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生了共產黨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歐陽淞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中國產(chan) 生了共產(chan) 黨(dang) 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歐陽淞

  百年奮鬥,源頭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創建。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下簡稱《決(jue) 議》)指出:“中國產(chan) 生了共產(chan) 黨(dang) ,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麵貌從(cong) 此煥然一新。”我們(men) 要通過對《決(jue) 議》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曆史重要論述的學習(xi) ,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背景,全麵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條件,準確把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意義(yi) ,從(cong) 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是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更加堅定不移地跟著黨(dang) 走,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一、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背景

  中國是一個(ge) 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曆史,為(wei) 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當英國從(cong) 18世紀60年代初開始工業(ye) 革命的時候,中國最後一個(ge) 封建王朝——清朝的統治者卻仍處於(yu) 夜郎自大、自我封閉的狀態之中。原來文明程度落後於(yu) 中國的一些歐美國家,陸續跑到了中國的前頭。落後就要挨打。1840年,急於(yu) 向外擴張的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zheng) ,中國曆史的發展從(cong) 此發生重大轉折。

  鴉片戰爭(zheng) 以後,中國逐步成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麵對劫難,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奮起抗爭(zheng) ,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進行了一場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zheng) 。這正如《決(jue) 議》指出的那樣:“為(wei) 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誌士奔走呐喊,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zheng)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yi) 和團運動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zhuan) 製製度,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hui) 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簡要回顧《決(jue) 議》提到的這些反抗、鬥爭(zheng) 和種種努力,對於(yu) 深刻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必然性是必要的。

  據不完全統計,1842年至1850年間,全國各族人民的反清起義(yi) 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國農(nong) 民起義(yi) 就是在群眾(zhong) 鬥爭(zheng) 此起彼伏的情況下爆發的。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眾(zhong) 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yi) ,建號太平天國。1856年上半年,太平天國達到了軍(jun) 事上的全盛時期。1856年9月,發生內(nei) 部自相殘殺的天京事變,這一事變成為(wei) 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起義(yi) 雖然失敗了,但它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

  在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起義(yi) 與(yu) 撚軍(jun) 起義(yi) 的過程中,洋務運動興(xing) 起。洋務運動曆時30多年,雖然辦起了一批企業(ye) ,建立了海軍(jun) ,但甲午戰爭(zheng) 一役,北洋海軍(jun) 的全軍(jun) 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洋務運動所具有的封建性、依賴性、腐朽性,使其不可能為(wei) 中國擺脫貧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終失敗的命運。

  甲午戰爭(zheng) 慘敗後,一些知識分子把向西方學習(xi) 推進到一個(ge) 新的維度,即不但要學習(xi) 西方的科學技術,而且想學習(xi) 西方的政治製度和思想文化。於(yu) 是,一場變法維新的政治運動於(yu) 1898年發生了。這場運動遭到封建守舊勢力的激烈反對,如同曇花一現,隻經曆103天就夭折了。維新派既不敢否定封建主義(yi) ,又對帝國主義(yi) 抱有幻想,還懼怕人民群眾(zhong) ,而把實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個(ge) 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這樣的維新是不可能擺脫失敗的結局的。

  “戊戌六君子”的血的教訓,促使一部分人逐漸放棄改良主張,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1911年,以孫中山先生為(wei) 代表的革命黨(dang) 人發動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城頭槍聲一響,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yi) 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傳(chuan) 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撼動了反動統治秩序的根基,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ya) 洲第一個(ge) 共和製國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hui) 變革,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探索了道路。由於(yu) 曆史進程和社會(hui) 條件的製約,由於(yu) 沒有找到解決(jue) 中國前途命運問題的正確道路和領導力量,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hui) 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曆史任務。這正如《決(jue) 議》指出的那樣:“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這些都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得以產(chan) 生的曆史背景。

  二、全麵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條件

  《決(jue) 議》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決(jue) 議》的這一重要論述,不僅(jin) 闡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外部原因,而且闡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內(nei) 在條件;在闡述內(nei) 在條件時,不僅(jin) 闡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思想基礎,而且闡明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階級基礎,十分全麵而又精準地闡明了黨(dang) 成立的曆史條件和曆史過程。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men) 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這就是當時的世界大勢。”而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之所以能夠接受馬克思主義(yi) ,這既與(yu) “舊式的農(nong) 民戰爭(zheng) 走到盡頭,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yi) 屢屢碰壁,資產(chan) 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和西方資本主義(yi) 的其他種種方案紛紛破產(chan) ”這些曆史背景相關(guan) ,更與(yu) 新文化運動的興(xing) 起等新的曆史條件相關(guan) 。

  新文化運動是從(cong)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開始的。《新青年》編輯部遷往北京後,李大釗、魯迅等加入編輯部並成為(wei) 主要撰稿人。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提倡民主和科學,通過批判孔學,在中國社會(hui) 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這潮流,衝(chong) 決(jue) 了禁錮人們(men) 思想的閘門。而這閘門一經打開,各種新思想的湧流便不可避免了。新文化運動的興(xing) 起,客觀上為(wei) 此後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掃清了重要障礙。

  2021年6月28日晚,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wei) 大征程》在國家體(ti) 育場盛大舉(ju) 行。這是盛典儀(yi) 式。 新華社記者 龐興(xing) 雷/攝

  1917年俄國爆發的十月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是一個(ge) 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曆史事件。十月革命不僅(jin) 使中國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而且推動中國人民去關(guan) 心、去研究這個(ge) 革命所遵循的馬克思列寧主義(yi) 。

  在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yi) 思想運動中,李大釗起著主要作用。1919年,他將《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編為(wei) “馬克思研究專(zhuan) 號”,幫助北京《晨報》副刊開辟了“馬克思研究”專(zhuan) 欄。陳獨秀、毛澤東(dong) 、董必武等有過不同經曆的先進知識分子,也先後走上馬克思主義(yi) 的道路,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逐步進入廣泛傳(chuan) 播的階段。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ge) 劃時代的事件。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巴黎和會(hui) 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消息傳(chuan) 到國內(nei) ,激起各階層人民的強烈憤怒。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衝(chong) 破反動軍(jun) 警的阻攔,在天安門前集會(hui) ,隨後舉(ju) 行示威遊行。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爆發。從(cong) 6月5日起,上海六七萬(wan) 工人為(wei) 聲援學生先後舉(ju) 行罷工。工人罷工推動了商人罷市、學生罷課。隨後,這場反帝愛國運動擴展到了20多個(ge) 省、100多個(ge) 城市。迫於(yu) 人民群眾(zhong) 的壓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作出妥協、讓步,五四運動的直接鬥爭(zheng) 目標得以實現。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yi) 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轉折點,它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hui) 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傳(chuan) 播及其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

圖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中嘉興(xing) 南湖紅船場景展出。 劉新武/攝

  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的產(chan) 業(ye) 工人已達200萬(wan) 左右。隨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wei) 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曆史舞台和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在中國的廣泛傳(chuan) 播,建立一個(ge) 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dang) 的任務被提上日程。最早醞釀在中國建立共產(chan) 黨(dang) 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1920年2月,在護送陳獨秀離京途中,李大釗和他商討了在中國建立共產(chan) 黨(dang) 組織的問題。同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hui) 。同年5月,陳獨秀在上海組織馬克思主義(yi) 研究會(hui) 。8月,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在中國工人階級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成立。這實際上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發起組織。同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成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從(cong) 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等在武漢,毛澤東(dong) 等在長沙,王盡美等在濟南,譚平山等在廣州,都成立了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在日本、法國也成立了由留學生和華僑(qiao) 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加上俄共(布)遠東(dong) 局的支持,中國創建共產(chan) 黨(dang) 的條件已基本具備。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上海法租界望誌路106號(今興(xing) 業(ye) 路76號)舉(ju) 行。參加會(hui) 議的代表有:上海的李達、李漢俊,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長沙的毛澤東(dong) 、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hui) 議。他們(men) 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dang) 員。由於(yu) 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最後一天的會(hui) 議轉移到了浙江嘉興(xing) 南湖的一條遊船上舉(ju) 行。中共一大確定黨(dang) 的名稱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大會(hui) 通過了黨(dang) 的第一個(ge) 綱領,表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建黨(dang) 開始就把社會(hui) 主義(yi) 、共產(chan) 主義(yi) 確定為(wei) 自己的奮鬥目標,堅持用革命的手段實現這個(ge) 目標。大會(hui) 決(jue) 定設立中央局作為(wei) 中央臨(lin) 時領導機構,並選舉(ju) 陳獨秀為(wei) 中央局書(shu) 記。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和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已經走過了一百年光輝曆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先驅們(men) 創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曆史發展的必然產(chan) 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鬥爭(zheng) 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chan) 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然產(chan) 物。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生,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

  三、準確把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產(chan) 生的曆史意義(yi)

  “建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三大裏程碑。”黨(dang) 的成立具有極其重大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產(chan) 生了共產(chan) 黨(dang) ,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一重要論述,是對黨(dang) 成立偉(wei) 大曆史意義(yi) 的最精辟概括、最深刻闡述,為(wei) 我們(men) 準確把握黨(dang) 的百年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生,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偉(wei) 大的民族,但進入近代以後,由於(yu) 西方列強的入侵,由於(yu) 封建統治的腐敗,呈現在世界麵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

  為(wei) 了捍衛民族獨立和尊嚴(yan) ,中國人民挺起脊梁,奮起抗爭(zheng) ,這其中,戰死沙場者有之,慷慨赴死者有之,蹈海酬國者有之,顛沛流離上下求索者有之。可是,鬥爭(zheng) 一次又一次失敗了,無數誌士仁人隻能為(wei) 此抱終天之恨。

  曆史充分證明:“方向決(jue) 定道路,道路決(jue) 定命運。”沒有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dang) 的領導,沒有先進政黨(dang) 順應曆史潮流、勇擔曆史重任、敢於(yu) 作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中華民族就無法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我們(men) 的國家就無法團結統一、在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上走向繁榮富強。而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為(wei) 產(chan) 生了共產(chan) 黨(dang) 。正是這個(ge) 政黨(dang) ,既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先後成功探索出新民主主義(yi) 革命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從(cong) 而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這正如《決(jue) 議》指出的那樣:“腳踏中華大地,傳(chuan) 承中華文明,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黨(dang) 和人民就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曆史告訴我們(men) ,曆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事業(ye) 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you) 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生,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近代以後,中國人民深受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壓迫,被西方列強辱為(wei) “東(dong) 亞(ya) 病夫”。一百年來,黨(dang) 領導人民經過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wei) 國家、社會(hui) 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斷發展,14億(yi) 多人口實現全麵小康,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wei) 現實。一百年來,黨(dang) 領導人民不懈奮鬥、不斷進取,成功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道路。中國從(cong) 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從(cong) 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全麵小康、繁榮富強,從(cong) 被動挨打、飽受欺淩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僅(jin) 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

  曆史告訴我們(men) ,一百年來,中國走過的曆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曆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xie) 就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li) 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飲水思源,這“活水源頭”就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成立。正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生,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生,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一百年來,黨(dang) 既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也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黨(dang) 始終以世界眼光關(guan) 注人類前途命運,從(cong) 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曆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guan) 係,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yi) ,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自強不息的奮鬥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黨(dang)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解決(jue) 人類重大問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成為(wei) 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曆史告訴我們(men) ,一百年來,在風雲(yun) 變幻的世界舞台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既堅定地保持自信,也秉持謙虛態度與(yu) 夥(huo) 伴精神與(yu) 其他政黨(dang) 和國家相處。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堅信,大黨(dang) 之大,大國之大,不在於(yu) 體(ti) 量大、塊頭大、拳頭大,而在於(yu) 胸襟大、格局大、擔當大。為(wei) 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從(cong) 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jia) 值,將始終把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視為(wei) 自己的神聖職責,為(wei) 實現人類和平永續發展不斷作出貢獻!

  百年曆史證明,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也沒有辜負曆史和人民的選擇。正是因為(wei) 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的開天辟地,才有新中國建立的改天換地,才有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才有走向複興(xing) 、實現中國夢的頂天立地,也才會(hui) 有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光明前景。因此,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生是一個(ge) 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偉(wei) 大事件,其開天辟地的偉(wei) 大曆史功勳,必將永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中華民族的曆史、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曆史!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01日 09:09 來源:求是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