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文藝工作指明前進方向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li) ,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wei) 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yi) 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we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14日上午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在與(yu) 會(hui) 代表中引發熱烈反響。與(yu) 會(hui) 代表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新時代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要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用更多更好的文藝精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心係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描摹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現場聆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中國美協副主席、雕塑家吳為(wei) 山倍感振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閃耀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光芒,充分說明了文藝事業(ye) 是黨(dang) 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e) ,更加堅定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奮進方向。”吳為(wei) 山說,“我們(men) 要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化為(wei) 無限動力,在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尋找靈感,在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中尋找資源,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程中汲取文藝創作的精神力量。”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主題,把文藝創造寫(xie) 到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上、寫(xie) 在人民奮鬥的征程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令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感慨萬(wan) 千:“邁上新征程,我們(men) 要從(cong)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高度認識民間文藝傳(chuan) 承發展的意義(yi) ,做好普查研究,加強保護實踐,使文化薪火相傳(chuan) 、文脈源遠流長,推動民間文藝的創造力成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段時間以來,圍繞重大主題進行文學創作,山東(dong) 作家厲彥林推出了長篇紀實文學《延安答卷》《沂蒙壯歌》等作品,他對總書(shu) 記講話中的“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深有感觸。

  “身為(wei) 作家,在新的偉(wei) 大時代麵臨(lin) 新的使命。我將在未來的工作中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要求,熱情擁抱偉(wei) 大的時代、真情體(ti) 驗美好生活、悉心捕捉人性之美,透過有血有肉的文字,努力創作無愧於(yu) 時代和人民的優(you) 秀作品。”厲彥林說。

  堅守人民立場,書(shu) 寫(xie) 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源於(yu) 人民、為(wei) 了人民、屬於(yu) 人民,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

  “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是文藝之母’,讓我真切感受到人民中蘊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我們(men) 在文藝創作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wei) 檢驗文藝創作的最高標準,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wei) 人民綻放。”四川省文聯黨(dang) 組副書(shu) 記、畫家李兵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提到‘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作為(wei) 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我對此感受很深。”中國文藝誌願者協會(hui) 會(hui) 員、山東(dong) 省聊城市文聯代表張小軍(jun) 表示,“在接下來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誌願服務工作中,我們(men) 將凝聚各文藝家協會(hui) 積極廣泛參與(yu) ,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底蘊,把老百姓需要的文藝精品送到家門口,建立永不落幕的基層文藝大舞台”。

  近年來,全國文藝界重拾深入生活、潛心創作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良好風氣,深入采風創作的越來越多、長期紮根基層的越來越多、反複深入生活的越來越多,推出一批從(cong) 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接地氣、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深入脫貧攻堅一線、走訪脫貧老鄉(xiang) ……湖南省文聯主席團委員紀紅建用腳步丈量大地,記錄了脫貧攻堅這一偉(wei) 大事業(ye) 。他創作的《鄉(xiang) 村國是》更是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邁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我們(men) 要更好投入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中,行走在中國大地的縱橫阡陌,記錄奮鬥者的艱辛曆程,反映奮鬥者的精神麵貌,留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足跡、人民奮勇向前的足跡。”紀紅建表示。

  堅持守正創新,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寄予了殷切期望。

  作為(wei) 中國劇協代表團成員,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王可然表示,戲劇領域的“守正”是堅守對觀眾(zhong) 有溫暖方向、對時代有信心信念的價(jia) 值基礎,“創新”則是不斷探索新的舞台美學、表現形式、技術技巧。“我將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守正創新中努力攀登藝術高峰,追求藝術新境界,為(wei) 中國話劇藝術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

  通過探索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科技的融合創新發展,北京攝影家協會(hui) 理事、青年動畫導演張春景接連推出了《秋實》《立秋》《門神》《築夢冬奧》等富有傳(chuan) 統文化特色的動漫作品。“接下來,我將繼續探索用8K超高清視頻技術來傳(chuan) 播和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方式推動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張春景說。

  翻閱大量古籍、實地考察博物館和文物古跡……中國作協全委會(hui) 委員、網絡作家蔣勝男同樣不斷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豐(feng) 厚滋養(yang) 。她表示:“我將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諄諄教誨,在文學創作中展開新的思考、探索新的方向,讓網絡文學煥發更大光彩。”

  青年是事業(ye) 的未來。青年一代更是蘊含著創新創造的無限活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men) 的文藝事業(ye) 才能形成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麵。”中國視協新文藝群體(ti) 和新文藝組織工作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龍會(hui) 磊說,“我們(men) 將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激發新文藝群體(ti) 和新文藝組織的活力,為(wei) 青年文藝工作者搭建更加廣闊的舞台,推動他們(men) 在創新創造中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5日 21:10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