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68年11月10日
毛澤東(dong) 同巴基斯坦武裝部隊友好代表團談話。談話指出:一個(ge) 國家的武器專(zhuan) 靠外國是很危險的。自己搞,有個(ge) 十年八年,最多十幾年,就可以有個(ge) 初步基礎。要樹立自力更生的思想。什麽(me) 都靠外國顧問,什麽(me) 都要進口,我看不是個(ge) 辦法。我們(men) 的國家吃過這個(ge) 虧(kui) 。蔣介石那個(ge) 時代,他是什麽(me) 都不搞,一切靠外國。那個(ge) 時候,包括清朝末年,幾十年隻搞到年產(chan) 幾萬(wan) 噸鋼。所以他喪(sang) 失人心。他跟日本人打仗也好,跟我們(men) 打也好,主要靠美國。
1978年11月10日
鄧小平在同馬來西亞(ya) 總理侯賽因會(hui) 談時指出:國際總的局勢是有利於(yu) 被壓迫民族,有利於(yu) 發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但世界整個(ge) 形勢趨向緊張、不安寧。其根源是霸權主義(yi) 爭(zheng) 奪的結果。麵對戰爭(zheng) 爆發的危險,各國政治家除注意提高警惕外,應找一條延緩戰爭(zheng) 爆發的辦法,而不能無所作為(wei) 。正是基於(yu) 這樣的判斷和分析,中國的對外政策,除發展同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關(guan) 係外,就是延緩這個(ge) 戰爭(zheng) 的爆發。這是我們(men) 處理國際事務的根本依據。
2006年11月10日
胡錦濤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提出現階段中國文化工作的主題和建設和諧文化的任務。他指出:繁榮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為(wei) 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作出貢獻,是現階段我國文化工作的主題。和諧文化既是和諧社會(hui) 的重要特征,也是實現社會(hui) 和諧的精神動力。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的重要任務,也是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的重要條件。如何找準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一個(ge) 重大現實課題。這篇講話收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
2015年11月10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hui) 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他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是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的一個(ge) 重要舉(ju) 措。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改革開放,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chan) 業(ye) 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hui) 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水平實現整體(ti) 躍升。
他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針對突出問題、抓住關(guan) 鍵點。要促進過剩產(chan) 能有效化解,促進產(chan) 業(ye) 優(you) 化重組。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ye) 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要化解房地產(chan) 庫存,促進房地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製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
他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不動搖,堅持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要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發揮企業(ye) 家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人才和各級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他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要推進農(nong) 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曆史文化遺產(chan) 。要改革完善城市規劃,改革規劃管理體(ti) 製。要改革城市管理體(ti) 製,理順各部門職責分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實責任主體(ti) 。要加強城市安全監管,建立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的救災救援隊伍。
2017年11月10日
習(xi) 近平出席亞(ya) 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hui) 並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世界正處在快速變化的曆史進程之中,世界經濟正在發生更深層次的變化。我們(men) 必須順應大勢,勇於(yu) 擔當,共同開辟亞(ya) 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
他指出,發展之路沒有終點,隻有新的起點。世界正麵臨(lin) 增長動能、全球發展方式、經濟全球化進程、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的深刻轉變。亞(ya) 太是全球經濟最大的板塊,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ge) 主要引擎。我們(men) 要洞察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找準方位,把握規律,果敢應對世界經濟的深刻轉變。第一,繼續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我們(men) 要努力打造平等協商、廣泛參與(yu) 、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合力構建開放型亞(ya) 太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積極引領全球價(jia) 值鏈重塑;支持多邊貿易體(ti) 製,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yi) ;全麵深入落實啟動亞(ya) 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亞(ya) 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ya) 太自由貿易區北京路線圖》,向著建成亞(ya) 太自由貿易區的目標不斷邁進。第二,繼續謀求創新增長,挖掘發展新動能。我們(men) 要加大創新投入,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於(yu) 創新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激發市場活力;落實好北京會(hui) 議《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yu) 增長共識》,深化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合作,引領全球創新發展的方向。第三,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我們(men) 要以亞(ya) 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為(wei) 指引,建立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亞(ya) 太互聯互通網絡,充分發揮互聯互通對實體(ti) 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形成協調聯動發展的格局。中方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內(nei) 涵,就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協同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這一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yu) 世界;根植於(yu) 曆史,更麵向未來;重點麵向亞(ya) 歐非大陸,更向所有夥(huo) 伴開放。第四,繼續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讓民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我們(men) 要結合區域經濟一體(ti) 化的深入推進,做大開放普惠的市場,做強利益共享的鏈條;把包容共享理念融入發展戰略,努力健全講求效率、注重公平的體(ti) 製機製,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加大對弱勢群體(ti) 扶持力度,增強勞動者適應產(chan) 業(ye) 變革的能力,讓人人擁有機遇,享有成果!
2020年11月10日
習(xi) 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次會(hui) 議並發表講話。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國際格局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際社會(hui) 正在經曆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成為(wei) 時代之問,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曆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wei) 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yi) 必將戰勝單邊主義(yi) 。
他強調,當前形勢下,上海合作組織要弘揚“上海精神”,深化團結協作,為(wei) 地區國家穩定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更多實踐探索。第一,加強抗疫合作,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第二,維護安全和穩定,構建安全共同體(ti) 。第三,深化務實合作,構建發展共同體(ti) 。第四,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人文共同體(ti) 。
黨(dang) 史回眸
1978年
11月10日-12月15日 中共中央工作會(hui) 議召開。會(hui) 議討論從(cong) 1979年起把全黨(dang) 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上來等問題。陳雲(yun) 提出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的意見,得到與(yu) 會(hui) 者響應。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為(wei) “天安門事件”等錯案平反。12月13日,鄧小平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實際上成為(wei) 隨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的主題報告,是開辟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shu) 。
2001年
11月10日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ju) 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hui) 議以全體(ti) 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並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jue) 定。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wei)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
2015年
11月10日 習(xi) 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hui) 議上講話指出,要著力加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12月18日,習(xi) 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要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chan) 業(ye) 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hui) 政策要托底的總體(ti) 思路,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推動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水平整體(ti) 改善。
曆史瞬間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ju) 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hui) 議以全體(ti) 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並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jue) 定。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