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至1990年5月,時任寧德地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先後六次到寧德師專(zhuan) (現寧德師範學院)調研指導,並兩(liang) 次為(wei) 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報告會(hui) 上,習(xi) 近平同誌闡述了中美農(nong) 業(ye) 發展水平的差異,介紹了閩東(dong) 的扶貧工作,提出“扶貧要扶誌,也要扶智”,強調高校要進一步明確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勉勵同學們(men) “積極投身到改革、建設的洪流中,在實踐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有意義(yi) 的人生價(jia) 值”。
采訪對象:蘇文良,男,1940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時任寧德師專(zhuan) 黨(dang) 委書(shu) 記,2002年退休。闕慶安,男,1966年3月生,福建周寧人,1986年7月畢業(ye) 於(yu) 寧德師專(zhuan) 中文係,曾任寧德師專(zhuan) 中文係學生輔導員,寧德地委辦公室綜合二科科長,寧德市委副秘書(shu) 長、市委政研室主任,蕉城區委副書(shu) 記、寧德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等職,現為(wei) “學習(xi) 大軍(jun) ”總編輯。黃丹舟,1971年7月生,福建寧德人,寧德師專(zhuan) 中文係1989級學生,現為(wei) 東(dong) 僑(qiao) 中學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特級教師,全國優(you) 秀教師。
采 訪 組:石新明 林強 張毅 王誌敏 寧夢瑤
采訪日期:2020年11月2日,2021年2月6日
采訪地點:蘇文良同誌家,“學習(xi) 大軍(jun) ”活動室
采訪組:蘇文良書(shu) 記,您好!習(xi) 近平同誌在擔任寧德地委書(shu) 記期間,先後六次到寧德師專(zhuan) (現寧德師範學院)調研指導,並兩(liang) 次為(wei) 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方麵的情況。
蘇文良:我是1979年到寧德師專(zhuan) 當老師的,1984年被推上領導崗位並主持學校工作,1987年至1995年擔任校黨(dang) 委書(shu) 記。
習(xi) 近平同誌在寧德任職不到兩(liang) 年,先後六次到學校看望師生、調研指導,並兩(liang) 次為(wei) 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其中,在師生中產(chan) 生重要影響的活動有四次,包括一次與(yu) 教師座談,兩(liang) 次給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還有一次是來學校與(yu) 師生話別。
習(xi) 書(shu) 記來校與(yu) 教師座談是在1989年6月20日上午,在座談中,他特別強調學校“要進一步明確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等問題。習(xi) 書(shu) 記兩(liang) 次為(wei) 學校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第一次是1988年11月15日,報告主題是“訪美見聞”,我在現場聆聽了報告。第二次是1989年10月24日,這一次我不在學校。不少師生後來跟我說,有很多的感悟,受教育很深。
習(xi) 書(shu) 記深入師生當中,沒有一點兒(er) 架子,講話理論性、思想性很強,又非常務實,給我們(men) 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寧德還很貧困,但在習(xi) 書(shu) 記的關(guan) 心下,行署在建設資金上給予寧德師專(zhuan) 很大支持。這種誠摯的關(guan) 心、愛護和支持,極大地激發了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ye) 的激情。
習(xi) 書(shu) 記最後一次到學校是在1990年5月3日上午,那時他即將離開寧德,要到福州擔任市委書(shu) 記。他專(zhuan) 程來與(yu) 師生話別,講了很多話。他對師生的這份掛念和關(guan) 心,令大家非常感動。他叮囑繼任的地委書(shu) 記,一定要抓好學校的思政工作,一定要盡地區財力去支持寧德師專(zhuan) 的工作。
采訪組:在教師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同誌強調“要進一步明確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請您回憶一下這次座談會(hui) 的主要內(nei) 容。
蘇文良:習(xi) 書(shu) 記1989年6月20日上午來到寧德師專(zhuan) ,召開教師座談會(hui) 。習(xi) 書(shu) 記強調,要進一步明確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健全黨(dang) 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學校要培養(yang) 熱愛社會(hui) 主義(yi) 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絕不能培養(yang) 對立麵。教書(shu) 育人,教師本身也有一個(ge) 不斷提高覺悟的過程。如果教師的思想不正確,就會(hui) 影響一大片學生。他說,不存在沒有政治觀點的人,要打進攻戰、主動戰,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不會(hui) 自發產(chan) 生,要灌輸、要疏導。
在談到教師待遇問題時,習(xi) 書(shu) 記說,寧德是赤字財政,財政包幹,學校需要的增資部分應逐年增加,地委、行署已盡了最大努力。師專(zhuan) 的同誌要增加國情、區情教育,讓大家了解社會(hui) 、理解政府,增加共識,增強發展信心。
采訪組:闕慶安總編輯,您好!聽說您曾兩(liang) 次聆聽習(xi) 近平同誌所作的形勢政策報告,請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闕慶安:我在寧德師專(zhuan) 兩(liang) 次聆聽習(xi) 書(shu) 記的報告,地點都在學校竹棚館。竹棚館前後通透,是學生室內(nei) 文體(ti) 活動和學校臨(lin) 時開大會(hui) 的地方。當時,我是寧德師專(zhuan) 中文係學生輔導員。
第一次報告會(hui) 是在1988年11月15日,主題是“訪美見聞”。會(hui) 場的主席台由三張桌子拚接而成,桌上鋪著被單,擺放著暖水瓶、白色陶瓷杯。習(xi) 書(shu) 記穿著一件灰色中山裝,在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蘇文良的陪同下走進會(hui) 場。高挑、大氣、從(cong) 容、穩重,是習(xi) 書(shu) 記留給我們(men) 的第一印象。他講話娓娓道來,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在報告過程中,會(hui) 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絕大多數師生都是第一次見到地委書(shu) 記,覺得很新鮮,也很好奇。
第二次報告會(hui) 是在1989年10月24日,主題是“學習(xi) 江澤民同誌的國慶講話”,陪同習(xi) 書(shu) 記進入會(hui) 場的是校長陳柏和校黨(dang) 辦主任朱求忠。
采訪組:習(xi) 近平同誌第一次在寧德師專(zhuan) 作報告的主題是“訪美見聞”,請您回憶一下這次報告的主要內(nei) 容。
闕慶安:在這次報告中,習(xi) 書(shu) 記說,美國很發達,發展農(nong) 業(ye) 占有天時地利,生產(chan) 率很高:春天播種,秋天收割,沒有幾個(ge) 工人,全是機械化作業(ye) ,現代化程度很高。美國的貧富差距很大,並不是人人都富有,底層人民的生活也不容易。他說,把握觀察一個(ge) 社會(hui) 要從(cong) 多方麵去看,不能以偏概全。中國自然環境複雜,基礎條件較差,農(nong) 業(ye) 遭受天災較多,發展必須依靠科技,提高農(nong) 業(ye) 的現代化水平和生產(chan) 效率,提高綜合國力。中國也有自己的優(you) 勢,那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和我們(men) 的製度優(you) 勢。發展有個(ge) 過程,我們(men) 要對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的前途充滿信心。
習(xi) 書(shu) 記說,扶貧在閩東(dong) 是中心工作,是主陣地。學生畢業(ye) 後要進入這個(ge) 主戰場,為(wei) 閩東(dong) 發展教育事業(ye) 服務。扶貧要扶誌,也要扶智,思路、思想貧困是可怕的。習(xi) 書(shu) 記還表揚了寧德師專(zhuan) 學生自發組織的後山夜校。
采訪組:剛才您談到習(xi) 近平同誌在寧德師專(zhuan) 的報告會(hui) 上說,“扶貧要扶誌,也要扶智,思路、思想貧困是可怕的”。請結合寧德當時的實際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談談您的認識。
闕慶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寧德,經濟社會(hui) 發展落後,是福建省九地市中最為(wei) 貧困的地區。人們(men) 一說起閩東(dong) ,提到寧德,腦海中就會(hui) 立馬冒出“老、少、邊、島、貧”和中國沿海“黃金斷裂帶”這些詞句。可以說,貧困問題長期困擾著寧德的發展。因此,寧德擺脫貧困的成功實踐才更具有現實指導意義(yi) 。扶貧開發的“寧德模式”,如今被公認為(wei) 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一個(ge) 典範。
“扶貧要扶誌,也要扶智,思路、思想貧困是可怕的”,這句話揭示了貧困地區致貧致困的深層原因,一針見血。“人窮誌短”,當時不少幹部和貧困群眾(zhong) 感到自卑,有種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的心態;有的人“等、靠、要、懶”思想嚴(yan) 重,缺少治窮脫貧的主動性、積極性;有的人空有脫貧意願,卻不知如何起步、從(cong) 何下手。這些問題不解決(jue) ,就極易陷入“扶貧—脫貧—返貧”的惡性循環中。習(xi) 書(shu) 記到寧德任職一個(ge) 月內(nei) 就跑遍了閩東(dong) 九縣,認真調查研究、思考總結,準確地找到了這個(ge) 致貧致窮的真正原因。
如何擺脫貧困?習(xi) 書(shu) 記提出了一個(ge) 重要方法論,就是“扶貧要扶誌,也要扶智”。這是從(cong) 思想源頭上尋根問因、對症施治。扶誌解決(jue) 思想束縛問題,扶智解決(jue) 思路缺乏問題。他在《擺脫貧困》開篇之作《弱鳥如何先飛——閩東(dong) 九縣調查隨感》中指出:“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men) 頭腦裏有無這種意識。”這種“先飛”的意識就是“誌”。扶貧要扶誌,通過轉觀念、扶思想、增信心,補足精神之“鈣”,使之有“先飛”的欲望,激發鬥誌和勇氣。扶智,就是長知識、增才幹、闊思路,幫助幹部和貧困群眾(zhong) 提高“摘窮帽”的素質和能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取得曆史性成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扶貧先扶誌,扶貧必扶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他說,扶貧要同扶智、扶誌結合起來,智和誌就是內(nei) 力、內(nei) 因;隻有把扶誌與(yu) 扶智相結合,才能從(cong) 根本上消除滋生貧困的土壤,激發群眾(zhong) 走出貧困的誌向和內(nei) 生動力。靠著艱苦奮鬥、辛勤勞動,才能從(cong) 根本上改變貧困落後的麵貌。以誌促智,以智增誌,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好。
采訪組:在那次報告會(hui) 上,習(xi) 近平同誌表揚了師專(zhuan) 學生自發組織的後山夜校。請您介紹一下後山夜校的情況。
闕慶安:後山夜校是寧德師專(zhuan) 團委為(wei) 改變後山村沒有一個(ge) 高中生、文盲較多的狀況,於(yu) 1987年成立的一所義(yi) 務支教學校。其前身是“後山村文化夜校”,因寧德師專(zhuan) 老校區毗鄰寧德市蕉城區城南鎮的一個(ge) 佘族行政村——後山村而得名。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及周末,寧德師專(zhuan) 的學生輪流為(wei) 周邊的中小學生進行義(yi) 務授課。
隨著時代變遷,後山夜校逐步發展壯大,義(yi) 務教學內(nei) 容不斷創新,已從(cong) 創辦之初的掃盲班發展為(wei) 現在集課業(ye) 輔導、興(xing) 趣培訓、人文教育為(wei) 一體(ti) 的蕉城特色教學基地,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le) 、美術、文體(ti) 等課程,還經常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成為(wei) 周邊農(nong) 村孩子學習(xi) 和生活的快樂(le) 家園。義(yi) 務教學輻射區域不斷擴大,從(cong) 原先單一的後山村辦學點,擴大到古溪村辦學點、福洋辦學點、師院東(dong) 僑(qiao) 新校區辦學點等,越來越多的當地村民子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及周邊村莊的留守兒(er) 童從(cong) 中受益。
三十多年來,後山夜校堅守教育扶貧初心,許多夜校畢業(ye) 學員升入高校就讀。後山夜校的實踐告訴我們(men)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根本之策。
采訪組:您剛才講到習(xi) 近平同誌第二次報告會(hui) 的主題是“學習(xi) 江澤民同誌的國慶講話”,請您回憶一下這次報告的主要內(nei) 容。
闕慶安:這次形勢報告會(hui) 是在1989年10月24日舉(ju) 行的,習(xi) 書(shu) 記解讀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江澤民發表的國慶講話。他強調:“(高校)要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反對民族虛無主義(yi) 。要使廣大青年學生普遍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yi) 教育。青年學生要注意從(cong) 曆史中汲取營養(yang) ,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曆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yang) 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青年學生要正確認識我們(men) 的國情和麵臨(lin) 的困難,積極投身到改革、建設的洪流中,在實踐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有意義(yi) 的人生價(jia) 值。”
習(xi) 書(shu) 記的一席話給予師生們(men) 很大鼓舞。他告誡大家,當下最應該做的正確的事就是愛國。他說,學校和教師要做好愛國主義(yi) 教育工作,正確引導學生更好地愛國。青年學生要把愛國情感與(yu) 自身的使命和責任相結合,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政治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立誌報國,勵誌奮鬥,建功立業(ye) ,為(wei) 國奉獻,才是真正的愛國。習(xi) 書(shu) 記的報告高屋建瓴,又很接地氣,為(wei) 同學們(men) 的成長指明了方向。
采訪組:黃丹舟老師,您好!1989年10月24日,您作為(wei) 寧德師專(zhuan) 的一名新生,在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同誌所作的形勢政策報告。請問這次報告對您產(chan) 生了怎樣的影響?
黃丹舟:1989年,我從(cong) 寧德一中畢業(ye) ,被寧德師專(zhuan) 錄取。說實話,考入這所學校並不是我的心願,當時我正處於(yu) 人生的低穀。一切來得那麽(me) 巧,地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來到寧德師專(zhuan) 給師生作了一場形勢政策報告,使我受到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教育。他親(qin) 切的笑容、樸實的話語、深刻的闡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從(cong) 此開始認真思考當下與(yu) 未來,思考青年人的使命與(yu) 責任。
我牢記習(xi) 書(shu) 記“積極投身到改革、建設的洪流中,在實踐中施展才華,才能實現有意義(yi) 的人生價(jia) 值”的要求,於(yu) 1991年9月踏上了教師工作崗位。記得第一次上課,看到孩子們(men) 渴望知識的眼神,我就愛上了這三尺講台,愛上了這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e) 。三十年來,不管麵對哪類班級哪類學生,我總是掏出一顆真誠的心關(guan) 愛每一位學生,形成“收放自如,張弛有度”的教學風格。在我的眼裏,從(cong) 來沒有所謂的“差生”。我堅信,用愛的和弦一定能奏出美的樂(le) 章,並逐步凝練成自己的教學主張——“本色語文·立德樹人”,也就是“立於(yu) 人、行於(yu) 人、成於(yu) 人的教育,基於(yu) 人、為(wei) 了人、發展人的教育”。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習(xi) 書(shu) 記勉勵我們(men) 要“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和實現自身人生價(jia) 值”。我深知,隻有苦練內(nei) 功,方能厚積薄發。多年來,我主持了多項課題,發表論文三十多篇,積極承擔培養(yang) 青年教師的工作,先後被評為(wei) 福建省特級教師和全國優(you) 秀教師。
采訪組:闕總編,聽說您後來從(cong) 寧德師專(zhuan) 調到寧德地委辦公室工作,曾在習(xi) 近平同誌身邊工作過。能否談談您的感受?
闕慶安:1990年年初,我被調到寧德地委辦公室綜合二科工作,在習(xi) 書(shu) 記手下工作了近半年。
記得我第一次值班時,習(xi) 書(shu) 記從(cong) 地委辦的石階走上來,還是穿著那件灰色中山裝,微笑著走進值班室,一開口就問:“年輕人,你是新來的同誌吧?從(cong) 哪裏調來?習(xi) 慣嗎?”
我馬上站了起來回答說:“是的,我叫闕慶安,剛從(cong) 師專(zhuan) 調過來,我會(hui) 慢慢習(xi) 慣。”他說了句“好好幹”,接著就上了樓。
我到地委辦工作,寫(xie) 的第一份材料是一次地委會(hui) 議紀要,會(hui) 議研究的議題是“地委委員聽取雲(yun) 淡村和南浦村的群體(ti) 性事件處置”。會(hui) 議記錄是我做的,紀要也是我寫(xie) 的。我沒有按照行政機關(guan) 的公文寫(xie) 作格式來寫(xie) ,沒有寫(xie) 好。紀要交到習(xi) 書(shu) 記那兒(er) ,他批示:“要認認真真學習(xi) 寫(xie) 好紀要!”
當時,地委辦公室主任李金賢嚴(yan) 肅地批評了我,使我產(chan) 生了較大的思想壓力。隔天,習(xi) 書(shu) 記叫我到辦公室,講了紀要的寫(xie) 作方法,告誡我千萬(wan) 別小看了會(hui) 議紀要,作為(wei) 機關(guan) 工作人員,一定要好好學習(xi) 公文的寫(xie) 法,並鼓勵我不要有壓力,要多學多練,一定會(hui) 有進步的。
我發現,習(xi) 書(shu) 記平時在辦公室待的時間比較少,下基層調研比較多。工作之餘(yu) ,他閱讀了很多理論書(shu) 籍。他講話哲理性強,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我們(men) 搞綜合文字工作的同誌有很大啟發。正是他的教育和幫助,使我漸漸成長為(wei) 寧德地委辦、寧德政研室的綜合文字工作骨幹和主管領導。
習(xi) 書(shu) 記要求黨(dang) 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政治上要忠誠,工作上要規範,服務上要到位,作風上要嚴(yan) 謹,落實上要快速,使寧德地委辦麵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他把握大局從(cong) 容自信,處置問題準確到位,待人接物平易近人,對上下級幹部平和真誠,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訪組:請問當年您兩(liang) 次聆聽習(xi) 近平同誌作形勢政策報告的經曆,與(yu) 您後來創辦“學習(xi) 大軍(jun) ”學習(xi) 平台的初衷有關(guan) 嗎?
闕慶安:應該說有很大關(guan) 係。特別是習(xi) 書(shu) 記1989年10月到寧德師專(zhuan) 作形勢政策報告時,那場政治風波剛剛過去四個(ge) 多月,一些學生的思想還沒有完全轉過彎來,對學校的思想教育還有抵觸情緒。報告會(hui) 上,習(xi) 書(shu) 記以豐(feng) 富的資料、翔實的數據和自己的切身感受,闡明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旗幟鮮明地強調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把中央的精神貫徹到位。他要求學生們(men) 放下思想包袱,知錯就改,努力學習(xi) ,報效國家,不辜負黨(dang) 和人民的期望,不辜負父母的養(yang) 育之恩。他講得入情入理,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時至今日,工作多年的學生們(men) 仍感動不已。許多學生現在都已為(wei) 人師表,培養(yang) 出了一批批優(you) 秀學生。
我在寧德師專(zhuan) 學習(xi) 時,思想活躍,工作積極,擔任校學生會(hui) 宣傳(chuan) 部部長,並入了黨(dang) 。畢業(ye) 後,我留校擔任中文係學生輔導員。當時年紀輕,思想不夠成熟,但聽了習(xi) 書(shu) 記的講話,結合後來不同崗位的實踐和思考,我對國家、民族和個(ge) 人命運的關(guan) 係認識更深刻,切實增強了跟黨(dang) 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我長期在寧德地委辦公室從(cong) 事綜合文字工作。要當好地委的參謀,必須學習(xi) 兄弟單位和地方的好做法。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州市委工作,他的講話就很值得學習(xi) 。他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後,作出的決(jue) 策、發表的講話,我們(men) 都要認真學習(xi) ,才能吃透上情,結合寧德區情,寫(xie) 出好報告,供領導決(jue) 策參考。習(xi) 近平同誌到中央工作後,我經常通過央視《新聞聯播》關(guan) 注他的講話和活動。
我深深地感到,高舉(j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偉(wei) 大旗幟,中國就大有希望。我帶領寧德市委文明辦的一名年輕幹部,邊探索邊實踐,於(yu) 2014年1月7日注冊(ce) 了“學習(xi) 大軍(jun) ”微信公眾(zhong) 號,發表的第一篇評論文章《領袖從(cong) 哪裏來》中寫(xie) 道,習(xi) 近平同誌就是這個(ge) 時代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的領袖。
2015年12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學習(xi) 傳(chuan) 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 福建寧德“學習(xi) 大軍(jun) ”用活微平台》,並配發評論《創新“微時代”的理論傳(chuan) 播》。2020年11月,“學習(xi) 大軍(jun) ”受到中宣部表彰,“學習(xi) 大軍(jun) ”公眾(zhong) 號獲評2020年全國優(you) 秀理論宣講公眾(zhong) 號。2020年12月11日,中央網信辦在寧德召開“學習(xi) 大軍(jun) ”理論網宣基層經驗交流會(hui) ,推廣“學習(xi) 大軍(jun) ”的經驗做法。
“學習(xi) 大軍(jun) ”誌願團隊絕大多數是年輕人,來自各行各業(ye) 。關(guan) 注“學習(xi) 大軍(jun) ”文章和前來交流的大多也是年輕人。習(xi) 總書(shu) 記曾說,“精忠報國”四個(ge) 字,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這也是“學習(xi) 大軍(jun) ”誌願者的精神追求。“學習(xi) 大軍(jun) ”在網上宣傳(chuan) 黨(dang) 的創新理論,在網下開展理論宣講。習(xi) 書(shu) 記當年在寧德師專(zhuan) 作形勢政策報告的好傳(chuan) 統,需要我們(men) 一代代人去傳(chuan) 承。黨(dang) 的創新理論,一定要有更多人去宣講傳(chuan) 播;社會(hui) 主義(yi) 的思想陣地,一定要掌握在黨(dang) 和人民的手裏。我相信,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起來的年輕人,一定是全世界最有作為(wei) 的年輕人。有了這樣的年輕人,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一定會(hui) 實現。
采訪組:蘇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在離開寧德前,還專(zhuan) 程來到寧德師專(zhuan) 與(yu) 師生話別。請問習(xi) 近平同誌當時都講了些什麽(me) ?對師生們(men) 提出了哪些要求?
蘇文良:1990年5月3日上午,習(xi) 書(shu) 記在離開寧德前,與(yu) 陳增光等領導來到寧德師專(zhuan) 檢查工作並與(yu) 師生話別。習(xi) 書(shu) 記說,今後地委、行署要更加關(guan) 心寧德師專(zhuan) 的工作,使政治穩定、社會(hui) 穩定、人心穩定。當時,1989年政治風波剛過去不久,習(xi) 書(shu) 記強調,要清醒地看到問題的嚴(yan) 重性,提高警惕性,不可低估這場政治風波帶來的影響和危害,但也不能喪(sang) 失信心。沒什麽(me) 了不起,我們(men) 不希望發生那樣的事。中國畢竟不一樣,我們(men) 的江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人民打下來的,是無數先烈用寶貴生命換來的,黨(dang) 和政府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和信任,我們(men) 要充滿幹好工作的信心。
習(xi) 書(shu) 記強調,今後地委、行署會(hui) 更多地關(guan) 心師專(zhuan) 的工作。一個(ge) 地區的穩定與(yu) 高校密不可分,增光同誌接任地委書(shu) 記,下一步要加強師專(zhuan) 的幾項工作。第一,要抓好穩定工作。教書(shu) 育人,穩定是壓倒一切的任務。學校要抓好穩定工程,千萬(wan) 不可掉以輕心。第二,要抓好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思想觀點不端正,就會(hui) 影響到培育“四有”新人。第三,班子建設要抓好。一定要處於(yu) 黨(dang) 的絕對領導之下,寧德師專(zhuan) 要聽地委的。第四,學校建設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wei) 。地委、行署每年要根據財力情況,盡力支持。最後,習(xi) 書(shu) 記說,感謝師專(zhuan) 的支持,希望今後繼續支持地委新班子,相信學校會(hui) 越辦越好。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寧德師專(zhuan) 已更名為(wei) 寧德師範學院,專(zhuan) 科變成本科。當年弱小的閩東(dong) ,如今也實現了先飛。我深深感到,習(xi) 書(shu) 記當年對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的辦學方向指導是正確而堅定的,對寧德師專(zhuan) 的辦校指導是辯證和實事求是的。他是一個(ge) 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的領導人。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