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糧安天下,種為(wei) 糧先。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之後首次離京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海南。第一站便是三亞(ya) 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
在這裏,總書(shu) 記重點了解了海南支持種業(ye) 創新等情況。他強調,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ye) 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yi) 的大事。
自主可控、自立自強——這8個(ge) 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三強調。
一個(ge) 多月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時指出,在糧食安全這個(ge) 問題上不能有絲(si) 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wei) 進入工業(ye) 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jue) 。
解決(jue) 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哪裏?總書(shu) 記給出答案——科技。他同時強調:“種源安全關(guan) 係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jue) 心把我國種業(ye) 搞上去,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種子是農(nong) 業(ye) “芯片”,是糧食之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種業(ye) 問題,反複強調要下決(jue) 心把民族種業(ye) 搞上去。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ge) 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ge) 奇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思慮深遠:“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優(you) 良品種,從(cong) 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海南考察時冒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沿著田埂走進“超優(you) 千號”超級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同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親(qin) 切交談,了解水稻育製種產(chan) 業(ye) 發展和推廣情況。總書(shu) 記強調,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chan) 、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wei) 一體(ti) 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矽穀”。
作為(wei) 中國種業(ye) “南繁矽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年年底,南繁科技城開始籌建。2021年5月12日,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正式揭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ye) 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麵積占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liang) 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農(nong) 作物重大新品種不斷湧現,引領我國主糧育種方向,支撐國家糧食安全。
但我們(men) 也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種業(ye) 仍存在較明顯的技術短板,種業(ye) 發展基礎仍不牢固,保障種源自主可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糧食安全這根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繃得更緊。
《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1》顯示,中國種業(ye) 公司與(yu) 世界領先的種業(ye) 公司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研發能力和人才儲(chu) 備也相對薄弱,短期內(nei) 還難以應對國際競爭(zheng) 。
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解決(jue) 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列為(wei) 2021年重點任務,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立誌打一場種業(ye) 翻身仗。
2021年7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方案》。總書(shu) 記在會(hui) 議上強調,要“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guan) 係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明確表示:“我反複思考,感到有一條必須明確,就是農(nong) 業(ye) 現代化,種子是基礎。”“這設備那設備,這條件那條件,沒有良種難以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
在海南南繁,從(cong) 袁隆平為(wei) 之奮鬥半生的“禾下乘涼”夢想,到幾代育種人的“候鳥式”科研育種,一粒粒良種完成數次更新換代,在全國“開枝散葉”,讓14億(yi) 多中國人倉(cang) 廩充實、餐桌豐(feng) 富。
這次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要弘揚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劍,久久為(wei) 功,把這件大事抓好。”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