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董會主席習近平勉勵我們弘揚嘉庚精神——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三十三)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999年至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xi) 近平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hui) 主席。他七次親(qin) 臨(lin) 集美大學,其中三次參加校董會(hui) 會(hui) 議,四次帶著問題到校調研,為(wei) 學校的辦學定位、思政教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等工作指明了方向。習(xi) 近平同誌強調,要弘揚嘉庚精神,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wei) 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基地、關(guan) 鍵技術的攻關(guan) 基地、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知識創新的研究基地,努力把集美大學辦成一所具有較高水平和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大學。

  采訪對象:辜建德,男,1943年3月生,福建永春人,1997年至2009年任集美大學校長。張向中,男,1948年4月生,山西昔陽人,1997年至2010年任集美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徐君莉,女,1983年8月生,福建南安人,集美大學水產(chan) 學院海洋漁業(ye) 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2002級本科生,現任集美大學學校辦公室秘書(shu) 一科科長。劉翠琴,女,1936年12月生,上海人,集美大學食品與(yu) 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退休),1975年至1979年習(xi) 近平同誌在清華大學化工係基本有機合成專(zhuan) 業(ye) 讀書(shu) 時任“化工原理”課程教師。何慶平,男,1978年6月生,安徽宿鬆人,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zhuan) 業(ye) 1998級本科生,現任職於(yu) 廣東(dong) 航橋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李清彪,男,1963年4月生,福建翔安人,集美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沈燦煌,男,1964年11月生,福建永定人,集美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

  采訪組:王建 吳薇 石新明 楊一青 黃焱镔 鄒文通

  采訪日期:2021年1月15日

  采訪地點:集美大學尚大樓四樓文學院閱覽室

  采訪組:辜建德校長,您好!請您回憶一下集美大學成立校董會(hui) 的背景及習(xi) 近平同誌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期間與(yu) 師生見麵的場景。

  辜建德:即將步入新世紀時,集美學村各院校由於(yu) 辦學水平參差不齊,有本科、有大專(zhuan) ,本科教育曆史不長,基礎薄弱,水平不高,很難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大勢。組建集美大學,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落實高等教育體(ti) 製改革的重大舉(ju) 措,更是陳嘉庚先生的夙願。

  集美大學是在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係列專(zhuan) 門學校的基礎上,由集美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zhuan) 科學校、福建體(ti) 育學院和廈門水產(chan) 學院五所高校合並組建而成的。組建集美大學有利於(yu) 集美學村各學校實現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當時,改革後的集美大學實行交通部、農(nong) 業(ye) 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廈門市人民政府聯合辦學,設有集美大學辦學聯席會(hui) 議製度,由聯辦四方選派代表召開集美大學四方聯席會(hui) 議,研究、協調、解決(jue) 集美大學合並辦學中的重大問題。集美大學第一屆校董會(hui) 組成人員名單就是由集美大學四方聯席會(hui) 議審議通過的。

  校董會(hui) 由政府牽頭組建,其宗旨是弘揚嘉庚精神,凝聚社會(hui) 各界力量辦好集美大學,特別是團結海外僑(qiao) 胞和熱心集美大學辦學的人士共襄盛舉(ju) 。由福建省委書(shu) 記任校董會(hui) 名譽主席、省長任校董會(hui) 主席,交通部、農(nong) 業(ye) 部副部長和廈門市市長任校董會(hui) 副主席。習(xi) 近平同誌曾這樣描述:集美大學是一個(ge) 有特色的學校,因為(wei) 集美大學有陳嘉庚的辦學精神;校董會(hui) 也是集美大學的一個(ge) 特色,很有影響力,有很強的感召力,要充分發揮校董會(hui) 的作用。習(xi) 近平同誌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在海內(nei) 外影響很大。校董會(hui) 還特別邀請海外僑(qiao) 界領袖擔任副主席,這不單是為(wei) 了擴大集美大學的影響,也是為(wei) 了凝聚各方力量辦學。校董會(hui) 自1996年成立,五年間為(wei) 集美大學捐資6000多萬(wan) 元。

  1999年至2002年,習(xi) 近平同誌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hui) 主席。這是集美大學師生最難忘的三年,也是集美大學實現實質性合並最艱難的三年,為(wei) 後來的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1999年10月17日,習(xi) 近平同誌第一次出席校董會(hui) 時說:“因為(wei) 工作需要,我來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我一定要盡職盡責,把工作做好,衷心希望各位董事,特別是在座的各位常務校董,加強對集美大學的指導和幫助。”習(xi) 近平同誌三次來校參加校董會(hui) ,他強調,要弘揚嘉庚精神,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wei) 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基地、關(guan) 鍵技術的攻關(guan) 基地、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知識創新的研究基地,努力把集美大學辦成一所具有較高水平和較大影響的綜合性大學。

  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集美大學在這三年取得的長足進步。合並前,各院校學生加起來隻有6847人,本科生約占四分之一,1700多人。到了2002年,全校全日製在校生已經發展到1.4萬(wan) 人,本科生超過1萬(wan) 人;本科專(zhuan) 業(ye) 由11個(ge) 增加到38個(ge) ;專(zhuan) 任教師由合並前的854人增加到1000餘(yu) 人;教授由合並前的16人增加到81人,副教授由合並前的159人增加到428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在2002年首次突破500人。

  習(xi) 近平同誌曾在多個(ge) 場合充分肯定集美大學改革發展的成果,他的鼓勵和肯定讓我們(men) 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說:“集美大學是我們(men) 省屬院校唯一建在經濟特區的多科性大學,是省屬院校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院校之一,應作為(wei) 重點來抓。”

  2000年11月12日,習(xi) 近平同誌在集美大學第二屆校董會(hui) 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指出:“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這是製度安排,當(福建)省長都掛這個(ge) 銜。我不願意掛空頭銜,在其位謀其政,否則就不掛。掛了就要關(guan) 心、過問一下,所以會(hui) 經常來看,最起碼一年來一次。”習(xi) 近平同誌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期間,七次親(qin) 臨(lin) 學校調研指導。他每次到學校來,都會(hui) 帶來黨(dang) 和政府對廣大師生員工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問候。在每一次校董會(hui) 上,他都代表黨(dang) 和政府對來自海內(nei) 外的校董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所有關(guan) 心、支持集美大學發展的海內(nei) 外僑(qiao) 胞、港澳台同胞、國際友人和有關(guan) 部門及社會(hui) 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每次開完校董會(hui) ,海內(nei) 外校董們(men) 都非常激動,都說他的講話讓大家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是習(xi) 主席帶領這所剛組建的學校完成了實質性合並時期的艱難跨越”。集美大學師生的內(nei) 心,始終洋溢著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集美大學謀劃的藍圖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的振奮和自豪。特別是我們(men) 的青年學生,都為(wei) 能在總書(shu) 記曾經關(guan) 懷過的這所高校求學深造感到驕傲。

  我時常回憶起當年習(xi) 近平同誌視察集美大學的場景,每每重溫他的教導和指示,心情就萬(wan) 分激動。2002年教師節前夕,他到集美大學看望教師時指出,現在對集美大學來說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是辦好集美大學的根本保證。他每次到學校來,都會(hui) 看望慰問師生員工。他非常有親(qin) 和力,很有風度,與(yu) 大家的感情很深厚,對同誌像春天般溫暖。他在航海模擬器實驗室、機房、教室、實習(xi) 基地、活動現場,總是和師生熱情互動,招手問候。他在參加校董會(hui) 給獲得獎助學金的學生頒獎時,總愛用簡短的話語對品學兼優(you) 的學生給予熱情鼓勵,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噓寒問暖。

  采訪組:習(xi) 近平同誌在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期間,非常重視改善師生的學習(xi) 生活環境。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麵的情況。

  辜建德:集美大學組建之初,學校確定了辦學初期的三大任務:第一件是實現實質性合並;第二件是積極開展教學工作評價(jia) ,奠定本科教育基礎;第三件是實現碩士授予點“零的突破”。這些工作提升了我們(men) 的辦學層次,為(wei) 我們(men) 培養(yang) 基礎紮實、知識麵寬、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級專(zhuan) 門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wei) 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xi) 生活環境。

  當年,我們(men) 定下的這三大任務都得到了習(xi) 近平同誌的充分肯定。他支持我們(men) 實現實質性合並,指出集美大學要加快改革和發展,要抓住機遇,堅定信心,認真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科教興(xing) 國戰略,落實省委省政府科教興(xing) 省戰略,弘揚嘉庚精神,繼承發揚“誠毅”校訓,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爭(zheng) 取在人才培養(yang) 、科技創新等方麵取得更大的成績。

  習(xi) 近平同誌每一次到集美大學都非常認真地聽取老師們(men) 的工作匯報,詳細檢查學校的各項設施,詢問學校的各項建設項目進度,了解學校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並盡可能予以解決(jue) 。特別是2000年,他在視察時聽到學校正在接受教育部教學工作評價(jia) 卻資金短缺時,當即召開現場辦公會(hui) 議,商討解決(jue) 辦法。最終決(jue) 定在省政府已撥付集美大學2400萬(wan) 元專(zhuan) 項經費的基礎上,再追加1600萬(wan) 元的資金支持。其中600萬(wan) 元用的是省長基金,主要用於(yu) 建設航海、水產(chan) 、信息工程及金工的實習(xi) 基地,添置多媒體(ti) 教學設備;1000萬(wan) 元用於(yu) 學校引進機械工程FMS柔性製造係統,這個(ge) 係統的各項技術指標當時在省內(nei) 水平最高。省政府撥付及追加的資金,確保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的教學工作評價(jia) 。2001年,習(xi) 近平同誌再次來到學校視察調研。當他了解到集美學村第一座以陳嘉庚先生名字命名的建築物——嘉庚圖書(shu) 館缺少數字化設備時,當場拍板,再次從(cong) 省長基金中撥付600萬(wan) 元給予資助,極大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xi) 環境。如今,當師生們(men) 徜徉書(shu) 海,行走在被譽為(wei)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的新校區時,都發自內(nei) 心地感激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集美大學事業(ye) 發展投入的心血和關(guan) 愛。

  2001年,習(xi) 近平同誌到學校召開現場辦公會(hui) 時,了解到學校在衝(chong) 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零的突破”過程中遇到困難,他說“要繼續支持”,並當場確定由省政府投入1000萬(wan) 元、廈門市政府配套投入2000萬(wan) 元。廈門市的2000萬(wan) 元主要投入到五大基礎實驗室,包括航海、水產(chan) 、機械工程等基礎設備,確保集美大學攀登上新的高峰。

  采訪組:習(xi) 近平同誌在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期間,非常重視人才培養(yang) 工作。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麵的情況。

  辜建德:習(xi) 近平同誌非常重視人才培養(yang) 工作。他來校時多次強調,人才培養(yang) 是高等學校的主要任務,教育教學必須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勉勵我們(men) 要把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作為(wei) 中心任務。他說,要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大力發展航海、水產(chan) 等學科專(zhuan) 業(ye) 特色,凝聚各方力量,積極服務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hui) 建設;要弘揚嘉庚精神,把這種極具特色的辦學精神發揮出來。他充分肯定我們(men) 的學校定位和辦學指導思想,強調集美大學要以培養(yang) 應用型人才為(wei) 主,努力辦成一個(ge) 麵向海洋、麵向特區、麵向海內(nei) 外,以工科為(wei) 主、在海內(nei) 外有一定影響的多科性綜合大學。他勉勵我們(men) 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努力培養(yang) 和造就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教育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服務,要堅持教育與(yu) 地方經濟建設及社會(hui) 發展緊密結合,全麵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按照習(xi) 近平同誌的要求,我們(men) 在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社會(hui) 服務等方麵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在亞(ya) 丁灣護航的海軍(jun) 艦艇上,在赴南極北極的科考船上,在聯係七大洲、四大洋的運輸船上,到處都有集美大學航海學子的身影,學校也從(cong) 一所普通本科高校發展成為(wei)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采訪組:張向中書(shu) 記,您好!習(xi) 近平同誌非常重視弘揚嘉庚精神和愛國主義(yi) 光榮傳(chuan) 統,曾參加學生獎學金、助學金頒發儀(yi) 式並給予同學們(men) 熱情鼓勵。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麵的情況。

  張向中:嘉庚先生一生艱苦奮鬥、傾(qing) 資興(xing) 學、忠貞愛國,他把一生都獻給了偉(wei) 大的祖國。嘉庚先生親(qin) 自製定的“誠毅”校訓和他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所有集大人都刻骨銘心,受益一生。“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已經成為(wei) 集美大學最重要的特色。

  習(xi) 近平同誌到校指導工作,在談到思想政治工作時指出:“集美是陳嘉庚精神、閩西南革命家的搖籃,陳嘉庚被毛主席譽為(wei) 華僑(qiao) 旗幟。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自己的特點。思想工作就是要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事製宜、因人製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要充分挖掘本校資源,發揮優(you) 勢。”習(xi) 近平同誌非常重視嘉庚精神,重視弘揚愛國主義(yi) 光榮傳(chuan) 統。他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hui) 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都提到了在集美大學擔任校董會(hui) 主席的經曆,講到了陳嘉庚先生辦學育人的曆史和嘉庚精神。

  2018年,在集美大學百年校慶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來賀信,賀信寫(xie) 道:“100年來,特別是並校以來,集美大學堅持‘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為(wei) 國家、為(wei) 福建培養(yang) 了大批優(you) 秀專(zhuan) 業(ye) 人才。希望集美大學堅持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弘揚愛國主義(yi) 光榮傳(chuan) 統,凝聚各方力量,勇於(yu) 改革創新,突出辦學特色,著力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多年來,學校堅持用嘉庚精神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用“誠毅”校訓培育學生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學校打造了“嘉庚財經文化節”“航海文化節”等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舉(ju) 辦了《獻禮陳嘉庚》主題音樂(le) 會(hui) 、《誠毅頌》文藝晚會(hui) 等特色主題活動,出版了《百年集大 嘉庚建築》《嘉庚夢 集美情》等校史和嘉庚精神文化特色書(shu) 籍。學生在文化熏陶中銘記嘉庚精神,培育愛國、奉獻、擔當的品格特質。一批批集大學子在嘉庚精神的感召浸潤下,成長為(wei) 理想信念堅定、家國情懷深厚、誠毅品格鮮明的行業(ye) 棟梁之材。

  集美大學每年召開校董會(hui) 時,都會(hui) 舉(ju) 行校董捐贈儀(yi) 式和獎教獎學助學金頒發儀(yi) 式。2001年,習(xi) 近平同誌在出席校董會(hui) 時指出:“海外校董捐資,每一年開校董會(hui) 都有一個(ge) 新舉(ju) 措,捐贈儀(yi) 式都有琳琅滿目的基金會(hui) ,這是個(ge) 好事。這裏很大的一個(ge) 特色和優(you) 勢就是弘揚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是要普遍弘揚的,但你這裏(集美大學)是嘉庚精神的發源地,更有作用,更有現實意義(yi) 。”從(cong) 1999年到2002年,這三年中得到校董捐贈資助和獎勵的各類學生有401人,其中有67位青年學生作為(wei) 代表在校董會(hui) 上得到了校董會(hui) 主席習(xi) 近平和其他副主席頒發的助學金和獲獎證書(shu) ,並同各位領導合影留念。當年受到獎勵、資助並近距離見到習(xi) 主席的這些青年學生,如今都已事業(ye) 有成。他們(men) 當中有投身科技強軍(jun) 的傑出人才,有拚搏在高等教育事業(ye) 的學科帶頭人,也有紮根基層、服務人民的黨(dang) 員幹部……他們(men) 每每回想起當年習(xi) 主席為(wei) 他們(men) 頒發獎助學金證書(shu) 時的情景,都有如沐春風之感。

  采訪組:徐君莉老師,您好!2019年3月18日,您作為(wei) 輔導員代表出席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請您介紹一下當時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見麵的情景。

  徐君莉:2019年3月18日,我作為(wei) 輔導員代表出席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道,“辦好思政課,關(guan) 鍵在老師”,回顧了自己與(yu)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淵源。他說,自己在福建工作期間曾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hui) 主席,這是他親(qin) 自指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段經曆。座談結束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與(yu) 會(hui) 代表一一握手。當總書(shu) 記走到我麵前時,我自我介紹道:“總書(shu) 記,我是來自集美大學的教師。”習(xi) 總書(shu) 記原本握著我的手瞬間又加重了幾分力道,像老朋友般親(qin) 切地回應道:“哦,是集美大學啊!”習(xi) 總書(shu) 記對集美大學的這份掛念,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他對嘉庚精神的獨特情感,讓我很是感動,也非常自豪。

  采訪組:劉翠琴教授,您好!您是習(xi) 近平同誌在清華大學讀書(shu) 時的老師,2002年9月9日,在第十八個(ge) 教師節到來之際,習(xi) 近平同誌專(zhuan) 程來到集美大學看望您。請您回憶一下當時見麵的情景。

  劉翠琴:當時學校通知我,說習(xi) 省長要來看我。我說:“他很忙,他不用來,我去看他就好。”結果近平還是來了。那時,我住在航海學院教工宿舍樓四樓,沒有電梯,近平是爬樓梯上來的。

  一進門,近平向我們(men) 夫婦獻上了花籃,花籃的祝詞絲(si) 帶上寫(xie) 著:“祝老師節日快樂(le) !”他緊緊握住我的手,深情地說:“謝謝您,謝謝您當年的教育和培養(yang) 。”

  聽到這句話,我非常感動,在場的其他同誌也很感動。我仔細端詳著他,說:“你當年比較清瘦,現在胖些了。”近平聽了哈哈地笑了起來。

  采訪組:您和習(xi) 近平同誌見麵後都聊了些什麽(me) ?

  劉翠琴:習(xi) 近平1975年至1979年在清華大學化工係學習(xi) ,他上課認真聽講,學習(xi) 用功刻苦,還很有愛心,對老師尊敬,對同學友愛。作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課教師,我對他印象深刻。

  在我們(men) 聊天的過程中,近平告訴我,1998年,他又回到清華大學讀書(shu) ,在人文社會(hui) 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與(yu) 思想政治教育專(zhuan) 業(ye) 在職研究生班學習(xi) ,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我向他表示了祝賀。

  我們(men) 聊得很髙興(xing) ,他還提起了當年其他老師的情況。我提前泡了一壺茶放在廚房,都忘記拿來請他喝了。

  近平問我:“這些年,您和吳老師的身體(ti) 還好嗎?退休後生活過得怎麽(me) 樣?住房問題解決(jue) 了嗎?”

  我們(men) 對近平的關(guan) 心表示感謝,並告訴他:“我們(men) 倆(lia) 的身體(ti) 都還好。退休之後,學校對我們(men) 很關(guan) 心。住房問題已經解決(jue) 了,住得蠻舒服。我們(men) 對退休生活很滿意。”

  近平高興(xing) 地說:“這樣我就放心了,希望您和吳老師多保重身體(ti) ,安度晚年生活。”近平在我家坐了大約半個(ge) 小時才起身離開。

  臨(lin) 別時,他再次握著我和吳老師的手深情地說:“祝老師節日快樂(le) !祝二老健康長壽!有空再來看望兩(liang) 位老師。”

  采訪組:何慶平同誌,您好!聽說2000年您在廈門“九·八”投洽會(hui) 上做誌願者時,曾與(yu) 習(xi) 近平同誌見麵交談。請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何慶平:2000年9月8日,我作為(wei) 第四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的誌願者,為(wei) 大會(hui) 提供後勤服務。記得當時我被分配在新落成的國際會(hui) 展中心二樓。

  一天早上,我們(men) 看到一組嘉賓走過來,後麵還跟著新聞記者,判斷應該是重要來賓。原來走在前麵的是習(xi) 近平省長,我當時覺得很開心。習(xi) 省長一邊跟身邊的工作人員交談,一邊跟旁邊的誌願者點頭示意,親(qin) 切平易,讓人如沐春風。

  忽然,習(xi) 省長走到我們(men) 麵前,對我們(men) 說:“誌願者們(men) ,你們(men) 辛苦啦!”然後,他親(qin) 切地跟我們(men) 握手。我當時覺得心頭一暖,十分激動。

  習(xi) 省長親(qin) 切地問我:“你是來自哪個(ge) 學校的?”我答道:“我是集美大學的誌願者。”習(xi) 省長又問:“那你知道我在集美大學還擔任什麽(me) 職務嗎?”我激動地說:“您是我們(men) 集美大學校董會(hui) 主席啊!”習(xi) 省長聽完很開心地笑了,他鼓勵我們(men) 誌願者努力堅守崗位,為(wei) 大會(hui) 服務,為(wei) 學校爭(zheng) 光。

  這次短暫的交流,為(wei) 我留下了一生難忘的溫暖記憶。從(cong) 集美大學畢業(ye) 後進入工作崗位,我一直在各種新聞媒體(ti) 上關(guan) 注習(xi) 近平同誌的消息。在我心目中,他永遠都是我們(men) 集美大學的大家長。

  采訪組:李清彪校長,您好!請您為(wei) 我們(men) 介紹一下如今集美大學校董會(hui) 的情況,以及學校是如何貫徹落實習(xi) 近平同誌關(guan) 於(yu) 學校人才培養(yang) 工作指示精神的。

  李清彪:習(xi) 近平同誌曾經指出:“校董會(hui) 在陳嘉庚先生‘愛國興(xing) 學’的旗幟下,認真履行職責,為(wei)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校董們(men) 為(wei) 學校的改革與(yu) 發展建言獻策,出資出力。許多實業(ye) 界的校董積極支持學校走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通過共建合作等形式,幫助學校建設新學院、新學科,發展科技產(chan) 業(ye) ,為(wei) 學生提供實踐實習(xi) 場所,為(wei) 畢業(ye) 生就業(ye) 牽線搭橋。校董們(men) 還積極宣傳(chuan) 集美大學,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擴大學校在海內(nei) 外的影響,為(wei) 學校提供境外辦學的信息和思路,推動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對外交流,為(wei) 學校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近二十年來,校董會(hui) 堅持按照習(xi) 主席的指示,致力於(yu) 弘揚嘉庚精神,持續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為(wei) 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2019年,學校進入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行列,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yang) 特色更加凸顯,學科水平大幅提升,科研創新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學校影響力持續增強。

  我是2017年到校並接任校董會(hui) 秘書(shu) 長職務的。四年裏,我走訪了數十位海內(nei) 外校董,深深被校董們(men) 弘揚嘉庚精神,辦好集美大學的信心、熱情和義(yi) 舉(ju) 所感動。在學校開啟百年新征程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我們(men) 仍然需要將嘉庚精神貫穿於(yu) 立德樹人、辦學治校的全過程,仍然需要用嘉庚精神凝聚校董力量,參與(yu) 一流大學的建設事業(ye) 。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嘉庚先生播撒的希望種子已經在祖國大地和五洲四海紮根發芽,開花結果。一百多年來,集美大學為(wei) 國家培養(yang) 了30多萬(wan) 名各類優(you) 秀專(zhuan) 業(ye) 人才。集大學子以其特有的“誠毅”品格,樹起了“集美”的金字招牌,為(wei) 學校贏得了“民主堡壘,革命搖籃”“航海家搖籃”“福建財經人才的搖籃”等美譽。習(xi) 近平同誌始終對集美大學人才培養(yang) 工作寄予殷切期望,陳嘉庚先生當年為(wei) 救國創辦起來的學校,應在新時代保持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培養(yang) 出更多更優(you) 秀的人才。“勇於(yu) 改革創新,突出辦學特色。”我們(men) 有能力有自信構建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以“三全育人”為(wei) 人才培養(yang) 綜合改革切入點,以學生發展為(wei) 中心,更加注重學生的自由選擇度和多樣化成長,更加強調知識傳(chuan) 授、能力培養(yang) 與(yu) 價(jia) 值塑造並重,更加關(guan) 注人才培養(yang) 與(yu) 學校辦學特色的緊密結合,探索碩博連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試點、卓越計劃2.0、聯合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學院、微專(zhuan) 業(ye) 等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滿足學生多樣性、個(ge) 性化成長需求,培養(yang) 出更多一流人才,服務國家建設。

  采訪組:沈燦煌書(shu) 記,您好!請您談一下習(xi) 近平同誌對集美大學辦學的係列重要指示精神,對學校的發展產(chan) 生了哪些影響?

  沈燦煌:我曾長期在廈門市政府辦公廳工作,對於(yu) 集美大學從(cong) 組建成立到建立四方聯辦製度再到實質性合並這一過程是比較熟悉的。習(xi) 近平同誌對集美大學一直充滿深情,寄予厚望。他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強調,集美大學是省屬唯一一所辦在廈門經濟特區的多科性大學;辦好集美大學,對促進我省高等教育發展,推動福建及廈門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yi) ,對於(yu) 加強閩台教育交流合作、促進祖國統一大業(ye) 也將產(chan) 生深遠影響。在擔任學校校董會(hui) 主席期間,他對集美大學辦學作出了一係列重要指示,親(qin) 自指導解決(jue) 學校一係列重大問題,為(wei) 集大發展指明了辦學方向,奠定了堅實基礎。自1999年學校實質性合並後的三年間所取得的改革成果,為(wei) 未來發展贏得了巨大發展空間。正是得益於(yu) 實質性合並的頭三年,此後僅(jin) 僅(jin) 用了十年時間,學校就實現了學位授予層次的跨越式發展,建立起完整的學位授予體(ti) 係。應該說,這離不開習(xi) 近平同誌的大力推動。如果當時學校沒有抓住機遇、果斷決(jue) 策,現在要建成這個(ge) 規模的新校區是不可想象的。

  集美大學堅持“嘉庚精神立校,誠毅品格樹人”的辦學實踐,為(wei) 高等教育發展改革探索出了十分寶貴的經驗。可以說,集美大學的組建和改革,特別是在投入機製和服務方向上的改革,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ge) 縮影。習(xi) 近平同誌曾深刻地指出,“投入要多元化,要找錢”。他說:“教育不是象牙之塔,產(chan) 學研要有機結合,要和實際、和地方相結合,要思考學校存在的價(jia) 值在哪裏,為(wei) 廈門做了什麽(me) 。辦學要更加密切地和地方聯係在一起,更有針對性。”時至今日,這些話語依然擲地有聲。高校辦學經費來源更加多元化,學校校董會(hui) 發揮著重要作用。

  站在新起點上,學校將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集美大學建校100周年重要賀信精神為(wei) 指引,緊緊錨定習(xi) 總書(shu) 記親(qin) 自擘畫的發展藍圖,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的重大機遇,麵向學術前沿、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麵向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施更多創新項目,轉化更多研究成果,培養(yang) 更多專(zhuan) 門人才,紮根廈門、服務全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發布時間:2022年03月30日 17: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