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0月16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37年10月16日  

  劉少奇撰寫(xie) 的《抗日遊擊戰爭(zheng) 中各種基本政策問題》一文發表。其中闡明了遊擊戰爭(zheng) 的偉(wei) 大意義(yi) 和戰略地位,指出:今天華北人民的中心任務,是廣大的組織與(yu) 發展抗日遊擊戰爭(zheng) 。廣大的遊擊戰爭(zheng) 是華北人民抗日最有效的方式。它在政治上軍(jun) 事上有著偉(wei) 大的意義(yi) 與(yu) 光明的前途,如牽製日本極大的兵力於(yu) 華北,在戰略上配合華中華南的正規戰爭(zheng) ;消耗日本帝國主義(yi) 的力量,以便最後戰勝日本帝國主義(yi) ;圍困日本侵入內(nei) 地的軍(jun) 隊而最後消滅之,部分地收複失地等。遊擊戰爭(zheng) 將告訴全世界:華北人民為(wei) 保衛華北的每一寸土地而血戰到底。小冊(ce) 子還就如何建立遊擊隊、建立鞏固的抗日根據地,以及對華北抗日武裝部隊的組織和改造,抗日民主政府的組織等基本問題作了具體(ti) 的論述。這篇文章節編收入《劉少奇選集》上卷。

  2007年10月16日 

  胡錦濤在參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江蘇代表團討論時就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提法指出:黨(dang) 的十六大以來,黨(dang) 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並且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進行豐(feng) 富和充實。我們(men) 開始強調要加速發展,後來進一步提出要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調整為(wei) “又好又快”。這個(ge) 重要調整,強調的是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2015年10月16日 

  習(xi) 近平出席2015減貧與(yu) 發展高層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他強調,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中國在致力於(yu) 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積極展開南南合作,同舟共濟,攻堅克難,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為(wei) 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他指出,中國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ye) 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民積極探索、頑強奮鬥,走出了一條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堅持動員全社會(hui) 參與(yu) 、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的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經過中國政府、社會(hui) 各界、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共同努力以及國際社會(hui) 積極幫助,中國6億(yi) 多人口擺脫貧困。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中國基本實現。中國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wei) 全球減貧事業(ye) 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強調,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wei) 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努力。全麵小康是全體(ti) 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未來5年,我們(men) 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中國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重要一步。 

  他強調,中國將大幅增加扶貧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堅持中國製度的優(you) 勢,注重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ge) 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廣泛動員全社會(hui) 力量。 

  2020年10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ju) 行第二十四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ge) 關(guan) 鍵變量。我們(men) 要於(yu) 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係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他強調,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yi) 和戰略價(jia) 值,是一項對傳(chuan) 統技術體(ti) 係產(chan) 生衝(chong) 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向。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量子科技上奮起直追,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總體(ti) 上看,我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存在不少短板,發展麵臨(lin) 多重挑戰。我們(men) 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堅定信心、埋頭苦幹,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努力在關(guan) 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增強我國科技應對國際風險挑戰的能力。

  他指出,要係統總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借鑒國外的有益做法,深入分析研判量子科技發展大勢,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工程技術研發,培育量子通信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搶占量子科技國際競爭(zheng) 製高點,構築發展新優(you) 勢。

黨(dang) 史回眸

  1953年

  10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guan) 於(yu) 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與(yu) 計劃供應的決(jue) 議》。11月15日又作出《關(guan) 於(yu) 在全國實行計劃收購油料的決(jue) 定》。1954年9月,政務院下達對棉布實行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對棉花實行計劃收購的命令。國家對糧食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並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逐步取消。

  1964年

  10月16日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政府發表聲明,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hui) 首先使用核武器。

  1987年

  10月16日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有關(guan) 接待探親(qin) 台胞的辦法。11月2日,第一批探親(qin) 台胞經香港赴大陸。至此,長達38年之久的兩(liang) 岸同胞隔絕狀態被打破,兩(liang) 岸關(guan) 係進入新階段。

  1988年

  10月16日 中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24日,鄧小平在視察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時指出,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曆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政府發表聲明,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hui) 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政府發表聲明,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hui) 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政府發表聲明,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hui) 首先使用核武器。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14日 14:28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