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12月14日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在文藝界引發熱烈反響。與(yu) 會(hui) 代表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新時代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要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用更多更好的文藝精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心係人民 情係人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源於(yu) 人民、為(wei) 了人民、屬於(yu) 人民,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wei) 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wei) 人民綻放。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人民情懷令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受鼓舞和感動。中國煤礦作協常務副主席徐迅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得最多的是‘人民’。作為(wei) 煤礦作家,我們(men) 就要深刻理解和反映新時代中國煤炭工業(ye) 發生的新情況,深入礦山,用情用力講好新時代中國礦山故事。”

  中國音協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韓新安表示,“文藝工作者要自覺把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的科學體(ti) 係、豐(feng) 富內(nei) 涵、精神實質落實到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實踐中,始終堅守人民立場,自覺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以更多文質兼美的優(you) 秀作品,讓人們(men) 感受美好、感知幸福、感觸溫暖。”

  以人民為(wei) 中心,創作更有激情。安徽省六安市文聯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陳斌先說,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熱情之所以如此充沛,是因為(wei) 從(cong) 人民的生活中獲取了不絕的創作源泉和動力。“我將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繼續創作,以優(you) 秀作品回報人民。”

  “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內(nei) 涵和藝術價(jia) 值。”四川省文聯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主席李兵說,無論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山區,還是發達地區、中心城區和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都活躍著文藝工作者的身影。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已成為(wei) 文藝工作者開展文藝創作和文藝誌願服務的基本遵循,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已成為(wei) 文藝界的一道亮麗(li) 風景。

  湖南省花垣縣作家龍寧英說:“總書(shu) 記的每一句話都像春天的陽光,溫暖著我的心窩。當聽到總書(shu) 記強調‘堅守人民立場,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時,我心潮澎湃,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她創作的《逐夢——湘西扶貧紀事》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我的創作經曆證明,誰為(wei) 老百姓寫(xie) 作,誰就會(hui) 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為(wei) 時代繪畫卷 為(wei) 時代抒豪情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願望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弘業(ye)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xie) 到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上、寫(xie) 在人民奮鬥的征程中。

  殷殷囑托,深情期許,令文藝工作者動容動情。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shu) 協顧問陳振濂說:“我們(men) 一定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心係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充分展現文學藝術與(yu) 時俱進、開拓進取。”

  “時代為(wei) 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yi) 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wei) 。”遼寧省作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滕貞甫說,“我們(men) 要努力與(yu) 時代同頻共振,努力擔當作為(wei) ,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新時代的偉(wei) 大實踐為(wei) 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展現才華的廣闊舞台。河北省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副會(hui) 長李春雷說:“在偉(wei) 大的新時代裏,處處是精彩的中國故事,需要我們(men) 去書(shu) 寫(xie) 、去記錄,而顯然我們(men) 做得還不夠。”李春雷表示,會(hui) 後他將立即以雄安新區容城縣的北河照村為(wei) 長期深入生活點,去深層體(ti) 驗,去全麵記錄雄安的發展。

  山東(dong) 作家厲彥林近年多次深入延安,穿行於(yu) 梁峁、溝壑、窯洞,用兩(liang) 年時間創作了長篇紀實文學《延安答卷》,傾(qing) 情描寫(xie) 和謳歌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偉(wei) 大成就。他表示:“我將繼續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努力創作更多有溫度、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

  來自曲藝之鄉(xiang)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的青年琴書(shu) 演員戈娟,常年堅持送戲下鄉(xiang) ,她和同事們(men) 每年開展“琴鼓村村行”和“周末書(shu) 場”演出近2000場。群眾(zhong) 對曲藝的熱情讓她更有動力;在國外演出時,外國觀眾(zhong) 的掌聲和笑聲也證實了中國曲藝的魅力。她說:“我奮鬥的目標,就是唱好琴書(shu) 、服務人民,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劉燁說:“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men) 有了更廣闊的創作思路和更堅定的信心。”今年,他主演了電影《守島人》,講述“人民楷模”王繼才與(yu) 妻子王仕花32年守護祖國邊陲小島的故事。“我相信,刻畫普通人在時代中的生活與(yu) 情感、堅守與(yu) 奮鬥,是能夠感動觀眾(zhong) 的,我要繼續為(wei) 時代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劉燁說。

  崇德尚藝 德藝雙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

  中國作協榮譽委員、90歲的束沛德今年是第九次參加作代會(hui) ,他說:“總書(shu) 記強調文藝工作者要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講品位,重藝德,意義(yi) 重大而深遠。從(cong) 業(ye) 一輩子,我的理解是,文藝工作者首先要是一個(ge) 真誠的、人格豐(feng) 滿的人,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才能創作出老百姓喜歡的作品。青年文藝工作者要更多地在人格上修煉,在業(ye) 務上提升,守正道、走大道,多創新、出精品。”

  遼寧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胡崇煒說:“沒有高尚的品德修養(yang) 很難有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作為(wei) 一名文藝工作者,我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的教誨,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為(wei) 真正建設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做貢獻。”

  “德不優(you) 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海南省文聯作協黨(dang) 組書(shu) 記、文聯主席夏斐說,創作更多優(you) 秀的文藝作品,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家發揮引領帶頭作用,也需要一大批信念堅定腳踏實地的青年文藝家接續奮鬥。“有理想有抱負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應該把崇德尚藝作為(wei) 一生的必修課,把為(wei) 人、做事、從(cong) 藝統一起來。”夏斐說。

  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說:“把個(ge) 人的道德修養(yang) 、社會(hui) 形象與(yu) 作品的社會(hui) 效果統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德藝雙馨,才能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才能唱響時代主旋律,才能真正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

  守正創新 開拓文藝新境界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令話劇製作人王可然備受鼓舞。王可然說,文藝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同時要正確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拓寬文藝空間。

  安徽省作協副主席胡竹峰近年來不斷嚐試將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故事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胡竹峰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我們(men) 需要對創作的觀念和手段、內(nei) 容與(yu) 形式不斷進行傳(chuan) 承與(yu) 創新,拿出無愧於(yu) 時代的精品力作。”

  演員靳東(dong) 參與(yu) 了文化節目《國家寶藏》的拍攝,圍繞文物展開創作表演,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新表達、深融合,得到觀眾(zhong) 的喜愛和認可。靳東(dong) 說:“守正創新,就要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寶庫,發揚中國文藝追求向上向善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jia) 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網絡文學工作者需要不斷努力,塑造更多為(wei) 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網絡作家楊漢亮深有體(ti) 會(hui) 地說,“在將來的創作中,我將更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創作有靈魂、有意義(yi) 的網絡文學作品,在故事中融入中華文化元素、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吸引更多外國讀者感知中國,走進中國!”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6日 06:5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