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的淵源、使命與前景——《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導讀

微信掃一掃 ×

  主講人: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講座教授、名譽院長,經濟日報社原副總編輯張磊

  精彩觀點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的編寫(xie) 堅持以大曆史觀來把握曆史線索,分析曆史演變,探究曆史規律,用有說服力的材料來闡述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的編寫(xie) 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通俗性、規範性相統一。政治性,就是要通過學習(xi)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幫助人們(men) 堅定“四個(ge) 自信”。思想性,就是要“解扣子”,回答讀者問題,給人以啟發,引人以思索。學術性,就是要把《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編成一部用事實說話的信史,一部有權威依據的正史。通俗性,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大眾(zhong) 化方向,堅持麵向基層、麵向群眾(zhong) ,努力適應時代要求和讀者需要。規範性,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高質量出版物的需求,做到修辭規範、文字簡潔、版麵莊重、風格雅致。

  · 當前,中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國家強盛、民族複興(xing) 需要物質力量,也需要精神力量。我們(men) 要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五百年曆史中吸取智慧、力量和信心,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理想、堅定信念,接好社會(hui) 主義(yi) 接力棒,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全麵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中用熱血和汗水鑄就新的輝煌。

  本講要點問答

  1. 編寫(xie) 組在編寫(xie)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時體(ti) 現了哪幾點要求?

  編寫(xie) 組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一係列重要論述和關(guan) 於(yu) 學習(xi) “四史”的重要要求,緊緊圍繞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的曆史主題、曆史脈絡、曆史規律,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在全麵掌握史料和文獻的基礎上精心起草、編寫(xie) 修改。編寫(xie) 體(ti) 現了這樣幾點具體(ti) 要求:一是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二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主要視角;三是堅持正確的曆史觀和科學精神相統一;四是堅持通俗易懂和良好閱讀體(ti) 驗相統一。努力做到導向正確、史實準確、觀點鮮明、語言生動,使之成為(wei) 一部適合全黨(dang) 特別是基層黨(dang) 員學習(xi) ,同時適合青年學生和普通群眾(zhong) 了解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的高質量輔導讀物。

  2.《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的主要內(nei) 容是什麽(me) ?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全書(shu) 總共八章,加上前言和結束語共10個(ge) 板塊。本書(shu) 又可以分為(wei) 四個(ge) 單元,一是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包括序言、第一章、第二章;二是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理論、運動到實踐、製度的探索,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三是社會(hui) 主義(yi) 在中國的探索,開辟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包括第五章、第七章;四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主要是第八章。

  3.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樣學習(xi)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

  《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簡史》充分展示了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500多年、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170多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探索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100年的偉(wei) 大曆史進程,幫助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深入了解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的曆史過程和理論實踐。如何學好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第一,要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的曆史全貌。第二,要注重學習(xi) 正反兩(liang) 方麵的經驗教訓。第三,要把學史實和學精神結合起來。第四,要深刻體(ti) 悟我們(men) 黨(dang) 的初心使命。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4日 18:31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微信公眾號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