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個瞬間說百年】1980,經濟特區設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創辦經濟特區,是黨(dang) 和國家為(wei) 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進行的偉(wei) 大創舉(ju) 。早在1978年4月,國家計委、外貿部派遣的經濟貿易考察組赴香港、澳門實地考察後,向中央建議,把靠近港澳的廣東(dong) 寶安、珠海劃為(wei) 出口基地。1979年1月,廣東(dong) 省和交通部聯名向國務院遞交報告,提出在蛇口一帶設立工業(ye) 區的設想,得到中央的批準。不久後,蛇口工業(ye) 區在轟鳴的開山炮聲中誕生了。

  1979年4月,中央召開工作會(hui) 議。廣東(dong) 省委第一書(shu) 記習(xi) 仲勳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幹權力,讓廣東(dong) 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有必要的自主權;允許在毗鄰港澳的深圳、珠海和僑(qiao) 鄉(xiang) 汕頭市舉(ju) 辦出口加工區。福建省委也提出類似的想法。中央對此表示支持。關(guan) 於(yu) 如何命名這幾處實行特殊政策的地區,鄧小平說,還是叫特區好,陝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men) 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1979年7月,黨(dang) 中央、國務院轉批廣東(dong) 省委、福建省委的報告,確認兩(liang) 省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先走一步,把經濟盡快搞上去,同時決(jue) 定在深圳、珠海劃出部分地區試辦出口特區。

  1980年5月,黨(dang) 中央、國務院正式決(jue) 定將“出口特區”定名為(wei) “經濟特區”。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批準廣東(dong) 、福建兩(liang) 省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

  在中央決(jue) 策的推動下,來自四麵八方的特區建設者披荊斬棘、艱苦創業(ye) ,短短幾年間,將深圳、珠海這些昔日落後的邊陲小鎮、荒灘漁村,建設成為(wei) 生機勃勃的嶄新城市,創造了敢闖敢試、敢為(wei) 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經濟特區成為(wei) 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wei) 力。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20日 14:40 來源:新華網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