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29日下午3時45分,時任正定縣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到縣招待所看望前來參加社會(hui) 實踐的徐南雄、任錦芳等中國人民大學師生,並在同學們(men) 住宿的房間裏與(yu) 大家談心兩(liang) 個(ge) 小時。在交流中,針對同學們(men) 關(guan) 於(yu) “如何做好基層工作”的提問,習(xi) 近平同誌與(yu) 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層工作的體(ti) 會(hui) 和感悟,鼓勵同學們(men) 畢業(ye) 後到基層一線去接受實踐鍛煉。習(xi) 近平同誌談道,作為(wei) 基層幹部,要有忍耐力、直覺力和行政力,要有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和創造精神。幹好基層工作,要有興(xing) 趣、有熱情,要有韌性、有耐力,要有一點兒(er) 組織能力,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幹勁。
采訪對象:徐南雄,男,1955年9月生,重慶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1982級本科生,曾任重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副主任、北部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巡視員,2015年退休。任錦芳,男,1963年10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經濟係1982級本科生,現任浙江省畜牧農(nong) 機發展中心一級調研員,機關(guan)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采訪組:石新明 特木欽 黃佳敏 林鈺芳 王蓁 劉藝芬
采訪日期:2018年8月5日,2018年8月7日
采訪地點:浙江省畜牧獸(shou) 醫局會(hui) 議室,重慶火車北站地區綜合管理局會(hui) 議室
采訪組:徐主任、任書(shu) 記,你們(men) 好!聽說你們(men) 是中國人民大學1984年7月赴正定暑期社會(hui) 實踐團成員,請為(wei) 我們(men) 談談當時的具體(ti) 情況。
徐南雄:時光倒流,回到1984年7月21日。校團委副書(shu) 記蘇長青、校報記者蕭燕帶領我和任錦芳、劉婭、劉銳、餘(yu) 方、李啟章、朱海鷗、李榮8名在校生,從(cong) 學校出發,開始了為(wei) 期20天的大學生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這次活動可以說是一次“尋根之旅”,即沿著陝北公學、華北聯大、華北大學的辦學之路,去尋找當時人民大學前身的曆史遺跡。
我們(men) 先去了河北阜平縣、靈壽縣、平山縣,這三個(ge) 縣是革命根據地,也是華北聯大、華北大學曾經的辦學地。由於(yu) 需要訪問的點較多,我們(men) 在靈壽縣分成兩(liang) 個(ge) 組分頭活動,並約定7月29日下午3時許在正定縣政府招待所會(hui) 合。當天下午3時45分,時任正定縣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到招待所看望大家並與(yu) 我們(men) 進行了座談。
任錦芳:我們(men) 是以“尋根”的名義(yi) 開展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我們(men) 中國人民大學一直又被稱為(wei) “戰火中的大學”,從(cong) 陝北公學、華北聯大、華北大學到中國人民大學,從(cong) 延安、山西、河北再到北京,是一路緊跟著毛主席從(cong) 延安出來的。這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實地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探尋一些當時人民大學的曆史印跡,拍攝一些影視資料,訪問一些老同誌並聽他們(men) 講述當年辦學的情況。
當年毛主席從(cong) 延安出來後,在西柏坡指揮了三大戰役,西柏坡就在正定邊上,從(cong) 1948年8月到1949年年底的華北大學,也就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舊址就設在正定縣城內(nei) 的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二五六醫院。當時的歌劇《白毛女》,就是當時人民大學的文工團在正定小學操場上表演的。據說演到動情之處,一個(ge) 戰士氣憤得拿起步槍向著舞台上的黃世仁開了一槍。這個(ge) 故事就發生在正定縣。因此,正定縣是我們(men) 這次社會(hui) 實踐活動非常重要的一站。
采訪組:1984年7月29日下午,時任正定縣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到招待所與(yu) 實踐團成員見麵座談,能否給我們(men) 談談當時見麵的情景?
徐南雄:當時見麵的情景,曆曆在目。那天我們(men) 與(yu) 習(xi) 書(shu) 記約的4點見麵,大概3點半多一點,我們(men) 就到縣委招待所大門進來以後的空地上等習(xi) 書(shu) 記,招待所的院子裏麵有個(ge) 水池,水池裏有一座假山,我們(men) 就站在那兒(er) 邊等邊聊天。我筆記上有記錄:習(xi) 書(shu) 記大概3點45分就來了。他個(ge) 子比較高,穿著綠色的軍(jun) 褲,是一個(ge) 人騎自行車來的,也沒有別人陪著,把自行車放一邊就進來了。我們(men) 隊裏的蕭燕老師,也是陝西知青,他是著名作家蕭軍(jun) 的兒(er) 子,是當時校刊的攝影記者,他與(yu) 習(xi) 書(shu) 記聊了十來分鍾當知青的體(ti) 會(hui) ,然後我們(men) 就進到房間裏麵座談了大概兩(liang) 個(ge) 小時,交流氣氛輕鬆熱烈。習(xi) 書(shu) 記講話坦誠直率、生動形象,且富有哲理、思想深刻,對我的啟發很大,感觸良多。當天晚上,我用日記的形式寫(xie) 下了習(xi) 書(shu) 記講話的要點。這次社會(hui) 實踐的筆記本一直被我精心保存,成為(wei) 一段曆史的見證。
任錦芳:習(xi) 近平同誌從(cong) 北京到正定縣任縣委書(shu) 記,一個(ge) 人住在縣政府招待所。我印象中我們(men) 是住在同一個(ge) 樓層,他好像住在招待所最西端,我們(men) 住在中間的幾個(ge) 房間。當時並非隻有一次座談,我們(men) 在正定縣開展了三天的實踐活動,習(xi) 近平同誌來我們(men) 宿舍聊過兩(liang) 三次,有一張照片拍攝的就是最重要的一次座談,所以我印象比較深刻,也記得比較詳細。這張照片,就是習(xi) 書(shu) 記在我們(men) 寢室裏,他在窗邊坐著,拿著一把扇子,我在最邊上做筆記。
回想起來,我對習(xi) 書(shu) 記的第一個(ge) 印象就是他是個(ge) 帥哥。他當時三十剛出頭,穿著軍(jun) 裝,很年輕帥氣。第二個(ge) 印象是他很隨和,非常平易近人。能夠見到縣委書(shu) 記,我們(men) 學生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那個(ge) 時候他跟我們(men) 坐在一起,而且還不止一次來看望我們(men) ,我們(men) 都覺得他非常平易近人。第三個(ge) 印象是他很健談,他跟我們(men) 說的觀點都是很有見地、很有思想而且都是正能量的,我對他一直念念不忘。
采訪組:習(xi) 近平同誌與(yu) 你們(men) 座談的時候都聊了哪些話題?
任錦芳:我們(men) 聊了很多話題。習(xi) 書(shu) 記是從(cong) 清華大學畢業(ye) 並工作不久之後來到正定的,我們(men) 實踐團的成員也都是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我當時大二,大家都是從(cong) 北京來的而且基本屬於(yu) 同一個(ge) 年齡段的人,他覺得我們(men) 就像他的娘家人。所以他跟我們(men) 聊天的話題自然而然就多了。
聊得最多的,是圍繞如何做好基層工作這一話題。習(xi) 書(shu) 記說,大學生開展社會(hui) 實踐調查的這種方式很好,他認為(wei) 我們(men) 這一代年輕人要多到基層了解。習(xi) 書(shu) 記還以自己的親(qin) 身體(ti) 會(hui) ,給我們(men) 講了很多他自己到正定的工作心得。
徐南雄:習(xi) 書(shu) 記告訴我們(men) ,他於(yu) 1969年年初插隊到陝西省延川縣,當時才15歲,由於(yu) 勤勞肯幹,1973年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之後不久便當了大隊支書(shu) 。1975年被推薦上了清華大學。畢業(ye) 後被分配到國防工辦,後又調至國務院、軍(jun) 委辦公廳工作。1982年主動要求下基層,被下派到河北正定縣,先任縣委副書(shu) 記,後又任書(shu) 記。
那次學校給每個(ge) 實踐團成員發了一個(ge) 筆記本,這個(ge) 筆記本不方便記錄,所以我有一部分記在這上麵,另外一部分則記在其他的紙上,事後又謄抄上去。從(cong) 我筆記本上的記錄來看,我們(men) 當時還聊到如何結合本地實際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政策,聊到為(wei) 什麽(me) 要鼓勵農(nong) 民進入流通領域搞商品交換等。
聊得最多的,還是圍繞如何做好基層工作這一話題。習(xi) 書(shu) 記以自己的親(qin) 身體(ti) 會(hui) ,給我們(men) 講述了做好基層工作的重要意義(yi) 和如何搞好基層工作的心得體(ti) 會(hui) ,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到生產(chan) 第一線鍛煉、提高自我。
任錦芳:我們(men) 當時有幾個(ge) 學生也麵臨(lin) 畢業(ye) 走上社會(hui) ,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向習(xi) 書(shu) 記請教“如何盡快甩掉書(shu) 生氣,盡快適應社會(hui) ,縮短大學生在基層單位的適應時間”。習(xi) 書(shu) 記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men) ,要實現由大學生到基層行政幹部的轉變,一定要具備三個(ge) 方麵的素質,即要有忍耐力、直覺力和行政力。作為(wei) 基層的行政幹部,一定要有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和創造精神。這些話語講得非常誠懇,深深影響到了我之後的人生。習(xi) 書(shu) 記當時的這次談話,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個(ge) 新起點。
采訪組:剛才談到習(xi) 近平同誌鼓勵大家到基層工作,並與(yu) 大家聊了很多基層工作的體(ti) 會(hui) ,能否具體(ti) 展開談談?
徐南雄:好的,這些我在當時的筆記本上都有記錄。
在談到為(wei) 什麽(me) 要到基層工作時,習(xi) 書(shu) 記講,他對農(nong) 村工作有感情,大機關(guan) 雖然工作條件好,但要真正做點兒(er) 實事,要充實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jia) 值,還是要到第一線,從(cong) 基層幹起。
習(xi) 書(shu) 記告訴我們(men) ,幹好基層工作要做到四點。一是要有興(xing) 趣、有熱情,這是基礎。他說他到了正定以後,雖然忙,矛盾層出不窮,但感覺很充實,很樂(le) 意與(yu) 各種矛盾鬥爭(zheng) ,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種繁忙已經成為(wei) 生活的樂(le) 趣。二是要有韌性、有耐力,要作好長期艱苦奮鬥的準備。三是要有一點兒(er) 組織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靠後天鍛煉出來。四是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幹勁,不但每天要花大量時間工作,而且要敢於(yu) 負責,大膽創新,不要怕丟(diu) 官。
在談到怎樣打開工作局麵時,習(xi) 書(shu) 記說,首先對一般性的問題不要隨意表態,而是要多聽多看,寧願讓人家暫時認為(wei) 你是“笨蛋”。即使辦一件小事,也要看準,辦一件成一件。幾個(ge) 月後,心裏有數了,工作就好辦了,人們(men) 的評價(jia) 自然就會(hui) 改變。同時,他還認為(wei) 縣委幹部不要瞎指揮,要多看、多學、多想,這樣才會(hui) 長見識,不斷提高自己,不至於(yu) 僵化、主意枯竭。
習(xi) 書(shu) 記說,基層幹部工作很辛苦,工作難做,但他們(men) 要求很少,有時隻要上級對他們(men) 給予肯定和表揚就很滿足了。因此,讓他對基層幹部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情。當時基層幹部要做工作是挺困難的:幹部工資很低,跟農(nong) 民打交道,還要經常在外麵跑;跟農(nong) 民交往,有時得自己掏錢給老鄉(xiang) 買(mai) 煙抽。對於(yu) 基層幹部不能隻讓他們(men) 做工作,也要關(guan) 心他們(men) ,愛護他們(men) ,鼓勵他們(men) 。
采訪組:剛才你們(men) 談到當時有同學向習(xi) 近平同誌請教“如何盡快甩掉書(shu) 生氣,盡快適應社會(hui) ,縮短大學生在基層單位的適應時間”,請您再詳細回憶一下當時談話的情景。
任錦芳:是的,當時我們(men) 問他,我們(men) 最多一年或兩(liang) 年也都快畢業(ye) 了,即將走上社會(hui) ,怎麽(me) 做才能從(cong) 學生轉變為(wei) 稱職的基層機關(guan) 幹部,怎樣才能縮短轉變的過渡期?圍繞這個(ge) 核心問題,習(xi) 書(shu) 記主要講了三點。
第一,要有忍耐力。習(xi) 書(shu) 記說在行政機關(guan) ,一個(ge) 人可能一輩子在一個(ge) 崗位上,就做一項工作,工作內(nei) 容翻來覆去,很枯燥,所以一定要有忍耐力。他說他很佩服身邊這些縣裏的幹部,雖然他們(men) 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工作之餘(yu) 甚至還要兼顧家裏的承包地,一年四季都很忙,也沒有作出驚天動地的成就,但是隻要能夠得到領導和群眾(zhong) 的認可,他們(men) 就能忍受所有的苦,覺得自己的工作值了。當時他身邊的縣委縣政府工作人員,據說被稱為(wei) “三五牌”幹部:50年代參加工作、50歲左右的年齡、50元左右的工資。習(xi) 書(shu) 記說,他身邊的這批幹部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在一個(ge) 崗位上不退縮,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種實在、踏實的品質,就是基本的忍耐力。
第二,要有直覺力。習(xi) 書(shu) 記說做行政工作非常難,特別是你當了領導,開會(hui) 的時候大家發言完了你要馬上能夠加以歸納總結,這不像在研究室裏對理論可以探討探討或者建立一個(ge) 什麽(me) 模型,等等,這是要求必須當場、當眾(zhong) 作出決(jue) 策。麵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依靠一個(ge) 人的直覺力。他還說,這種直覺力雖然有“與(yu) 生俱來”的因素,但主要還是靠“後天養(yang) 成”。後天學習(xi) 對行政直覺力的養(yang) 成至關(guan) 重要。我筆記本上記錄著習(xi) 書(shu) 記這樣的話:行政幹部首先要有廣闊的知識麵,文理都得懂,不僅(jin) 要懂曆史的、文學的,還要會(hui) 說、會(hui) 寫(xie) ,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萬(wan) 金油”。
第三,要有行政力。我們(men) 去正定的時候正好趕上我們(men) 國家實行市場化改革的關(guan) 鍵時期,當時實行雙軌製和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1984年,國家放開糧食交易——之前是計劃經濟,實行統派統購——糧食可以在市場進行交易。但是當時對交易仍有一定限製,有一部分仍然是國家控製的,剩下的部分才交給市場。在這個(ge) 時候,思想認識、利益衝(chong) 突比較多。習(xi) 書(shu) 記說:“改革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就是一場革命,是革命,就會(hui) 有犧牲。做行政幹部要有一種豁出去的精神。幹工作都要擔一定風險,尤其是想創一番事業(ye) 的有誌氣的人,要取得成績,不可能太太平平、輕而易舉(ju) 、唾手可得。要有敢於(yu) 犧牲、不畏艱險、不怕犯錯誤的冒險精神,該豁出去的時候不能猶豫。”
采訪組:在正定社會(hui) 實踐期間,你們(men) 從(cong) 群眾(zhong) 中聽到了哪些關(guan) 於(yu) 習(xi) 近平同誌的故事?
任錦芳:我們(men) 到正定之後聽說了很多關(guan) 於(yu) 習(xi) 書(shu) 記的故事,現在印象依然深刻的有四個(ge) :
一是習(xi) 書(shu) 記非常重視調研。剛來的時候,據說班子裏的成員連著三個(ge) 月沒有怎麽(me) 見到他,其實在這三個(ge) 月裏,他跑遍了正定的各鄉(xiang) 各村,進村入戶進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他真正了解到縣裏的很多問題。在這三個(ge) 月裏,他默默地調研,不表態,調研回來之後召開縣委會(hui) ,在會(hui) 上他提出了一係列設想和計劃,縣委通過之後形成決(jue) 策再去實施。
二是習(xi) 書(shu) 記在正定很低調。據說他當時從(cong) 北京到正定工作既沒有帶秘書(shu) 去,也沒帶司機什麽(me) 的,在正定工作時也保持這個(ge) 特點,出門輕車簡從(cong) ,帶個(ge) 秘書(shu) 或者當地向導就出發了。他說不需要帶那麽(me) 多人去,他是去工作的,帶著那麽(me) 多人去不像樣子。
三是習(xi) 書(shu) 記非常重視人才。聽說當時縣裏有一個(ge) 化工廠,有好幾個(ge) 引進來的人才都享有特殊的優(you) 惠政策,有的自己幹得好舍不得走了,還把老婆也安置過來。有的當年就作出了成果,然後得到了獎勵。
四是習(xi) 書(shu) 記非常重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尤其是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問題。當時正定縣農(nong) 業(ye) 一直是走在全國的前列,是全國糧食生產(chan) 第一個(ge) “跨長江”“過黃河”的縣,但是經濟結構很單一。他調查之後頂著壓力提出加快農(nong) 業(ye) 結構轉變,鼓勵多種經營,當時有很多人是不同意的。
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實踐的團隊裏,隻有我一個(ge) 是農(nong) 業(ye) 經濟係的學生,所以我對他在農(nong) 業(ye) 方麵的改革印象比較深刻。他在正定大膽地創新和改革,鼓勵多種經營,發展花卉苗木種植。當時沒有“一二三產(chan) 業(ye) 聯動”“城鄉(xiang) 融合”這類的說法,而是叫“農(nong) 工商綜合經營”“農(nong) 工商、貿工農(nong) 一體(ti) 化”,但是綜合經營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也是很大的。正定是一個(ge) 老區,老百姓的思想比較傳(chuan) 統,覺得種植糧食是天經地義(yi) ,種花養(yang) 草是“資本主義(yi) 尾巴”,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當時習(xi) 書(shu) 記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正定有很好的自然條件,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和條件都不錯,但是農(nong) 民收入不高。所以習(xi) 書(shu) 記大膽決(jue) 策,成立了多種經營管理辦公室,並出台政策鼓勵花卉苗木經營、農(nong) 工商經營。在這個(ge) 方麵,當時正定的改革力度非常大。
習(xi) 書(shu) 記與(yu) 我們(men) 座談後,我跟他表示我想去實地調查,習(xi) 書(shu) 記當時說:“就你一個(ge) 是農(nong) 業(ye) 經濟係的學生,你去調查也挺好。”他還指著我說:“下一次你們(men) 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經濟係的同學如果要去實習(xi) 、調研,要到農(nong) 村去,就到正定來找我,我給你們(men) 安排。”他講得非常親(qin) 切。一個(ge) 學生能讓縣委書(shu) 記親(qin) 自給你安排,當時對於(yu) 我來說真是不知道激動到什麽(me) 程度了。
習(xi) 書(shu) 記指示農(nong) 工部的人給我安排好,還專(zhuan) 門派了馬秀峰幹事陪同,並借給我一輛自行車。我記得調研後我寫(xie) 了兩(liang) 篇調查報告,但現在隻找到了《花香》這一篇。《花香》是我調查了正定郊區一個(ge) 叫甘國田的種花專(zhuan) 業(ye) 戶後寫(xie) 成的。他曾獲得過縣裏的“率先致富”獎,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證明習(xi) 書(shu) 記所提出的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是非常正確的。
徐南雄: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經濟結構調整,習(xi) 書(shu) 記認為(wei) ,一些傳(chuan) 統的東(dong) 西和我們(men) 的發展方向是不符合、不一致的,就要積極改革。比如,傳(chuan) 統觀念重農(nong) 輕商,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當時農(nong) 民搞商品交易,販賣菜、糧食,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但是他認為(wei) 農(nong) 民進入流通領域去搞商品交換、做點兒(er) 生意是好事。有些人認為(wei) 在外麵做生意的農(nong) 民不是正經的人、不種田的人不是好人,習(xi) 書(shu) 記認為(wei)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所以他通過調研,就大力提倡農(nong) 民要敢於(yu) 經商、進入流通領域。
任錦芳:我個(ge) 人認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形成,在正定的試驗和實踐是很重要的。他的“三農(nong) ”思想最早可能是在梁家河萌芽的,但是他最早的實踐和試驗是在正定。在梁家河,他有了當農(nong) 民的體(ti) 會(hui) ,對農(nong) 民的感情很深;而到了正定,他有了舞台,可以在這片試驗田上試驗了,在這個(ge) 地方,他的“三農(nong) ”工作重要論述和“三農(nong) ”理論初步形成了。所以他到浙江擔任省委書(shu) 記後,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政策,比如“八八戰略”——就是“八大優(you) 勢、八項舉(ju) 措”,從(cong) 他開始到現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到今天還很管用,就是因為(wei) 很多事情是他在正定已經實踐了,在福建、浙江又繼續深化了的寶貴經驗和深度思考。從(cong) 一個(ge) 縣——河北正定,到一個(ge) 市——福建廈門、寧德、福州,再到一個(ge) 省——福建、浙江,一步步地探索總結,他的這種思想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來自基層的社會(hui) 實踐。
特別有創意的是,習(xi) 書(shu) 記當時在正定還搞了一個(ge) 農(nong) 村研究所。這個(ge) 研究所設在一個(ge) 村子裏,為(wei) 農(nong) 村發展的很多具體(ti) 問題開辟了“試驗田”,全方位地尋找中國農(nong) 村未來的發展道路。可以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形成,同這個(ge) 研究所的研究與(yu) 實踐是分不開的。
采訪組:與(yu) 習(xi) 近平同誌的這次近距離交流對你們(men) 後來的人生和職業(ye) 發展有哪些影響?
任錦芳:這次社會(hui) 實踐活動彌足珍貴,令我受益匪淺。習(xi) 書(shu) 記語重心長講的“搞行政工作一定要有忍耐力、直覺力和行政力,一定要有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和創造精神,一定要注重調查研究”等道理,深深影響了我之後的工作實踐。
我把這次到正定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看作是我人生旅程的一個(ge) 新起點。在這次社會(hui) 實踐活動之後,我每年都報名參加當時國務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中心的寒暑假回家鄉(xiang) 社會(hui) 調查活動。當時回鄉(xiang) 後我先不急著回家,而是先到省糧食局要一些數據資料,還到蕭山縣的統計局要過統計數據等。回家後,我父親(qin) 總會(hui) 按照我的調查要求,時不時請一些人來到我家,我問他們(men) 答。或者按照調查要求,找村裏最富的、最窮的、辦企業(ye) 經商的,等等,一戶一戶地進行調查,問情況,填表格,很是認真。我寫(xie) 的不少調查報告都得過獎,還有獎金,還給我報銷火車票,等等。記得有一年寒假,村裏的小店裏來了一封從(cong) 國務院寄給我的信,被村裏的人傳(chuan) 為(wei) 美談多年,其實就是國務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中心的寒假調查提綱。
1986年我畢業(ye) 時,就業(ye) 開始實行雙軌製,大約有80%的大學生畢業(ye) 時是國家給分配工作的,20%左右的畢業(ye) 生要自己找工作。當時老師說沒有到浙江的分配名額。1986年年初我們(men) 農(nong) 經係在浙江黃岩縣實習(xi) 的時候,我負責班級後勤生活方麵,沒有被分配到鄉(xiang) 鎮村裏去調研,於(yu) 是我就利用在縣城服務的機會(hui) 查閱了全縣性的相關(guan) 數據資料,並利用給同學送信送報紙的機會(hui) ,到同學們(men) 實踐的一些鄉(xiang) 鎮村參與(yu) 他們(men) 的調研座談,最後我寫(xie) 了兩(liang) 篇關(guan) 於(yu) 黃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方麵的調研報告。當時,下派到黃岩縣的縣委書(shu) 記正好是浙江省農(nong) 業(ye) 廳的廳長孫萬(wan) 鵬,他看到我寫(xie) 的兩(liang) 篇調研報告後,覺得這個(ge) 實習(xi) 生不錯,我們(men) 老師跟他說我是浙江人,廳長說浙江人就留在我們(men) 浙江吧。就這樣,我留在了浙江省農(nong) 業(ye) 廳,並進入了政策研究室,專(zhuan) 門從(cong) 事調查研究工作。我想這是我在正定學習(xi) 調研後不久就得到的一個(ge) 最大的驚喜吧。
到農(nong) 業(ye) 廳工作之後,我從(cong) 事的大部分工作基本上都是與(yu) 調查研究有關(guan) ,這與(yu) 在正定的實踐經曆是分不開的。我曾經在全國小商品城義(yi) 烏(wu) 待了兩(liang) 個(ge) 星期,沉到基層一個(ge) 一個(ge) 場戶進行調研,執筆寫(xie) 過一篇《城市化進程中的強農(nong) 富民之路——義(yi) 烏(wu) 區域農(nong) 業(ye) 經濟發展調查》。這篇調研報告在《浙江日報》上連載了四期,並被刊發在《浙江經濟》雜誌,據說當時還引發了討論。他們(men) 主要討論了兩(liang) 個(ge) 問題:第一,原來調研報告也是可以這麽(me) 寫(xie) 的。調研報告一般是按照現狀、問題、思路、對策的順序寫(xie) 的,但是我那篇調研報告突破了常規的模式。第二,對文中提出的“富民首先要減少農(nong) 民”這個(ge) 觀點,有一些爭(zheng) 議。後來我又執筆起草了《城市農(nong) 業(ye) ——新時期浙江現代農(nong) 業(ye) 的發展方向》。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批示“此調研報告很好”。我現在覺得,把“城市農(nong) 業(ye) ”這個(ge) 概念再縮小一些,推動當今的“城市陽台農(nong) 業(ye) ”,或者再延伸一些,提升改良傳(chuan) 統的千家萬(wan) 戶經營的“兼業(ye) 農(nong) 業(ye) ”,走“小農(nong) 戶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融合發展之路”,推進小規模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其實也是很有希望的。正定的經曆,特別是時任縣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同誌對我的影響,總結起來就是“難忘的曆程,前行的動力,一生的影響”。
如果再見到習(xi) 總書(shu) 記,我想真誠地對他說一句“謝謝您,近平書(shu) 記”!他對我們(men) 的態度、他的一言一行都有榜樣的作用,影響了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也影響了我的人生。一個(ge) 人的一生真的要有這樣一個(ge) 領路人,所以我要說謝謝他。
徐南雄:習(xi) 書(shu) 記當年本可以選擇到條件好的大機關(guan) 工作,但是他說為(wei) 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能一直待在大機關(guan) ,要從(cong) 頭做起,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學習(xi) 。習(xi) 書(shu) 記以自己的親(qin) 身體(ti) 會(hui) ,給我們(men) 講述了基層工作的重要意義(yi) 和如何做好基層工作的心得體(ti) 會(hui) ,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到生產(chan) 第一線鍛煉、提高自己,讓我們(men) 深受教育和啟發。
我也受到習(xi) 書(shu) 記當年的影響,畢業(ye) 時放棄了到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北京大機關(guan) 工作的機會(hui) ,自己聯係單位回到重慶,在經濟體(ti) 製改革委員會(hui) 工作一幹就是五年。在1990年年底,我報名參加了重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籌建,此後便一直在開發區工作,白手起家,艱苦創業(ye) 。每次遇到困難時,我就會(hui) 回想起習(xi) 書(shu) 記講過的,作為(wei) 基層的行政幹部,一定要有忍耐力、直覺力和行政力,一定要有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和創造精神。20多年過去了,每當看到自己參與(yu) 開發建設的新區發展成為(wei) 本市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城市風貌展示區時,心裏的高興(xing) 和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雖然每個(ge) 人的成長途徑和方式不同,但基層的經曆和實踐絕對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聽母校的老師講,2012年6月19日習(xi) 近平同誌到人大考察調研,見到校史館裏展出的1984年在正定縣與(yu) 人大師生座談的照片時,他愉快地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還關(guan) 切地詢問起師生們(men) 現在都在哪兒(er) 。聽到這個(ge) 消息,我們(men) 倍感溫暖,仿佛又回到了那次終生難忘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中。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