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瞬間說百年】1987,“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大會(hui) 的突出貢獻是係統闡述了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大會(hui) 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包括兩(liang) 層含義(yi) :第一,我國社會(hui) 已經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我們(men) 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hui) 主義(yi) ;第二,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men) 必須從(cong) 這個(ge) 實際出發,而不是超越這個(ge) 階段。

  大會(hui) 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hui) 主義(yi) 都會(hui) 經曆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chan) 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必然要經曆的特定階段。我國從(cong) 20世紀50年代生產(chan) 資料所有製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hui) 生產(chan) 之間的矛盾。黨(dang) 和國家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chan) 力,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製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為(wei) 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武器。

  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這一新的認識出發,大會(hui) 提出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為(wei) 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而奮鬥。概括起來說,它的主要內(nei) 容就是“一個(ge) 中心、兩(liang) 個(ge) 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實踐證明,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是興(xing) 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個(ge) 基本路線是黨(dang) 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黨(dang) 的十三大的另一個(ge) 重大貢獻,是製定了“三步走”現代化發展戰略。大會(hui) 指出,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chan) 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jue) 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ge) 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chan) 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chan) 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三步走”發展戰略,對中華民族百年圖強的宏偉(wei) 目標作了積極而穩妥的規劃,既體(ti) 現了黨(dang) 和人民勇於(yu) 進取的雄心壯誌,又反映了從(cong) 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的科學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探索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的重大成果。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5日 14:45 來源:新華網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