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驚蟄節氣,暖意漸濃。當天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他所在的內(nei) 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連續第五年與(yu) 來自內(nei) 蒙古的全國人大代表親(qin) 切交流。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從(cong) 重要認識、重大決(jue) 策到重大責任,總書(shu) 記重點談到三件大事。這些大事,既是國計,也是民生。
“經典話題” 常聊常新
2018年1月,習(xi) 近平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全票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當年3月5日,他向代表們(men) 袒露心聲:“我選擇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參加選舉(ju) ,表達了黨(dang) 中央對民族邊疆地區的重視,體(ti) 現黨(dang) 中央加快推進欠發達地區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心。”
今年的同一天,在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大廳這個(ge) 熟悉的會(hui) 場,7位代表麵對總書(shu) 記發言。
五年來,習(xi) 近平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先後傾(qing) 聽了31位代表的發言,並展開交流。有些話題是常聊常新的“經典話題”。
今年首位發言的代表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廳長張磊,他圍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向總書(shu) 記介紹了近年來內(nei) 蒙古在發展理念、路徑、方式、目標等方麵的做法和變化。去年,習(xi) 近平在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就著重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
△張磊代表。(總台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來自烏(wu) 蘭(lan) 察布市的郭豔玲代表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同時也是一名草業(ye) 科技工作者,至今從(cong) 事草原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工作已經35年。圍繞著加強草原生態建設,郭豔玲代表第二個(ge) 發言,建議建設公益性草種質資源繁育基地。
生態文明建設,是總書(shu) 記到內(nei) 蒙古代表團最關(guan) 心的話題之一。連續五年都有代表圍繞這一主題與(yu) 總書(shu) 記交流。
△郭豔玲代表。(總台央視記者賈林拍攝)
赤峰市鬆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趙會(hui) 傑,2018年第一次發言的主題是“走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次年7月,總書(shu) 記赴內(nei) 蒙古赤峰市考察時,專(zhuan) 門邀請趙會(hui) 傑來到馬鞍山村,與(yu) 多位幹部群眾(zhong) 代表一起座談交流。今年再次發言,趙會(hui) 傑談的依然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趙會(hui) 傑代表。(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特色話題” 精準開方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是內(nei) 蒙古戰略定位之一。過去四年,代表們(men) 曾多次向總書(shu) 記介紹能源轉型發展。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在今年的發言中,來自煤化工企業(ye) 的賈潤安代表提出,要促進煤化工產(chan) 業(ye) 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賈潤安代表。(總台央視記者姚瑤提供)
來自科爾沁藝術職業(ye) 學院的王曉紅代表建議,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shu) 育人全過程。從(cong) 前年的梅花代表、去年的娜仁圖雅代表,再到今年的王曉紅代表,三位教師都關(guan) 注民族團結與(yu) 教育這一議題。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多次談到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王曉紅代表。(總台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來自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的馮(feng) 豔麗(li) 代表,根據內(nei) 蒙古實際科研情況,提出了兩(liang) 點建議:一是在內(nei) 蒙古開展一些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科技專(zhuan) 項,二是促進人才向邊疆民族地區合理流動。
△馮(feng) 豔麗(li) 代表。(總台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同樣作為(wei) 科研工作者,來自知名乳製品企業(ye) 的史玉東(dong) 代表圍繞“振興(xing) 民族奶業(ye) ”作了發言。奶業(ye) 是內(nei) 蒙古最具競爭(zheng) 力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去年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習(xi) 近平強調,要發展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品牌化。
△史玉東(dong) 代表。(總台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重要認識:首次提出五個(ge) “必由之路”
3月5日,在認真聽取內(nei) 蒙古代表團7位代表發言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講話,重點談到三件大事,首先談的是重要認識。
談到“必由之路”,人們(men) 最熟悉的可能是這一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多次表達“必由之路”——“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開放是人類社會(hui) 繁榮進步的必由之路”……
△2022年3月5日,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現場。(總台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總是善於(yu) 用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
“必由之路”,表達的就是對重要規律性認識的科學論斷和高度自信。
△大會(hui) 堂外,春意襲人。(總台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提出“10個(ge) 明確”,這是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習(xi) 近平首次提出五個(ge) “必由之路”,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重大決(jue) 策:“要做深做細做實”
去年8月,習(xi) 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係統闡釋了我們(men) 黨(dang) 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時隔半年,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又濃墨重彩談民族團結,足見民族工作的重要性。這是總書(shu) 記當天談的又一件大事。
總書(shu) 記語重心長:“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團結和諧,則國家興(xing) 旺、社會(hui) 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則國家衰敗、社會(hui) 動蕩、人民遭殃。”
△2021年9月,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區舉(ju) 辦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月活動。(圖/視覺中國)
黨(dang) 中央強調,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這既是重大決(jue) 策,也是重要結論。
這一次,習(xi) 近平又提出了哪些要求?
他強調,既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
民族團結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潤物細無聲,點滴在心頭。總書(shu) 記多次指出,做好民族團結工作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隻要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眾(zhong) 誌成城。
△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南茶坊小學編排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課間操。(圖/視覺中國)
習(xi) 近平還強調,要正確處理中華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關(guan) 係。
為(wei) 什麽(me) 要強調這一點?總書(shu) 記在去年的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就指出,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
重大責任:“要見微知著”
習(xi) 近平談到的第三件大事,與(yu) 內(nei) 蒙古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緊密相關(guan) 。
總書(shu) 記指出,內(nei) 蒙古是邊疆民族地區,在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寧上擔負著重大責任。要見微知著,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戰略思維,有效防範民族工作領域的各種風險隱患,切實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2021年1月,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執勤官兵在邊防線上巡邏。(圖/視覺中國)
總書(shu) 記談到了疫情防控。
當天國新辦舉(ju) 辦的吹風會(hui) 透露,近兩(liang) 年來,中國境內(nei) 發生的40多起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經過基因測序分析和流調追蹤排查,都是由境外輸入引起的。所以要把口岸城市防控作為(wei) 重中之重,守好疫情防控國門。
內(nei) 蒙古邊境線長,口岸眾(zhong) 多。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習(xi) 近平指出,要突出口岸地區疫情防控這個(ge) 重點,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2021年7月,一列中歐班列駛入二連浩特國門。(圖/視覺中國)
總書(shu) 記談到了能源安全。
內(nei) 蒙古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習(xi) 近平指出,要堅持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保障群眾(zhong) 正常生活,不能脫離實際、急於(yu) 求成。
△內(nei) 蒙古烏(wu) 蘭(lan) 察布,馬群奔跑在輝騰錫勒草原。(圖/視覺中國)
總書(shu) 記談到了反腐倡廉。
“當共產(chan) 黨(dang) 的官,當人民的公仆,拿著國家資源去搞行賄受賄、去搞權錢交易,這個(ge) 賬總是要算的。”去年在內(nei) 蒙古團,這番話振聾發聵。
時隔一年,總書(shu) 記又作出部署:要把嚴(yan) 肅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作為(wei) 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加快推動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全麵回歸健康規範的軌道。
△1923年,內(nei) 蒙古產(chan) 生包括烏(wu) 蘭(lan) 夫在內(nei) 的第一批共產(chan) 黨(dang) 人。這是位於(yu) 呼和浩特的烏(wu) 蘭(lan) 夫紀念館。(圖/視覺中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用四個(ge) 字寄語內(nei) 蒙古——“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門,守好祖國邊疆,守好內(nei) 蒙古少數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園;望,就是登高望遠,規劃事業(ye) 、謀求發展要跳出當地、跳出自然條件限製、跳出內(nei) 蒙古,有寬廣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識;相助,就是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要牢固樹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思想,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
守望相助,是內(nei) 蒙古2400多萬(wan) 各族人民的追求,也是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共同追求。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思想基礎 共同建設偉(wei) 大祖國 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