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課,習近平向黨內高級領導幹部講了5個問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月1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重要講話。

  這次專(zhuan) 題研討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深入研讀和領會(hui)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決(jue) 議,繼續把黨(dang) 史總結、學習(xi) 、教育、宣傳(chuan) 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運用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史經驗。

  小組注意到,習(xi) 近平在開班式上深刻闡述了5個(ge) 問題,分別是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正確把握社會(hui) 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重視戰略策略問題、永葆黨(dang) 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本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這些闡述構成習(xi) 近平“新年第一課”的主體(ti) 脈絡。

1月1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在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習(xi) 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1月1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在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習(xi) 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習(xi) 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明確指出:“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行!”在這次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習(xi) 近平進一步作出闡釋:馬克思主義(yi) 之所以行,就在於(yu) 黨(dang)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並用以指導實踐。

  層層遞進的邏輯,揭示出一個(ge) 道理:馬克思主義(yi) 能不能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關(guan) 鍵在於(yu) 能否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這涉及兩(liang) 層含義(yi)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yi) 時代化,兩(liang) 者目的都是為(wei) 了指導實踐。

  雖然馬克思、恩格斯曾對未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等作過科學預測和設想,但這並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yi) 就是一成不變的。正反兩(liang) 方麵曆史經驗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正如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決(jue) 議指出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怎樣做到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中國化”“本土化”?習(xi) 近平提到“兩(liang) 個(ge) 結合”,即推進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兩(liang) 個(ge) 結合”體(ti) 現的正是理論創新的巨大勇氣。

  當前,中國麵臨(lin)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變化前所未有。可以說,時代變化已經遠遠超出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麵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和中國,如果墨守成規、思想僵化,沒有理論創新的勇氣,不能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僅(ji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無法繼續前進,馬克思主義(yi) 也會(hui) 失去生命力、說服力。

  隻有發展馬克思主義(yi) ,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yi) ,這是曆史的辯證法。

  

  在此次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習(xi) 近平用了一個(ge) 非常形象的比喻: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那麽(me) ,怎樣準確找到新時代中國之“的”呢?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有一個(ge) 重要觀點,就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對一個(ge) 政黨(dang) 和國家來說,事業(ye) 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jue) 於(yu) 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hui) 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換句話說,抓住了社會(hui) 主要矛盾,準確判斷中心任務,工作方能分清主次、有所側(ce) 重,從(cong) 而更加“有的放矢”。

  中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始終在發展變化。例如,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hui) 生產(chan) 之間的矛盾,解決(jue) 這個(ge) 主要矛盾是當時的中心任務。隨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xi) 近平指出,什麽(me) 時候社會(hui) 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判斷準確,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就順利發展,否則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就會(hui) 遭受挫折。他強調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了然於(yu) 胸,同時又要緊緊圍繞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優(you) 先解決(jue)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jue) 。

  當然,解決(jue) 矛盾問題,要講究戰略策略。一般來說,戰略是從(cong) 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jue) 策,策略是在戰略指導下為(wei) 戰略服務的,二者辯證統一,但戰略是根本。

  習(xi) 近平在專(zhuan) 題研討班上強調,黨(dang) 中央作出的戰略決(jue) 策必須無條件執行,確保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這麽(me) 長、規模這麽(me) 大、執政這麽(me) 久,如何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的曆史周期率?

  上世紀40年代,毛澤東(dong) 在延安的窯洞裏給出答案:“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經過百年奮鬥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又給出了第二個(ge) 答案——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的關(guan) 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nei) 的勇氣。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組合拳”,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如今,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並全麵鞏固。

  不過,也有人覺得,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是不是已經嚴(yan) 到位、嚴(yan) 到底了?是不是可以鬆一鬆、緩一緩了?對此,習(xi) 近平態度堅決(jue) 地指出,全黨(dang) 同誌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強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決(jue) 不能滋生已經嚴(yan) 到位的厭倦情緒。此次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習(xi) 近平再次麵向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強調,不論誰在黨(dang) 紀國法上出問題,黨(dang) 紀國法決(jue) 不饒恕。

  為(wei) 什麽(m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敢於(yu) 自我革命?因為(wei) “黨(dang) 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ti) 、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坦坦蕩蕩,大公無私,才有自我革命的動力和勇氣,這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標誌。

發布時間:2022年01月13日 11:51 來源: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 編輯:許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