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女,漢族,51歲,中共黨(dang) 員,廣東(dong) 省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四級調研員。
我叫張敏,是廣東(dong) 省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2016年12月,成為(wei) 一名環保“新”人。自此,整治淡水河,建立長效機製守護碧水長清,成為(wei) 我的職責,更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淡水河,穿城而過,是惠州市惠陽區周邊數十萬(wan) 居民的飲用水源,是惠陽人的母親(qin) 河。隨著城市化工業(ye) 化發展,水質每況愈下,一度成為(wei) 臭河、百姓眼裏的“傷(shang) 心河”。麵對久治不清的淡水河,我上任的第一天,就暗下決(jue) 心:要打一場治汙攻堅的硬仗,讓淡水河碧水長清!
環保知識匱乏是我麵臨(lin) 的第一個(ge) 難題。我每天“惡補”功課,用最短的時間摘掉了環保知識“貧窮”的帽子,逐步從(cong) “門外漢”成長為(wei) 同事眼中的“莊稼漢”。2017年,我和同事深入大小河湧的每一個(ge) 角落,查排口、找問題、測水質、尋原因。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摸清了流域供水量、汙水處理能力、汙水實際處理量及配套管網建設和通水情況,調查分析了淡水河上中下遊以及16條一級支流水質變化,對300多個(ge) 入河排汙口進行溯源監測,實現了“底數摸清、原因查清”。經過研判,我們(men) 大膽提出“不讓汙水入河”的治理思路,製定了科學係統的達標治理攻堅方案。
方案已定,如何落實?難題再次擺在麵前。為(wei) 順利推動方案落地見效,我帶領同事堅持履行統籌監督管理的職責,協調職能部門和9個(ge) 鎮街,建立“政府主導、環保牽頭、部門協同、河長主責、鎮街落實”的高效聯動治水機製,推動各項攻堅任務順利進行。三年攻堅,完成近400項治汙工程建設,新建擴建12座汙水廠和一體(ti) 化處理設施,提標升級13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25.85萬(wan) 噸/日,新建配套管網426公裏,治理入河排汙口363個(ge) ,如期實現了旱季“汙水不入河”目標。
幹環保工作容易得罪人,我所到之處,所發之言,不是布置任務,就是督促整改,經常與(yu) 部門較真,與(yu) 企業(ye) 較量。不是我為(wei) 人刻薄,而是防治攻堅是一個(ge) 沒有價(jia) 錢可講的硬任務。用不到4個(ge) 月的時間,完成了馬蹄瀝、白石洞水2座一體(ti) 化處理設施建設,徹底解決(jue) 了困擾群眾(zhong) 多年的環境汙染“老大難”問題;麵對黑臭水體(ti) 橫嶺水,我和同事深入樹林,溯源而上,敲定一體(ti) 化治理工程選址和建設方案,為(wei) 淡水河穩定達標消除了一大隱患……寸寸河堤見證了我們(men) “上下求索”的努力。
一直以來,企業(ye) 重經濟、輕環保的粗放型發展是環保的最大威脅。我充當“黑麵包公”,以“零容忍”的高壓執法態勢,組織團隊開展“夜鷹”“雷霆”等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對重點流域重點排汙企業(ye) ,實行車輪式地毯式交叉檢查執法,嚴(yan) 厲打擊主觀惡意排汙行為(wei) ;我充當把脈問診的“醫者”,通過加強技術指導和專(zhuan) 家服務等方式,企業(ye) 環保意識得到普遍提高,200多家重點企業(ye) 進行了治汙設施提標升級。
環保工作,既要“善治”,也要“重防”。在發動全民參與(yu) 治水的同時,我和同事積極探索“互聯網+現代環保”的管理工作方法。麵對工業(ye) 監管難的問題,推出“人防+科防”執法監管方式,對113家企業(ye) 治汙設施安裝進行全過程監控;借助公安“天網”係統、移動執法等科技手段,對企業(ye) 進行全方位巡查監控;堅持科學治水,推行“專(zhuan) 業(ye) 護河+科技監測”的治水模式,聘請第三方專(zhuan) 業(ye) 團隊對全區河流進行全天候巡查巡測溯源,在淡水河幹流重點斷麵和重點支流安裝了16個(ge) 水質自動監測站,全麵動態掌握河湧水質變化,及時精準進行溯源治理,實現了治水科學化、係統化、精準化和高效化。
“阿妹(客家人習(xi) 慣的叫法)啊,要按時吃飯,注意休息咯!”家裏老人時常這樣叮囑我。如今,看到清澈見底的淡水河,看著河堤上散步市民的幸福笑容,作為(wei) 惠陽人民的“阿妹”,作為(wei) 淡水河養(yang) 育的“阿妹”,我滿懷欣慰,深感自豪。
以為(wei) 民之心、赤子情懷守護一方碧水長清,這是我過去5年,也將是我未來5年、10年,永遠不變的情懷。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