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總工程師、研究員李健軍(jun) 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綜合監測實驗室工作
“總書(shu) 記的講話讓我倍感振奮。作為(wei) 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作者,我會(hui) 繼續努力,為(wei) 生態環境監測事業(ye) 貢獻更多力量。”作為(wei) 全國先進工作者,李健軍(jun) 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hui) 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深受鼓舞。接受采訪時,他一直說這個(ge) 榮譽是頒給集體(ti) 的,“這是國家對生態環境監測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ti) 成效的認可。”
李健軍(jun) 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他帶領團隊負責過我國大氣背景區域站監測網建設、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全國聯網、空氣質量預報預警體(ti) 係建設等重點項目,幾乎每次都是從(cong) 零開始探索。
2008年,大氣背景站建設獲批納入原環境保護部中央主要汙染物減排專(zhuan) 項重點項目。在那以前,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沒有任何係統化背景地區大氣監測業(ye) 務。李健軍(jun) 帶領團隊全麵調研分析,比較國際和國內(nei) 同類野外觀測背景站相關(guan) 技術,在一年內(nei) 就完成建設方案設計、點位選址、設備選型、專(zhuan) 家論證和項目招標等規劃工作,組織成員單位兩(liang) 年內(nei) 完成了野外觀測站房和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等工作。
從(cong) 吉林長白山、內(nei) 蒙古呼倫(lun) 貝爾到湖北神農(nong) 架、福建武夷山,從(cong) 新疆喀納斯、西藏納木錯到四川海螺溝、山東(dong) 砣磯島,背景站覆蓋林區、山地、草原和海島等各種類型地區,建站離不開各地的支持和配套建設。“當時四川省環保廳第一個(ge) 站出來說,汶川地震時全國人民都支持他們(men) ,現在他們(men) 要回饋這份情誼。還有在神農(nong) 架林區建站,當地直接撥了一塊專(zhuan) 用地。”艱苦早已過去,但那些感動的瞬間和生態環境監測係統團結協作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依然留在李健軍(jun) 的腦海裏。
2012年以前,空氣汙染問題逐漸受到公眾(zhong) 關(guan) 注,但汙染程度究竟怎麽(me) 樣,大家卻說不清楚。現在,每個(ge) 人都能隨時在網上查看PM2.5等實時數據,掌握所在城市空氣質量,是因為(wei) 337個(ge) 地級以上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已實現全國聯網。“聯網”兩(liang) 個(ge) 字聽起來簡單,背後卻是技術人員在每個(ge) 站點通宵達旦的嚐試。
“基本都是帶電作業(ye) ,原有係統不能停運。儀(yi) 器設備的型號、版本、傳(chuan) 輸協議,甚至小到端口可能都不一樣,都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問題。一開始大家沒有經驗,有時搗鼓半天就是不知道故障在哪裏。要現場逐一排查,經常還要現場修改編程,反複與(yu) 網絡中心遠程調試,才能解決(jue) 問題。”李健軍(jun) 說。
此外,組織技術骨幹培訓、實施聯網安裝調試,時間緊任務重,都得邊建設邊學習(xi) 。李健軍(jun) 還記得當時在東(dong) 北、西北地區,小組頂風冒雪,凍得手腳麻木、直哆嗦;在西藏有人出現了高原反應,仍然咬牙堅持。
2012年底,第一批74個(ge) 城市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點位終於(yu) 完成了設備安裝、數據采集和發布聯網。工作經驗有了,技術團隊也建起來了,李健軍(jun) 又受命轉戰到了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新戰場,“這就是工作需要,我沒想那麽(me) 多。一張白紙更好作畫嘛!”他說。
從(cong) 十幾個(ge) 人、一間大概70平方米的臨(lin) 時機房開始,他聯合科學工程團隊僅(jin) 用1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監測史上最快、最全、最準的綜合高性能空氣質量預報係統建設,達到業(ye) 務化應用國際領先水平。如今團隊聯合全國預報成員單位推動建成的新標準預報體(ti) 係,實現了區域大氣重汙染過程預報準確率近100%、汙染程度預報準確率近80%。
遇到過的難題不少,李健軍(jun) 卻總是積極樂(le) 觀。他喜歡攝像,不過鏡頭下都是別人的工作照。在他的電腦裏,記者看到按年份有序整理的全是工作文件,文件名是“美好生活”。
李健軍(jun) 說,生態環境監測是一項持續發展的事業(ye) ,不斷出現的新需求、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都需要年輕的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去探索。采訪結束時,記者恰巧遇到一位站裏的年輕同事,不久前剛結束在南海背景站兩(liang) 個(ge) 月的駐站工作。去那裏乘船過去單程就要4天,手機沒信號,遇到台風時船搖得厲害,人就一直躺著。記者由衷地佩服,也對李健軍(jun) 的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