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最美公務員】馬學鋒:在希望田野書寫使命擔當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馬學鋒(左) 男,回族,50歲,中共黨(dang) 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

馬學鋒(左) 男,回族,50歲,中共黨(dang) 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種植業(ye) 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

  我叫馬學鋒,土生土長的吳忠人,從(cong) 小父母便教育我要像一棵樹一樣,紮下深根,吸收養(yang) 分,抱固土壤,沐浴陽光的同時,予人陰涼。我深深戀著黃河岸邊的這片熱土,在這裏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一線工作25載,將人生最美的年華獻給了這片黃土地。

  “學農(nong) 林的人,要不要回歸農(nong) 林?”這個(ge) 問題,我在大學思考了4年。終究,城市生活沒有磨去我選擇農(nong) 村的初衷。1996年,我義(yi) 無反顧進入吳忠市利通區蔬菜技術推廣站。工作之初,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可謂是一個(ge) 門外漢,我堅持“幹一行、愛一行,幹什麽(me) 、像什麽(me) ”的理念,把技術資料、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種植大戶當作“校外輔導員”,逐步讓自己成為(wei) 群眾(zhong) 信任的行家裏手。

  利通區早元村是我第一次進行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的村子。“早元村,有點偏,人們(men) 隻種懶漢田,要想致富難上難。”很長時間裏,這段順口溜是人們(men) 對村子的印象。我決(jue) 定,在這裏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理想很豐(feng) 滿,現實很骨感,即使我挨家挨戶上門宣傳(chuan) ,響應的人卻寥寥無幾。

  為(wei) 打消村民疑慮,我自己搭建日光溫棚,示範種植西瓜、吊瓜等經濟作物。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我和同事種出的西瓜賣到了一斤六元後,整個(ge) 村子沸騰了。如今,早元村日光溫室種植麵積發展到了200多畝(mu) ,越來越多村民靠著設施農(nong) 業(ye) 致了富。

  雖然我們(men) 的土地上永遠不缺勤勞,但缺眼界、缺人才、缺技術,一直是“卡脖子”問題。我下決(jue) 心改變這樣的局麵,參與(yu) 實施寧夏引黃灌區無公害蔬菜生產(chan) 技術產(chan) 業(ye) 化示範項目,引進蔬菜優(you) 良新品種85個(ge) ,示範5000畝(mu) 以上。

  25年來,我憑著那股韌勁,走遍吳忠所有鄉(xiang) 鎮,與(yu) 農(nong) 民為(wei) 友,與(yu) 田地為(wei) 伴,牽頭組織實施“三百三千”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行動,組建專(zhuan) 家服務組20個(ge) ,服務龍頭企業(ye) 、合作社和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基地,推廣小麥、玉米、水稻品種42個(ge) ,實施農(nong) 業(ye) 項目50多項。構建起“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服務團隊+基層農(nong) 技推廣體(ti) 係+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新型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模式,培育了一批技術推廣示範區、示範點,培養(yang) 了一批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技能人才,促進了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在青銅峽市葉盛鎮五星村,村裏的年輕人進城開啟新生活,老年人過起了候鳥生活,鄉(xiang) 村漸漸失去活力。2018年,我帶領吳忠市農(nong) 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一班人,與(yu) 村幹部一同分析農(nong) 業(ye) 資源、發展優(you) 勢。經過學習(xi) 和摸索,我協助村“兩(liang) 委”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形成了“土地變股權、農(nong) 民當股東(dong) 、收益有分紅”的新型經營機製,真正把閑置土地變成了“增收園”。

  如何將五星村的成功經驗向全市推廣,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細致的走訪調研,我牽頭起草了《吳忠市深入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探索實施“建立班子、宣傳(chuan) 培訓、界定資格、清產(chan) 核資、股權配置、設置機構、注冊(ce) 登記、完善製度”的“八步工作法”。同時,開展農(nong) 村產(chan) 權交易市場多元化服務改革試點,完成掛牌土地57宗33850畝(mu) 。當沉睡的土地被喚醒,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內(nei) 生動力被成功激發。2020年,全市335個(ge) “空殼村”中經營性收入5萬(wan) 元以上村達172個(ge) 。

  致敬最美榮譽,奮進偉(wei) 大征程。今後,我將把對黨(dang) 的忠誠融入血脈,以無悔的奉獻擔當、一流的工作業(ye) 績,為(wei) “最美公務員”這份崇高而神聖的榮譽增光添彩。

走近最美公務員

走近最美公務員

發布時間:2022年02月10日 13:54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