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黨(dang) 要牢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回望百年奮鬥、展望新的征程,向9500多萬(wan) 名黨(dang) 員發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奮鬥的進軍(jun) 號令。
風雨百年,滄桑巨變,不變的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擔當。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誕生,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都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一代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矢誌不渝、奮鬥不息,以“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開辟了偉(wei) 大道路、創造了偉(wei) 大事業(ye) 、取得了偉(wei) 大成就,用事實莊嚴(yan) 宣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政黨(dang) 、是為(wei) 實現理想不懈奮鬥的政黨(dang) 、是具有強大領導力執政力的政黨(dang) 、是始終保持旺盛生機和活力的政黨(dang) 、是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貢獻力量的政黨(dang) 。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使命光榮而艱巨,更需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裏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複興(xing) 偉(wei) 業(ye) ,進一步回答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無愧於(yu) 曆史和人民的新答卷。
回答好這個(ge) 根本問題,必須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永遠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men) 黨(dang) 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強黨(dang) 興(xing) 國的根本所在。新征程上,要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做到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切為(wei) 民者,則民向往之。”始終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我們(men) 黨(dang) 就能不斷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偉(wei) 力,帶領人民創造新的曆史輝煌。
回答好這個(ge) 根本問題,必須常懷遠慮、居安思危,堅持自我革命,繼續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百年奮鬥深刻啟示,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men) 黨(dang) 隻有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才能引領偉(wei) 大的社會(hui) 革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我們(men) 是革命者,不要喪(sang) 失了革命精神”。新征程上,進一步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定不移推進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堅決(jue) 清除一切損害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才能確保黨(dang) 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dang)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領導核心。
回答好這個(ge) 根本問題,必須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在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開拓前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我們(men) 麵臨(lin) 的風險考驗隻會(hui) 越來越複雜,甚至會(hui) 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新征程上,必須把握正確前進方向和曆史發展大勢,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增強鬥爭(zheng) 本領,不為(wei) 任何風險所懼,不為(wei) 任何幹擾所惑,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