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3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xi) 近平來到福州大學,為(wei) 2000多名大學生作了題為(wei) “當前福建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和國內(nei) 外形勢”的省情報告。習(xi) 近平同誌結合國際國內(nei) 形勢,介紹了福建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闡述了福州“東(dong) 擴南移”的戰略規劃,並以一副對聯寄語青年學子——“智叟何智隻顧眼前撈一把,愚公不愚哪管艱苦移二山”,勉勵同學們(men) 胸懷大誌,建功立業(ye) 。
采訪對象:許長賓,男,1980年12月生,福建詔安人,福州大學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2000級本科生,現任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dang) 委委員、團委書(shu) 記。葉增福,男,1982年11月生,福建南安人,福州大學工商管理專(zhuan) 業(ye) 2000級本科生,現任福建廚禾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國良,男,1982年6月生,福建莆田人,福州大學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2000級本科生,現任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發展計劃司副調研員。
采訪組:石新明 吳雪 秦濤 唐敬 石宇飛 沈佳麗(li)
采訪日期:2021年8月26日
采訪地點: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會(hui) 議室
采訪組:許長賓、葉增福同誌,你們(men) 好!2002年4月23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xi) 近平來到福州大學,為(wei) 同學們(men) 作了一場題為(wei) “當前福建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和國內(nei) 外形勢”的省情報告。聽說你們(men) 在現場聆聽了報告,能否分享一下當時的情景?
許長賓:報告會(hui) 的地點在福州大學怡山校區的逸夫館禮堂,主持人是團省委書(shu) 記雷春美,校長魏可鎂院士等校領導出席了報告會(hui) ,2000多名青年學生在現場聆聽了習(xi) 省長的報告。
習(xi) 省長首先問候福大青年學子,肯定福大近年來的發展變化。他說:“我感受到福大青年學子的朝氣蓬勃,很是羨慕。”在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報告中,他從(cong) 經濟水平、社會(hui) 發展、市場化程度和現代化進程等方麵,介紹了福建經濟社會(hui) 發展情況。他對各項數據了然於(yu) 胸,怕大學生聽得枯燥,還在報告中不時穿插自己的體(ti) 會(hui) 。他對同學們(men) 說,唯有數據才能反映真實的經濟情況。在講到經濟總量時,習(xi) 省長說,除了北京、上海兩(liang) 個(ge) 直轄市,福建人均經濟總量排在全國第六位,處於(yu) 良好態勢,這是全省人民辛勤努力的結果。當然,各個(ge) 省份都在你追我趕,也不能驕傲自滿、故步自封,要有危機感,保持昂揚鬥誌。他談到福州“東(dong) 擴南移”的戰略規劃,指出這項規劃必須要執行二十年才能顯現出成果;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機遇與(yu) 挑戰並存。他分析了國際、國內(nei) 經濟發展形勢及對福建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提出了今後的發展思路。
報告會(hui) 結束前,習(xi) 省長特地留出時間與(yu) 現場大學生互動交流,回答了同學們(men) 關(guan) 心的一些問題。最後,習(xi) 省長以一副對聯寄語青年學子——“智叟何智隻顧眼前撈一把,愚公不愚哪管艱苦移二山”,勉勵同學們(men) 胸懷大誌,建功立業(ye) 。
葉增福:那場報告可以說是大學時代對我人生影響最深遠的一堂思政課,至今記憶猶新。報告會(hui) 開始前,身材魁梧的習(xi) 省長麵帶和藹的微笑,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到主席台中央端坐下來。他說,這是團省委給他布置的“作業(ye) ”,今天是來交“作業(ye) ”的。幽默的話語引發陣陣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此前在我的印象中,領導幹部的形象大多是十分嚴(yan) 肅的,甚至還有幾分疏離感,而作為(wei) 一省之長,他竟如此平易近人,當時感到挺意外的。
習(xi) 省長介紹,當時福建省GDP規模是4000多億(yi) 元,較上一年度增長9%。他直言,由於(yu) 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點,可利用土地較少;海岸線很長,港口經濟潛力巨大,但沿海城市發展不充分,全省東(dong) 西部發展不平衡,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力較弱;作為(wei) 水資源大省,福建的電力供應卻不足,且不能申請建設核電站。習(xi) 省長說:“福建有閩南金三角(廈漳泉)的先發優(you) 勢,有豐(feng) 富的愛國愛鄉(xiang) 的海內(nei) 外僑(qiao) 胞資源,還有處在沿海開放地區的區位優(you) 勢,福建的未來發展是充滿希望的。”
習(xi) 省長介紹福建的各種數據時,還非常貼心地提醒青年學生“別嫌這些數據枯燥,經濟來不得半點兒(er) 虛假”。他說,同一篇報告稿,周末還要給省裏的老同誌們(men) 再講一次,“我這是老少無欺”。台下師生再一次爆發出笑聲和掌聲。
采訪組:許老師,剛才您談到在報告會(hui) 的最後,習(xi) 近平同誌以一副對聯“智叟何智隻顧眼前撈一把,愚公不愚哪管艱苦移二山”寄語青年學子。請與(yu) 我們(men) 分享一下當時的情景。
許長賓:報告會(hui) 臨(lin) 近尾聲時,習(xi) 省長勉勵在場的青年學生:“既要目光高遠,也要腳踏實地,不要走捷徑,要鍛造‘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韌性,堅定目標走下去。”現在看來,他當時那番飽含深情的話語,恰恰印證了他的為(wei) 政風格。他後來成為(wei) 總書(shu) 記,正是這樣一步一個(ge) 腳印,紮實而堅定地帶領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人民實現了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改革強軍(jun) 、脫貧攻堅、經濟內(nei) 外雙循環調整等一個(ge) 個(ge) 戰略目標,從(cong) 而贏得了全黨(dang) 全軍(jun) 的衷心擁護,贏得了全國人民的真誠愛戴,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讚譽。
報告會(hui) 結束時,習(xi) 省長送給我們(men) 一副對聯“智叟何智隻顧眼前撈一把,愚公不愚哪管艱苦移二山”。後來,這副對聯也成為(wei) 我的座右銘。智叟隻顧眼前利益,撈點兒(er) 清福享受;愚公其實並不愚,他千辛萬(wan) 苦挖山,全為(wei) 後代造福。習(xi) 省長希望廣大青年學子立足八閩、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端正讀書(shu) 學習(xi) 動機;力戒心浮氣躁,著眼長遠,珍惜時光,發憤圖強;講求學習(xi) 的方式方法和思維邏輯,先易後難,持之以恒。
采訪組:習(xi) 近平同誌在報告中談及福州“東(dong) 擴南移”的戰略規劃,請問這些規劃如今在福州實現了嗎?
葉增福:習(xi) 省長說,任何發展都需要立足於(yu) 本地實際,規劃好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方向。他介紹說,福州市委書(shu) 記何立峰正在推進的福州城區“東(dong) 擴南移”戰略,就是他在擔任福州市委書(shu) 記時提出的。福州是三麵環山的盆地,地勢東(dong) 南平整,綿延到出海口,所以福州城區發展需要往東(dong) 南轉移,與(yu) 長樂(le) 連成一片,成為(wei) 一個(ge) 城市帶,屆時就能充分發揮大規模城市的經濟效應。他明確指出,這一戰略必須要執行二十年才能見效。
二十年來,我常住福州,有幸目睹了福州曆任領導“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執行力度。今天的福州東(dong) 部新城已以嶄新的現代化都市形象屹立於(yu) 閩江口,福州主城區與(yu) 正式劃為(wei) 福州市轄區的長樂(le) 已融為(wei) 一體(ti) 。閩江兩(liang) 岸華燈璀璨,雙塔之間人文薈萃,數字福建碩果累累,這些都印證了習(xi) 近平同誌領導製定的宏偉(wei) 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功成不必在我。”我想,正是這樣對曆史、對人民、對事業(ye) 的高度責任感和不計較個(ge) 人榮辱的胸襟,才能讓他在作出規劃決(jue) 策的時候,不追求短期目標,而是著眼於(yu) 有利於(yu) 地區發展、有利於(yu) 人民利益、有利於(yu) 子孫後代。這不正是他“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偉(wei) 大襟懷的最好寫(xie) 照嗎!
采訪組:劉國良同誌,您好!聽說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工作期間,對福州大學提出了建設“東(dong) 南強校”的辦學目標,親(qin) 自推動福州大學城的建設。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麵的情況。
劉國良: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工作期間,對福州大學提出了建設“東(dong) 南強校”的辦學目標,親(qin) 自謀劃、推動福州大學城的建設。近二十年的時間表明,這是一項非常有前瞻性的決(jue) 策。
2003年,福州大學城初建時,我曾作為(wei) 學生代表到剛剛破土動工的旗山新校區工地參觀,並寫(xie) 下《油菜花地裏的強校夢》一文,發表在《福州大學報》上。為(wei) 什麽(me) 叫“油菜花地”呢?因為(wei) 當時閩侯上街還是大片的農(nong) 田,春雨時節道路泥濘,路上不時還能見到雞鴨牛羊,可以說是一場“南泥灣式”的拓荒建設。2018年,我又根據學校的發展變化寫(xie) 下《致東(dong) 南強校的時光瓶》一文,向福州大學建校60周年獻禮。這時的福州大學新校區已是好山好水好風光,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人才培養(yang) 較好地適應了福建新型工業(ye) 化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十五年滄桑巨變,我是看在眼裏、記在心間,由衷地敬佩習(xi) 近平同誌的遠見卓識和戰略魄力。
2002年9月,我十分幸運地在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節目錄製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省長關(guan) 於(yu) 福建省省情的訪談節目,終生難忘。
采訪組:請您與(yu) 我們(men) 分享一下那次訪談節目錄製現場的情景。
劉國良:2002年9月的一個(ge) 下午,我在學院門口遇到同班的王瑋、郭金豹等同學。他們(men) 說,趕緊去借一枚校徽,晚上要去省電視台參加節目錄製。在返回宿舍的半道上,我就借到校徽,坐上了開往省電視台的汽車。當天是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中國實錄·福建篇》的錄製,主持人向我們(men) 介紹了錄製流程,並帶領我們(men) 熱場。
過了幾分鍾,嘉賓出場。直到那時,我們(men) 才知道這次要采訪的是習(xi) 近平省長。當時宿舍沒有電視,大家關(guan) 注省裏的新聞相對少一些,部分同學對省長也不太熟悉。但我們(men) 並沒有怯生,因為(wei) 習(xi) 省長始終麵帶微笑,交流時也沒有說官話套話,很容易讓人聽明白。
主持人以一首閩南歌曲《愛拚才會(hui) 贏》切入作為(wei) 開場白。接著,主持人問習(xi) 省長第一次到福建時的感受。習(xi) 省長說,他第一次來福建是1985年6月到廈門去上任。那時交通條件比較差,從(cong) 福州到廈門一路上走了8個(ge) 小時,現在坐汽車3個(ge) 小時就到了。
這時,大屏幕上播出了外景記者在廈門實地拍攝的場景——環島路的隔離帶。記者說道:“這是廈門市環島路胡裏山炮台段,站在這裏就可以看到大海了,在這個(ge) 環島路上有一個(ge) 非常特殊的隔離帶。通過這個(ge) 局部,你們(men) 可以猜出它是什麽(me) 嗎?”隨後畫麵停留在一個(ge) “小符號”上麵。主持人給出了三個(ge) 選擇項:A.廈門的門字;B.一個(ge) 音符;C.一幅圖畫的局部。
我迫不及待地舉(ju) 起了手,沒想到主持人還真點到了我。我回答說:“這是《鼓浪嶼之波》五線譜的一部分。”主持人接著又問了三四位現場觀眾(zhong) ,得到了其他兩(liang) 個(ge) 不同的答案。最後,主持人請習(xi) 省長說出標準答案。習(xi) 省長說,剛才回答“五線譜”的同誌是對的。
這是全場節目唯一的觀眾(zhong) 互動環節,借由《鼓浪嶼之波》的五線譜,引出了廈門的招商引資政策和營商環境。柯達廈門公司總經理說,廈門吸引外商的不僅(jin) 僅(jin) 是美麗(li) 的環境,政府在建立外商子女學校、交通、休閑等方麵都做得很周到,許多細節體(ti) 現出精心的服務。
主持人問:“為(wei) 什麽(me) 福建會(hui) 這麽(me) 注重細節呢?”
習(xi) 省長說:“細節就是落實,很多東(dong) 西光靠口號,光靠一種虛擬,光靠一種大而化之那是不行的。任何事情都要講求落實。”
主持人接著問道:“柯達老板把福建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ang) ,福建是靠什麽(me) 拴住他們(men) 的心?”
習(xi) 省長說:“從(cong) 政府的角度來講,那就是提供盡可能好的服務,要強化政府的服務意識。福建省政府這兩(liang) 年提出要建設有限政府,提供有效服務。有效服務不是說你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無限的。無限的肯定做不好。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把自己定位準確,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行為(wei) 規範是什麽(me) ?做那些不錯位、不越位、不空位的事情,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該管好的事情上,把那些自己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情還權於(yu) 社會(hui) ,還權於(yu) 企業(ye) 。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裏,我們(men) 又進一步提出來要建立服務型政府。把服務工作做好,就可以贏得大家的心。”
習(xi) 省長還深情地談到了農(nong) 民增收的問題。他說,我們(men) 的幹部過去習(xi) 慣於(yu) 催耕催種,後來就是忙著研究種什麽(me) ,怎麽(me) 種。大家都說我們(men) 現在抓產(chan) 業(ye) 化,但是產(chan) 業(ye) 化的關(guan) 鍵是什麽(me) ?產(chan) 業(ye) 化的關(guan) 鍵還是市場化,就是東(dong) 西多了到哪裏去,怎麽(me) 使它適銷對路,所以引導工作很重要。政府能做些什麽(me) ?就是提供一個(ge) 市場平台。福建省有這麽(me) 多的品牌,這麽(me) 多的名優(you) 產(chan) 品,這麽(me) 多的特色產(chan) 業(ye) ,就應該圍繞這些建立有形市場、批發市場、批零兼營市場。現在形成了花卉市場、水果市場、水產(chan) 市場、食用菌市場,還有剛才看到的茶葉市場。售賣難的問題、增收的問題,是下一步解決(jue) “三農(nong) ”問題中最關(guan) 鍵的問題。
習(xi) 省長又就進出口貿易和人才政策作了講解。在談到引進人才政策時,他言辭懇切、襟懷寬廣,展現了厚德待人、求賢若渴、敬士如賓的人格力量。最後,節目在《鼓浪嶼之波》的鋼琴聲中結束。節目錄製結束後,習(xi) 省長來到觀眾(zhong) 席,同大家親(qin) 切交談。
這次訪談是2002年10月中旬在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播出的,標題是“原福建省省長習(xi) 近平:引資引才,愛拚才會(hui) 贏”。節目播出時,習(xi) 省長已經離開福建赴浙江任職。因為(wei) 有一個(ge) 我搶答的鏡頭,節目播出後,老家很多人都看到了,還打電話來問是不是我。
采訪組:請問聆聽習(xi) 近平同誌講省情,對你們(men) 產(chan) 生了怎樣的影響?
葉增福:報告會(hui) 上,習(xi) 省長嚴(yan) 謹的態度深深地感染著我。他沒有炫耀成績,也沒有刻意誇大問題,而是從(cong) 現實出發,鞭辟入裏地分析,實事求是地論證,高瞻遠矚地預測。我深刻認識到,在學習(xi) 和工作中,一切都要從(cong) 實際出發,深入細致地進行科學調研,從(cong) 經濟數字和社情民意中找尋規律,提煉辦法。
畢業(ye) 後,我從(cong) 事的也是與(yu) 數字有關(guan) 的市場工作。在巨量的數據中提取對企業(ye) 發展最有用的信息並向公司提出市場策略建議,是我的核心任務,而習(xi) 省長的“別嫌這些數據枯燥,經濟來不得半點兒(er) 虛假”那句話,時刻提醒我在麵對這些數字時,要有求是和鑽研精神。創業(ye) 後,我時刻要求團隊杜絕似是而非的猜想,一切都要從(cong) 實際出發,做任何決(jue) 策都應該從(cong) 市場數據中找尋依據,挖掘實際需求。
2013年5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如今的我,時常回憶自己的青春,特別是回憶這堂在大學上過的、對我人生影響最深遠的一課。習(xi) 省長的諄諄教誨深深紮根在我的心底,幫助我樹立了求實求是的價(jia) 值觀,使我受益終生。
劉國良:雖然參加節目錄製的時間很短暫,但隨後的影響卻很深遠,特別是在我參加實習(xi) 、工作後,對這次節目錄製中習(xi) 省長分享的關(guan) 於(yu) 招商引資、“三農(nong) ”發展、人才引進等話題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深深感到習(xi) 省長當年的分享特別實在,真正體(ti) 現了見人見事見情懷。習(xi) 省長當時關(guan) 於(yu) “細節就是落實”那番話激勵著我不管在什麽(me) 崗位上都要真抓實幹。
時間流逝,當年參加《中國實錄·福建篇》錄製的場景卻曆久彌新。因為(wei) 工作關(guan) 係,我走過福建的數十個(ge) 縣市,對習(xi) 省長當年在福建一心為(wei) 民的真摯情懷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因為(wei) 有過一麵之緣,每當在電視上看到習(xi) 總書(shu) 記,總會(hui) 感到格外親(qin) 切。這些年,我認真閱讀了《擺脫貧困》《之江新語》《習(xi) 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xi) 近平在正定》《習(xi) 近平在廈門》《習(xi) 近平在福州》《習(xi) 近平在福建》等書(shu) 籍,更加堅定了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