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各級黨(dang) 組織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年輕幹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zhuan) 業(ye) 訓練,明確培養(yang) 年輕幹部的正確途徑,堅決(jue) 克服幹部培養(yang) 中的形式主義(yi) ,幫助他們(men) 提高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力,讓他們(men) 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
麵對新形勢新任務,國家治理對專(zhuan) 業(ye) 化、專(zhuan) 門化、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年輕幹部要經風雨、見世麵,真刀真槍錘煉能力,必須加強專(zhuan) 業(ye) 訓練。當前,廣大年輕幹部在課堂中學,在實踐中學,向群眾(zhong) 學習(xi) ,不斷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豐(feng) 富專(zhuan) 業(ye) 知識、提高專(zhuan) 業(ye) 能力、增強專(zhuan) 業(ye) 本領,練就幹事創業(ye) 的過硬本領。
在教育培訓中學用相長,將學習(xi) 成果運用到實踐中
元旦剛過,陝西寶雞市委副書(shu) 記段小龍就來到岐山縣蔡家坡鎮唐家嶺村,向群眾(zhong) 詳細了解“厚地堆肥模式”的成效、規模等情況。
開展調研、召開座談會(hui) 、指導部門多方聯動……段小龍帶隊對該技術的推廣模式、效益和前景、市場機製等進行了充分評估,研究推動發展的“政策包”。通過農(nong) 技支持、工藝改進等多種方式,“厚地堆肥模式”得到進一步深化,農(nong) 村廢棄資源實現了循環利用,促進了農(nong) 業(ye) 的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多方共贏的城鄉(xiang) 善治之路。
“現在工作中的很多方法、思路,都是參加中國浦東(dong) 幹部學院進修班獲得的。”段小龍說。去年9月,中國浦東(dong) 幹部學院舉(ju) 辦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進修班”,對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市委副書(shu) 記進行了為(wei) 期2個(ge) 月的培訓。
段小龍正是這次進修班的一員,翻開他密密麻麻的課程表,既有理論學習(xi) ,講授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市規劃、基層黨(dang) 建、戰略思維與(yu) 領導力建設等內(nei) 容;也有外出實踐考察,安排了4個(ge) 小組分赴合肥、徐州、麗(li) 水、寧波等地調研;還有很多專(zhuan) 題講座,請的都是各方麵富有實踐經驗的領導幹部為(wei) 學員授課。
“學得有滋味、有收獲,這是一次增強工作本領、提升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的集中充電。”段小龍說,通過學習(xi) ,自己在工作中推動農(nong) 村改革發展、攻堅處突、社會(hui) 治理等本領更強了、信心更足了。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是時代的課題,考驗著廣大基層幹部。“隻有時刻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全過程,把專(zhuan) 業(ye) 訓練的成果深化運用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踐中,才能找到抓落實的方法,增強促振興(xing) 的本領,提升服務群眾(zhong) 的水平。”段小龍說。
“通過教育培訓,要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中國浦東(dong) 幹部學院教研部副主任劉哲昕說,學院致力於(yu) 辦好辦精各類專(zhuan) 題研討班,通過現場教學、情景模擬、訪談式教學等多種方式,不斷總結與(yu) 呈現鮮活案例,將感人肺腑的奮鬥故事搬上課堂,讓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崗位的年輕幹部在交流碰撞中彼此借鑒、相互啟迪,促進他們(men) 不斷成長成才。
在幹中學、學中幹,努力成為(wei) 業(ye) 務工作的行家裏手
製定年度育種工作方案、討論規劃試驗田生產(chan) 布局、指導農(nong) 戶選購良種……春意漸濃,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綏化分院水稻品質育種所所長高世偉(wei) 忙個(ge) 不停。“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可不敢躲懶偷閑!”高世偉(wei) 說。
高世偉(wei) 今年36歲,大學畢業(ye) 後就來到綏化市從(cong) 事水稻育種工作。“參加工作頭幾年,最缺的就是實踐經驗。水稻生長季,我一般提前1小時到試驗田,觀察記錄植株表型性狀;秋收過後,又主動申請到海南參與(yu) 南繁實驗。”高世偉(wei) 認定一個(ge) 道理:勤能補拙。
不到5年時間,高世偉(wei) 就從(cong) 一個(ge) 科研新兵成長為(wei) 團隊技術骨幹。工作10多年,高世偉(wei) 和團隊共選育水稻新品種28個(ge) ,累計推廣麵積超過9200萬(wan) 畝(mu) ,增收稻穀約46.5億(yi) 公斤,新增社會(hui) 效益156億(yi) 多元。
從(cong) 2015年開始,高世偉(wei) 成為(wei) 黑龍江省科技廳任命的科技特派員,負責聯係水稻種植大縣綏濱縣。“不隻是推廣良種,還要根據不同品種,傳(chuan) 授不同栽培方式和田間管理知識,讓農(nong) 民選對種、多打糧。”高世偉(wei) 說。
“生活水平提高了,相對於(yu) ‘吃得飽’,市場消費更青睞於(yu) ‘吃得好’。”高世偉(wei) 敏銳調整育種攻關(guan) 目標,由注重高產(chan) 向注重優(you) 質轉變。2021年,高世偉(wei) 和團隊選育的優(you) 質高產(chan) 水稻品種“綏粳309”通過審定,“小麵積生產(chan) 試驗結果顯示,‘綏粳309’食味值在85分左右,畝(mu) 產(chan) 在1100斤以上,且抗倒伏,適宜機械化收割”。
2021年底,高世偉(wei) 擔任水稻品質育種所所長,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培養(yang) 年輕科研人員上。“綏化分院組建了青年學術委員會(hui) ,定期開展業(ye) 務交流座談,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現場答疑解惑,不僅(jin) 對大家的科研大有裨益,還激發了年輕同誌幹事創業(ye) 的激情和闖勁。”高世偉(wei) 說。
“我們(men) 為(wei) 年輕幹部建立成長檔案,實行‘軌跡化’管理和‘一幫一’導師幫帶製度,傳(chuan) 授工作經驗辦法,讓年輕幹部在幹中學、學中幹,成為(wei) 業(ye) 務工作的行家裏手。”綏化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楊國寧介紹。
在跨領域交流、多崗位曆練中積累經驗、補齊短板
“咱再加把勁兒(er) ,還有8棟農(nong) 房、400畝(mu) 土地,一定要妥善處理,解決(jue) 好被征遷群眾(zhong) 的後顧之憂。”日前,作為(wei) 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的萬(wan) 世華,在江西省南昌市紅穀灘區生米街道召開的一次會(hui) 議上,統籌推進重大重點項目,其業(ye) 務能力得到在場幹部的肯定。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萬(wan) 世華擔任過副鎮長,又在司法局、信訪局工作過,從(cong) 基層幹部到機關(guan) 領導,再重回基層擔任政府領導,組織讓他在不同領域鍛煉,積累經驗、補齊短板。
“在司法局的工作經曆,讓我在處理問題時能貫穿法治思維;在信訪局的工作經曆,讓我認識到群眾(zhong) 工作要設身處地為(wei) 群眾(zhong) 解難題。”去年,36歲的萬(wan) 世華調任生米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新的崗位帶來了新的挑戰。
上任後碰到的第一個(ge) 難題,就是一個(ge) 劇院項目的征地、拆遷問題。“雖然之前也在其他鄉(xiang) 鎮工作過,但主要負責旅遊方麵工作,項目征地拆遷經驗不足,能力有短板。”為(wei) 彌補不足,萬(wan) 世華連日帶領幹部走訪群眾(zhong) ,讓村民代表共同參與(yu) ,解決(jue) 了百姓的後顧之憂。僅(jin) 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項目拆遷工作,一年來共完成拆遷15萬(wan) 餘(yu) 平方米,征收土地3000餘(yu) 畝(mu) ,為(wei) 一大批省市重點項目的落戶保障了用地。
1月17日,生米鎮撤鎮設街道,曾經被戴上“偏、遠、窮”帽子的地方,如今成為(wei) 南昌市“南延西拓”的核心區域。經過錘煉,萬(wan) 世華逐漸展現出複合型領導的才能。“從(cong) 貧窮落後走向高速發展,麵臨(lin) 著思想解放、改革創新、項目建設等挑戰,這要求自己既要帶好隊伍、做好群眾(zhong) 工作,也要抓好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萬(wan) 世華說。
萬(wan) 世華的成長軌跡是南昌市加強年輕幹部培養(yang) 的一個(ge) 縮影。南昌市委組織部幹部教育科科長王加保介紹,從(cong) 2012年起,南昌市連續10年選派了775名年輕幹部奔赴一線和複雜崗位進行實踐鍛煉,通過跨領域交流培養(yang) 、多崗位曆練等方式鍛造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年輕幹部,幫助年輕幹部成長成才。
延伸閱讀
加強政治曆練 提高政治能力——生逢偉(wei) 大時代,年輕幹部如何成長成才①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