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以服務、凝聚快遞小哥為(wei) 目標,探索建立溫暖多一點的“37℃”黨(dang) 建服務品牌,用心用情為(wei) “小哥”辦實事,讓快遞有溫度。
聚焦急難愁盼,讓“37℃”服務更精準。第一時間召開全區快遞行業(ye) 黨(dang) 建工作座談會(hui) ,邀請市南區郵政管理局和11家快遞品牌房山地區負責人與(yu) 屬地街鄉(xiang) 、部分區直部門就做優(you) 做好快遞行業(ye) 黨(dang) 建工作進行深入交流,並聽取部分快遞企業(ye) 關(guan) 於(yu) 貨運車輛限行時段通行難、末端網點選址難等,積極協同相關(guan) 部門研究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各街鄉(xiang) 、各職能部門結合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聚焦快遞小哥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切身利益問題,推出一批服務項目。比如,針對小哥“吃飯難”問題,西潞街道聯合屬地25家餐飲點負責人召開新就業(ye) 群體(ti) 融入城市基層特色服務項目推進會(hui) ,與(yu) 5家餐飲企業(ye) 達成合作意向,為(wei) 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優(you) 惠套餐服務。針對快遞小哥“住宿難”問題,區住建委召開座談會(hui) ,籌集1500餘(yu) 套公寓、集體(ti) 宿舍房源,為(wei) 快遞小哥提供住宿。針對新就業(ye) 群體(ti) 就業(ye) 服務需求,區人力社保局召開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對市區現行各類政策進行講解,為(wei) 快遞小哥解答就業(ye) 服務、法律法規、社會(hui) 保險等相關(guan) 問題,對快遞小哥提出的困難後續進行跟蹤服務。
打造暖心陣地,讓“37℃”服務更持久。依托街鄉(xiang) 、社區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站)打造以1張底數圖、1張服務聯絡表、1張資源服務清單、1個(ge) 日常用品服務櫃、1個(ge) 服務管家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5個(ge) 1”綜合服務平台,整合各區直職能部門力量,下沉24項服務資源清單、20項服務項目清單,為(wei) 快遞小哥建立滿足日常服務需求的“37℃”暖心驛站。示範帶動職工之家、社區青年匯等,著力打造貼近快遞小哥群體(ti) 的服務陣地。比如,竇店鎮建立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綜合服務中心,以開展一次走訪慰問、發起一份文明倡議、落實一次關(guan) 愛傳(chuan) 遞、提供一批共享服務的“四個(ge) 一”活動推動關(guan) 心關(guan) 愛落地,共服務快遞小哥300餘(yu) 人次。區總工會(hui) 協助城關(guan) 街道在京東(dong) 站點建立“暖心角”,為(wei) 城關(guan) 街道、竇店鎮40餘(yu) 名快遞小哥辦理入會(hui) 手續。團區委在全區35個(ge) 社區青年匯布點建立“小哥加油站”,配備37800元物資,為(wei) “小哥”免費提供充電、無限網絡、飲用水、閱讀學習(xi) 、急救藥箱、共享雨具等服務。
製作暖心卡片,讓“37℃”服務更貼心。以社區或片區為(wei) 單位,將街鄉(xiang) 服務熱線、街鄉(xiang) 服務管家信息、地區派出所聯係方式、社區聯係方式、鄰近黨(dang) 群服務中心位置等信息匯總製作成服務卡片,發放給服務於(yu) 該片區的快遞小哥,快遞小哥有需求時可隨時聯係,實現“一卡在手、信息全有”。比如,區婦聯製作500張連心卡和“房山女性微家”標牌,發放到4個(ge) 重點街鄉(xiang) 的5個(ge) 暖心驛站,提供連心貼心服務。拱辰街道統一“快遞小哥‘37℃+’”暖心卡模板,製作黨(dang) 群服務中心、重點社區、商業(ye) 中心暖心卡片,公布快遞小哥專(zhuan) 屬服務熱線,快遞小哥服務管家提供24小時暖心幫扶。長陽鎮在朱崗子村建立“小哥之家”綜合性服務平台,向快遞小哥發放“暖心卡”,及時公布鎮、村兩(liang) 級服務熱線,為(wei) 小哥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
組建聯絡隊伍,讓“37℃”服務更暢通。以社區或片區為(wei) 單位,建立快遞小哥微信群,在暢通社區與(yu) 快遞小哥之間的溝通渠道,方便進行工作提示、公布服務信息的基礎上,積極動員快遞小哥參與(yu) 基層治理,變被管理者為(wei) 基層治理“參與(yu) 者”,為(wei)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貢獻力量。比如,拱辰街道組建“行走的哨兵”誌願服務隊,鼓勵快遞小哥把發現的城市管理、環境治理等問題拍照上傳(chuan) 到街道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平台,由平台統一派單到各屬地村社區進行解決(jue) 。燕山工委引導快遞小哥為(wei) 社區孤、老、病、殘提供“跑腿”服務,利用“來公益吧”小程序探索新就業(ye) 群體(ti) 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積分管理製度,統籌轄區良心餐館、理發店、公共浴池等資源,形成積分換服務的良性模式。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