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爭當時代新人——生逢偉大時代,年輕幹部如何成長成才④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江蘇淮安市經開區紀工委聯合多部門檢查防疫措施、物資保障、人員值守等情況,築牢疫情防控屏障。王 昊攝(人民視覺)

  江西廬山市蓼南鄉(xiang) 的黨(dang) 員幹部正在種植濕地鬆。韓俊烜攝(人民視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都是激勵我們(men) 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當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順利開啟,我們(men) 在前進道路上仍麵臨(lin) 著許多難關(guan) 和挑戰。年輕幹部要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立住足、邁好步,接續奮鬥幹出一番事業(ye) ,就必須從(cong) 黨(dang) 的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鬥誌、樹立形象、贏得民心。

  從(cong) 黨(dang) 的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曆史主動精神扛起時代重任

  春風浩蕩,積雪消融。車行在黑龍江寶清縣小城子鎮,隻見村屯錯落有致,田壟井井有條。鎮上的彩雲(yun) 嶺文化旅遊民俗景區遠近聞名,每年5到10月,萬(wan) 畝(mu) 花海吸引著八方遊客。

  “幾年前還是荒坡草野,如今高峰期日接待遊客逾3萬(wan) 人次。”小城子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於(yu) 立雪說,鎮村換新顏,離不開幹部群眾(zhong) 團結奮鬥,離不開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激勵和啟迪。

  於(yu) 立雪是個(ge) 85後,剛來小城子鎮任職時,村子裏的垃圾轉運工作遲遲沒進展,垃圾隨處可見;秸稈離田作業(ye) 麵積增長緩慢,達不到黑土地保護工程要求。

  “村裏情況很複雜,實在不好落實啊!”於(yu) 立雪找村幹部談,他們(men) 都是反映困難多、辦法少。於(yu) 立雪一下子犯了愁。

  後來,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走深走實,在基層一線落地見效。同廣大黨(dang) 員幹部一樣,於(yu) 立雪抓緊自主學習(xi) ,並積極參加鎮黨(dang) 委理論中心組學習(xi) 、參觀革命紀念館等活動。“學黨(dang) 史、悟思想,越學越有底氣。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真真切切地激發了我們(men) 解決(jue) 問題、推動工作的鬥誌。”她深有感觸地說。

  “在黑龍江,元寶村的土地改革家喻戶曉。1946年7月,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支工作隊來到這裏推行土地改革。一開始,村民不理解、有顧慮。工作隊主動訪貧問苦,讓村民認識到共產(chan) 黨(dang) 是‘讓老百姓吃飽肚子的’。後來,工作隊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村民量土地、分青苗,把實實在在的利益帶給了村民。”重溫這段曆史,於(yu) 立雪說:“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戰勝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困難,攻克了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關(guan) 。我的學習(xi) 體(ti) 會(hui) 就是要站穩群眾(zhong) 立場,注重調查研究,發揚鬥爭(zheng) 精神,迎難而上,擔當作為(wei) 。”

  小城子鎮有9個(ge) 村,於(yu) 立雪逐一走訪。“垃圾桶不夠”“分揀站使用有困難”……幾天下來,於(yu) 立雪就把情況摸清楚、把問題撈上來了,並拿出了破解的實招、硬招。她接著又做起了村幹部的思想工作:“村容的改善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也關(guan) 乎村民福祉。早晚要幹,不如早幹,早幹早受益。”

  走訪中,秸稈綜合利用離田率較低的原因也逐漸清晰:秸稈打包機技術力量不足,費時費力。於(yu) 立雪穿上棉服、套著長靴,和技術人員一起到了田間地頭,經過數十遍調試,設備的打包效果大幅改善。

  如今,在小城子鎮,“垃圾圍村”現象基本消除,村美人富的新畫卷徐徐展開。2021年,小城子鎮的秋整地麵積同比翻了三倍,人均收入同比增長7.9%。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年輕幹部隻有以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的姿態,不斷攻堅克難、闖關(guan) 奪隘,才能不負時代,不負黨(dang) 和人民的重托。”於(yu) 立雪說。

  自覺弘揚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

  2月22日一大早,湖南長沙縣福臨(lin) 鎮,雪花飛舞。根據天氣預報,當天將出現暴雪天氣,當務之急是做好應對措施,防範災害發生。

  “沒有停電停水吧?”“家裏備了菜嗎?”……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鄒子龍來到孫家橋村,和聯村幹部、村兩(liang) 委成員一起步履匆匆,敲開一戶戶人家,了解生活狀況。

  來到村民馮(feng) 福隆家時,他剛從(cong) 集市上回來:“集市旁那座石橋結冰了,我經過時有點打滑。”“馬上處理!”鄒子龍和村幹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鏟冰、撒鹽、鋪麻袋,全力做好防範措施。

  雖然雙手凍得通紅,鞋襪被雪水浸濕,鄒子龍卻覺得心裏踏實:“這裏是陳樹湘烈士的故鄉(xiang) ,老鄉(xiang) 們(men) 習(xi) 慣拿幹部和他來比較。倘若工作不到位,自己心裏也過意不去。”

  “縣裏舉(ju) 辦青年幹部訓練營,鎮上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宣講,重溫陳樹湘烈士事跡都是必修課。”鄒子龍說,“幹部在這裏工作,會(hui) 有一種崇高的使命感——繼承先輩遺誌,傳(chuan) 承紅色基因,保持對黨(dang) 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用自己的努力贏得群眾(zhong) 的滿意。”

  鄒子龍今年28歲,在城裏長大,對農(nong) 村了解本不多。2019年來到福臨(lin) 鎮任職,他大部分工作都在“三農(nong) ”領域,一開始確實有些找不到方向和抓手。“後來對福臨(lin) 鎮的紅色文化理解越深入,越堅信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就是幹事創業(ye) 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鄒子龍說。

  鄒子龍給自己定下了每周進村調研不少於(yu) 3次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走好群眾(zhong) 路線,就能找到工作思路和方法。”

  “下村,不是走馬觀花看麵上情況,而是以學生的姿態向村幹部、老百姓請教,從(cong) 群眾(zhong) 實踐中獲得智慧和力量。”鄒子龍說,他曾對農(nong) 耕時令、種植技術一知半解,通過兩(liang) 年多的學習(xi) ,“不再說外行話了,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打成一片,做決(jue) 策、辦事情底氣更足了。”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宜居是關(guan) 鍵。如今,長沙縣正在全力打造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鄒子龍一有時間就往村裏跑,跑遍全鎮7個(ge) 村(社區),並深入各個(ge) 村民小組。兩(liang) 年多時間幹在一線,鄒子龍有兩(liang) 個(ge) 突出的感受:“一個(ge) 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另一個(ge) 是,腳下沾滿泥土,肩上才能擔起責任。”

  堅持不斷學習(xi) 、守正創新,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麵

  “趙書(shu) 記,自從(cong) 用上這個(ge) 派工單,我對起賬來省事多了。”浙江杭州市餘(yu) 杭區鸕鳥鎮前莊村,村民汪昔琴對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村監會(hui) 主任趙敏傑豎起了大拇指。

  趙敏傑在工作中發現,村裏指派零星務工雜亂(luan) 無序,務工支出偏大,“年底村民來對賬,往往混亂(luan) 不堪。如不予以規範,容易滋生腐敗問題”。

  到鎮紀委掛職讓趙敏傑想到了解決(jue) 辦法:“健全‘小微權力清單’勢在必行,何不由村幹部書(shu) 麵確認村級務工指派,再由村監會(hui) 簽字蓋章審核後發放費用?”去年8月,前莊村正式推出派工三聯單。實踐證明,這項創新舉(ju) 措效果非常好。

  2017年村黨(dang) 組織換屆,在鸕鳥鎮司法所工作的趙敏傑來到前莊村工作。幾年下來,趙敏傑坦言,在一線摸爬滾打最長本事,年輕幹部要成長成才,就要像海綿吸水一樣在實踐中學習(xi) 。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查正才是趙敏傑的“導師”。作為(wei) 一項常態化機製,導師結對幫帶讓趙敏傑了解了村莊的發展變遷,掌握了村情民意,尤其是學到了群眾(zhong) 工作經驗,迅速打開工作局麵。

  年輕人的優(you) 勢在工作中很快展現出來,趙敏傑深入群眾(zhong) 發現問題,同時學習(xi) 新知識,創造新經驗。有家庭困難或行動不便的村民辦事麻煩,前莊村推出了代辦員製度,村幹部幫著跑腿辦事;為(wei) 激發年輕村幹部積極性,村裏推出以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主要負責、年輕村幹部具體(ti) 負責項目推進的“黨(dang) 建+集體(ti) 經濟發展”工作機製,每半個(ge) 月公布項目進度表,接受村民監督。“如今,村裏打造的茶園每年可為(wei) 村集體(ti) 帶來20萬(wan) 元收入,比之前翻了兩(liang) 番,大家日子越過越好。”趙敏傑說。

  新時代麵臨(lin) 新機遇、新挑戰,對黨(dang) 員幹部的能力素質不斷提出新要求。前不久,鸕鳥鎮製訂了幹部隊伍“奮楫”計劃,擬與(yu) 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培養(yang) 機製,重點提升鎮村幹部管理能力。

  趙敏傑聽後第一時間谘詢如何報名,他說:“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年輕幹部要不斷地向書(shu) 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zhong) 學。隻有保持與(yu) 時俱進、勇於(yu) 自我革新,才能不斷應對新考驗、開創新局麵,成為(wei) 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生逢偉(wei) 大時代,年輕幹部如何成長成才”係列報道

發布時間:2022年03月22日 07:2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