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用心用情用力 辦好民生實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江西省吉安市萬(wan) 安縣委組織部堅持把“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wei) 學史力行的重要抓手,同黨(dang) 員轉作風作表率、當先鋒創業(ye) 績結合起來,用心用情用力,推動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zhong) 有“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

  圍繞“聚焦群眾(zhong) 期盼辦實事”

  秉承“發揮特色優(you) 勢、培育黨(dang) 建品牌、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理念,結合黨(dang) 建品牌創建工作,辦好民生實事。

  深化開展“幹部學用技術”活動。分別組建20人左右的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隊和林業(ye) 技術服務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服務360餘(yu) 次,幫助解決(jue) 各類難題130餘(yu) 個(ge) ;打造縣鄉(xiang) 兩(liang) 級幹部學用技術培訓中心18個(ge) ,開展各類培訓班62期,累計培訓3100餘(yu) 人次,培育合格鄉(xiang) 土人才280餘(yu) 名;建立產(chan) 業(ye) 扶貧基地160餘(yu) 個(ge) ,新建鄉(xiang) 級消費扶貧超市6個(ge) 。

  統籌推進“黨(dang) 建+農(nong) 村幸福社區”提升工作。完善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之家109個(ge) ,1600餘(yu) 名老年人簽訂了入“家”協議,用餐點運營規範、安全;優(you) 化“童伴媽媽”項目40個(ge) ,組織26名“童伴媽媽”參加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和北師大公益研究院舉(ju) 辦的培訓,“童伴媽媽”的能力素質進一步提高。通過入戶家訪、鏈接需求等協助解決(jue) 福利問題100餘(yu) 例,接納兒(er) 童近1.56萬(wan) 人次。重點打造高陂鎮符竹村等9個(ge) 殘疾人康複站,通過個(ge) 性化、連續性的康複護理、訓練等綜合服務,為(wei) 殘疾人提供優(you) 質專(zhuan) 業(ye) 的康複服務。

  持續實施“黨(dang) 建+致富能力培訓”係統工程。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普及班”“提高班”“創業(ye) 班”等形式精準開展培訓,建立邊培訓、邊創業(ye) 、邊銷售的工作機製。2021年,全縣共開展各類培訓班52期,累計培訓3220餘(yu) 人次,新增致富帶頭人180餘(yu) 人,帶動850餘(yu) 戶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紮實開展“黨(dang) 建+文明實踐”創建工作。規範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場所、機構,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57個(ge) ,累計開展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活動960餘(yu) 場次,受眾(zhong) 8.6萬(wan) 人次。

  圍繞“聚焦革命老區振興(xing) 辦實事”

  緊扣紅色名村建設“441”規範要求,精心打造一批具有萬(wan) 安特色的紅色名村。澗田鄉(xiang) 曉東(dong) 村入選ky开云官网紅色美麗(li) 村莊試點,羅塘鄉(xiang) 村背村、羅塘村被確定為(wei) 第一批省級紅色名村。

  抓基礎。緊緊圍繞“強隊伍提素質”目標,打造過硬戰鬥堡壘。抓好“領頭雁”,實現紅色名村“雙帶頭人”全覆蓋,樹立群眾(zhong) 身邊的“紅色標杆”。今年4月,舉(ju) 辦了為(wei) 期4天的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培訓班,並常態化組織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赴外學習(xi) ,提升能力素質。大力實施強村工程,在紅色名村發展特色種植養(yang) 殖業(ye) 及紅色旅遊,各村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均突破20萬(wan) 元。

  抓傳(chuan) 承。堅持保護紅色遺存,先後投入3100餘(yu) 萬(wan) 元對25處紅色遺址進行修繕,讓紅色名村“有跡可尋”。羅塘鄉(xiang) 村背村、羅塘村被列為(wei) 中國井岡(gang) 山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開展“尋訪紅色曆史”活動,編撰紅色讀物,編排紅色戲劇10餘(yu) 部,挖掘紅色革命故事20餘(yu) 個(ge) ,讓紅色名村“有史可講”。做活紅色旅遊文章,收集紅色文物,優(you) 化布局紅色景點,完善紅色旅遊配套設施,讓紅色名村“有景可看”。2021年,吸引近萬(wan) 人次到紅色名村研學旅遊,實現經濟收益、紅色教育雙豐(feng) 收。

  抓發展。將紅色名村創建與(yu) 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建設有效融合,堅持“一村一主題”,因地製宜將紅色元素融入村莊景觀節點建設,做到景村融合、處處皆景。突出抓好“七改三網”“廁所革命”和“8+4”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幹淨整潔有序的村容村貌。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開展“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行動,進行垃圾兌(dui) 換銀行試點,持續維護“新村新貌”。

  抓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全力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水平。抓實“傳(chuan) 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活動,在全縣培育30餘(yu) 名紅色講解員,讓紅色家風代代相傳(chuan) 。堅持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評選,大力弘揚優(you) 良道德傳(chuan) 統,努力培育文明鄉(xiang) 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組建“紅色管家團”誌願服務隊伍,多角度、全方位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服務。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15日 17:36 來源:“當代江西”微信公眾號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