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dang) 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法寶
把絕大多數人團結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ye) 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
確保黨(dang) 在統一戰線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才能保證統一戰線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2021年,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實踐中,從(cong) 建言國家戰略方針到及時傳(chuan) 達社情民意,從(cong) 聯誼同胞敘情暖心到深入基層紓難解困,統一戰線成員建改革發展之言、做富民惠民之事、聚同心同行之力,發揮了團結奮進的引領作用,彰顯了統一戰線的強大凝聚力。
“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團結就是力量。”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概括了黨(dang) 百年奮鬥的十條曆史經驗,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堅持統一戰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百年奮鬥曆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dang) 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法寶。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jue) 定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成敗的關(guan) 鍵。統一戰線的本質是大團結大聯合,根本任務是爭(zheng) 取人心、凝聚力量。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人民創造曆史的唯物史觀,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實現了從(cong) 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的巨變。從(cong) 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到工農(nong) 民主統一戰線,從(cong)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到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再到愛國統一戰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書(shu) 寫(xie) 了抵禦外來侵略、推翻反動統治、建設人民國家、推進改革開放的英雄史詩。曆史一再證明,把絕大多數人團結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ye) 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
統一戰線的同心圓越畫越大,圓心永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統戰工作是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以黨(dang) 的旗幟為(wei) 旗幟、以黨(dang) 的方向為(wei) 方向、以黨(dang) 的意誌為(wei) 意誌,把統一戰線各方麵成員團結凝聚在黨(dang) 的周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全麵推動統戰事業(ye) 持續發展。推進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各族兒(er) 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宗教工作法治化明顯加強……統一戰線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不斷發展營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歸功於(yu) 統一戰線成員履職盡責、團結奮進,更得益於(yu) 黨(dang) 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dang) 在統一戰線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才能保證統一戰線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共同的夢。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與(yu) 此同時,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變化前所未有。越是形勢複雜、任務艱巨,越需要發揮統一戰線這一重要法寶作用。隻要我們(men) 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就一定能形成海內(nei) 外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麵。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今天,踏上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更好發揮統一戰線優(you) 勢,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定能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同心同德、建功立業(ye) ,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偉(wei) 力。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