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2月19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36年12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hui) 議,討論中央關(guan) 於(yu) 西安事變的通電,以及力爭(zheng) 和平解決(jue) 西安事變的有關(guan) 問題。毛澤東(dong) 作報告指出:西安事變後南京一切注意力集中在捉蔣問題上,把張、楊一切抗日的主張都置而不問,更動員所有部隊討伐張、楊。這是事變發生後所引起的黑暗的一麵。這次事變促進抗日與(yu) 親(qin) 日的分化,使抗日戰線更為(wei) 擴大,這是事變發生後所引起的光明的一麵。現在光明麵被黑暗麵掩蓋住。我們(men) 應堅定地站在抗日的立場上,對於(yu) 光明麵予以發揚,對於(yu) 黑暗麵給以打擊。西安事變有兩(liang) 個(ge) 前途,勝利或失敗。我們(men) 應爭(zheng) 取和幫助西安方麵,把陣線整理好,打擊討伐派,反對內(nei) 戰,要求和平,奪取勝利。

  張聞天發言指出:這次事變的前途,一是全國抗日的發動,一是內(nei) 戰的擴大。我們(men) 應確定為(wei) 堅持停止內(nei) 戰、全國抗日的方針。發言強調:不站在反蔣的立場,因為(wei) 這一立場可以使蔣的部下對立,是不好的。我們(men) 應盡量爭(zheng) 取時間,進行和平調解。

  毛澤東(dong) 作結論指出:西安事變是站在紅軍(jun) 的側(ce) 麵,受紅軍(jun) 的影響很大。現在的營壘是兩(liang) 方麵,一方是日本帝國主義(yi) 與(yu) 親(qin) 日派,另一方是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抗日派。中間還有動搖與(yu) 中立的一派,我們(men) 應爭(zheng) 取這些中間派。要爭(zheng) 取南京,更要爭(zheng) 取西安,隻有內(nei) 戰結束才能抗日。有六種力量可能使內(nei) 戰結束:一是紅軍(jun) ,二是東(dong) 北軍(jun) ,三是西安的友軍(jun) ,四是人民,五是南京的內(nei) 部分化,六是國際援助。應把六種反內(nei) 戰的力量團結起來,使內(nei) 戰結束,變國內(nei) 戰爭(zheng) 為(wei) 抗日戰爭(zheng) 。

  本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聯名向南京、西安當局發出通電,重申和平解決(jue) 西安事變的主張,並提出具體(ti) 建議:雙方軍(jun) 隊暫以潼關(guan) 為(wei) 界,聽候和平會(hui) 議解決(jue) ;由南京立即召集和平會(hui) 議,各黨(dang) 各派各界各軍(jun) 包括共產(chan) 黨(dang) 和蘇維埃政府參加。

  1954年12月19日

  毛澤東(dong) 主持召開最高國務會(hui) 議第二次會(hui) 議,發表關(guan) 於(yu) 人民政協的性質和任務的談話。談話指出: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以後,有些人認為(wei) 政協的作用不大了,政協是否還需要成了問題。現在證明“通過政協容納許多人來商量事情很需要”。談話認為(wei) ,政協的性質有別於(yu) 國家權力機關(guan)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它也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guan) 。如果把政協全國委員會(hui) 也搞成國家機關(guan) ,那就會(hui) 一國二公,是不行的。要有區別,各有各的職權。談話提出:政協是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dang) 派、各人民團體(ti) 、國外華僑(qiao) 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的統一戰線組織,是黨(dang) 派性的,它的成員主要是黨(dang) 派、團體(ti) 推出的代表。

  關(guan) 於(yu) 政協的任務,談話認為(wei) 有以下幾個(ge) 方麵:(一)協商國際問題。(二)商量候選人名單。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代表是人民選舉(ju) 的,但各黨(dang) 派、團體(ti) 要先進行協商。(三)提意見。當前主要是對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的問題提意見。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是很紛繁的,各種工作就要協商。(四)協調各民族、各黨(dang) 派、各人民團體(ti) 和社會(hui) 民主人士領導人員之間的關(guan) 係。(五)學習(xi) 馬列主義(yi) 。我們(men) 不提毛澤東(dong) 思想。如果把毛澤東(dong) 思想同馬列主義(yi) 並提,有人會(hui) 以為(wei) 是兩(liang) 個(ge) 東(dong) 西,為(wei) 了不使發生誤會(hui) ,就不提毛澤東(dong) 思想。各國共產(chan) 黨(dang) 都有一些自己的但仍是馬列主義(yi) 的東(dong) 西。

  毛澤東(dong) 的上述意見,闡明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作用和任務等問題,闡明了政協與(yu) 人大、政府機關(guan) 相互配合的關(guan) 係問題,統一了各方麵對政協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想認識,為(wei) 長期堅持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奠定了思想基礎。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六卷。

  1989年12月19日 

  江澤民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堅持把科學技術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他指出:科技進步對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越來越具有決(jue) 定性的作用。世界範圍的經濟競爭(zheng) 、綜合國力競爭(zheng) ,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wei) 科學技術的競爭(zheng) 。科學技術長期落後的國家和民族,不可能繁榮昌盛,不可能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大力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從(cong) 總體(ti) 上逐步縮短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是擺在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麵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我們(men) 要堅持把科學技術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依靠科技進步來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這篇講話以《推動科技進步是全黨(dang) 全民的曆史性任務》為(wei) 題,收入江澤民《論科學技術》。

  2019年12月19日

  習(xi) 近平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並發表講話。他指出,回歸祖國以來的20年,是澳門曆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也是澳門同胞共享偉(wei) 大祖國尊嚴(yan) 和榮耀感最強的時期。澳門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化,得益於(yu) “一國兩(liang) 製”方針的全麵貫徹,得益於(yu) 中央政府和祖國內(nei) 地的大力支持,得益於(yu) 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積極作為(wei) 和澳門社會(hui) 各界的團結奮鬥。

  習(xi) 近平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經過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我國綜合國力實現曆史性跨越,社會(hui) 保持長期穩定,創造了人間奇跡。現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這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wei) 的時代,也是澳門與(yu) 祖國內(nei) 地共繁榮共奮進的時代。他表示,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liang) 製”實踐一定能夠取得更大成功,澳門同胞一定能夠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黨(dang) 史回眸

  1984年

  12月19日 中英兩(liang) 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lan) 聯合王國政府關(guan) 於(yu) 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政府聲明決(jue) 定於(yu) 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

  1999年

  12月19日午夜-20日淩晨 中葡兩(liang) 國政府澳門政權交接儀(yi) 式在澳門舉(ju) 行,宣告中國政府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交接儀(yi) 式後,舉(ju) 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yi) 式。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駐澳部隊於(yu) 20日零時開始履行澳門防務職責。

  2003年

  12月19日 胡錦濤在全國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講話指出,落實好人才強國戰略,必須樹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科學人才觀,使我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wei) 人才資源強國。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jue) 定》。

  2004年

  12月19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guan) 於(yu) 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綱要》指出,發展紅色旅遊,對於(yu) 加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發展紅色旅遊有利於(yu) 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yi) 教育、有利於(yu) 保護和利用革命曆史文化遺產(chan) 、有利於(yu) 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有利於(yu) 培育發展旅遊業(ye) 新的增長點。

曆史瞬間

  1936年12月19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發表主張和平解決(jue) 西安事變的《通電》。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6日 16:46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