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三次參加高考的福建閩清籍殘疾考生黃道亮,被時任福州市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兼任校長的閩江職業(ye) 大學破格錄取,成為(wei) 福建省第一位無雙臂大學生。大學期間,黃道亮同學身殘誌堅,以非凡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學業(ye) ,並成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1997年5月18日,在福建省出席全國“自強與(yu) 助殘”表彰大會(hui) 代表和殘疾人代表座談會(hui) 上,黃道亮同誌在匯報個(ge) 人事跡時,特別介紹了自己在母校三年的幸福時光。出席座談會(hui) 的時任福建省委副書(shu) 記習(xi) 近平微笑注視著他,並向他點頭致意,和藹的笑容和親(qin) 切的目光給予他巨大鼓舞,激勵著他為(wei) 殘疾人事業(ye) 努力奮鬥。
采訪對象:黃道亮,男,1970年1月生,福建閩清人,閩江職業(ye) 大學中文秘書(shu) 專(zhuan) 業(ye) 1990級學生,現任福建省閩清縣殘聯副理事長。劉建萍,女,1964年11月生,廣西浦北人,曾任閩江職業(ye) 大學中文秘書(shu) 專(zhuan) 業(ye) 1990級班主任,現為(wei) 閩江學院新聞傳(chuan) 播學院院長。林友華,男,1954年3月生,福建閩侯人,曾任閩江職業(ye) 大學學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社工係主任,閩江學院經濟係主任,2014年退休。
采訪組:鄒文通 石新明 王麗(li) 莉
采訪日期:2018年10月30日 2019年5月5日
采訪地點:福建閩清縣殘聯會(hui) 議室 閩江學院第二課堂數字館
采訪組:黃道亮同誌,您好!聽說您的大學夢費了不少周折,直至1990年才被當時的閩江職業(ye) 大學(簡稱“閩大”)錄取,成為(wei) 福建省第一位無雙臂大學生,請您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
黃道亮:您說得沒錯。閩大的經曆對於(yu) 我來說,不亞(ya) 於(yu) 一次重生,這種感情一生難忘。1978年前,我是一個(ge) 天真、活潑的小學生。那時,父母疼愛、哥哥姐姐照顧,我的世界相當美好。可這一切伴隨著我9歲那年冬天的來臨(lin) 而變得麵目全非。
在一次事故中,我不幸觸碰高壓電。醒來時,雙臂已經燒焦,撕心裂肺的疼痛令我痛不欲生。家人第一時間將我送往福州市閩清縣醫院,不久轉到福州總院。由於(yu) 雙臂受損嚴(yan) 重,隻得做了截肢手術。對於(yu) 一個(ge) 年僅(jin) 9歲的兒(er) 童來說,失去雙臂就意味著失去了所有的歡樂(le) 。在醫院待了大半年,我回家了,可原來的一切都回不去了。曾經那個(ge) 整天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的道亮不知去哪兒(er) 了,我開始變得寡言少語,更不願意去理睬別人。
這時,是我飽經滄桑的父親(qin) ,把我扶上了新的生命之路。他不僅(jin) 無微不至地照料我的生活起居,還不斷從(cong) 單位裏借來報紙雜誌,耐心地向我介紹和我有同樣遭遇的人是如何與(yu) 命運抗爭(zheng) 振作起來的。漸漸地,我受到了啟迪,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所遭受的一切,萌生了新的念頭——一定要振作起來,要繼續努力學習(xi) ,徹底改變眼前的一切。
當時,我首先想到的是盡快學習(xi) 用腳寫(xie) 字。在此之前,我隻知道腳是用來走路、跑步、爬山的,從(cong) 來沒有想到過腳還可以用來寫(xie) 字。大家都知道,腳並不像手那樣聽使喚,當我第一次用腳趾夾起一支鉛筆的時候,一切都是那麽(me) 的別扭。夾起的筆常常掉下,再夾起又掉下。經過上千次的反複嚐試,我終於(yu) 夾住了。當我顫抖著腳歪歪斜斜地在白紙上寫(xie) 出“學習(xi) ”兩(liang) 個(ge) 大大的字時,圍在旁邊的全家人都忍不住流出了眼淚。用腳寫(xie) 字,最大的困難就是腳趾之間無法自由地張開再合攏,即使夾住了筆,卻怎麽(me) 也使不上勁。落在紙上的筆畫總是歪來斜去的,全無規則。為(wei) 了克服這一困難,我在加大每天寫(xie) 字量的同時,很快就想出一個(ge) 鍛煉的方法,那就是把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垂在一支鉛筆下麵,然後坐在椅子上,舉(ju) 著腳,用腳趾使勁夾住鉛筆,目的是不讓它滑落。一次又一次地練習(xi) ,我的腳趾皮慢慢磨破了,雙腿酸得發抖,但我並沒有停下來。半年後,我的字由大變小,由東(dong) 倒西歪到還算整齊。終於(yu) ,我又能去上學了。
在失去雙臂一年後,我重新邁進了校門,開始了嶄新的生活。雖然起步艱難,但我並沒有氣餒。老師和同學們(men) 及時向我伸出了溫暖的手。我時常感歎,命運的不幸與(yu) 社會(hui) 的溫暖融入了我童年的血液,使我產(chan) 生了一個(ge) 最為(wei) 深切的願望,那就是我決(jue) 不做命運的奴隸,我不想成為(wei) 家庭的負擔,不想成為(wei) 社會(hui) 的包袱,我要堅強地站起來,頑強地學習(xi) ,學習(xi) ,再學習(xi) ,用殘缺的身體(ti) 創造一個(ge) 完整的人生!在這種執著信念的支持下,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men) 的關(guan) 心幫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小學和初中的學習(xi) 。
高中時,當時閩清縣民政局負責人聽說了我的情況,出於(yu) 照顧我的緣故,想讓我畢業(ye) 後去閩清縣光榮院工作。但在我的心裏,一直珍藏著一個(ge) 夢想,那就是上大學,繼續深造。為(wei) 了實現這個(ge) 目標,我下定決(jue) 心,決(jue) 不向任何困難低頭。高中的學習(xi) ,比起小學、初中要繁重得多。盡管我學會(hui) 了用腳寫(xie) 字,卻不能寫(xie) 得和正常人一樣好、一樣快。每天僅(jin) 僅(jin) 為(wei) 完成作業(ye) ,我就必須付出成倍的時間和精力。
在炎熱的夏天,當我彎著腰,用腳寫(xie) 字時,汗水常常順著我的小腿流到作業(ye) 本上。更糟糕的是,在深夜,我受過電擊的身體(ti) 常常會(hui) 莫名其妙地發癢,而我又無法用手去抓,更不願吵醒熟睡的父母來幫忙,隻好咬牙忍受著那一陣陣像被蚊蟲叮咬過似的奇癢。在冬天,為(wei) 了正常地進行學習(xi) ,我不能穿鞋,不能穿襪,赤裸的雙腳通常被凍得通紅,腳趾頭就像一根根小紅蘿卜,有時甚至裂開滲出血絲(si) 。
高中三年,我不但放棄了所有周末和節假日,就連睡覺的時間也被壓縮到最低限度。我不斷鼓勵自己,要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爭(zheng) 取與(yu) 健全人一樣的成功。
1988年,我第一次參加高考。成績出來後,雖然不是太理想,但分數也已達到大專(zhuan) 線。可能是由於(yu) 身體(ti) 的原因,最後沒有一所學校錄取我。
1989年,我回去複讀了一年,繼續參加高考。成績比上一年要好了很多,但最終還是沒有一所大學願意錄取我。
1990年,我第三次參加高考,但前兩(liang) 年高考未被錄取的陰影一點兒(er) 都沒有散去。
第三次參加高考後的那段日子,可以說是我人生最低穀的時期,我生怕這一次又像前兩(liang) 年一樣。我記得當時自己一個(ge) 人坐車去了福州,先是去找一個(ge) 在福州大學讀書(shu) 的同學,他正好沒在,於(yu) 是我心灰意冷地在福州倉(cang) 前公園待了一個(ge) 晚上。第二天我又去福建師範大學找了另一個(ge) 同學,這一待好像有十來天。那時,爸媽很著急,跑到福州來找我,向老鄉(xiang) 打聽,聽說我在同學那裏,才放心地回到閩清。回到家裏後,父母便開始托關(guan) 係找人,畢竟1990年國家對殘疾人上大學的政策有所鬆動。父親(qin) 將寫(xie) 好的申請報告通過他人轉交給了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書(shu) 記袁啟彤(當時我們(men) 一直認為(wei) 他還是閩大校長,後來才知道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已兼任閩大校長)。
改變我命運的機會(hui) 終於(yu) 來了!在習(xi) 校長和省市領導的關(guan) 心協調下,我被閩大破格錄取了,成為(wei) 全省第一名無雙臂大學生。
采訪組:當拿到閩大錄取通知書(shu) 時,您是什麽(me) 樣的心情?有沒有擔心過入學後自己如何適應大學生活?
黃道亮:拿到閩大錄取通知書(shu) 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就像一個(ge) 被判處“死刑”的人,突然接到“無罪釋放”的通知,整個(ge) 人猶如煥發新的生命。按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踏上高鐵,開始奔跑了”。
不過冷靜下來後,自己就開始擔心入學以後的生活怎麽(me) 辦,老師和同學會(hui) 怎麽(me) 待你,等等。由於(yu) 生活料理不方便,自己又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到福州來,問題肯定會(hui) 越來越多。然而所有的擔心在入學後都不是問題,因為(wei) 學校早已替我考慮周全了。說到這裏,我真心感謝閩大,感謝習(xi) 近平校長,感謝孫芳仲書(shu) 記,感謝劉建萍、林友華等老師們(men) ,感謝羅暹、林有鍾、劉傑、劉守強等同學們(men) !沒有他們(men) ,就沒有我的大學生活。
采訪組:劉建萍老師,您好!黃道亮同學作為(wei) 一名特殊學生就讀閩大,當時學校方麵作了哪些安排?
劉建萍:我記得黃道亮同學是推遲了近一個(ge) 月才入學報到,成為(wei) 閩大1990級中文秘書(shu) 專(zhuan) 業(ye) 的一員。學校領導和老師早早就為(wei) 他的到來安排好了一切,時任校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校長孫芳仲還召集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專(zhuan) 門研究他入學後的安排,並且每次在學校碰到黃道亮時,孫書(shu) 記都會(hui) 不由得拍一下他的肩膀,和藹地詢問:“道亮,最近怎麽(me) 樣?適應不適應,有沒有什麽(me) 困難需要幫忙的?”
作為(wei) 班主任,我已經提前了解到他的具體(ti) 情況,得知剛好班上有幾個(ge) 閩清的老鄉(xiang) ,他們(men) 都願意幫忙照顧黃道亮的生活起居。我還特意交代班幹部和其他同學要照顧他,盡可能幫助他。當時,他租住在校外的民房裏,為(wei) 了讓他省點兒(er) 錢,我把家裏的一個(ge) 閑置的木架床給了他。第一年,他和高中的一個(ge) 同學羅暹(當時就讀福州大學)租住在外麵的出租屋裏,羅暹負責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從(cong) 第二年起,我們(men) 班的劉傑、劉守強開始負責他的生活起居。後來,劉傑和劉守強都被學校表彰了,其中,劉傑還被評為(wei) “福州市學雷鋒積極分子”。開學後,我們(men) 得知黃道亮同學一直想安裝假肢,便發動班上的同學捐款,具體(ti) 捐款數額忘記了。
開學不久,我聽黃道亮同學講過這樣一件事情:那天他第一次到教室上課,剛一坐下,就看到桌麵上放著一張賀卡,上麵寫(xie) 著“歡迎黃道亮新同學”,心裏頓時感受到這個(ge) 班集體(ti) 的無限溫暖。說實話,這張賀卡對他而言相當重要,因為(wei) 在走進教室前,他還是怕怕的,不知道同學們(men) 會(hui) 如何對待他,是否會(hui) 歧視他,等等。後來得知,這張賀卡是當時的班長召集全體(ti) 班委特意製作的,目的是讓黃道亮同學能盡快融入這個(ge) 班集體(ti) 。
采訪組:林友華老師,您好!聽說您是黃道亮同學的入黨(dang) 介紹人,能否談談黨(dang) 組織培養(yang) 黃道亮同學入黨(dang) 的情況?
林友華:1990年秋,新生剛入學,我就注意到學校來了一個(ge) 無臂的大學生,他叫黃道亮。當時,我主要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不久後兼任校學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是,我特別關(guan) 注這個(ge) 學生,經常找他聊天,詢問他對課程內(nei) 容的一些看法,了解他的心理和思想情況,順便談談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先進性、模範性。黃道亮同學能順利完成三年的學業(ye) ,除了他和家人的艱苦努力,還要歸功於(yu) 閩大團結互助的精神文化。同學們(men) 默默地幫助他、照顧他,三年來都是如此,實在是難能可貴。
在學期間,黃道亮同學雖然身體(ti) 殘疾,但成績總體(ti) 來說處於(yu) 中上水平,有些課程學習(xi) 還比較靠前。在思想上,他積極要求上進,與(yu) 同學關(guan) 係也很好。
在大二第一學期與(yu) 他的一次交談中,我問道:“道亮,有沒有想過申請入黨(dang) ?”
他立馬答道:“想過,不過就怕自己不夠格。”
我說:“不夠格,更要努力爭(zheng) 取。”
旋即,他向黨(dang) 組織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作為(wei) 學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我與(yu) 他見麵交流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多了。他非常懂得感恩,尤其是知道自己這樣的大學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比其他同學更努力,更用心,更要求上進。
那時候,我每個(ge) 月要求他遞交一篇思想匯報,時常了解他的思想和學習(xi) 情況。一來是能夠及時掌握他的思想和心理動態,二來是督促他加把勁好好地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理論知識。
1993年5月,黃道亮同學順利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為(wei) 一名光榮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這也是我這麽(me) 多年來為(wei) 之驕傲的事情。
黃道亮:林友華老師是我的入黨(dang) 介紹人之一。入學後不久,他就注意到我,也很關(guan) 心我的思想和心理狀況。在他的影響和幫助下,我向黨(dang) 組織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黨(dang) 支部指定林友華老師作為(wei) 我的入黨(dang) 聯係人。他對我要求非常嚴(yan) 格,時常監督我,每個(ge) 月要求我遞交一篇思想匯報。大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學校黨(dang) 委批準了我的入黨(dang) 申請,並且在1993年5月1日舉(ju) 行了入黨(dang) 宣誓儀(yi) 式。由於(yu) 我沒有雙臂,手握不起來,所以在宣誓前非常緊張。林友華老師似乎看出了我的擔心,跟我說“麵向黨(dang) 旗、挺胸站直”。
應該說,上大學對於(yu) 我來說如同是一次重生,入黨(dang) 則是我人生的一次升華。從(cong) 此,我想到的是更多的責任和更多的義(yi) 務。這種責任和義(yi) 務一直伴隨著我,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後,知道習(xi) 校長擔任黨(dang) 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作為(wei) 他的學生,我覺得更應該把嚴(yan) 格遵守黨(dang) 規黨(dang) 紀作為(wei) 己任,要比其他人遵守得更好更到位。
采訪組:黃道亮同誌,能不能談談當時畢業(ye) 找工作的情況和後來在單位工作的情況?
黃道亮:1993年畢業(ye) 時,學校領導和老師挺為(wei) 我的就業(ye) 著急的,他們(men) 都在想方設法幫助我。按照當時的規定,自己是閩清生源,最後要回去,不過不清楚縣裏到底是什麽(me) 態度,也不知道自己會(hui) 不會(hui) 被錄用。後來,聽說閩清縣領導出於(yu) 對我的關(guan) 心和照顧,反複考慮把我安排在哪個(ge) 崗位更合適,最後決(jue) 定把我安排在縣殘聯工作。我先後從(cong) 事過殘疾人就業(ye) 、信訪、辦公室、宣傳(chuan) 文體(ti) 等工作。2006年被縣委提拔為(wei) 縣殘聯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後來還被任命為(wei) 縣殘聯副理事長,一直至今。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委托稅務機關(guan) 征收殘疾人就業(ye) 保障金之前,縣殘聯開展此項工作都是采取上門征收、催繳的方式。每年我和同事都要一家單位一家單位地上門宣傳(chuan) 國家政策,推薦殘疾人就業(ye) ,收取殘疾人就業(ye) 保障金,每年都要走上近兩(liang) 百家單位,一個(ge) 單位至少要去兩(liang) 三次,多的要跑十幾次。此外,我還主動聯係一些效益好、信用度高的福利企業(ye) ,推薦殘疾人就業(ye) 。幾年來,經我介紹就業(ye) 的殘疾人就有23名。
在負責辦公室和宣傳(chuan) 工作中,我用腳寫(xie) 材料、編寫(xie) 簡報,還積極向報刊、電視、廣播和各級簡報投稿,通報全縣殘疾人工作的開展情況,講述殘疾人的疾苦與(yu) 無奈,宣揚殘疾人的自強與(yu) 自立,旨在讓社會(hui) 各界更多的了解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ye) ,其間累計發表宣傳(chuan) 報道58篇。2002年我被省殘聯評選為(wei) “宣傳(chuan) 工作先進個(ge) 人”。2007年5月20日,在第17個(ge) 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我還協同《梅城報》記者采訪了4名優(you) 秀殘疾人代表,並配發編者按在《梅城報》刊登專(zhuan) 版,在社會(hui) 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工作之餘(yu) ,我經常與(yu) 殘疾人談心、交朋友,激勵他們(men) 奮發圖強,並為(wei) 殘疾人朋友的切身利益奔走呼號。2003年,我考入中共福建省委黨(dang) 校經濟管理專(zhuan) 業(ye) 本科班深造。兩(liang) 年半後,我以優(you) 異的成績取得本科學曆,並被評為(wei) 優(you) 秀學員。
采訪組:聽說您畢業(ye) 後曾與(yu) 習(xi) 近平同誌有過麵對麵的接觸,請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黃道亮:1997年5月18日是全國助殘日。這一天,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shu) 記陳明義(yi) 、省委副書(shu) 記習(xi) 近平等領導在福州接見了福建省出席全國“自強與(yu) 助殘”表彰大會(hui) 的代表和殘疾人代表。很榮幸,我作為(wei) 殘疾人代表參加了這次座談會(hui) ,並與(yu) 海德裏盲人學校夏榮強校長、漳州師範學院(現閩南師範大學)鄭聲滔老師一起向省領導匯報了個(ge) 人的成長經曆。
那時,我已經在閩清縣殘聯上班三年多了,既是殘疾人工作者又是殘疾人,我以特殊的身份,滿懷感恩,投身到為(wei) 殘疾人服務的工作中。座談會(hui) 前兩(liang) 天,我接到福建省殘聯的通知,要求每位參加座談會(hui) 的代表用5分鍾時間脫稿匯報自己學習(xi) 、工作的情況。說實話,當時我還是有點兒(er) 緊張,連夜修改、完善自己的稿子並熟記在心。5月18日上午,我們(men) 準時來到一個(ge) 圓桌會(hui) 議室坐下,與(yu) 熟悉的殘疾同仁打過招呼後,便靜靜地坐著。當省領導進場時,我又驚又喜,沒想到今天麵對的是這麽(me) 大的領導,更沒有想到還有我大學的校長——習(xi) 近平。此時此刻,習(xi) 校長簽章的畢業(ye) 證書(shu) 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的心情異常激動。
我是第二個(ge) 匯報的。第一次離省領導這麽(me) 近,心裏難免有點兒(er) 忐忑,但我還是飽含深情地向大家介紹了我成長中的艱辛、學校和同學們(men) 的關(guan) 愛以及工作中的收獲,並且特別介紹了自己在閩大三年的幸福時光。當說到“1990年,我被閩大破格錄取,成為(wei) 福建省第一位無雙臂的大學生”時,我把滿懷感激的目光投向習(xi) 校長,而此時,我發現習(xi) 校長也正含笑注視著我,還微微點了一下頭,那笑容、那目光是那麽(me) 的親(qin) 切、和藹,令我終生難忘。
座談會(hui) 結束後,福建省殘聯領導邀請省領導和大家合影留念。清晰地記得,那時我一直想走上前,對習(xi) 校長說“感謝學校當年破格錄取了我,給了我無比珍貴的大學生活,讓我獲得新的生命”。但由於(yu) 年輕、羞澀,加之領導都在交談著,我一直躲在後麵不敢前行,錯過了當麵表達的機會(hui) 。不過,20多年來,我把這句感激的話一直深埋心中,化作了對黨(dang) 和人民的忠誠,化作了對工作的擔當,化作了對殘疾人事業(ye) 的奉獻,化作了對母校和習(xi) 校長永遠的愛!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