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2月15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36年12月15日

  毛澤東(dong) 、朱德、周恩來等十五位紅軍(jun) 將領發表《關(guan) 於(yu) 西安事變致國民黨(dang) 、國民政府電》,表示支持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八項主張,反對親(qin) 日派借機“討伐”張、楊,發動大規模內(nei) 戰。該電重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關(guan) 於(yu) 國共合作、化敵為(wei) 友、共赴國仇的主張,要求南京國民黨(dang) 當局“罷免蔣氏,交付國人裁判”,聯合各黨(dang) 、各派、各界、各軍(jun) ,組織統一戰線政府。這篇文電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一卷。

  1944年12月15日

  毛澤東(dong) 在陝甘寧邊區第二屆第二次參議會(hui) 上作題為(wei) 《一九四五年的任務》的演說。演說提出全國人民的總任務是:全國人民一致起來,大聲疾呼,要求國民黨(dang) 當局改變現行政策,迅速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解放區的任務有十五項,主要是:鞏固和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整訓和擴大正規軍(jun) 、遊擊隊、自衛軍(jun) 和民兵,加強軍(jun) 隊的內(nei) 部團結,進一步改善軍(jun) 民關(guan) 係;加強民族統一戰線,認真執行“三三製”政策;深入開展減租運動;普遍開展大規模的生產(chan) 運動;注意文教工作;提高幹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用多方麵的努力和各種辦法促成民主的聯合政府盡可能迅速地建立起來。演說強調黨(dang) 內(nei) 黨(dang) 外都要大大地提倡民主作風,指出:我們(men) 工作作風中的一項極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工作人員習(xi) 慣於(yu) 獨斷專(zhuan) 行,而不善於(yu) 啟發人們(men) 的批評討論,不善於(yu) 運用民主作風。各級領導人員,有責任聽別人的話。應實行兩(liang) 條原則:(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二)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我們(men) 一定要改正缺乏民主作風的缺點。我們(men) 一切工作幹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men) 所做的一切,都是為(wei) 人民服務,我們(men) 有些什麽(me) 不好的東(dong) 西舍不得丟(diu) 掉呢?如果我們(men) 改正了這個(ge) 缺點,那我們(men) 就能團結更廣大的人民,我們(men) 的事業(ye) 就能獲得更大的與(yu) 更快的發展。這篇演說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三卷。

  1945年12月15日

  中共中央召開會(hui) 議,聽取周恩來關(guan) 於(yu) 準備去重慶出席政治協商會(hui) 議及與(yu) 國民黨(dang) 談判的報告。會(hui) 議還討論通過毛澤東(dong) 起草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方針的黨(dang) 內(nei) 指示。指示提出了各解放區必須注意的十項工作,主要內(nei) 容是:站在自衛立場上,盡一切努力粉碎國民黨(dang) 的進攻,仍是各解放區的中心任務;開展高樹勳運動,對一切準備進攻和正在進攻的國民黨(dang) 軍(jun) 隊進行分化的工作;不可疏忽減租和生產(chan) 兩(liang) 大任務,這兩(liang) 大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將最後地決(jue) 定解放區政治軍(jun) 事鬥爭(zheng) 的勝負;抓緊做好練兵、財政、擁政愛民和擁軍(jun) 優(you) 抗、救濟、愛護本地幹部等項工作,以鞏固解放區,提高我軍(jun) 戰鬥力;不論時局發展的情況如何,我黨(dang) 均須作持久打算,才能立於(yu) 不敗之地。會(hui) 議決(jue) 定周恩來等七人為(wei) 中共代表出席政治協商會(hui) 議。十六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抵達重慶。毛澤東(dong) 起草的指示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四卷。

  1982年12月15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土耳其總統埃夫倫(lun) 時,談到中蘇關(guan) 係說:我們(men) 同蘇聯既然是鄰國,爭(zheng) 取改善彼此的關(guan) 係這件事還是要做的,但要有原則。所以,我們(men) 恢複了中蘇對話,但目標不是恢複到一九六四年以前的關(guan) 係,而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關(guan) 係。就是說中蘇關(guan) 係改善的基礎是,蘇聯必須改變以至放棄其霸權主義(yi) 政策。

黨(dang) 史回眸

  1991年

  12月15日 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

  1993年

  12月15日 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實行分稅製財政管理體(ti) 製的決(jue) 定》,確定從(cong) 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財政包幹體(ti) 製,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實行分稅製財政管理體(ti) 製。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ti) 製,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wei) 主與(yu)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ti) 製。

  2008年

  12月15日 海峽兩(liang) 岸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時舉(ju) 行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的啟動和慶祝儀(yi) 式。2009年6月30日,台灣當局開放大陸資本赴台投資;8月31日,兩(liang) 岸定期航班正式開通。至此,兩(liang) 岸實現全麵、直接、雙向“三通”。

曆史瞬間

  1991年12月15日,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圖為(wei) 建設中的秦山核電站。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3日 16:00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