) 暢談理想信念,分享生活智慧,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與(yu) 目標,還為(wei) 我們(men) 講述了通往目的地的途徑與(yu) 方法。對於(yu) 未來的道路,畢業(ye) 生充滿期待,每個(ge) 人都被學長充滿家國情懷的講話所鼓舞,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采訪組:請問您博士畢業(ye) 後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

  穀振豐(feng) :我在清華從(cong) 本科到博士讀的都是與(yu) 航天航空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投身於(yu) 航天事業(ye) 是我進入大學後鎖定的努力方向,是我夢想的起點。2003年10月1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神舟五號,首位航天員楊利偉(wei) 成功飛天,舉(ju) 國沸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因此深深地吸引了我。不久,楊利偉(wei) 等同誌在清華大學為(wei) 師生舉(ju) 辦了專(zhuan) 場報告會(hui) ,他們(men) 為(wei) 航天事業(ye) 獻身和拚搏的精神,對我的觸動特別大。當時,我就有種強烈的渴望,那就是要投身到祖國的航天事業(ye) 中去。雖然我不一定能夠成為(wei) 航天員進入太空,但是我可以親(qin) 身參與(yu) 把航天員送入太空。年輕人特有的激情促使我義(yi) 無反顧地選擇到載人航天發射場工作,到條件艱苦的戈壁灘做一棵“胡楊樹”。當初真是一腔熱血,完全是為(wei) 了理想不顧一切。與(yu) 習(xi) 主席的這次近距離交流,進一步堅定了我投身航天事業(ye) 、紮根一線的信念。

  采訪組:請談談您在航天發射一線工作的體(ti) 會(hui) 。

  穀振豐(feng) :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就堅決(jue) 要求到航天發射的一線工作,從(cong) 最基礎的操作手幹起。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被稱為(wei) “東(dong) 風航天城”,是載人航天工程的主戰場。這裏遠離大城市,地處荒涼的戈壁灘,臨(lin) 近熾熱的沙漠,氣候非常幹燥。很快,我就發現有許多難關(guan) 等待我去攻克,有些是專(zhuan) 業(ye) 技術層麵的,有些是生活適應層麵的,有些是心理情緒層麵的。怎麽(me) 能夠適應下來?怎麽(me) 能夠紮下根來?怎麽(me) 能夠幹出成績來……一連串的問號時常在我的腦子裏打轉。

  每當困惑迷茫的時候,我就會(hui) 想起習(xi) 主席在我畢業(ye) 前夕的囑咐,想起他青年時期的人生經曆。習(xi) 主席在不滿16歲時就作為(wei) 知青到陝北農(nong) 村插隊,其間種地、打壩、挑糞,什麽(me) 活都幹過,什麽(me) 苦都吃過,而且一幹就是七年,先後過了“跳蚤關(guan) ”“飲食關(guan) ”“生活關(guan) ”“勞動關(guan) ”“思想關(guan) ”。1979年,習(xi) 主席從(cong) 清華大學畢業(ye) 後到國務院、軍(jun) 委辦公廳工作。後來,他主動要求去地方鍛煉、去基層工作,義(yi) 無反顧地選擇回到黃土地,回到老百姓身邊。記得《習(xi) 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出版後,我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shu) ,之後還經常翻看。書(shu) 中的情節深深地吸引、打動、鼓舞了我。後來,我又陸續閱讀了《擺脫貧困》《習(xi) 近平在正定》等書(shu) ,不斷從(cong) 中汲取人生的營養(yang) 。可以說,習(xi) 主席的囑咐和人生經曆幫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讓我勇敢地麵對挫折,攻克了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關(guan) 。

  在航天發射一線,我這個(ge) 博士將自己“歸零”,從(cong) “小學生”做起,努力向實踐學習(xi) 、向師傅學習(xi) 、向書(shu) 本學習(xi) ,充分發揮開展課題研究的優(you) 勢,解決(jue) 發射場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很快就成長為(wei) 單位的技術骨幹。從(cong) 畢業(ye) 到現在,我在航天發射一線工作已近八年,趕上了我國航天事業(ye) 快速發展的好時期,經曆了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天宮二號、“墨子號”和“悟空號”等多次重大發射任務,有幸見證了祖國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中留下的一個(ge) 個(ge) 腳印。伴隨著高密度的航天發射任務,我逐漸從(cong) 一名操作手成長為(wei) 係統指揮、“0號”指揮、型號負責人,承擔起航天發射任務的組織指揮和安全管理等工作,並榮立了二等功,與(yu) 同事們(men) 在戈壁灘上書(shu) 寫(xie) 火熱的青春。

  習(xi) 主席說,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中華民族是勇於(yu) 追夢的民族,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每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耳畔就會(hui) 回響起習(xi) 主席鏗鏘有力的話語——

  “人類在浩瀚的宇宙麵前是渺小的,但人類的探索精神是偉(wei) 大的。”

  “在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途上,每一個(ge) 行業(ye) 、每一個(ge) 人都要心懷夢想、奮勇拚搏,一步一個(ge) 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在奮力奔跑和接續奮鬥中成就夢想。”

  “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為(wei) 實現探月工程總目標乘勝前進,為(wei) 推動世界航天事業(ye) 發展繼續努力,為(wei) 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采訪組:過勇老師,聽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清華人響應習(xi) 主席的號召到基層工作,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麵的情況。

  過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致清華大學建校105周年賀信》中要求學校“廣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為(wei) 國家培養(yang) 各類人才,是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也是清華大學承載的曆史使命。學校認為(wei) ,畢業(ye) 生的就業(ye) 選擇和他們(men) 作出選擇時所遵循的原則,檢驗著大學教育的成果和水平;畢業(ye) 生在未來工作中的表現和發展,檢驗著大學人才培養(yang) 的質量。長期以來,學校將服務國家人才戰略需求、服務學生職業(ye) 生涯科學發展作為(wei) 做好學生就業(ye) 工作的基本原則,鼓勵和支持畢業(ye) 生“立大誌、入主流、上大舞台、幹大事業(ye) ”。學校於(yu) 2002年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提出和開展就業(ye) 引導工作,2005年發布實施《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就業(ye) 工作,向國家重要行業(ye) 和領域輸送優(you) 秀畢業(ye) 生的意見》。學校堅持把就業(ye) 引導貫穿到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貫穿到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在為(wei) 同學們(men) 提供精細化的就業(ye) 服務、實現充分就業(ye) 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畢業(ye) 生到西部、到基層和國家重要行業(ye) 與(yu) 領域就業(ye) ,使畢業(ye) 生在行業(ye) 、地域上的分布日趨合理,就業(ye) 質量不斷提升。

  一直以來,清華大學堅持對作出有方向性意義(yi) 就業(ye) 選擇的畢業(ye) 生“扶上馬、送一程、關(guan) 心一生”。一是做好“扶上馬”。學校於(yu) 2006年起設立“啟航獎”,累計投入一千餘(yu) 萬(wan) 元對到西部、基層、重點單位就業(ye) 的畢業(ye) 生進行獎勵,並對他們(men) 的事跡進行宣傳(chuan) 。學校還對有誌於(yu) 到條件特別艱苦地區工作的同學專(zhuan) 門組織實地考察活動,對到基層公共部門工作的同學開展集中崗前培訓。二是堅持“送一程”。學校每年都要隆重舉(ju) 行“赴西部、基層、重點單位工作及創業(ye) 畢業(ye) 生出征儀(yi) 式”。對於(yu) 去西部、基層就業(ye) 的畢業(ye) 生,學校領導還堅持親(qin) 自把他們(men) 送到工作崗位上。對於(yu) 已經進入基層工作的校友,學校會(hui) 不定期前去看望,並聯絡各院係和職能部門為(wei) 他們(men) 提供科技、智力等方麵的支持。2019年暑期,校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旭、校長邱勇和多位校領導及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走訪了十餘(yu) 個(ge) 省份,看望在基層公共部門、重點企事業(ye) 單位工作的校友並送新一批畢業(ye) 生上崗。三是努力“關(guan) 心一生”。學校對作出有方向性意義(yi) 就業(ye) 選擇的畢業(ye) 生,在培訓、深造、生活支持等方麵製訂了專(zhuan) 項計劃。目前,已有20餘(yu) 人返校攻讀在職公共管理碩士,40餘(yu) 名存在特別經濟困難、重大疾病、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等情況的校友收到補助,400餘(yu) 人次返校參加世界和平論壇、基層發展論壇等學習(xi) 活動,500餘(yu) 人獲得了學校發放的勵業(ye) 金。“扶上馬、送一程、關(guan) 心一生”的行動,幫助選擇到西部、基層、國家重點單位就業(ye) 的畢業(ye) 生“沉下心、沉下身”,“留得下、幹得好”。

  經過十餘(yu) 年的探索和實踐,清華大學畢業(ye) 生赴重點單位就業(ye) 的比例由2002年的27%提高到近年來的80%左右,畢業(ye) 生赴北京以外地區就業(ye) 的比例連續七年超過50%,過去十年有近兩(liang) 千人選擇到基層公共部門幹事創業(ye) 。當年現場向習(xi) 主席作過匯報的機械係2012屆畢業(ye) 生李金璽,畢業(ye) 後進入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工作,承擔了全球首款八軸千噸級起重機底盤的總體(ti) 設計任務。化工係2015屆畢業(ye) 生高帥,在校期間曾擔任學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是學生馬克思主義(yi) 學習(xi) 研究協會(hui) 骨幹會(hui) 員。畢業(ye) 後,他主動前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區德慶鎮工作,參與(yu) 發展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100餘(yu) 名,幫助2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現了脫貧。法學院2017屆畢業(ye) 生顧蛟龍,在校期間酷愛足球,因被一個(ge) 講述南疆孩子足球夢的視頻深深打動,而與(yu) 南疆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ye) 後,他先後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區的縣鄉(xiang) 基層工作,參與(yu) 完成了脫貧攻堅和異地扶貧搬遷等重大任務。

  2012年,習(xi) 主席來到清華大學調研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既是對學校人才培養(yang) 工作的鼓舞,也是對每一位清華學子的激勵。習(xi) 主席對青年學子的寄語,是他豐(feng) 富人生經驗的總結,是在基層摸爬滾打後沉澱下來的人生智慧,為(wei) 清華學子和當代青年樹立紮根基層、報效祖國的價(jia) 值觀提供了重要精神指引和支持。相信未來一代代清華人都會(hui) 牢記習(xi) 主席的囑托,拿好手中的“接力棒”,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yu) 言”的校風,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習(xi) 近平與(yu) 大學生朋友們(men)

習(xi) 近平與(yu) 大學生朋友們(men)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25日 11: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