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36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dang) 中央。電報提出和平解決(jue) 西安事變的五項條件:(一)召集全國各黨(dang) 各派各界各軍(jun) 的抗日救國代表大會(hui) ,決(jue) 定對日抗戰,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jun) ;(二)將討伐張、楊與(yu) 進攻紅軍(jun) 的中央軍(jun) ,全部增援晉綏抗日前線,承認紅軍(jun) 、東(dong) 北軍(jun) 及十七路軍(jun) 的抗日要求;(三)停止一切內(nei) 戰,一致抗日;(四)開放人民抗日救國運動,實行言論、集會(hui) 、結社的民主權利,釋放一切政治犯及上海愛國領袖;(五)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這個(ge) 電報,改變了十五日紅軍(jun) 將領聯名發表的通電中提出的對蔣介石的處理意見,指出:如貴黨(dang) 能實現上項全國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國家民族從(cong) 此得救,即蔣氏的安全自由當亦不成問題。中共中央的態度和主張,得到各界愛國人士和許多國民黨(dang) 上層人士的讚同。
1959年12月18日
毛澤東(dong) 在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shu) 》第二十三章《社會(hui) 主義(yi) 國民經濟體(ti) 係的建立》時,談到質量互變規律問題。他指出:量變和質變是對立的統一。量變中有部分的質變,不能說量變的時候沒有質變;質變是通過量變完成的,不能說質變中沒有量變。質變是飛躍,在這個(ge) 時候,舊的量變中斷了,讓位於(yu) 新的量變。在新的量變中,又有新的部分質變。在一個(ge) 長過程中,在進入最後的質變以前,一定經過不斷的量變和許多的部分質變。這裏有個(ge) 主觀能動性的問題。如果我們(men) 在工作中,不促進大量的量變,不促進許多的部分質變,最後的質變就不能來到。
他提出了社會(hui) 主義(yi) 可能分為(wei) 不發達和比較發達兩(liang) 個(ge) 階段的思想,指出:一切事物總是有“邊”的。事物的發展是一個(ge) 階段接著一個(ge) 階段不斷地進行的,每一個(ge) 階段也是有“邊”的。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也有一個(ge) “邊”,要有筆賬。例如,工業(ye) 占多大比重,生產(chan) 多少鋼,人民生活水平多麽(me) 高,等等。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階段,又可能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第一個(ge) 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hui) 主義(yi) ,第二個(ge) 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hui) 主義(yi) 。後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
談到資本主義(yi) 經濟危機時,他認為(wei) “這就是醞釀著戰爭(zheng) ”,指出:戰爭(zheng) 是階級衝(chong) 突的一種形式。有階級就一定有階級衝(chong) 突。一般衝(chong) 突方法解決(jue) 不了的時候,就必然要用戰爭(zheng) 的方法來解決(jue) 。不消滅階級,怎麽(me) 能消滅戰爭(zheng) ?世界大戰還是有兩(liang) 種可能性。即使簽訂了不打仗的協定,戰爭(zheng) 的可能性也還存在。即使兩(liang) 個(ge) 陣營不打仗,也不能保證資本主義(yi) 世界內(nei) 部不打仗。帝國主義(yi) 與(yu) 帝國主義(yi) 可能打。帝國主義(yi) 國家內(nei) 部資產(chan) 階級和無產(chan) 階級可能打。帝國主義(yi) 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現在就在打。當然我們(men) 是希望不打世界大戰的,我們(men) 是希望和平的。我們(men) 讚成用極大的努力來禁止原子戰爭(zheng) ,並且爭(zheng) 取兩(liang) 個(ge) 陣營簽訂互不侵犯協定。爭(zheng) 取十年、二十年的和平,是我們(men) 最早提出的主張。
次日,他在繼續讀這一章時,對“四個(ge) 現代化”提出了比較完整的表述,指出: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原來要求是工業(ye) 現代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在我們(men) 這樣的國家,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是一個(ge) 艱巨任務,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不要講得過早了。這些談話合編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八卷。
2018年12月18日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在京隆重舉(ju) 行。習(xi) 近平在大會(hui) 上發表講話。他強調,我們(men) 黨(dang) 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是基於(yu) 對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yu) 對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yu) 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yu) 對人民群眾(zhong) 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ti) 悟。改革開放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次偉(wei) 大覺醒,正是這個(ge) 偉(wei) 大覺醒孕育了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理論到實踐的偉(wei) 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wei) 大革命,正是這個(ge) 偉(wei) 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偉(wei) 大飛躍。
習(xi) 近平指出,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dang) 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有著極為(wei) 重要的指導意義(yi) ,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一是必須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二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guan) 注民情、致力民生,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激勵人民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事業(ye) 。三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四是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五是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製度優(you) 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六是必須堅持以發展為(wei) 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為(wei)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雄厚物質基礎。七是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維護國際公平正義(yi) ,倡導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八是必須堅持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提高黨(dang) 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黨(dang) 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堅決(jue) 清除一切腐敗分子,確保黨(dang)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九是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問題導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guan) 係,既鼓勵大膽試、大膽闖,又堅持實事求是、善作善成,確保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黨(dang) 史回眸
1934年
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召開會(hui) 議,根據毛澤東(dong) 的建議,通過決(jue) 議,放棄到湘西北同紅二、紅六軍(jun) 團會(hui) 合的計劃,改向貴州北部進軍(jun) 。此前,中共中央負責人在湖南通道召開緊急會(hui) 議,討論轉兵問題。
1978年
12月18日-22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全會(hui) 批判了“兩(liang) 個(ge) 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地、準確地掌握毛澤東(dong)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高度評價(jia) 關(guan) 於(yu)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zheng) 為(wei) 綱”的口號,作出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決(jue) 定健全黨(dang) 的民主集中製,加強黨(dang) 的領導機構,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選舉(ju) 陳雲(yun) 為(wei) 中央紀委第一書(shu) 記。全會(hui) 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yi) 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yi) 的偉(wei) 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偉(wei) 大征程。
2014年
12月18日 中國第一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首次實現滿功率穩定運行72小時,標誌著我國全麵掌握快堆這一第四代核電技術的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等核心技術。
2015年
12月18日-21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講話強調,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要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chan) 業(ye) 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hui) 政策要托底的總體(ti) 思路,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推動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水平整體(ti) 改善。
2017年
12月18日-20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講話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確定發展思路、製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ti) 係、政策體(ti) 係、標準體(ti) 係、統計體(ti) 係、績效評價(jia) 、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製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會(hui) 議總結並闡述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
2018年
12月18日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召開。習(xi) 近平講話指出,改革開放是黨(dang) 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大會(hui) 向100名獲改革先鋒稱號的同誌和10名獲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的國際友人頒授獎章。
曆史瞬間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召開會(hui) 議,根據毛澤東(dong) 的建議,通過決(jue) 議,放棄到湘西北同紅二、紅六軍(jun) 團會(hui) 合的計劃,改向貴州北部進軍(jun) 。圖為(wei) 會(hui) 議舊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