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37年10月19日
毛澤東(dong) 在陝北公學紀念魯迅逝世一周年大會(hui) 上作《論魯迅》演講。講演指出:今天我們(men) 陝北公學主要的任務是培養(yang) 抗日先鋒隊的任務。當著這偉(wei) 大的民族自衛戰爭(zheng) 迅速地向前發展的時候,我們(men) 需要大批的積極分子來領導,需要大批的精練的先鋒隊來開辟道路。這種先鋒分子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yu) 正直的;他們(men) 是不謀私利的,唯一地為(wei) 著民族與(yu) 社會(hui) 的解放;他們(men) 不怕困難,在困難麵前總是堅定的,勇往直前;他們(men) 不是狂妄分子,不是風頭主義(yi) 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yu) 實際精神的人們(men) 。他們(men) 在革命的道路上起著向導的作用。目前的戰局隻是單純政府與(yu) 軍(jun) 隊的抗戰,沒有廣大的人民參加,這是絕對沒有最後勝利的保障的。我們(men) 現在需要造就一大批為(wei) 民族解放而鬥爭(zheng) 到底的先鋒隊,要他們(men) 去領導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來完成這曆史的任務。首先全國的廣大的先鋒隊要趕緊組織起來。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是無產(chan) 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最徹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鋒隊。我們(men) 要為(wei) 完成這一任務而苦戰到底。又指出:我們(men) 今天紀念魯迅先生,首先要認識魯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國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們(men) 紀念他,不僅(jin) 因為(wei) 他的文章寫(xie) 得好,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文學家,而且因為(wei) 他是一個(ge) 民族解放的急先鋒,給革命以很大的助力。魯迅先生的第一個(ge) 特點,是他的政治的遠見。他用望遠鏡和顯微鏡觀察社會(hui) ,所以看得遠,看得真。第二個(ge) 特點,就是他的鬥爭(zheng) 精神。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著一個(ge) 目標奮勇地鬥爭(zheng) 下去,決(jue) 不中途投降妥協。第三個(ge) 特點是他的犧牲精神。他一點也不畏懼敵人對於(yu) 他的威脅、利誘與(yu) 殘害,他一點不避鋒芒地把鋼刀一樣的筆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魯迅是一個(ge) 徹底的現實主義(yi) 者,他絲(si) 毫不妥協,他具備堅決(jue) 的心。綜合上述這幾個(ge) 特點,形成了一種偉(wei) 大的“魯迅精神”。魯迅的一生就貫穿了這種精神。所以,他在文藝上成了一個(ge) 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隊伍中是一個(ge) 很優(you) 秀的很老練的先鋒分子。我們(men) 紀念魯迅,就要學習(xi) 魯迅的精神,把它帶到全國各地的抗戰隊伍中去,為(wei) 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
1956年10月19日
毛澤東(dong) 在會(hui) 見巴基斯坦總理蘇拉瓦底時,著重談中間地帶的問題。談話指出:在這個(ge) 地帶的一邊是社會(hui) 主義(yi) 陣營,另一邊是美國。中間地帶從(cong) 英國一直到拉丁美洲。這個(ge) 地帶有最多的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個(ge) 地帶包括三種性質的國家。第一類是擁有殖民地的帝國主義(yi) 國家,如英國、法國;第二類是亞(ya) 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有的已經取得民族解放,有的正在爭(zheng) 取民族解放,像你們(men) 就屬於(yu) 第二類國家;第三類是在歐洲的不擁有殖民地的自由國家。這些中間地帶的國家,兩(liang) 邊都怕。它們(men) 相互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內(nei) 部糾紛。我們(men) 認為(wei) ,這些糾紛應該用和平方法解決(jue) ,殖民主義(yi) 的統治必須取消。
1979年10月19日
鄧小平在全國政協、中共中央統戰部舉(ju) 行的招待各民主黨(dang) 派和全國工商聯代表大會(hui) 代表的宴會(hui) 上的講話中,闡述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和任務。他指出: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ge) 重要法寶,應該加強,應該擴大。它已經發展成為(wei) 全體(ti) 社會(hui) 主義(yi) 勞動者、擁護社會(hui) 主義(yi) 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wei) 在本世紀內(nei) 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而共同奮鬥,還要為(wei) 促進台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e) 而共同努力。各民主黨(dang) 派和工商聯,都是我國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曆史時期中,各民主黨(dang) 派和工商聯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容忽視的作用。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實行多黨(dang) 派的合作是我國具體(ti) 曆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jue) 定的,也是我國政治製度中的一個(ge) 特點和優(you) 點。同各民主黨(dang) 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是一項長期不變的方針。這篇講話的節錄以《各民主黨(dang) 派和工商聯是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的政治力量》為(wei) 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2017年10月19日
習(xi) 近平在參加黨(dang) 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強調,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明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前進方向,是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要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的新論斷,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分兩(liang) 步走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深刻學習(xi) 領會(hui) 黨(dang) 的建設的新要求,激勵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萬(wan) 眾(zhong) 一心,開拓進取,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向前進。
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作出這個(ge) 重大政治判斷,是一項關(guan) 係全局的戰略考量,我們(men) 必須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guan) 係全局的曆史性變化,對黨(dang) 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men) 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jue) 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多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我們(men) 要緊密結合黨(dang) 的十九大對我國未來發展作出的戰略安排,推進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特別是要保持各項戰略、工作、政策、措施的連續性和前瞻性,一步接一步,連續不斷朝著我們(men) 確定的目標前進。
他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僅(jin) 是黨(dang) 長期執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根本保證。我們(men) 黨(dang) 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實現偉(wei) 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把黨(dang) 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永遠在路上。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這個(ge) 問題上,我們(men) 不能有差不多了,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必須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螺絲(si) 擰得更緊,把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思路舉(ju) 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yan) 密、更加有效,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各級黨(dang) 組織和全體(ti) 黨(dang) 員、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堅決(jue) 服從(cong) 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四個(ge) 意識”落實在崗位上、落實在行動上,不折不扣執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0年10月19日
習(xi) 近平在參觀“銘記偉(wei) 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yi) —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70年前,為(wei) 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dang) 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曆史性決(jue) 策,英雄的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高舉(ju) 正義(yi) 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jun) 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為(wei) 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ye) 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勝利,是正義(yi) 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zheng) 鍛造形成的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要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學好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激勵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dang) 中央周圍,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增強鬥爭(zheng) 本領,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實現中國夢強軍(jun) 夢不懈奮鬥,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更大貢獻。
黨(dang) 史回眸
1937年
10月19日 八路軍(jun) 第一二九師第七六九團,夜襲代縣陽明堡日軍(jun) 飛機場,毀傷(shang) 敵機24架,殲敵100餘(yu) 人。為(wei) 阻擊西進迂回太原的日軍(jun) 兩(liang) 個(ge) 師團,配合忻口作戰,一二九師開進娘子關(guan) 附近,先後進行長生口、七亙(gen) 村、黃崖底等戰鬥,殲敵近千人。一一五師也在廣陽鎮伏擊殲敵千餘(yu) 人。這些戰鬥有力地支援了忻口防衛作戰。
1992年
10月19日 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hui) 選舉(ju) 江澤民為(wei) 中央委員會(hui) 總書(shu) 記,決(jue) 定江澤民為(wei) 中央軍(jun) 委主席,批準尉健行為(wei) 中央紀委書(shu) 記。
2002年
10月1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農(nong) 村衛生工作的決(jue) 定》。到2008年6月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製度覆蓋到全國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
曆史瞬間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首批部隊跨過鴨綠江,與(yu) 朝鮮人民軍(jun) 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開始了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