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格式要素“附氏三兄弟”的規範編排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附件、附件說明和附注都是《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的18個(ge) 公文格式要素之一,名字裏都帶個(ge) “附”字,可以稱其為(wei) “附氏三兄弟”。這“哥仨”在公文格式要素“18條好漢”中排名比較靠後,再加上他們(men) 都姓“附”,容易被忽視和混淆。本文對它們(men) 的用途、用法、編排及常見錯誤作逐一介紹。

一、附件

  (一)附件的作用和效力

  根據《條例》,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說明、補充或者參考資料”。那麽(me) 問題來了,這些內(nei) 容直接寫(xie) 入正文不行嗎?為(wei) 什麽(me) 要用附件來承載呢?

  設想一下,對於(yu) 一些不屬於(yu) 公文主要內(nei) 容,而是對主要內(nei) 容起解釋、說明、補充、證實、參考作用,而且篇幅較長、相對獨立的文字資料、規定、名單、數據、圖表、圖形等,如果將其直接寫(xie) 入正文,就會(hui) 隔斷上下文的聯係、影響閱讀的連貫性。為(wei) 了避免上述弊端,我們(men) 把它們(men) 從(cong) 正文中抽離出來附在後麵,成為(wei) 附件。

  由此可見,附件的作用是:一方麵能夠補充、完善正文,另一方麵又能使正文保持簡潔、連貫。因為(wei) 附件原本是正文的組成部分,所以其內(nei) 容也應當與(yu) 正文保持一致和銜接,並且與(yu) 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二)附件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兩(liang) 個(ge) 誤區

  1. 將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作為(wei) 附件。批轉、轉發、印發類公文,其公文正文主要起通知發布、提示說明、明確要求等作用,而公文的主要內(nei) 容體(ti) 現在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中。因此,這些被批轉、轉發、印發的文件不應當被視為(wei) 附件。它們(men) 應當另麵編排,首頁不必標注“附件”二字,也不必在正文後加附件說明;其原有的發文機關(guan) 標誌、發文字號、簽發人、抄送機關(guan) 、版記等可不再標注。

  2. 以附件形式報送主報告。一些單位為(wei) 了省事,常把本機關(guan) 領導的講話、內(nei) 部的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下級的報告等文件,以《×××關(guan) 於(yu) 報送〈××××××〉的報告》為(wei) 題,直接“拿來”作為(wei) 附件報送;而正文卻僅(jin) 寥寥數筆,表述為(wei) “現將《××××××》報上”,或者簡單重複附件主要內(nei) 容。然而,這些作為(wei) 附件的原文件,在內(nei) 容、詳略、用語等方麵往往達不到向上級報告的要求。例如,本機關(guan) 領導的講話稿可能部署了落實上級要求的有關(guan) 措施,卻體(ti) 現不出落實中遇到的問題和具體(ti) 的落實效果;本單位內(nei) 部的工作總結往往內(nei) 容繁多、麵麵俱到,卻達不到向上級報告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要求;下級的報告代表了下級機關(guan) 對有關(guan) 情況的反映和認識,卻不能代表本機關(guan) 的判斷和態度,等等。因此,這些原文件可以作為(wei) 附件,但不能作為(wei) 向上級報告的主體(ti) 內(nei) 容,而應當將有關(guan) 內(nei) 容提煉、概括、補充、完善為(wei) 報告正文。

  (三)附件的編排規則及典型錯情

  《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格式》國家標準對附件的編排有以下規定:(1)附件應當另麵編排,並在版記之前,與(yu) 公文正文一起裝訂。(2)“附件”二字及附件順序號用3號黑體(ti) 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3)附件標題居中編排在版心第三行。(4)附件順序號和附件標題應當與(yu) 附件說明的表述一致。(5)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實際工作中,附件編排方麵的典型錯情有以下5種。

  1. 附件未與(yu) 正文一起裝訂。沒有與(yu) 正文裝訂在一起的附件,在印製、傳(chuan) 遞、保管等環節中,可能被不了解情況的同誌視為(wei) 獨立文件而單獨處理、打亂(luan) 順序甚至遺失。因此,附件要盡量與(yu) 正文裝訂在一起。

  如果因為(wei) 厚度、大小等原因,附件確實無法與(yu) 正文裝訂在一起,則應當按照《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格式》國家標準規定,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頂格編排公文的發文字號並在其後標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順序號,如“××呈﹝2021﹞32號附件1”。這樣標注,可以使人較為(wei) 容易地關(guan) 注到附件與(yu) 正文的一體(ti) 關(guan) 係,避免處理失誤。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公文主件標注了份號,也應同時在附件左上角第二行頂格編排與(yu) 主件相一致的份號。

  2. 附件未編排在版記之前。版記是公文結束的標誌,如果把附件編排在版記之後,就在邏輯上把附件與(yu) 公文割裂開了。因此,一定要把附件編排在版記之前。如果附件本身即是有版記的正式公文,則應當把附件的版記編排在整個(ge) 公文的版記之前。

  3. 附件頁碼未連續編排。一件公文的頁碼應當是連續和統一的。如果附件單獨編排頁碼,就會(hui) 造成同一件公文有兩(liang) 個(ge) 或多個(ge) 同樣的頁碼,不便於(yu) 翻閱和查找。因此,附件的頁碼應當接著正文連續編排,而不能單獨起排。

  4. 附件順序號、標題與(yu) 附件說明的表述不一致。包括順序不一致,即附件實際的編排順序與(yu) 附件說明標注的順序號不一致;表述不一致,即附件標題與(yu) 附件說明的表述不一致,如附件標題為(wei) “×××同誌在×××會(hui) 議上的講話”,而附件說明卻僅(jin) 表述為(wei) “×××同誌講話”,等等,這些都是不規範的。

  5. “附件”二字中間空格不當。如果公文有多個(ge) 附件,則附件版心左上角標注的“附件”二字中間不空格,後加附件順序號即可,如“附件1”;如果隻有一個(ge) 附件,則“附件”二字之間應空一字,以使編排更加美觀。

  此外,附件如需單獨標注密級和保密期限,則應當在左上角第二行頂格編排;如果附件不與(yu) 正文一起裝訂且有份號,則應當在左上角第三行,也就是份號之下一行頂格編排密級和保密期限。

二、附件說明

  (一)附件說明的作用

  一是提示附件存在。附件原本就是正文的一部分,為(wei) 了向受眾(zhong) 提示這部分內(nei) 容的存在,可以在正文相關(guan) 內(nei) 容處加括號注明“見附件”或“附後”,也可以緊接著正文標注附件說明,以防止附件被忽略。二是發揮附件目錄作用。與(yu) 在正文中加括號標注的做法不同,附件說明把所有“公文附件的順序號和名稱”標注在一起,使讀者能夠方便地看到公文有幾個(ge) 附件,以及每個(ge) 附件的名稱、順序,以便於(yu) 查閱,防止附件散亂(luan) 、丟(diu) 失。

  (二)附件說明的編排規則及典型錯情

  《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格式》國家標準規定:(1)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附件”二字,後標全角冒號和附件名稱。(2)如有多個(ge) 附件,使用阿拉伯數字標注附件順序號(如“附件:1.×××××”);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3)附件名稱較長需回行時,應當與(yu) 上一行附件名稱的首字對齊。如下圖。

  實際工作中,附件說明編排方麵的典型錯情有以下5種。

  1. 不編排附件說明。為(wei) 了充分發揮附件說明的上述作用,隻要公文有附件,就不能省略附件說明,也不能簡單寫(xie) “附件×份”。

  2. 附件說明編排位置錯誤。

  (1)《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格式》國家標準規定附件說明編排在正文之下,能夠使閱讀者讀完正文後緊接著就能看到附件的整體(ti) 情況。

  (2)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能夠使附件說明醒目突出、美觀得體(ti) 。

  (3)編排在發文機關(guan) 署名、印章和成文日期之上,能夠更好地體(ti) 現附件與(yu) 正文的一體(ti) 關(guan) 係。實際工作中,有的在正文下一行直接編排附件說明,而沒有空一行;也有的未左空二字而頂格編排附件說明;還有的編排在發文機關(guan) 署名、印章和成文日期之下,這些都是錯誤的。

  3. 附件順序號標注不規範。附件順序號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標注。實際工作中,有的用漢字“一、二、三……”,或者用加括號的阿拉伯數字“(1)(2)(3)……”等標注,都是不規範的。此外,附件順序號後麵應當標注小圓點,而不能使用冒號、頓號、逗號等。

  4. 附件名稱後加標點符號。一些公文在附件名稱後標注逗號、分號、句號等標點符號,或者把附件用書(shu) 名號括起來,這些都是不規範的。

  5. 附件名稱回行對齊不規範。一些公文附件名稱字數較多,回行後的首字沒有與(yu) 上一行附件名稱的首字對齊(齊肩),而是頂格或者左空二字編排,是不規範的。

三、附注

  (一)附注的作用

  根據《條例》,附注是“公文印發傳(chuan) 達範圍等需要說明的事項”,常用於(yu) 以下4種情況。

  1. 說明公文的印發傳(chuan) 達範圍、方式和時限。公文的印發傳(chuan) 達範圍用於(yu) 說明公文供什麽(me) 範圍的人員閱讀或者向什麽(me) 範圍的人員傳(chuan) 達,如“此件發至縣團級”。印發傳(chuan) 達範圍是發文機關(guan) 根據工作需要和安全保密要求確定的,受文機關(guan) 不得擅自擴大或者縮小印發傳(chuan) 達範圍,確需改變的,需征得發文機關(guan) 同意。此外,下行文的附注還可以用來說明印發傳(chuan) 達的具體(ti) 方式、時限等要求,如“×月×日前口頭傳(chuan) 達至鄉(xiang) 科級以上幹部”。

  2. 標注公文的聯係人和聯係方式。如果一份公文沒有標注聯係人和聯係方式,而受文機關(guan) 又需要了解相關(guan) 情況,往往就得花費很長時間、打多個(ge) 電話才能問到發文機關(guan) 真正掌握情況人員的聯係方式,這是公文處理工作的常見“痛點”。而通過附注標注清楚聯係人和聯係方式,能夠大大降低溝通成本,提高公文處理工作效率。特別是對於(yu) 請示件,更應當標明聯係人和聯係方式。

  3. 提示保密要求。這種附注主要用於(yu) 避免公文的閱讀者因不了解相關(guan) 保密管理規定,無意中泄露文件信息的情況,發揮著重要的保密提示作用。如“此件屬工作秘密,嚴(yan) 禁通過互聯網、手機、微信等傳(chuan) 播使用和對外發布”。

  4. 標注材料來源。這種附注多用於(yu) 簡報資料,如“根據×××提供材料整理”“摘自×年×月×日《×××報》”,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附注是對公文整體(ti) 的說明,而不是對公文具體(ti) 內(nei) 容的解釋和注釋。對公文具體(ti) 內(nei) 容的解釋和注釋,可以通過在正文中加括注說明,或者加注釋的方式實現。

  (二)附注的編排規則及典型錯情

  《黨(dang) 政機關(guan) 公文格式》國家標準規定: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圓括號編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如下圖。

  實際工作中,附注編排方麵的典型錯情有以下兩(liang) 種。

  1. 附注編排位置錯誤。

  附注的編排位置需注意兩(liang) 點:

  (1)附注編排在成文日期之下,而不像附件說明一樣位於(yu) 發文機關(guan) 署名、印章和成文日期之上。

  (2)附注需居左空二字編排。實際工作中發現,有的公文把附注編排在發文機關(guan) 署名、印章和成文日期之上;有的在版記之上一行編排;還有的未左空二字而頂格編排或者右空二字編排,這些做法都是不規範的。

  2. 附注的編排方法錯誤。

  附注編排的方法需注意兩(liang) 點:

  (1)附注的編排需要加圓括號。

  (2)如果附注較長需回行時,回行後的首字應當頂格編排。

工作實務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2年02月07日 07:11 來源:“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