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2月16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43年12月16日 

  毛澤東(dong) 和彭德懷致電鄧小平。電報分析目前國際形勢及對中國時局的影響,指出:太平洋戰爭(zheng) 兩(liang) 年,中日戰爭(zheng) 六年餘(yu) ,日本實力仍相當強大,且據太平洋之險,英、美反攻非易事。反之,國民黨(dang) 機構腐化,特務橫行,在長期戰略相持階段中,力量未見增長,反而減弱。開羅會(hui) 議打擊了日本誘降(但未最後放棄),堵塞了蔣介石尋求妥協之門,給與(yu) 澎湖、台灣、滿洲支票,可能招致日寇正麵進攻之禍。德黑蘭(lan) 會(hui) 議肯定開辟歐陸第二戰場,與(yu) 蔣希望快在太平洋反攻相違背。故蔣此次由開羅飛返重慶,不及前次廢約之大吹大擂、興(xing) 高采烈了。時局於(yu) 抗日、革命是極為(wei) 有利的,但困難仍在增加(如開羅會(hui) 議可能促使日本財閥間、軍(jun) 閥間各派別之矛盾減少,而較前更妥協團結,堅持持久戰爭(zheng) 等),特別處於(yu) 敵後之華北須有充分準備,再堅持三五年,防止在德黑蘭(lan) 、開羅會(hui) 議及蘇聯不斷勝利下,引起輕敵,放鬆長期準備。 

  1963年12月16日 

  毛澤東(dong) 在聽取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聶榮臻關(guan) 於(yu) 十年科學技術規劃問題的匯報時,強調了科學技術在提高生產(chan) 力方麵的重要作用。他在插話中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過去我們(men) 打的是上層建築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權、人民軍(jun) 隊。建立這些上層建築幹什麽(me) 呢?就是要搞生產(chan) 。搞上層建築、搞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chan) 力。現在生產(chan) 關(guan) 係是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chan) 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chan) 力無法提高。他還指出:科學研究有實用的,還有理論的。要加強理論研究,要有專(zhuan) 人搞,不搞理論是不行的。要培養(yang) 一批懂得理論的人才,也可以從(cong) 工人農(nong) 民中間來培養(yang) 。這些插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八卷。

  1996年12月16日 

  江澤民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家協會(hui) 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各方麵的工作包括文藝工作,都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為(wei) 指導。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決(jue) 定著我國文藝的性質和方向,為(wei) 我國文藝的發展和繁榮開辟了無比廣闊的前景,在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整個(ge) 過程中,始終是我們(men) 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事業(ye) 本身,就是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演出的艱苦創業(ye) 、威武雄壯的曆史活劇。文藝要謳歌英雄的時代,反映波瀾壯闊的現實,深刻地生動地表現人民群眾(zhong) 改造自然、改造社會(hui) 的偉(wei) 大實踐和豐(feng) 富的精神世界。生活如大浪淘沙,在湧動的前行中總會(hui) 有汙濁和逆流。文藝工作者要努力在自己的作品和表演中,貫注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的崇高精神,鞭撻拜金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個(ge) 人主義(yi) 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在人民的曆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給人民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才能實現以優(you) 秀作品鼓舞人的任務,使人民群眾(zhong) 不斷提高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使弘揚主旋律與(yu) 提倡多樣化完滿地統一起來。“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是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規律、促進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的方針。在文藝工作中堅持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堅持正確的創作思想,多出精品,把美好的精神食糧貢獻給人民,鄭重地考慮作品的社會(hui) 效果,旗幟鮮明地反對資本主義(yi) 和一切剝削階級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反對“一切向錢看”,旗幟鮮明地鼓舞人們(men) 為(wei) 壯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事業(ye) 而奮發進取,這就是馬克思主義(yi) 政治對文藝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這篇講話以《發展和繁榮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為(wei) 題,收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 

  2015年12月16日 

  習(xi) 近平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當前,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國際社會(hui) 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我們(men) 應該堅持尊重網絡主權,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yu) 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我們(men) 應該堅持維護和平安全,網絡空間不應成為(wei) 各國角力的戰場,更不能成為(wei) 違法犯罪的溫床,維護網絡安全不應有雙重標準。我們(men) 應該堅持促進開放合作,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推動彼此在網絡空間優(you) 勢互補、共同發展,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我們(men) 應該堅持構建良好秩序,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同時要加強網絡倫(lun) 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 

  他強調,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他就此提出五點主張。第一,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第二,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進交流互鑒,推動世界優(you) 秀文化交流互鑒,推動各國人民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第三,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促進世界範圍內(nei) 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第四,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推動製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安全。第五,構建互聯網治理體(ti) 係,促進公平正義(yi) ,應該堅持多邊參與(yu) 、多方參與(yu) ,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

黨(dang) 史回眸

  1978年

  12月16日 中美公布關(guan) 於(yu) 建立外交關(guan) 係的聯合公報,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guan) 係。同日,美國宣布於(yu) 1979年1月1日斷絕同台灣當局的所謂“外交關(guan) 係”。

  1997年 

  12月16日 江澤民與(yu) 東(dong) 盟國家首腦在馬來西亞(ya) 首都吉隆坡簽署聯合聲明,確定中國與(yu) 東(dong) 盟建立麵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huo) 伴關(guan) 係。 

  2015年 

  12月16日 習(xi) 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應該堅持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的原則;強調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呼籲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2020年

  12月16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意見》。

曆史瞬間

1956年12月,陳雲(yun) 在中華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第二屆會(hui) 員代表大會(hui) 上作報告。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3日 16:07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