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38年11月5日、6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hui) 作結論報告。結論共講了五個(ge) 問題:第一,六中全會(hui) 的成功。毛澤東(dong) 指出:這次會(hui) 議總結了抗日戰爭(zheng) 與(yu)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全部經驗,科學地分析和估計了抗日戰爭(zheng) 的形勢,規定了黨(dang) 的方針和任務。我們(men) 黨(dang) 奮鬥了十七年,空前地進步了,黨(dang) 已經能夠更靈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於(yu) 中國革命的具體(ti) 實踐。第二,廣州、武漢失守後的形勢。毛澤東(dong) 指出:在敵強我弱形勢沒有發生決(jue) 定性變化的條件下,廣州、武漢的放棄是正確的。這種戰略退卻雖一時表現了有利於(yu) 敵不利於(yu) 我,但從(cong) 整個(ge) 形勢看表現了有利於(yu) 我不利於(yu) 敵,我們(men) 保存了實力,敵人的兵力更分散了。日軍(jun) 占領上海等地時是一鼓作氣,占領武漢後它的力量就再而衰,其戰略進攻接近了頂點,這是相持局麵快要到來的象征。第三,民族統一戰線的長期性。毛澤東(dong) 指出:為(wei) 了長期合作,統一戰線中的各黨(dang) 派實行互助互讓是必需的,但應該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國民黨(dang) 的方針是限製我們(men) 發展,我們(men) 提出“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隻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腳束縛起來,是完全不應該的。正確的方針應該是既統一,又獨立。用長期合作支持長期戰爭(zheng) ,就是說使階級鬥爭(zheng) 服從(cong) 於(yu) 今天抗日的民族鬥爭(zheng) ,這是統一戰線的根本原則。第四,戰爭(zheng) 與(yu) 戰略問題。毛澤東(dong) 再一次從(cong) 許多方麵論述了抗日遊擊戰爭(zheng) 的戰略意義(yi) ,強調指出:中國的情況與(yu) 資本主義(yi) 國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任務,基本的不是經過長期合法鬥爭(zheng) 以進入起義(yi) 和戰爭(zheng) ,也不是先占城市後取鄉(xiang) 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因此,全黨(dang) 都要注重戰爭(zheng) ,學習(xi) 軍(jun) 事,準備打仗。共產(chan) 黨(dang) 員不爭(zheng) 個(ge) 人的兵權,但要爭(zheng) 黨(dang) 的兵權和人民的兵權。在兵權問題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點東(dong) 西。第五,其他問題。毛澤東(dong) 講了過去幹部政策上的錯誤,新老黨(dang) 員的關(guan) 係,三民主義(yi) 與(yu) 共產(chan) 主義(yi) 的關(guan) 係,邊區工作等。這篇結論報告的部分內(nei) 容分別以《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zheng) 和戰略問題》為(wei) 題,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二卷。
1983年11月5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歐洲共同體(ti) 委員會(hui) 主席托恩和夫人時指出:為(wei) 了維護世界和平,我們(men) 一直希望歐洲聯合,變得強大,也希望歐洲各國實行獨立自主的政策。我們(men) 都希望有和平、穩定的環境。中國對付當前形勢的辦法就是加強自己,搞好建設,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
2018年11月5日
習(xi) 近平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他強調,當今世界正在經曆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曆史大勢。麵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各國都應該拿出更大勇氣,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各國應該堅持開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間。各國應該堅持開放的政策取向,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應該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ti) 係,促進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各國應該堅持創新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各國要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共享創新成果;應該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帶來的機遇,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各國應該堅持包容普惠,推動共同發展。各國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占;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少全球發展不平衡,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
他強調,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麵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chan) 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ti) 勢頭沒有改變。中國具有保持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對前進中遇到的問題,我們(men) 正在采取措施積極加以解決(jue) 。相信隻要我們(men) 保持戰略定力,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jue) 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中國人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中國就一定能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2019年11月5日
習(xi) 近平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他強調,經濟全球化是曆史潮流。盡管會(hui) 出現一些回頭浪,盡管會(hui) 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世界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難題,沒有哪一個(ge) 國家能獨自解決(jue) 。各國應該堅持人類優(you) 先的理念,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ju) 措,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製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他提出幾點倡議:第一,共建開放合作的世界經濟。麵對矛盾和摩擦,協商合作才是正道。隻要平等相待、互諒互讓,就沒有破解不了的難題。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堅持“拉手”而不是“鬆手”,堅持“拆牆”而不是“築牆”,堅決(jue) 反對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第二,共建開放創新的世界經濟。各國應該加強創新合作,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創新成果共享,支持企業(ye) 自主開展技術交流合作,讓創新源泉充分湧流。應該共同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而不是搞知識封鎖,製造甚至擴大科技鴻溝。第三,共建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多邊貿易體(ti) 製的核心價(jia) 值和基本原則,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對最不發達國家支持力度,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民眾(zhong) 。
黨(dang) 史回眸
1993年
11月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當前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30年不變。
2013年
11月5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央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編製中央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定工作五年規劃,這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是第一次。2018年2月9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央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定工作第二個(ge) 五年規劃(2018-2022年)》。
2017年
11月5日 北鬥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球組網的開始。這是和美國全球定位係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係統、歐洲伽利略係統並列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2018年12月27日,北鬥三號基本係統宣告建成,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建成暨開通儀(yi) 式舉(ju) 行。
2018年
11月5日-10日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在上海舉(ju) 行。習(xi) 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是迄今為(wei) 止世界上第一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展會(hui) ,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宣布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ce) 製、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並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第二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先後舉(ju) 行。
曆史瞬間
1933年11月5日,劉少奇主持中央蘇區農(nong) 業(ye) 工會(hui) 十二縣查田大會(hui) ,並作總結報告。圖為(wei) 《鬥爭(zheng) 》第34期刊登的目錄。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