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50年12月3日
毛澤東(dong) 致電彭德懷、鄧華、樸一禹和宋時輪等。電報指出:我九兵團數日作戰,已取得很大勝利,不但在下碣隅裏地區將陸戰第一團及其他數部增援隊基本殲滅,而且在新興(xing) 裏地區將美七師一個(ge) 多團完全消滅。敵方在數日內(nei) 可能增援的部隊,隻有兩(liang) 個(ge) 李承晚師和美七師一個(ge) 多團。如我軍(jun) 能將這些增援隊各個(ge) 殲滅,在朝鮮戰局上將起很大變化。又指出:對柳潭裏地區之敵,除殲滅其一部外,暫時保留一大部,圍而不殲,讓其日夜呼援,這樣便可吸引援敵一定到來,使我有援可打。如果柳潭裏地區之敵被我過早殲滅則援敵一定不來了,他們(men) 將集中鹹興(xing) 一帶,阻我南進,對我下一次作戰不利。
2007年12月3日
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的講話中,闡述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意義(yi) 。他指出:著眼於(yu) 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著眼於(yu) 抓緊解決(jue) 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dang) 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e) 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chan) 業(ye) 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chan) 業(ye) 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是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長期實踐得出的重要結論,是黨(dang) 的十六大以來我們(men)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ti) 會(hui) ,是根據現階段我國發展的客觀實際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全黨(dang) 同誌必須深刻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好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e) 化道路對於(yu) 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新局麵的重大戰略意義(yi) 和緊迫現實意義(yi) ,紮紮實實地把黨(dang) 的十七大提出的這項關(guan) 係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戰略任務落到實處。
他就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問題指出:必須堅持城鄉(xiang) 統籌。我國能否由發展中大國逐步成長為(wei) 現代化強國,從(cong) 根本上取決(jue) 於(yu) 我們(men) 能不能用適合我國國情的方式,加快改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的麵貌,形成城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體(ti) 化新格局。我們(men) 必須正確處理工業(ye) 和農(nong) 業(ye) 、城市和農(nong) 村、城鎮居民和農(nong) 民的關(guan) 係,加大以工促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的力度,使穩妥推進城鎮化和紮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成為(wei) 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雙輪驅動,從(cong) 而逐步解決(jue) 城鄉(xiang) 二元結構矛盾。
他就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問題指出:新形勢下推進我國現代化,必須樹立全球視野,準確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總態勢和新特征,善於(yu) 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利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統籌把握好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發展和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統籌處理好不斷完善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和參與(yu) 製定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善於(yu) 運用我國綜合優(you) 勢,為(wei) 我國現代化拓展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提供持久可靠的資源保障,努力促進我國發展和各國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這篇講話的部分內(nei) 容收入《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
2013年12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曆史唯物主義(yi) 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推動全黨(dang) 學習(xi) 曆史唯物主義(yi) 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曆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他指出,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men) 黨(dang) 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dang)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dang) 。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men) 黨(dang) 的一個(ge) 好傳(chuan) 統。
他強調,要學習(xi) 和掌握社會(hui) 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隻有把生產(chan) 力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hui) 基本矛盾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觀察,才能全麵把握整個(ge) 社會(hui) 的基本麵貌和發展方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必須不斷適應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調整生產(chan) 關(guan) 係,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築。我們(men) 提出進行全麵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我國社會(hui) 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hui) 發展。社會(hui) 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調整生產(chan) 關(guan) 係、完善上層建築需要相應地不斷進行下去。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曆史唯物主義(yi) 態度。
他指出,要學習(xi) 和掌握物質生產(chan) 是社會(hui) 生活的基礎的觀點,準確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關(guan) 係。生產(chan) 力是推動社會(hui) 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在全麵深化改革中,我們(men) 要堅持發展仍是解決(jue) 我國所有問題的關(guan) 鍵這個(ge) 重大戰略判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不斷向前發展,推動實現物的不斷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的統一。物質生產(chan) 是社會(hui) 曆史發展的決(jue) 定性因素,但上層建築也可以反作用於(yu) 經濟基礎,生產(chan) 力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有著作用和反作用的現實過程,並不是單線式的簡單決(jue) 定和被決(jue) 定邏輯。我們(men)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為(wei) 要解決(jue) 我們(men) 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jin) 僅(jin) 依靠單個(ge) 領域、單個(ge) 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ti) 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guan) 聯性、係統性、協同性。隻有既解決(jue) 好生產(chan) 關(guan) 係中不適應的問題,又解決(jue) 好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的問題,這樣才能產(chan) 生綜合效應。同時,隻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ge) 第一要務來部署各方麵改革,以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為(wei) 改革提供強大牽引,才能更好推動生產(chan) 關(guan) 係與(yu) 生產(chan) 力、上層建築與(yu) 經濟基礎相適應。
他強調,要學習(xi) 和掌握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wei) 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為(wei) 。要處理好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guan) 係。要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同時,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zhong) 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勇於(yu) 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
黨(dang) 史回眸
1980年
12月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guan) 於(yu) 普及小學教育若幹問題的決(jue) 定》,要求在20世紀80年代全國基本實現普及小學教育,有條件的地方進而普及初中教育。
1981年
12月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作出《關(guan) 於(yu) 恢複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決(jue) 定》。新疆軍(jun) 區生產(chan) 建設兵團於(yu) 1954年10月7日成立,1975年3月25日撤銷。
1984年
12月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嚴(yan) 禁黨(dang) 政機關(guan) 和黨(dang) 政幹部經商、辦企業(ye) 的決(jue) 定》。
2005年
12月3日 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jue) 定》。指出:必須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按照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的要求,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在發展中解決(jue) 環境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喝上幹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chan) 生活。
2014年
12月3日至4日 全軍(jun) 裝備工作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在會(hui) 上發表講話強調,要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牢牢把握黨(dang) 在新形勢下的強軍(jun) 目標,堅持信息主導、體(ti) 係建設,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加快構建適應履行使命要求的裝備體(ti) 係,為(wei) 實現強軍(jun) 夢提供強大物質技術支撐。
曆史瞬間
1957年12月3日,周恩來為(wei) 全國水力發電建設展覽會(hui) 題詞。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