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0月15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35年10月15日  

  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dong) 委派、從(cong) 長征途中輾轉到達莫斯科的陳雲(yun) ,在共產(chan) 國際執行委員會(hui) 書(shu) 記處會(hui) 議上作報告,詳細匯報了中央紅軍(jun) 長征和遵義(yi) 會(hui) 議的有關(guan) 情況。關(guan) 於(yu) 中央紅軍(jun) 長征的情況,報告指出:我黨(dang) 為(wei) 保存紅軍(jun) 的有生力量,把主力從(cong) 過去的蘇區撤出,目的是要在中國西部的廣闊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為(wei) 此,中國黨(dang) 組織了紅軍(jun) 著名的英勇的西征,自江西向中國西部挺進。我們(men) 花了八個(ge) 半月的時間與(yu) 紅四方麵軍(jun) 會(hui) 合,行程一萬(wan) 多裏,翻越了中國最高的山脈,跨過了二十多條著名的大江大河。紅軍(jun) 受到來自南、西、北、東(dong) 、天上和水裏六麵的夾擊,進行了大小一百多次戰鬥。遵義(yi) 會(hui) 議以後,紅軍(jun) 拋棄了過去的“直線”行軍(jun) 的做法,轉而采取比較靈活機動的行進方式。紅軍(jun) 已不再是經常不斷地被敵人攻擊、四處流竄的部隊,而變成了一支能戰能攻的有生力量。西征途中,我們(men) 從(cong) 未放鬆對戰士的政治教育工作。我們(men) 的戰士具有很高的政治覺悟,表現出高度的英雄主義(yi) 。紅軍(jun) 之所以這麽(me) 英勇頑強,還在於(yu) 她有一支優(you) 秀的、堅強的幹部隊伍。紅軍(jun) 的主要骨幹都是在革命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在戰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名副其實的、忠誠的共產(chan) 主義(yi) 戰士。他們(men) 不僅(jin) 是優(you) 秀的軍(jun) 事家,而且還是執行我黨(dang) 路線的傑出政治家。他們(men) 總是從(cong) 實際情況出發,善於(yu) 采取靈活的策略。正因為(wei) 如此,我們(men) 在西征中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

  關(guan) 於(yu) 遵義(yi) 會(hui) 議糾正“左”傾(qing) 軍(jun) 事領導錯誤的情況,報告指出:第二階段西征取得的第四個(ge) 勝利,就是在遵義(yi) 舉(ju) 行了擴大的政治局會(hui) 議。這次政治局會(hui) 議糾正了反“圍剿”最後階段與(yu) 西征第一階段中軍(jun) 事領導人的錯誤,建立了堅強的領導班子來取代過去的領導人。黨(dang) 對軍(jun) 隊的領導加強了。我們(men) 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dong) 同誌擔任領導。報告依據遵義(yi) 會(hui) 議決(jue) 議,列舉(ju) 了“左”傾(qing) 領導的種種錯誤之後,指出:我們(men) 黨(dang) 能夠而且善於(yu) 靈活、正確地領導國內(nei) 戰爭(zheng) ,像毛澤東(dong) 、朱德等軍(jun) 事領導人已經成熟起來。報告還指出:我們(men) 的黨(dang) 當然犯過某些錯誤,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糾正了。像陳獨秀、李立三、瞿秋白犯錯誤時期需要共產(chan) 國際出麵幹預的情況,再也不會(hui) 有了。目前,我們(men) 的黨(dang) 在新的情況下能夠自己提出新的任務。

  1955年10月15日  

  毛澤東(dong) 會(hui) 見日本國會(hui) 議員訪華團,在談話中提出“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自己管”。談話指出:我們(men) 兩(liang) 國有個(ge) 共同的問題,就是有一個(ge) 國家壓在我們(men) 的頭上。現在我們(men) 的台灣還沒有解放,美國的手很長,它抓住我們(men) 的台灣,也抓住日本、菲律賓、南朝鮮。亞(ya) 洲這樣大的地方它都想抓。這件事情終究不能持久的。這裏是我們(men) 的地方,這裏的事情應當由我們(men) 的人民來管。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自己管,這是個(ge) 真理。美國的事情由美國自己管,我們(men) 不管它,但美國現在管得太多了。這件事情,總會(hui) 有一天要得到解決(jue) 的。他還談到:中日之間的社會(hui) 製度雖然並不一致,但這個(ge) 不一致並不妨害我們(men) 相互的尊重和友誼。我們(men) 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和平友好,文化交流,建立正常的外交關(guan) 係。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六卷。

  1980年10月15日  

  鄧小平在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參謀部召開的防衛作戰研究班全體(ti) 會(hui) 議上的講話中,講到未來的反侵略戰爭(zheng) 的方針時指出:我讚成就是“積極防禦”四個(ge) 字。積極防禦本身就不隻是一個(ge) 防禦,防禦中有進攻。既然是積極防禦,本身就包括持久作戰。

  他講到國際形勢和國防軍(jun) 隊建設問題指出:國際形勢越來越動蕩,戰爭(zheng) 的危險始終存在。但多爭(zheng) 取一點時間,延緩戰爭(zheng) 的爆發是可能的。我們(men) 的政策是爭(zheng) 取延緩戰爭(zheng) 的爆發,這樣對我們(men) 有利,也符合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願望。現在我們(men) 搞四個(ge) 現代化,提的目標是爭(zheng) 取二十年翻兩(liang) 番。到本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chan) 總值達到八百至一千美元,進入小康社會(hui) 。國家預算裏邊的軍(jun) 費比例現在不能增加了,軍(jun) 隊本身的任務就是把錢花得好。要好好研究,精打細算,方針要對頭,辦法要對頭。這篇講話的主要部分分別以《我們(men) 的戰略方針是積極防禦》和《搞國防建設要精打細算》為(wei) 題,收入《鄧小平軍(jun) 事文集》第三卷。

  2014年10月15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ge) 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ge) 時代的風氣。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wei)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cong) 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曆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yu) 時代的優(you) 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他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chan) 出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民族、偉(wei) 大時代的優(you) 秀作品。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必須把創作生產(chan) 優(you) 秀作品作為(wei) 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chan) 更多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體(ti) 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you) 秀作品。 

  他強調,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從(cong) 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這個(ge) 根本方向。這是黨(dang) 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jue) 定我國文藝事業(ye) 前途命運的關(guan) 鍵。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wei) 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wei) 文藝表現的主體(ti) ,把人民作為(wei) 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wei) 人民服務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他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hui) 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you) 秀作品,最根本的決(jue) 定於(yu) 是否能為(wei) 人民抒寫(xie) 、為(wei) 人民抒情、為(wei) 人民抒懷。要虛心向人民學習(xi) 、向生活學習(xi) ,從(cong) 人民的偉(wei) 大實踐和豐(feng) 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ang) ,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le) 傾(qing) 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他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you) 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他指出,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精神。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裏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旗幟,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ti) 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men) 什麽(me) 是應該肯定和讚揚的,什麽(me) 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把愛國主義(yi) 作為(wei) 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他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jia) 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men) 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men) 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我們(men) 要通過文藝作品傳(chuan) 遞真善美,傳(chuan) 遞向上向善的價(jia) 值觀,引導人們(men) 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隻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men) 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 

  2015年10月15日 

  習(xi) 近平在會(hui) 見出席亞(ya) 洲政黨(dang) 絲(si) 綢之路專(zhuan) 題會(hui) 議的外方主要代表時指出,兩(liang) 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hui) 特別是沿線60多個(ge) 國家積極響應,正在逐步收獲早期成果。“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精神,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目標,奉行以人為(wei) 本、造福於(yu) 民的宗旨,將給沿線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他強調,政黨(dang) 和政治家應具有遠見卓識和曆史擔當,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走在前列。我們(men) 既要登高望遠,又要腳踏實地。登高望遠,就是要順應時代潮流,做好頂層設計;腳踏實地,就是要有序推進,爭(zheng) 取早期收獲。我們(men) 既要加強對話溝通,又要促進戰略對接。要緊密結合各自國家改革發展實際,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坦誠對話,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提出合作舉(ju) 措。我們(men) 既要積極主動發聲,又要匯集各方力量。政黨(dang) 和政治家應主動引導、協調和組織政治力量、智庫媒體(ti) 、工商企業(ye) 、民間組織等參與(yu) “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nei) 各領域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的政治、輿論、商業(ye) 、民意氛圍。 

  他指出,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nei) 容。中國將繼續奉行與(yu) 鄰為(wei) 善、以鄰為(wei) 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貫徹親(qin) 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區域合作。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實現共同發展。

黨(dang) 史回眸

  1957年

  10月15日 武漢長江大橋舉(ju) 行通車典禮。這是中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liang) 用橋梁。

  2003年

  10月15日-16日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並安全返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三個(ge) 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實施宇航員空間出艙活動,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三個(ge) 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2012年6月18日、24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yu)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先後成功進行自動交會(hui) 對接和航天員手控交會(hui) 對接。

  2007年

  10月15日-21日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舉(ju) 行。大會(hui) 通過的報告《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為(wei) 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新勝利而奮鬥》,全麵闡述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nei) 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明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yi) 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wei) 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大會(hui) 通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修正案)》,把科學發展觀寫(xie) 入黨(dang) 章。

  2010年

  10月15日-18日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hui) 召開。全會(hui) 通過《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二個(ge) 五年規劃的建議》。

  2011年

  10月15日-18日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hui) 召開。全會(hui) 通過《關(guan) 於(yu) 深化文化體(ti) 製改革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

  2014年

  10月15日 習(xi) 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強調隻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yi) 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印發《關(guan) 於(yu) 繁榮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意見》。

曆史瞬間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舉(ju) 行通車典禮。這是中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liang) 用橋梁。圖為(wei) 通車典禮。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舉(ju) 行通車典禮。這是中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liang) 用橋梁。圖為(wei) 通車典禮。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11日 16:24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