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沂蒙精神——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係之三十三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沂蒙這片紅色土地,誕生了無數英雄兒(er) 女,總讓人想起革命戰爭(zheng) 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山東(dong) 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chuan) 統,軍(jun) 民水乳交融、生死與(yu) 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men) 今天抓黨(dang) 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強調“沂蒙精神與(yu) 延安精神、井岡(gang) 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dang) 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沂蒙精神孕育形成於(yu) 以沂蒙為(wei) 中心的山東(dong) 革命根據地。沂蒙不是一個(ge) 特定的行政區域,是指以沂水和蒙山為(wei) 地域標誌的革命老區,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七七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者攻占了山東(dong) 廣大地區,國家民族麵臨(lin) 危亡之際,中共山東(dong) 省委毅然率領武裝力量進駐沂蒙山區,在這裏開創了抗日革命根據地。根據地軍(jun) 民同仇敵愾,頑強地堅持長期的敵後抗日遊擊戰爭(zheng) ,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也使沂蒙革命根據地名震全國。解放戰爭(zheng) 中,沂蒙革命根據地的軍(jun) 民粉碎了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並參加了戰略大反攻,為(wei) 奪取全國解放的偉(wei) 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沂蒙人民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建立起黨(dang) 群幹群軍(jun) 民之間水乳交融、生死與(yu) 共的血肉聯係,鑄就了偉(wei) 大的沂蒙精神。英雄的沂蒙人民,用實際行動寫(xie) 下了中國革命史上感人至深的篇章。從(cong) 1937年到1949年,沂蒙革命根據地發生大小戰鬥4000餘(yu) 次。當時根據地420萬(wan) 人口中,有120多萬(wan) 人擁軍(jun) 支前,20多萬(wan) 人參軍(jun) 參戰,10萬(wan) 多將士血染疆場,湧現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qin) 、沂蒙紅嫂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jun) 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jun) 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ge) 親(qin) 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zheng) 年代廣為(wei) 傳(chuan) 唱的山東(dong) 民謠,就是軍(jun) 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ti) 現。陳毅元帥曾深情慨歎:“他們(men) 用小米供養(yang) 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誰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地為(wei) 人民服務,人民就擁護誰、跟誰走。軍(jun) 民水乳交融、生死與(yu) 共鑄就的沂蒙精神,把黨(dang) 的性質和宗旨落實為(wei) 實踐形態、升華為(wei) 價(jia) 值形態,揭示了黨(dang) 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基本邏輯:黨(dang)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wei) 人民謀解放而領導人民展開革命鬥爭(zheng) ;人民群眾(zhong) 真正跟黨(dang) 走,相信我們(men) 黨(dang) ,在黨(dang) 的領導下為(wei) 人民解放事業(ye) 無私奉獻。既有“滿缸淨院”的親(qin) 民作風,還有“不拿群眾(zhong) 一針一線”的嚴(yan) 明紀律;既有“喊大爺、叫大娘”的親(qin) 切,還有“挖野菜也要遠離村莊”的規矩,在黨(dang) 的領導下軍(jun) 民共同鑄就的沂蒙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映照著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體(ti) 現了黨(dang) 的性質和宗旨,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我是誰、為(wei) 了誰、依靠誰這一根本問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黨(dang) ,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men) 黨(dang) 一路走來,經曆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時期,地位變了、條件變了、環境變了,但初心和使命從(cong) 未改變。當今中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前進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要麵對各種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揚光大沂蒙精神,要牢記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使命,堅守黨(dang)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發揚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水乳交融、生死與(yu) 共的關(guan) 係,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zhong) 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人民休戚與(yu) 共、生死相依,共同締造的偉(wei) 大精神,不因歲月流逝而褪色、不因時代變遷而黯淡。在山東(dong) 臨(lin) 沂市臨(lin) 沭縣曹莊鎮朱村,村民會(hui) 把每年農(nong) 曆正月初一的第一碗餃子獻給烈士,這個(ge) 紅色民俗已經傳(chuan) 承了70多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沂蒙精神,從(cong)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中不斷體(ti) 悟初心使命,貫徹好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men) 一定能譜寫(xie) 好新時代黨(dang) 群關(guan) 係的嶄新篇章,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曆史偉(wei) 業(ye) 。

  延伸閱讀

  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

沂蒙精神學習(xi) 專(zhuan) 欄

沂蒙精神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04日 07:3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