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舒啟明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列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重要內(nei) 容,並納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進行總結,從(cong) 麵向未來的戰略高度作出部署。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對於(yu) 持續激發人民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齊心協力奮進新征程、創造新輝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對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理論和實踐的全新概括

  2019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首次深刻指出,我們(men) 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強調,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hui) 議上再次深入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強調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對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豐(feng) 富和發展了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理論,集中概括了黨(dang) 領導人民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深刻闡明了我國人民民主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you) 勢。

  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高舉(ju) 的旗幟。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從(cong) 人民民主的價(jia) 值、組織、製度體(ti) 係上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在人民民主價(jia) 值上,黨(dang) 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為(wei) 人民民主的本質和核心,把體(ti) 現人民意誌、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作為(wei) 人民民主的價(jia) 值追求。在人民民主組織上,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黨(dang) 就在局部執政的革命根據地領導人民創造性地推進民主選舉(ju) 和民主政權建設。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領導人民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ong) 聯盟為(wei) 基礎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國體(ti) 和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政體(ti) ,並建立起同國體(ti) 政體(ti) 相適應的新型國家政權組織。在人民民主製度上,黨(dang) 領導人民逐步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召開,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正式確立,也標誌著人民政協製度正式確立。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召開,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這一根本政治製度,進一步確立民族區域自治製度。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2年將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寫(xie) 入憲法。這些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重要政治製度,構成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完整製度安排,從(cong) 而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等一係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舉(ju) 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製度行不通,甚至會(hui) 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製度必須深深紮根於(yu) 中國社會(hui) 的土壤。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不僅(jin) 需要完整的製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yu) 實踐。要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ti) 地、現實地體(ti) 現到黨(dang) 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ti) 地、現實地體(ti) 現到黨(dang) 和國家機關(guan) 各個(ge) 方麵各個(ge) 層級工作上來,具體(ti) 地、現實地體(ti) 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在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找到全社會(hui) 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要堅持人民民主,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中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係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邃,深刻闡述了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核心思想、主體(ti) 內(nei) 容、基本要求,為(wei) 堅定政治自信,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jue) 心,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全過程人民民主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生動實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了全麵、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構建了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一)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製度載體(ti) 。黨(dang) 中央推進健全人大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聯係本級人大代表機製,暢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支持和保證人大代表依法履職。豐(feng) 富人大代表聯係人民群眾(zhong) 的內(nei) 容和形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人大代表中的一線工人、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代表比例和農(nong) 民工代表人數均有所增加。優(you) 化人大常委會(hui) 、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組成人員結構,完善人大組織製度、工作製度、議事程序。健全人大討論決(jue) 定重大事項製度、各級政府重大決(jue) 策出台前向本級人大報告製度。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支持人大履行監督職責。果斷查處拉票賄選案,堅決(jue) 維護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權威和尊嚴(yan) 。

  (二)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廣泛多層製度化發展。協商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黨(dang) 中央出台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係統謀劃協商民主的發展路徑,推進政黨(dang) 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ti) 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hui) 組織協商,極大豐(feng) 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加深了民主內(nei) 涵,形成了中國特色協商民主體(ti) 係。

  (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實現新發展。在中國社會(hui) 土壤中生長出來的這一製度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dang) 製度。黨(dang) 中央頒布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等規範性文件,將“參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政治協商”作為(wei) 民主黨(dang) 派基本職能之一,完善民主黨(dang) 派中央對重大決(jue) 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zhuan) 項監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等製度,完善民主黨(dang) 派和無黨(dang) 派人士履行職能辦法,加強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參政黨(dang) 建設。發揮人民政協作為(wei) 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的效能,堅持發揚民主和促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斷完善專(zhuan) 門協商機構製度。

  (四)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得到切實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堅持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黨(dang) 的民族工作主線,連續召開中央民族工作和西藏工作、新疆工作等係列會(hui) 議,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確立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規體(ti) 係,保障各族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hui) 、文化權利,既保證國家團結統一,又實現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

  (五)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充滿活力。人民群眾(zhong) 通過村民委員會(hui) 、居民委員會(hui) 、職工代表大會(hui) 等,廣泛、直接參與(yu) 社會(hui) 事務管理。以城鄉(xiang) 村(居)民自治為(wei) 核心,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基層直接民主深入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評價(jia) 一個(ge) 國家政治製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ti) 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hui) 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人民群眾(zhong) 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hui) 各方麵能否有效參與(yu) 國家政治生活,國家決(jue) 策能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各方麵人才能否通過公平競爭(zheng) 進入國家領導和管理體(ti) 係,執政黨(dang) 能否依照憲法法律規定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權力運用能否得到有效製約和監督。這“八個(ge) 能否”,揭示了我國人民民主的全過程屬性,彰顯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特征和製度優(you) 勢。經過長期努力,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麵推進,在解決(jue) 這些重點問題上都取得了決(jue) 定性進展,人民民主更加豐(feng) 富多彩,實現了內(nei) 容廣泛、層次多樣、真實具體(ti) 的人民當家作主,有效凝聚了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you) 勢和特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誌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實現民主政治的形式是豐(feng) 富多彩的,不能拘泥於(yu) 刻板的模式。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原創性、獨創性地把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各個(ge) 環節相互貫通起來,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內(nei) 容上的整體(ti) 性、運作上的協同性、人民參與(yu) 上的廣泛性和持續性,充分保證了人民的知情權、參與(yu) 權、表達權、監督權,民主真正從(cong) 價(jia) 值理念成為(wei) 紮根中國大地的製度形態、治理機製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黨(dang) 的領導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黨(dang) 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ti) 、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推翻舊的政治體(ti) 係,將“一盤散沙”的舊中國變成高度統一的新中國,建立了全新的政治體(ti) 係,黨(dang) 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dang) 通過民主集中製把人民凝聚為(wei) 有機整體(ti) 、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民主主體(ti) ,保證人民群眾(zhong) 在社會(hui) 各領域真正享有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權利,使人民的意願和要求得到最廣泛、最充分的表達和反映。黨(dang) 領導人民實行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如果沒有黨(dang) 的領導,我國民主政治就會(hui) 失去前提條件,雖然在一定的情況下可能會(hui) 有一定形式的民主生活,但絕不會(hui) 有全過程人民民主,也就不會(hui) 有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高度上的民主政治。

  (二)中國社會(hui) 土壤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厚根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由我國的曆史文化傳(chuan) 統、社會(hui) 性質、經濟社會(hui) 發展基礎決(jue) 定的。我國是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優(you) 秀政治文化傳(chuan) 統始終具有傳(chuan) 承性,涉及政治價(jia) 值、政治運作、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方方麵麵。我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已經構建起支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這一根本政治製度等製度體(ti) 係為(wei) 保障,既保持曆史傳(chuan) 承,運用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中積累的政治經驗、形成的政治原則,又著眼解決(jue) 現實問題,在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製度基礎各方麵都深深紮根於(yu) 中國社會(hui) 土壤。

  (三)人民廣泛持續參與(yu) 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顯著特征。我國有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土地、14億(yi) 多人口、56個(ge) 民族,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需要建造一個(ge) 能夠將全體(ti) 人民都容納進來的民主體(ti) 係。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從(cong) 中國國情出發,創造了選舉(ju) 民主和協商民主這兩(liang) 種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重要形式。選舉(ju) 民主就是人民通過選舉(ju) 、投票行使權利。協商民主就是人民內(nei) 部各方麵在重大決(jue) 策之前和決(jue) 策實施之中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協商民主不是間歇性、階段性的,它不僅(jin) 運用於(yu) 選舉(ju) 環節,而且通過選舉(ju) 以外的製度和方式全方位運用於(yu) 各層級各方麵,保持始終如一的持續性狀態,深深嵌入了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全過程,從(cong) 而保證了人民群眾(zhong) 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yu) 的權利。選舉(ju) 民主和協商民主這兩(liang) 種民主形式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的製度特點和優(you) 勢。全過程人民民主擴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參與(yu) ,超越了“一次性消費行為(wei) ”般的民主遊戲。如果人民隻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進入休眠期,隻有競選時聆聽天花亂(luan) 墜的口號、競選後就毫無發言權,隻有拉票時受寵、選舉(ju) 後就被冷落,這樣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四)真實管用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jia) 值所在。我們(men) 黨(dang) 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正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hui) 生活之中、保證人民依法有效行使民主權力的一種全方位、全天候、全景式真實存在。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從(cong) 選舉(ju) 、協商、決(jue) 策、管理到監督的全過程,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等內(nei) 容的全覆蓋,促進各類國家機關(guan) 都按照民主集中製的製度和原則提高能力和效率、增進協調和配合,從(cong) 而切實有效地防止了資本主義(yi) 民主那種選舉(ju) 時漫天許諾、選舉(ju) 後無人過問的現象,切實有效地防止了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切實有效地防止了互相掣肘、內(nei) 耗嚴(yan) 重的現象。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就是實現真正全麵的、有效的人民民主的過程,就是尊重人民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黨(dang) 和國家生機活力的過程。

  在新征程上深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當前,我們(men) 黨(dang) 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在新征程上需要與(yu) 時俱進地完善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文明全麵提升。

  (一)加強黨(dang) 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各級黨(dang) 委應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義(yi) 、基本要求,深入研究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任務、重要舉(ju) 措,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加全麵深入持久地發展。

  (二)堅定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自覺。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自信應當首先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製度的自信,時刻警惕和防範西方所謂“憲政”、多黨(dang) 輪流執政、“三權鼎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蝕影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發展道路,增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信心和決(jue) 心,風雨如磐不動搖。

  (三)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製度體(ti) 係。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一個(ge) 製度化過程,需要通過一係列製度、機構、程序和功能完整體(ti) 現出來。通過不斷完善全麵貫徹落實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的具體(ti) 製度、機製和程序,構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完整操作、運轉體(ti) 係,切實把民主製度的功能、優(you) 勢、作用充分體(ti) 現和發揮出來。

  (四)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主體(ti) 的民主素質。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人民民主的主體(ti) ,全過程人民民主有賴於(yu) 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民主意識、民主精神的充分培育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生動具體(ti) 的,需要組織、引導人民群眾(zhong) 擴大有序政治參與(yu) ,經受民主實踐鍛煉,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民主素養(yang) 和民主能力,以更好發揮作為(wei) 民主主體(ti) 的作用,提高中國式民主質量和水平。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30日 09:51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