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年受教育權、生命權、生存權、勞動權、居住權等得到更充分保障——國新辦發布會解讀《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新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專(zhuan) 門關(guan) 於(yu) 青年的白皮書(shu)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21日正式發布,這部白皮書(shu) 客觀呈現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青年發展事業(ye) 取得的巨大成就,勾勒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主流群像。

  新時代中國青年有哪些特點和風貌?白皮書(shu) 首次公布了青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到《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有何深意?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在當天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予以解答。

  新時代中國青年理想信念更為(wei) 堅定

  白皮書(shu) 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擁有更優(you) 越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麵臨(lin) 著建功立業(ye) 的難得人生際遇。

  共青團中央書(shu) 記處第一書(shu) 記賀軍(jun) 科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青年發展取得了曆史性的成就,包括支撐青年發展的物質條件顯著改善、當代青年精神文化生活豐(feng) 富多彩、青年的健康水平向好向強、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青年就業(ye) 的機會(hui) 更加充分、多樣。

  賀軍(jun) 科介紹,新時代中國青年主要展現出理想信念更為(wei) 堅定、知識素養(yang) 不斷提升、心理狀態自信達觀、充分展現出勇於(yu) 擔當的精神、視野開闊的特點和風貌。

  賀軍(jun) 科說,中國青年朝氣蓬勃、自信奮進的精神風貌充分證明,中國政府堅持馬克思主義(yi) 青年觀、黨(dang) 管青年原則、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中國青年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繼續發展的根本依靠。

  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發展政策體(ti) 係和工作機製初步形成

  白皮書(shu) 中提到《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這是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製定出台的新中國曆史上第一個(ge) 國家級青年領域專(zhuan) 項規劃,為(wei) 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提供根本政策指引。

  賀軍(jun) 科表示,五年來,在各個(ge) 方麵的關(guan) 心下,支持青年發展的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直接涉及青年發展的法律有10餘(yu) 部,構建了基本的法律支撐體(ti) 係;涉及到青年發展的規劃體(ti) 係框架已經全麵搭建,國家層次頒布了有關(guan) 規劃,所有省份都已經頒布了本省份的青年發展規劃;青年發展的一些要求納入國家“十三五”“十四五”規劃。

  據介紹,促進青年發展的協調機製全麵建立,解決(jue) 青年“急難愁盼”問題有了實質性的推動。共青團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yu)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麵對麵溝通機製,有序地表達青年發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

  賀軍(jun) 科說,近幾年,我們(men) 集中探索推動規劃落地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把一些零散的政策打包,整體(ti) 性地推動青年發展。通過努力,到202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發展政策體(ti) 係和工作機製已初步形成。

  讓城市發展的青年氣息更濃厚

  白皮書(shu) 首次公布青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指出2020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1%,比十年前增加15.3個(ge) 百分點,高於(yu) 整體(ti)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個(ge) 百分點。

  “未來這一比例還會(hui) 增長”,共青團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傅振邦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是紮實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城鎮化的重要載體(ti) ,是有力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縱深實施的重要抓手。

  4月1日,共青團中央聯合中央宣傳(chuan) 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印發相關(guan) 意見,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鮮明提出了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wei) 的城市發展理念。

  傅振邦介紹,意見提出“七個(ge) 著力優(you) 化”,就是讓青年的受教育權、生命權、生存權、勞動權、居住權等發展權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讓城市為(wei) 青年的成才成長成功提供更好的空間、平台、環境、條件;意見提出“五個(ge) 組織動員”,是指讓青年成為(wei) 城市發展的主體(ti) 、主人,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中彰顯青春貢獻。

  贏得青年,就是贏得現在和未來。傅振邦表示,推進這項工作不搞“一刀切”,而是充分尊重基層的實際,采取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辦法。希望經過兩(liang) 年的試點,確定幾十個(ge) 城市先行探索,能夠在青年宜業(ye) 宜學宜家宜居宜育等方麵,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一批實踐成果,推動解決(jue) 青年“急難愁盼”的問題,更好地發揮青年創新創造,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延伸閱讀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發布時間:2022年04月21日 22:11 來源:新華社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