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邑縣新福村強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發展
一村富 村村富
“我們(men) 一定要把土壤培育好,種出有機大米!”每天清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福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胡永洪都要去村裏新開的50畝(mu) 有機大米試驗田裏轉一圈,逢人便叮囑。
“我們(men) 要像照顧孩子一樣精耕細作,保證秧插下去,大家都能增收!”種植戶們(men) 去得比胡永洪還早,第一道有機肥剛施完,就開始琢磨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2015年起,新福村陸續建成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糧食烘幹中心、育秧中心,也培育出自己的大米品牌。村集體(ti) 經濟在不斷壯大,從(cong) 30萬(wan) 元到總資產(chan) 3000萬(wan) 元、年收入800萬(wan) 元以上,新福村被評為(wei) 省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後來,普通大米的收益遇到了“天花板”,經過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的建議,村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決(jue) 定改良土壤,今年開始試種有機大米,尋求新的突破。
種有機大米,新福村沒經驗。新福村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委托技術公司開發了數字農(nong) 業(ye) 服務平台,把新興(xing) 的農(nong) 具、農(nong) 技送到大家身邊。打開手機,機械插秧、無人機打藥,點擊即可預訂,農(nong) 田數據實時監測,遇到技術問題還能直接連線專(zhuan) 家。
“吳書(shu) 記,烘幹中心啥時候有活?”村民餘(yu) 會(hui) 英在家閑不住,跑來問。去年,新福村的糧食烘幹中心添加了8組果幹烘幹機,用來承接茶葉、果脯等加工訂單,村裏60多名老人由此得到分揀半成品的新工作。為(wei) 了給村裏找來更多訂單,元旦剛過,新福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吳書(shu) 蘭(lan) 就聯係商家談成了烘幹羊肚菌的訂單。根據作物的成熟時間,吳書(shu) 蘭(lan) 想著趁開春把訂單計劃好。
富起來後,新福村先後投入800萬(wan) 元修建農(nong) 民集中居住區等基礎設施,並建起鄉(xiang) 村酒店和農(nong) 家樂(le) 。試運行了一段時間,成效卻不盡如人意。“得結合村子的條件,發展有特色的文旅產(chan) 業(ye) 。”胡永洪與(yu) 村旅遊資源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一起去成都周邊的“網紅村”調研,重新梳理了發展思路。今年,公司準備依托村裏的高質量農(nong) 田,建立青年農(nong) 事體(ti) 驗中心,同時在新建的居民區中設計幾處川西風格民宿,拓寬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
發展集體(ti) 經濟的這些年,新福村黨(dang) 組織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強。集體(ti) 產(chan) 業(ye) 往哪走,黨(dang) 員大會(hui) 上大家群策群力;得了利潤怎麽(me) 分,村裏程序清、賬目明。以新福村為(wei) 中心,大邑縣正探索聯合周邊6個(ge) 村(社區)的資源,成立聯合黨(dang) 委,結成鄉(xiang) 村發展聯合體(ti) ,強化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建立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園,帶動實現共同致富。“我們(men) 希望通過黨(dang) 建引領,提升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變一村富為(wei) 村村富。”大邑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馬培中說。
湖南南縣南仙村轉觀念推進鄉(xiang) 村建設
好鄉(xiang) 風 好生活
初春時節,暖風輕撫著三湘大地。
湖南省南縣中魚口鎮南仙村土地平曠,溝渠交錯。“你看,老百姓屋門口和道路兩(liang) 旁,基本見不到垃圾了。”南仙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顏正輝領著記者走走看看。
去年5月,中魚口鎮加大了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要求各村開展美麗(li) 庭院評比,整治房前屋後雜物亂(luan) 堆、垃圾亂(luan) 扔的問題。這是他們(men) 頭一次在全村開展衛生評比。擔任了20多年村支書(shu) 的顏正輝,開始著手細化方案,明確了村黨(dang) 總支牽頭、黨(dang) 員作示範、群眾(zhong) 一起幹的思路。隨後,南仙村召開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大會(hui) ,65名黨(dang) 員和46個(ge) 村民小組長討論評比細則。
通過多次討論,南仙村製訂出2021年度美麗(li) 庭院評比方案:每月底,村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實地查看衛生情況,從(cong) 垃圾、汙水、汙漬、雜草、亂(luan) 搭亂(luan) 建等方麵進行考核。村裏每月評選出7戶最美農(nong) 戶及5戶欠清潔農(nong) 戶,獎勵“先進”,通報“後進”。
顏正輝的家,緊挨著南仙村便民服務中心,鄉(xiang) 親(qin) 們(men) 前來辦事,免不了從(cong) 他家門口路過。為(wei) 了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做表率,他和家人一道,清理堆物和垃圾,將庭院打掃得幹幹淨淨。
南仙村有8.63平方公裏,分為(wei) 三大片區。評比初期,一些群眾(zhong) 的思想觀念還沒轉變過來。“黨(dang) 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尤為(wei) 重要,必須讓各個(ge) 片區的黨(dang) 員盡快行動起來。”於(yu) 是,顏正輝挨個(ge) 給黨(dang) 員打電話。顏正輝告訴記者,去年5月,村裏有三成農(nong) 戶的衛生狀況不合格。到去年12月,不合格率降到10%以下。
取得成績的同時,顏正輝也發現了工作方法中的小瑕疵:“通報最美農(nong) 戶和欠清潔農(nong) 戶時,我們(men) 采取了‘土辦法’,也就是張貼公告,以及用‘村村響’大喇叭播報,有些欠清潔農(nong) 戶覺得麵子上掛不住,產(chan) 生抵觸情緒。”於(yu) 是,村兩(liang) 委在起草2022年美麗(li) 庭院每月一評比工作方案時,取消了公開通報的做法,變為(wei) 私下談話提醒,“推動鄉(xiang) 風文明,以‘先進’帶動‘後進’,才能取得潤物無聲的效果。”
江蘇宜興(xing) 市白塔村補短板完善鄉(xiang) 村治理
講法治 促和諧
不久前,江蘇省宜興(xing) 市西渚鎮白塔村村民陳為(wei) 民和外地民宿開發商石磊因為(wei) 租賃宅基地發生矛盾,便一起來到村部討說法。
白塔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歐陽華是全國人大代表,在村裏很有威信。不管是鄰裏關(guan) 係的小矛盾,還是和外地遊客的消費糾紛,他總是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這一次,麵對各執一詞的當事人,他也有些犯難。
從(cong) 去年開始,白塔村協同西渚鎮司法所等部門,開展“援法議事”活動,將法治理念貫徹到村民議事會(hui) 等平台中,不斷推動村事民議、村事民商與(yu) 援法議事深度融合。去年,白塔村被省委依法治省辦評為(wei) “全省首批城鄉(xiang) 基層援法議事範例”。
歐陽華請來當事雙方和村裏的法律顧問,到老陳家裏聊了起來。了解雙方的擔憂和疑慮後,村法律顧問介紹了民法典的有關(guan) 條款,明確宅基地租賃期最長可達20年。經過幾次磋商,各方一致同意,簽訂租賃協議20年,租金每5年一增長。如此一來,既兼顧了雙方訴求,又合法合理,矛盾很快解決(jue) 。
如何保障村裏的重大事項決(jue) 策更民主更透明,白塔村也在持續探索。在去年啟動的農(nong) 房改造項目中,白塔村村委會(hui) 通過“援法議事”會(hui) 議,有效激發了村民的參與(yu) 熱情。村民代表提前組建業(ye) 委會(hui) ,推選5位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全程參與(yu) 設計、監督、管理的決(jue) 策。在司法所和法律顧問的幫助下,村民代表查閱法律法規、參與(yu) 討論商議,想出了一些好辦法。
新的一年,白塔村有新的規劃。去年,由宜興(xing) 市司法局、西渚鎮人民政府和白塔村聯合打造的300米“白塔法治文化長廊”已經建成。今年,村裏計劃將長廊拓展為(wei) 法治文化公園,增設“群眾(zhong) 身邊法律事”單元,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識。
與(yu) 此同時,針對法律顧問人數有限、鄉(xiang) 村法律人才緊缺的短板,歐陽華正在發起“鄉(xiang) 村法律明白人”培養(yang) 工程——邀請市鎮兩(liang) 級司法行政工作人員以及法律專(zhuan) 家定期來村裏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和培訓講座,培養(yang) 村兩(liang) 委班子、老黨(dang) 員老幹部、退役軍(jun) 人、老教師等人群成為(wei) “鄉(xiang) 村法律明白人”,進一步助力法治建設,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水平。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