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勉勵我們“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二十四)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18年10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暨南大學考察,觀看校史展覽和辦學成果展示,走進圖書(shu) 館華僑(qiao) 華人文獻館看望同學們(men) 並親(qin) 切交流。當聽到不少同學來自港澳台地區和海外時,習(xi) 總書(shu) 記勉勵同學們(men) “好好學習(xi) 、早日成才,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習(xi) 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有5000多萬(wan) 海外僑(qiao) 胞,這是我國發展的一個(ge) 獨特優(you) 勢;改革開放有海外僑(qiao) 胞的一份功勞。他希望暨南大學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hui) 精神,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wei) 海外僑(qiao) 胞回祖國學習(xi)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采訪對象:林如鵬,男,1968年10月生,福建安溪人,暨南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蘇國輝,男,1948年生於(yu) 香港,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林英才,男,1997年3月生,老撾籍華人,祖籍廣東(dong) 汕頭,暨南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2015級本科生,現為(wei)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孫維,男,1991年7月生,湖南長沙人,暨南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現為(wei) 廣州僑(qiao) 澤傳(chuan) 媒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陳童,女,1997年8月生,香港人,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2015級本科生。葉煒麟,男,1996年4月生,澳門人,暨南大學國際學院2016級本科生。

  采訪組:成品興(xing) 石新明 張高祥 孟祥磊 溫婧

  采訪日期:2018年12月2日 2019年6月8日

  采訪地點:暨南大學辦公樓會(hui) 議室

  采訪組:林如鵬書(shu) 記、蘇國輝院士,你們(men) 好!2018年10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暨南大學,請介紹一下相關(guan) 情況。

  林如鵬:10月24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暨南大學。習(xi) 總書(shu) 記參觀了校史展覽和辦學成果展示,觀看了圖書(shu) 館華僑(qiao) 華人文獻館的館藏文獻和實物,並同部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qiao) 胞學生進行交流。我有幸全程陪同,為(wei) 總書(shu) 記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qiao) 學府。“暨南”二字出自《尚書(shu) ·禹貢》:“東(dong) 漸於(yu) 海,西被於(yu) 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yu) 四海。”意即麵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yu) 南京的暨南學堂。1907年3月,暨南學堂正式開學,首批僑(qiao) 生有21人。當習(xi) 總書(shu) 記看到當時歸國僑(qiao) 生的照片時,驚訝地問:“為(wei) 什麽(me) 看起來這麽(me) 年輕?”我解釋說,是由於(yu) 當年暨南學堂隻是一所中學小學建製的學校,並不是像現在這樣的綜合性大學,所以讀學堂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

  暨大編寫(xie) 的《中文》係列教材已在全球發行逾4000萬(wan) 冊(ce) ,為(wei) 全球大多數華文學校所用。在校史館的華文教材展區,總書(shu) 記翻看了許久,問道:“都是簡體(ti) 字,華人華僑(qiao) 同胞們(men) 能看懂嗎?”我回答說,現在全球的四海書(shu) 院和孔子學院都已經在用簡體(ti) 字了。總書(shu) 記還非常認真地在展櫃前翻閱了曾任我校文學院院長的鄭振鐸先生寫(xie) 的《最後一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暨南大學,我們(men) 感到非常光榮,更感責任重大。暨大建校113年來,始終肩負華僑(qiao) 教育的重要使命,與(yu) 國家的發展大局、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同呼吸、共命運:從(cong) 南京薛家巷蹣跚起步,曆經“三次停辦、五次播遷”,到今天的廣州、深圳、珠海三地五校區,已經培養(yang) 出來自世界1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0多萬(wan) 人才,堪稱“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蘇國輝:總書(shu) 記非常親(qin) 切。我向習(xi) 總書(shu) 記匯報了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中樞神經再生的研究成果。

  視察臨(lin) 近結束時,我還詢問總書(shu) 記是不是每天都堅持遊泳,總書(shu) 記回答說:“我每天遊1000米。”

  我說:“遊泳好,總書(shu) 記要注意身體(ti) 。”

  總書(shu) 記笑著說:“我都聽院士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時特別強調對青年人才的培養(yang) ,勉勵他們(men) 好好學習(xi) 、早日成才,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同時勉勵內(nei) 地學生和港澳台僑(qiao) 學生加強融合,一起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貢獻力量。

  習(xi) 總書(shu) 記此次專(zhuan) 程來到港澳台僑(qiao) 學生集聚的暨南大學,充分說明國家對粵港澳三地科研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視。作為(wei) 一名學者,我倍感振奮,今後將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爭(zheng) 取拿出更多有益於(yu) 社會(hui) 的研究成果,培養(yang) 更多人才。

  采訪組:大家好!請你們(men) 回憶一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校圖書(shu) 館與(yu) 同學們(men) 互動交流的情景。

  陳童:習(xi) 總書(shu) 記在與(yu) 我們(men) 交流時,第一個(ge) 問題便問我們(men) “是不是有文憑認證的困難”,這讓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動,因為(wei) 這是在內(nei) 地求學的港澳台僑(qiao) 同學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我感受到了習(xi) 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的關(guan) 心和關(guan) 注,在交流的過程中心頭一直都是暖暖的。

  總書(shu) 記告訴我們(men) ,問題總是會(hui) 有的,辦法也是會(hui) 有的。他說,如今廣深港高鐵開通了,內(nei) 地與(yu) 香港之間的往來會(hui) 越來越方便,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在形成,歡迎同學們(men) 來內(nei) 地就業(ye) 。他希望我們(men) 好好學習(xi) ,早日成才,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作為(wei) 一名香港學生,我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一定會(hui) 加倍努力學習(xi) ,掌握專(zhuan) 業(ye) 知識,爭(zheng) 取早日成為(wei) 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

  葉煒麟:相較於(yu) 在電視中見過的畫麵,總書(shu) 記顯得更加親(qin) 切,更加平易近人。總書(shu) 記先是親(qin) 切地跟我們(men) 握手,然後關(guan) 切地詢問我們(men) “來自哪裏”“在內(nei) 地求學是否有困難”,並勉勵我們(men) 今後要好好學習(xi) ,將來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同時歡迎港澳台僑(qiao) 同胞回祖國內(nei) 地就業(ye) 。

  回想起當時初入暨大,我在這個(ge) 陌生的環境裏,不僅(jin) 感受到了國家和學校的政策支持,還有來自老師和同學們(men) 的關(guan) 愛。暨大為(wei) 我們(men) 港澳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對此我一直心懷感激。

  總書(shu) 記提到暨南學子來自五湖四海,將來應該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世界各地,這正是“暨南”兩(liang) 字本身的含義(yi) 。我們(men) 這一代正趕上一個(ge) 機遇與(yu) 挑戰並存的新時代,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祖國各方麵的發展和強大,要求我們(men) 更應肩負起中國青年應有的責任,努力學習(x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並將之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

  孫維:總書(shu) 記在圖書(shu) 館對一位台灣地區的同學說:“在大陸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在這裏就業(ye) 也是個(ge) 不錯的選擇,你有考慮留在大陸嗎?”

  這位同學回答:“有,我會(hui) 留在大陸的!”

  在與(yu) 香港同學的對話中,總書(shu) 記說:“現在廣深港高鐵也通了,大灣區也是一小時生活圈,內(nei) 地與(yu) 香港之間的往來也是十分方便的。”

  總書(shu) 記離開圖書(shu) 館走到電梯口,駐足同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men) 說:“暨南大學名不虛傳(chuan) ,特別是在我們(men) 這些華僑(qiao) 華人中,她的作用是獨特的,把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是我們(men) 暨南的應有之義(yi) ,暨南的這種精神我們(men) 要傳(chuan) 承好。我剛剛看到這些來自四麵八方的同學們(men) ,有港澳台的學生,有華僑(qiao) 華人,再加上內(nei) 地學生,大家融合在一起,我看非常好。暨南的前程遠大,在這裏學出來以後,學成才,到社會(hui) 上都會(hui) 找到你們(men) 自己的位置。”

  總書(shu) 記乘電梯離開時,我們(men) 簇擁到電梯口,我鼓起勇氣對總書(shu) 記說:“總書(shu) 記,我向您表態,我們(men) 會(hui) 好好學習(xi) 的,歡迎您再來!”

  總書(shu) 記回答道:“好,我會(hui) 再來的。”

  這一瞬間溫暖了我的心,令我終生難忘。我們(men) 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練就過硬的本領,真正做到早日成才,做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青年使者!

  采訪組:林英才同學,您好!作為(wei) 老撾籍華人,請講講您和家人在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方麵的故事。

  林英才:見到總書(shu) 記我很激動,整個(ge) 過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總書(shu) 記說的讓我們(men) “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因為(wei) 我和我的家人就一直在做這樣的努力,我們(men) 很希望我們(men) 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感染到老撾人,也更希望所有華僑(qiao) 華人都能夠保留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因為(wei) 我成長在華人家庭,從(cong) 小接觸的圈子裏也都是華人,所以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我的家人也非常注重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承,春節、中秋節等所有的中國傳(chuan) 統重大節日我們(men) 都會(hui) 過。爺爺所在的老撾華人社團,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春節拜年舞獅活動,初一到初四都會(hui) 到各個(ge) 華人家庭拜年,會(hui) 有很濃厚的傳(chuan) 統文化的氛圍。

  爺爺還在老撾最大的僑(qiao) 團——老撾萬(wan) 象中華理事會(hui) 任理事長。在任期間,他團結華人華僑(qiao) ,組織華人華僑(qiao) 聯誼會(hui) ,把越南和老撾的華人華僑(qiao) 聚在一起,通過活動讓老撾的華人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爺爺還創辦了中文學校。當時學校沒有資金來源,1994年之前我們(men) 的華文學校隻有小學和初中,爺爺便號召華僑(qiao) 華人團結起來捐款捐物,並和6個(ge) 人一起給學校注資,不僅(jin) 在幾年內(nei) 創辦了高中部,還創辦了幼兒(er) 園。2004年,他帶領第一批老撾學生到中國來讀大學。這樣的堅持,影響了很多僑(qiao) 胞,所以中文學校在東(dong) 南亞(ya) 一帶名聲都很好,也不缺少資金,學校現在正準備申報成大學。

  爺爺常和我說,華人教育不能垮。作為(wei) 第二代老撾華僑(qiao) ,他雖然在老撾出生,但是特別注重文化傳(chuan) 承,希望我深入學習(xi) 中華文化,回去傳(chuan) 播給華人社會(hui) ,也特別希望我能夠好好學習(xi) 中文,未來接他的班。

  采訪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談話對你們(men) 的個(ge) 人成長有哪些啟發?

  陳童:作為(wei) 一名應急管理係的香港學生,我希望自己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人才。習(xi) 總書(shu) 記的親(qin) 切接見,使我的學習(xi) 動力更足,職業(ye) 規劃目標更明確,人生發展方向豁然開朗。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xi) ,畢業(ye) 後成為(wei) 一名香港政府公務員,為(wei) 維護“一國兩(liang) 製”和香港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我一定會(hui) 牢牢記住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的叮嚀囑托,努力成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者,讓更多的香港同胞了解祖國、熱愛祖國,共同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奮鬥!

  葉煒麟:習(xi) 總書(shu) 記在交流中談到歡迎我們(men) 港澳生回內(nei) 地就業(ye) ,同時希望我們(men) 努力學習(xi) ,將來在社會(hui) 上找到屬於(yu) 自己的位置。這讓我備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我將來畢業(ye) 之後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信心。我認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啟動,將會(hui) 給我們(men) 港澳青年提供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和更好的發展前景。未來我希望能運用所學專(zhuan) 業(ye) 知識,投身到大灣區的風險管理中,為(wei) 大灣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書(shu) 記在百忙之中不忘關(guan) 心我們(men) 港澳台僑(qiao) 生的學習(xi) 生活,給予我們(men) 期望,令我們(men) 非常感動,倍感溫暖。祖國一直在背後支持、關(guan) 心著我們(men) ,今後我們(men) 一定會(hui) 更加努力學習(xi) ,堅決(jue) 擁護“一國兩(liang) 製”方針,報效祖國。

  林英才: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有5000多萬(wan) 海外僑(qiao) 胞,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ge) 獨特優(you) 勢;改革開放有海外僑(qiao) 胞的一份功勞。這段話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對我們(men) 的高度認同和關(guan) 懷。

  在暨大近四年裏,我有機會(hui) 參加了豐(feng) 富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已去到十幾個(ge) 省遊學實踐及參觀,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中華文化,我還學會(hui) 了書(shu) 法。我將按照習(xi) 總書(shu) 記說的,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

  在華僑(qiao) 華人眼中,中國的發展真的很快,自從(cong) 有了高鐵之後,在老撾最熱的詞就是“高鐵”,我覺得中國的發展速度就好像高鐵的速度一樣。現在中老鐵路也啟動了,中國與(yu) 老撾簽訂了多個(ge) “一帶一路”項目,給中老合作帶來了更多契機。

  我一直想當外交官,以後回到老撾去考公務員,希望中國和老撾的外交關(guan) 係發展得更好。在老撾講好中國故事,如果有機會(hui) 被派來中國工作就更好了,這樣就能為(wei) 中老兩(liang) 國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孫維:總書(shu) 記此次來到廣東(dong) ,雖然行程滿滿,但依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看望我們(men) 在校大學生,令我們(men) 非常感動,也非常驚喜。總書(shu) 記心係大灣區,鼓勵我們(men) 學習(xi) 成才後為(wei) 大灣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2018年5月港珠澳大橋通車前,我帶領大學生創業(ye) 團隊跟隨馬有恒先生組織的學生訪問團,前往港珠澳大橋學習(xi) 、參觀,我的團隊有幸隨團拍攝、記錄了這次幸福之行。我們(men) 站在港珠澳大橋上,撫摸港珠澳大橋、感歎港珠澳大橋,許多港澳台僑(qiao) 同學都格外興(xing) 奮。我突然感到:“我們(men) 也是一座大橋,一座溝通海峽兩(liang) 岸暨香港、澳門的青年橋!”

  采訪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希望暨南大學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hui) 精神,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wei) 海外僑(qiao) 胞回祖國學習(xi)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暨南大學在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的指示精神方麵,出台了哪些新舉(ju) 措?

  林如鵬:40年前,習(xi) 仲勳老書(shu) 記為(wei) 暨南大學在廣州複辦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40年後的今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蒞校視察,體(ti) 現了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對暨南大學這所涅槃重生的百年僑(qiao) 校的關(guan) 懷與(yu) 厚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我校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wei) 我們(men)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形成獨具特色的僑(qiao) 校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men) 將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把總書(shu) 記的囑托落到實處,製定行動方案,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凸顯僑(qiao) 校特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學校辦得更好,把學生培養(yang) 得更好,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好地傳(chuan) 播到五洲四海,為(wei) 維護祖國統一、港澳繁榮穩定,團結凝聚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齊心共築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麵向海外,麵向港澳台”是暨大的辦學方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僑(qiao) 胞、僑(qiao) 校和港澳台僑(qiao) 學生的關(guan) 懷令我深受感動。暨大要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打好“僑(qiao) ”牌,做強特色,精心擦亮百年僑(qiao) 校的金字招牌。國內(nei) 僅(jin) 有兩(liang) 所以“僑(qiao) ”為(wei) 特色的本科高校,暨大便是其中之一,這決(jue) 定了我們(men) 必須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暨大港澳台僑(qiao) 和留學生、省內(nei) 學生、省外學生各占比三分之一。為(wei) 進一步凸顯僑(qiao) 校特色,我們(men) 計劃擴大港澳台僑(qiao) 和留學生的招生規模,預計3年內(nei) 將達到14000人,占比也從(cong) 現在的33%提高到40%,在廣東(dong) 省的招生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

  除了人才培養(yang) ,暨大還要繼續發揮僑(qiao) 校特色,強化“五華”品牌學科建設,即華文教育、華文媒體(ti) 、華商經濟、華僑(qiao) 華人研究和海外華文文學。在持續加大華僑(qiao) 華人文獻館建設的基礎上,擬建設中華文化傳(chuan) 承與(yu) 體(ti) 驗中心,整合校園舞龍舞獅、武術、書(shu) 法繪畫、民俗茶藝等文化基地,吸引更多港澳台僑(qiao) 青少年開展尋根之旅、感受傳(chuan) 統文化魅力,培養(yang) 更多促進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每個(ge) 暨大人都是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火種”。我相信,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鼓勵和關(guan) 懷下,未來會(hui) 有更多的暨大人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到五湖四海。

發布時間:2022年03月15日 10: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