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

曲青山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指出:“改革開放是黨(dang) 的一次偉(wei) 大覺醒”。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我們(men) 黨(dang) 作出的這個(ge) 重大曆史結論和重要政治論斷,對我們(men) 深刻理解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是劃時代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也是劃時代的,學習(xi) 好黨(dang)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曆史經驗,繼續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

  偉(wei) 大覺醒基於(yu) 對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

  黨(dang) 的這次偉(wei) 大覺醒是如何發生的?改革開放曆史性決(jue) 策是怎樣作出的?任何一個(ge) 曆史事件和曆史現象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後都有著深刻的經濟、政治、社會(hui) 、曆史等原因。“文化大革命”是我們(men) 黨(dang) 在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過程中出現的嚴(yan) 重挫折,黨(dang) 依靠自己的力量,團結帶領人民群眾(zhong) ,最終糾正了這一嚴(yan) 重錯誤。曆史證明,中國人民是偉(wei) 大的人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是,持續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暴露出當時黨(dang) 和國家在體(ti) 製、政策、工作等方麵存在的嚴(yan) 重缺陷。正如鄧小平同誌在總結1957年以後20年曆史經驗時所指出的:“二十年的經驗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告訴我們(men) ,不改革不行,不製定新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hui) 的政策不行。”

  麵對當時存在的大量問題,鄧小平同誌尖銳地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men) 的現代化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就會(hui) 被葬送。”當時擺在黨(dang) 和人民麵前有三條路:一條是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一條是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一條是開辟新的發展道路。在這個(ge) 重大曆史關(guan) 頭,鄧小平同誌領導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勇敢地麵對現實,從(cong) 實際出發,總結經驗,糾正錯誤,毅然決(jue) 然地作出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從(cong) 困境中重新奮起,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偉(wei) 大覺醒基於(yu) 對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

  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的建立,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後麵臨(lin) 的一個(ge) 嶄新課題。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曆了嚴(yan) 重曲折,但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wei) 在新的曆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以鄧小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liang) 方麵經驗,圍繞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曆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深刻揭示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係列基本問題,製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黨(dang) 的十三屆四中全會(hui) 以後,以江澤民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和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的認識,形成了“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nei) 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出現嚴(yan) 重曲折的嚴(yan) 峻考驗麵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和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開創全麵改革開放新局麵,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向二十一世紀。

  黨(dang) 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hui) 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wei) 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推進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偉(wei) 大覺醒基於(yu) 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鄧小平同誌深刻洞察世界形勢,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ge) 是和平問題,一個(ge) 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同時,他還強調,“大戰打不起來,不要怕,不存在什麽(me) 冒險的問題”,我們(men) 要抓住這個(ge) 機遇,一心一意搞建設,加快發展自己。經過長期觀察和綜合分析,我們(men) 黨(dang) 明確提出了和平與(yu) 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這個(ge) 判斷準確把握了東(dong) 西方關(guan) 係有所緩和、世界戰爭(zheng) 危險逐漸減弱、科技革命浪潮不斷興(xing) 起、各國爭(zheng) 先搶占戰略發展製高點的趨勢和特征,為(wei) 作出對外開放的重大決(jue) 策,製定新時期我國的外交方針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同追趕時代步伐是相輔相成的。對當時世界經濟發展進程的深入了解,增強了我們(men) 黨(dang) 推進改革開放和加快發展的現實緊迫感責任感。因此,鄧小平同誌強調:“我們(men) 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我們(men) 黨(dang) 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曆史規律,果斷實行改革開放,由此贏得了主動,贏得了發展,贏得了未來。

  偉(wei) 大覺醒基於(yu) 對人民群眾(zhong) 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ti) 悟

  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以來就確立的初心使命。我們(men) 黨(dang) 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一切工作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目的都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初步滿足和解決(jue) 了人民吃飯穿衣的基本生活需要。由於(yu) 探索過程經曆嚴(yan) 重曲折,社會(hui) 主義(yi) 的優(you) 越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我們(men) 的發展還比較落後,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的改善還比較緩慢。

  鄧小平同誌深刻指出:“貧窮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chan) 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要求的。”為(wei) 了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願望,我們(men) 黨(dang) 製定了一係列對外開放和對內(nei) 搞活的政策。人心所向的改革開放,在中國的廣袤大地全麵展開了。

  偉(wei) 大覺醒是由黨(dang) 的性質宗旨和理想信念所決(jue) 定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指出:“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鬥爭(zheng) ,但是他們(men) 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dang) 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黨(dang) 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黨(dang) 就能夠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隻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無私無畏,敢作敢為(wei) ,勇於(yu) 做、能夠做其他政治力量不能做不想做也做不了的事。忠誠老實、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鑄就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優(you) 秀品質。這也正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曆史上遭受挫折,卻又能夠迅速糾錯、走出困境,扭轉危局、化險為(wei) 夷,開創新局的根本原因。

  偉(wei) 大覺醒是在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指引下進行的

  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人類的生產(chan) 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jue) 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dong) 西。一切主觀的東(dong) 西都必須經受實踐的檢驗。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實現的偉(wei) 大覺醒,正是從(cong) 1978年進行的那場關(guan) 於(yu)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開始的。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廣泛展開,如火如荼,深入人心,影響深遠,拉開了中國大地上一場解放思想的帷幕。

  通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黨(dang) 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恢複和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人們(men) 的思想從(cong) 長期“左”的禁錮和教條主義(yi) 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解放思想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偉(wei) 力。在改革開放中,馬克思主義(yi) 給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能夠覺醒、敢於(yu) 覺醒、持續覺醒的強大思想武器。

  偉(wei) 大覺醒展現了人民群眾(zhong) 創造曆史的生動實踐

  改革開放中的許多新生事物都是人民群眾(zhong) 創造的。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dong) 西,都是由群眾(zhong) 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是群眾(zhong) 發明的。鄧小平同誌指出:“黨(dang) 隻有緊緊地依靠群眾(zhong) ,密切地聯係群眾(zhong) ,隨時聽取群眾(zhong) 的呼聲,了解群眾(zhong) 的情緒,代表群眾(zhong) 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

  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曆史進程,是從(cong) 農(nong) 村到城市、從(cong) 沿海到內(nei) 地、從(cong) 局部到整體(ti) 漸次展開和推進的。在這個(ge) 曆史進程中,人民群眾(zhong) 始終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推動者、參與(yu) 者。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每一個(ge) 新突破、新事物、新成就,都凝結著人民群眾(zhong) 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曆史表明,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社會(hui) 變革的決(jue) 定力量,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根基、血脈和力量源泉。

  黨(dang) 的偉(wei) 大覺醒孕育的偉(wei) 大創造深刻改變了中國

  偉(wei) 大覺醒催生了改革開放,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wei) 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hui) 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國快速發展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出口國,成為(wei) “世界工廠”。我國於(yu) 1999年跨入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於(yu) 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我國實現了從(cong) 生產(chan) 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奔向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曆史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黨(dang) 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09日 07:1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