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強調“創新居於(yu) 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勉勵科研人員“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wei) 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習(xi) 總書(shu) 記還特意到圖書(shu) 館五樓自習(xi) 室看望了正在自習(xi) 的同學們(men) ,與(yu) 大家交流學習(xi) 生活情況,分享自己三次來科大的感受,勉勵同學們(men) 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wei) 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yang) 的大學生。
采訪對象:楊曉果,女,1982年8月生,河南漯河人,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現任校團委書(shu) 記。劉江川,男,1992年4月生,江蘇鎮江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現為(wei) 該學院2016級博士生。薛偉(wei) 成,男,1995年4月生,江蘇無錫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2012級本科生,現為(wei) 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產(chan) 品經理。萬(wan) 佳為(wei) ,男,1997年7月生,遼寧大連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yu) 材料科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現為(wei)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學與(yu) 工程係博士生。
采訪組:趙林 石新明 錢悅菡 淩輝 範煜
采訪日期:2018年9月10日
采訪地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dong) 校區第二教學樓2102室
采訪組:楊曉果老師,您好!2016年4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調研,請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
楊曉果:2016年4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一天時間考察了中國科大。上午,習(xi) 總書(shu) 記來到先進技術研究院,觀看了科技創新成果展,視察了量子通信京滬幹線運管中心。下午,總書(shu) 記考察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自旋 磁共振實驗室,親(qin) 切看望在這裏工作的一線科技工作者,然後到圖書(shu) 館看望同學們(men) 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xi) 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yang) 工作。在先進技術研究院視察時,他不僅(jin) 觀看了多領域的技術成果展,而且對高新技術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前景都進行了詳細了解。在考察我校自旋磁共振實驗室時,當總書(shu) 記得知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均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承擔時,顯得特別高興(xing) ,他多次與(yu) 青年教師和同學握手。總書(shu) 記親(qin) 切勉勵大家,要在核心技術上實現從(cong) 跟跑、並跑一直到領跑這個(ge) 過程,把科大科教報國和科研探索精神一代一代傳(chuan) 承下去。在整個(ge) 考察過程中,總書(shu) 記對我校在人才培養(yang) 和科技創新方麵所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學校勇於(yu) 創新,敢於(yu) 超越,力爭(zheng) 一流,為(wei) 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令我記憶最深的是,總書(shu) 記始終牽掛著青年學生。在一天繁忙緊湊的行程中,他特意抽出時間來到我校東(dong) 區圖書(shu) 館,看望正在那裏自習(xi) 的同學們(men) ,並與(yu) 同學們(men) 進行麵對麵地交流。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心同學們(men) 的學習(xi) 和生活情況,細心地詢問同學們(men) “剛上大學,生活習(xi) 慣不習(xi) 慣”,“會(hui) 不會(hui) 想家,有沒有經常和爸爸媽媽通電話”等,就如同自己家裏的長輩一樣,和藹可親(qin) ,使我們(men) 心中充滿溫暖。
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年輕人在學校這一步很重要,要心無旁騖,靜下心來刻苦學習(xi) ,既要讀“有字之書(shu) ”,又要讀“無字之書(shu) ”,努力練好人生與(yu) 事業(ye) 的基本功。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學們(men) 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wei) ,有品質、有修養(yang) 的“六有”大學生。
考察結束後,同學們(men) 自發地來到圖書(shu) 館前歡送總書(shu) 記。總書(shu) 記走下台階,冒雨和前來送別的同學們(men) 一一握手。現場的同學們(men) 被總書(shu) 記親(qin) 人般的關(guan) 懷深深地感染著,自發地唱起校歌《永恒的東(dong) 風》。歌聲在校園裏久久回蕩,充分表達了全體(ti) 科大人對習(xi) 總書(shu) 記發自內(nei) 心的愛戴,更顯示出大家紅專(zhuan) 並進、科教報國的決(jue) 心和情懷!
采訪組:劉江川同學,您好!聽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觀科技成果展時,首先碰到的是機器人“小曼”,請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
劉江川:上午10點半,習(xi) 總書(shu) 記來到我校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觀科技成果展。第一個(ge) 展台是科大訊飛,首先向總書(shu) 記迎麵走來的是迎賓機器人“小曼”,亮點是它的語音識別和交互技術。
當習(xi) 總書(shu) 記走近小曼時,小曼說:“總書(shu) 記您好!我是小曼,我們(men) 早就期盼您的到來了,我也很高興(xing) 能加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進程中來。”
習(xi) 總書(shu) 記當時很開心地笑了,隨後詢問陳小平老師機器人的仿真率是多少、成本怎麽(me) 樣、商業(ye) 前景如何,等等。習(xi) 總書(shu) 記對於(yu) 這項技術應用於(yu) 語音翻譯、雙語教學、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麵取得的成果給予了肯定。他還說,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令人矚目,希望你們(men) 的事業(ye) 蒸蒸日上。習(xi) 總書(shu) 記在科大訊飛展台大約停留了一分半鍾,他說話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底氣很足,像是戴了一個(ge) 小話筒似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觀完科技成果展後,現場發表了即席講話,強調“創新居於(yu) 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勉勵科研人員“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wei) 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習(xi) 總書(shu) 記說:“安徽以前是個(ge) 農(nong) 業(ye) 大省,現在變成了科技大省……合肥這個(ge) 地方是‘養(yang) 人’的,培養(yang) 出了這麽(me) 多優(you) 秀人才,是創新的天地。希望大家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祝大家創新愉快!”
習(xi) 總書(shu) 記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依靠創新,不斷增加創新含量,把我國產(chan) 業(ye) 提升到中高端。他說,我國的經濟體(ti) 量到了現在這個(ge) 塊頭,科技創新完全依賴國外是不可持續的。我們(men) 毫不動搖堅持開放戰略,但必須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
采訪組:薛偉(wei) 成同誌,您好!聽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特意去圖書(shu) 館看望了在五樓自習(xi) 室學習(xi) 的學生,請您與(yu) 我們(men) 分享一下現場的情景。
薛偉(wei) 成:當時我正在圖書(shu) 館自習(xi) 室看《微積分》教材,突然有人喊道:“習(xi) 大大馬上要來了……”這幾個(ge) 字仿佛有魔力一般,本來稀稀疏疏夾雜著翻書(shu) 聲音的自習(xi) 室霎時出現了幾秒鍾的安靜。看到習(xi) 總書(shu) 記走進來,同學們(men) 不約而同地起身報以熱烈的掌聲,紛紛簇擁到總書(shu) 記跟前,聆聽總書(shu) 記的教誨。
習(xi) 總書(shu) 記親(qin) 切地與(yu) 我們(men) 拉起家常,關(guan) 切地詢問我們(men) 年齡多大、來自哪裏,以及在學校的生活情況。他親(qin) 切地問道:“在圖書(shu) 館學習(xi) 覺得氛圍很好吧?是不是還得早點兒(er) 來占個(ge) 座?”
在與(yu) 少年班學院大二學生於(yu) 曉靜交談時,總書(shu) 記問道:“家是哪裏的?一個(ge) 人來合肥上大學爸媽放心嗎?”當得知她在科大的生活很充實、家裏很放心時,總書(shu) 記很高興(xing) 。
在與(yu) 信息學院大四國防生劉暢交談時,總書(shu) 記問道:“國防班有多少人?招生時就定向了吧?”在得知劉暢畢業(ye) 後立誌為(wei) 國防事業(ye) 貢獻力量時,總書(shu) 記稱讚她誌存高遠。
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從(cong) 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李軍(jun) 配目前正在創業(ye) ,習(xi) 總書(shu) 記關(guan) 切地詢問他目前的創業(ye) 收獲有哪些,有什麽(me) 樣的感受。
曾經在寧夏海原支教一年的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吳茂乾向習(xi) 總書(shu) 記匯報了自己的支教經曆。總書(shu) 記詳細詢問了他的支教體(ti) 驗和感受,說道:“去西部地區支教這一年感受很深吧?農(nong) 村的孩子,不忘初衷。”勉勵他為(wei) 西部脫貧致富作出貢獻。
采訪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與(yu) 同學們(men) 交談後,發表了即席講話,請你們(men) 回憶一下講話的內(nei) 容。
萬(wan) 佳為(wei) :習(xi) 總書(shu) 記勉勵我們(men) 要有自信,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還有一個(ge) 根本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習(xi) 總書(shu) 記在談到郭沫若老校長讚美祖國山水的一則趣聞時,將國內(nei) 的頂級高校比作祖國的五嶽名山,還即興(xing) 背出國務院原副總理穀牧寫(xie) 的一首詩:“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山水亦神奇。同是祖國好山河,何須評比論高低。”習(xi) 總書(shu) 記告訴我們(men) ,每個(ge) 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盲目地跟其他學校比較,要有自己的自信。習(xi) 總書(shu) 記叮囑我們(men) ,認真做自己,專(zhuan) 心做好自己。
這番話讓我很受啟發,我們(men) 每個(ge) 同學也是一樣,不要陷入與(yu) 他人盲目比較的痛苦中,要根據自身的興(xing) 趣和特點,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為(wei) 國家和社會(hui) 作出貢獻。
總書(shu) 記還說,自己的哥哥當年就選擇到科大讀書(shu) 。他每次到合肥都要來科大,這是他第三次到科大來,也是他到中央工作之後第二次來科大。到科大來,一是因為(wei) 科大擁有一些尖端的科技成果,可以來學習(xi) ;二是總想看看這裏的學生,大家應該為(wei) 能夠成為(wei) 一名科大的學生而感到自豪。
薛偉(wei) 成:習(xi) 總書(shu) 記鼓勵我們(men) 說:“我們(men) 要文化自信,教育也不要妄自菲薄。國外一位領導人曾經舉(ju) 過兩(liang) 個(ge) 例子談中國,一是中國高鐵技術的飛速發展,二是奧林匹克競賽,說現在奧林匹克得獎的都是中國學生。我們(men) 的教育體(ti) 係有自己的優(you) 點和長處,我們(men) 的胸襟是開放的、包容並蓄的。我們(men) 培養(yang) 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很優(you) 秀的,過去中國人口多、人手多,現在正轉變成人才多。”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不要妄自菲薄,同時要自強不息。
習(xi) 總書(shu) 記接著說:“中國現在有一億(yi)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工程師在中國,我們(men) 一年畢業(ye) 700萬(wan) 大學生,外國人聽到這個(ge) 數字都很吃驚。我們(men) 要建設一個(ge) 製造業(ye) 強國、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目標,信心在哪兒(er) ?就是我們(men) 的教育,我們(men) 對中國建設國際一流大學、培養(yang) 國際一流人才充滿自信。我們(men) 要不斷努力、自強不息、鍥而不舍地走下去,大方向不變,但是要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
總書(shu) 記給予我們(men) 很高的期望。他說,希望同學們(men) 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刻苦學習(xi) ,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ye) 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wei) 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yang) 的大學生。大家要向我國老一輩傑出科學家學習(xi) ,爭(zheng) 取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
習(xi) 總書(shu) 記最後叮囑我們(men) :“年輕人在學校這一步很重要,現在還是要心無旁騖,學成文武藝,報得我們(men) 13億(yi) 人民,報得我們(men) 的中華民族和我們(men) 的國家。同學們(men) 好好學吧!”
采訪組:聽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臨(lin) 走的時候冒雨和同學們(men) 握手,能具體(ti) 描述下當時的場景嗎?
萬(wan) 佳為(wei) :習(xi) 總書(shu) 記從(cong) 圖書(shu) 館走出來的時候,天空正下著小雨,上千名師生聞訊趕來歡送總書(shu) 記。
總書(shu) 記的車就停在圖書(shu) 館門前,我們(men) 本以為(wei) 總書(shu) 記會(hui) 直接乘車離開,但他堅持冒雨與(yu) 同學們(men) 挨個(ge) 握手。總書(shu) 記沒有打傘(san) ,就這樣持續了10多分鍾,雨水打濕了他的衣服和鞋子,同學們(men) 都非常感動。大家都說總書(shu) 記的手溫暖、寬厚有力,給人以力量。
就在總書(shu) 記即將乘車離開學校時,師生們(men) 無法用語言表達不舍的心情,於(yu) 是自發地唱起了校歌。這既是表達科大師生感謝習(xi) 總書(shu) 記的到來,又是期待習(xi) 總書(shu) 記能再來科大,更是向總書(shu) 記表達我們(men) 的承諾。
正如校歌《永恒的東(dong) 風》中所唱的:“我們(men) 是中國的好兒(er) 女,要刻苦鍛煉,辛勤勞動,在黨(dang) 的溫暖撫育、堅強領導下,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事業(ye) 作先鋒……”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