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8年12月30日
新華社發表毛澤東(dong) 撰寫(xie) 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文章根據中國人民將要在偉(wei) 大的解放戰爭(zheng) 中獲得最後勝利的情況,指出:敵人是不會(hui) 自行消滅的,不會(hui) 自行退出曆史舞台的,我們(men) 必須用革命的方法,堅決(jue) 徹底幹淨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不動搖地堅持打倒帝國主義(yi) ,打倒封建主義(yi) ,打倒官僚資本主義(yi) ,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翻國民黨(dang) 的反動統治,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立無產(chan) 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ong) 聯盟為(wei) 主體(ti) 的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共和國。使中華民族來一個(ge) 大翻身,由半殖民地變為(wei) 真正的獨立國,使中國人民來一個(ge) 大解放,將自己頭上的封建的壓迫和官僚資本(即中國的壟斷資本)的壓迫一起掀掉,並由此造成統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麵,造成由農(nong) 業(ye) 國變為(wei) 工業(ye) 國的先決(jue) 條件,造成由人剝削人的社會(hui) 向著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發展的可能性。文章宣布: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將向長江以南進軍(jun) ,將要召集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wei) 目標的政治協商會(hui) 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這篇文章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四卷。
1990年12月30日
江澤民在十三屆七中全會(hui) 閉幕時的講話中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yi) 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繼續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前進。他指出: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總結我們(men) 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yi) 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把馬克思主義(yi) 普遍真理同我國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是一件具有根本意義(yi) 而又很不容易的事情。社會(hui) 主義(yi) 在中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就在於(yu) 這種結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也隻有在這種結合的過程中才能形成、豐(feng) 富和發展。
他談到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擴大開放指出:我們(men) 的改革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目的是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發展和推動社會(hui) 的全麵進步。改革既要克服過去體(ti) 製中存的弊端,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men) 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好傳(chuan) 統,並且適應新的曆史條件不斷地有所創造。如果不堅決(jue) 改變那些不適應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要求的製度和辦法,革除過去體(ti) 製中的弊端,我們(men) 的事業(ye) 就無法前進。
他指出:要通過改革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guan) 係,比如中央和地方,沿海和內(nei) 地,城市和農(nong) 村,大中型國營企業(ye) 和其他企業(ye) ,以及全局和局部,長遠和眼前,國家、集體(ti) 和個(ge) 人等等之間的利益關(guan) 係。基本的原則應該是,從(cong) 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調動各方麵積極因素、激發各方麵創造精神的優(you) 越性,能夠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辦一些大事情的優(you) 越性。這就是說,既要照顧各個(ge) 方麵的利益,又要堅持局部利益服從(cong) 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從(cong) 長遠利益。
他談到要實現共同富裕指出:貧窮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少數人富起來,大部分人窮,也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最大的優(you) 越性就在共同富裕,防止兩(liang) 極分化。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也主要體(ti) 現在這裏。這篇講話收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2013年12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踐證明我們(men) 的道路、理論體(ti) 係、製度是成功的。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chuan) 播平台和載體(ti) ,把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貫穿於(yu) 國際交流和傳(chuan) 播方方麵麵。
習(xi) 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以人們(men) 喜聞樂(le) 見、具有廣泛參與(yu) 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麵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chuan) 播出去。要係統梳理傳(chuan) 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an) 、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製,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zhong) 傳(chuan) 播、群體(ti) 傳(chuan) 播、人際傳(chuan) 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2015年12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華民族愛國主義(yi) 精神的曆史形成和發展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愛國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yi) 精神深深植根於(yu) 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係著華夏大地上各個(ge) 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er) 女為(wei) 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同中華民族有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yi) 傳(chuan) 統是密不可分的。
習(xi) 近平強調,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yi) 教育作為(wei) 永恒主題。要把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要深化愛國主義(yi) 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yi) 精神闡釋,不斷豐(feng) 富教育內(nei) 容、創新教育載體(ti) 、增強教育效果。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wei) 大成就、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節慶、國家公祭儀(yi) 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yi) 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ti) ,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chuan) 播愛國主義(yi) 精神,唱響愛國主義(yi) 主旋律,讓愛國主義(yi) 成為(wei) 每一個(ge) 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要結合弘揚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yi) 宣傳(chuan) 教育,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牢牢紮根,讓廣大青少年培養(yang) 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誌、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yi) 精神代代相傳(chuan) 、發揚光大。
2020年12月30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十七次會(hui) 議強調,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衝(chong) 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jue) 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麵推進,各領域基礎性製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曆史性變革、係統性重塑、整體(ti) 性重構,為(wei) 推動形成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使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偉(wei) 大成就。
習(xi) 近平強調,改革道路上仍麵臨(lin) 著很多複雜的矛盾和問題,我們(men) 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men) 攻克了不少難關(guan) 但還有許多難關(guan) 要攻克。要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戰略目標任務,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製度集成結合起來,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ju) 措,加強製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提升改革綜合效能。要把推進改革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結合起來,深入研判改革形勢和任務,科學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時機、方式、節奏,推動改革行穩致遠。要把激發創新活力同凝聚奮進力量結合起來,強化激勵機製,充分調動各方麵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麵。
黨(dang) 史回眸
1946年
12月30日 為(wei) 抗議駐華美軍(jun) 強暴北京大學先修班一女學生,北平學生舉(ju) 行示威遊行。抗議駐華美軍(jun) 暴行的運動由此掀起。31日,中共中央指示國民黨(dang) 統治區的地下黨(dang) 組織,發動各大城市群眾(zhong) 響應北平學生運動。到1947年1月10日,抗暴鬥爭(zheng) 擴展到14個(ge) 省26個(ge) 城市,參加罷課、遊行等的學生總數達50萬(wan) 人。
1948年
12月30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新華社撰寫(xie) 《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
1986年
12月30日 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誌談話時指出,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chan) 階級自由化。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當前反對資產(chan) 階級自由化若幹問題的通知》。
1989年
12月30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意見》,指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yu) 共”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同各民主黨(dang) 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明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製度。
1990年
12月30日 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hui) 通過《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1991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ge) 五年計劃綱要》。
2003年
12月30日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啟動。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2013年
12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決(jue) 定成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的總體(ti) 設計、統籌協調、整體(ti) 推進、督促落實。2018年3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名為(wei) 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
2017年
12月30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報告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製度的意見》。2018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審議《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17年度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17年度金融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的專(zhuan) 項報告》。這是國務院首次按照“全口徑、全覆蓋”要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報告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
2019年
12月30日 國務院公布《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範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行為(wei) ,保障農(nong) 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
2020年
12月30日 習(xi) 近平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17次會(hui) 議上講話指出,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偉(wei) 大成就,要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七年多來,各方麵共推出2485個(ge) 改革方案,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ti) 如期完成。
曆史瞬間
圖為(wei) 《人民日報》發表的毛澤東(dong) 撰寫(xie) 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